[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港台的繁体字,除了增加书写困难,没有任何意义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22-12-18 15:29 已读 925 次 4 赞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早期的罗马天主教,用拉丁语布道,反正老百姓不懂,随他们骗,什么赎罪券之类的花活都出来了。16世纪的德国牧师马丁-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语,就打破了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 6park.com

发端于“五四”的简化字运动,起的就是这个作用。把文化从秀才们手中解放出来,让广大群众掌握。 6park.com

民初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学者,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家,为什么他们主张新文化运动?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人民大众,而不是像小肚鸡肠的腐儒们那样,打自己的小算盘。 6park.com

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用繁体字,不是见识浅薄,就是居心不良。 6park.com

港台人用繁体字,除了书写麻烦,没有别的作用。写着繁体字,说着“超好笑的”、“超好玩的”,不就是把英语里的super搬过来了?,说“去过”某地,不说“去过”而说“有去(明显是have been there用汉语表达!)”是保留中国传统文化?骗鬼呢? 6park.com

《论语》,《大学》,《中庸》中用的文言文,非常艰涩难懂,港台人学的那点繁体字,够用?就说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够用吗? 6park.com

台湾现在中学教材中古文的比例,为35%-45%,而大陆中学教材的古诗文比例为51.7%。 6park.com

在如此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台湾学生究竟学到了啥?台湾历史老师曹若梅在台湾政论节目《夜问打权》中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 6park.com

曹若梅举了一个文言文中的常见词,并表示自己的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耄耋”二字怎么念,不是读成“毛毛”,就是“老老”。 6park.com


6park.com

当然,也许很多人会找借口,这个词是个生僻词,念错很正常,但下面这个例子就更让人跌破眼镜了。
6park.com


6park.com

“老师,坐井观天,会不会掉下去?”曹若梅话音刚落,在场嘉宾哄堂大笑。
6park.com


6park.com

就是堪称社会精英的媒体人,也不甚了了。例如台湾著名媒体人唐湘龙,不止一次在节目里说“寡人无罪,怀璧其罪”,我还在留言里纠正过他,说那是“匹夫无罪”,貌似他没有看到。前“国军”少将于北辰,更是用“西汉东汉”,“北宋南宋”比喻两岸关系,完全不知道“西汉东汉”,“北宋南宋”是先后关系。还有前伪总统陈水扁,夸耀自己的政绩居然用“罄竹难书”,是不是冥冥之中知道那是罪责? 6park.com


6park.com

日常用简化字,是为了读写方便。而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扬,那是学者的事情。如同当代欧洲人,日常用他们的现代语言,而研究文化传统的人,才去学拉丁语和希腊语。 6park.com


6park.com

拿大陆的简体字说事,是居心叵测,找理由贬损大陆而已。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JollyRoger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