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际谈兵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拒绝中国电动汽车:美国必须闭关锁国
送交者: 风雪天涯[☆★★声望品衔12★★☆] 于 2024-05-11 11:17 已读 1787 次  

风雪天涯的个人频道

《华尔街日报》援引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政府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从现有的25%提高到100%,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汽车征收2.5%的额外关税。

在美国有这么一家企业:第一太阳能:


如你所见,他的市值是:208.38亿,合人民币1506亿。

这是我国的隆基绿能:


也是做太阳能的,如你所见,总市值:1403亿。

这两家公司差别多大呢?

第一太阳能第一季度出货量3.6 GW,能量转化率19.7%。

隆基绿能第一季度出货量12.89GW,能量转化率26.8%

像第一太阳能这种小卡拉米,如果放在我国,大概相当于横店东磁之类的企业,而横店东磁的市值只有233亿。

今年3月1日,第一太阳能宣布其在2022年的净预订量为48.3GW,较上年增长了30.8GW。到了今年中报,该公司宣布,组件订单已经排到了2030年,高达78.3GW,仅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订单就增加了30GW。

这家企业到底有什么魔力?



无他,补贴尔。

根据美国《通货膨胀消减法案》,第一太阳能在美国每生产1W组件,可享受税收抵免16美分,2023年第一太阳能一共利润8.31亿美元,其中7亿美元来自补贴。



不但如此,第一太阳能每W的价格是0.31美元,而国内的价格已经压到1块人民币以下,补贴+美国国内价格高,这是这类企业估值高的关键。

简单的说,非市场竞争,靠国家保护,而且是保护+补贴。这类厂子放在中国,早就被冲散了,也就美帝那边能当宝贝,一个市盈率110,估值

1506亿人民币的垃圾。

除了说美帝有钱,我实在无话可说。



实际上比第一太阳能还厉害的是印度阿达尼绿能:




这家公司可能大家都没听说过,一个估值2432亿人民币,市盈率高达288.39的怪物。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这不叫市盈率,这叫市梦率。



台积电的问题



前几天拜登喷了当年特朗普在威斯康辛州的富士康项目,说完全是个骗局,那么那是个骗局吗?



是,没有任何进展。

问题在于拜登的那一堆的项目:什么基础建设,什么光伏电动车项目,哪一个不是骗局呢?拨款那么多,修了几条路?建了几座桥?纽约的地铁连个屏蔽门都装不好。

就拿台积电的问题说:台积电属于高端制造业,从逻辑上说美国搞不了低端制造业,可以搞高端制造业嘛。

拜登一口气拿了那么多钱出来,台积电第一座工厂原计划在2024年投入运营,然后就推迟到2025年。

第二座工厂原定2026年投入生产,不得不延期到2027甚至2028才能开放。



而台积电在日本的工厂,比美国投入晚一年,今年2月已经开始运行了。



在凤凰城的项目确定后,台湾工程师就包机到了美国,然后台湾工程师开始抱怨:我从台湾来美国,缓冲假才14天,而美国工程师就在美国,缓冲假21天。



本来调过去的台湾工程师不用上夜班的,但是美国人不上夜班,那……只能台湾工程师去顶了。



更要命的还是薪资,台湾去的工程师,虽然在美国干活,但是薪资是按照台湾的价格发的,这些工程师虽然发了台湾的工资,但是享受的是美国的物价。



而美国那边的工程师也是怨声载道,觉得你们亚洲人实在太卷了,受不了。



不但如此,今年美国商务部规定:在美国的晶圆厂若寻求补贴,须把超过原定预估门槛的利润跟政府分享

什么叫超额利润?企业在年初的时候做预测,到年底超出预测的部分叫超额利润。



超出部分的利润,要跟美国政府分享。



台积电这事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美国劳动力不行,芯片行业就是靠卷,美国人本身素质差,又不愿意卷。

最核心的还是收入问题,张忠谋自己都说,在美国建立晶圆厂太贵了,根本造不起。

所谓的台积电在美国的工厂,这就是权当给美国人保护费了。

制造业挤压的问题

第一太阳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美国企图凭借金融来解决制造业问题。



很多发展中国家刚起步的时候,由于本国制造业比较差,被迫采取一些扶持政策,美国的政策和这个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初期的扶持就是单纯的扶持,由于美国金融业发达,把这种扶持很快也就金融化了。

所以产生了一个“没什么竞争力但是市值超级大”的怪物。

对于金融业来说,维持高汇率是有原因的,收割他国的优良资产,本国的汇率必须得高,不高怎么好收割?

但是制造业是需要低汇率的。举个例子:

1984年,250日元兑1美元。

到1994年,100日元兑换1美元。

如果放到中国,假设人民币汇率是7人民币兑换1美元,

那么十年内,人民币要升值到2.8人民币兑换1美元。

所以后来为什么日本制造业崩了好多,短短十年,这么个升值,日本升日本崩,你升你也崩。

既然如此日本为什么还选择如此激进的升值?



简单:它能拒绝吗?不能,别说升值到100,它后来甚至升值到75。

这就跟美国为什么支持以色列一样,《反犹太主义意识法案》在美国骂声载道,但是能在众议院高票通过,骂是骂,通过是通过,两码事。

这几年听美国要“重振制造业”耳朵都听出老茧了,真正的痛下决心转型,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哪国都一样,中国,美国都一样。

靠发钱这种“你开心,我开心,大家都开心”这种方式解决制造业问题,发钱嘛,发钱谁不高兴?发钱大家都高兴。

然后发着发着,钱又进了金融了。

美国被迫闭关锁国

金融和制造业就是个跷跷板,任何一端过强,另外一端过弱,都会导致跷跷板的不平衡。

美国现在制造业的明珠,比如说波音,现在什么近况大家也看得到。

美国电动汽车不行,光伏不行这是注定的,别说电动汽车和光伏这种非常市场化的东西,造飞机这可是相当垄断的行业,波音都不行,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金融市场发达有个好处:更容易筹措资金,因为技术的探索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大把大把的钱要拿出去打水漂,试错成本高的怕人。

为什么特斯拉是在美国出现,而不是在日本,德国出现?是因为日本和德国没有足够的汽车人才吗?当然不是。

你要知道这么多年来,特斯拉烧了多少钱,同样的还有类似亚马逊之类的企业,亚马逊烧了多少钱?



没有强大的金融市场,哪来这么多钱给你烧?

但是反过来,过强的金融又会扰乱制造业,美国不但光伏和电动汽车要闭关锁国,美国未来会有更多的制造业的企业会需要保护,而且这个闭关锁国不光是针对于中国,未来可能还会针对更多的国家。

除非美国彻底放弃汽车业。

创新性项目更容易在美国诞生,因为美国有强大的金融市场,可以试错。



而这些创新性项目注定不能在美国落地,因为美国落地成本太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美国搞AI还搞的不错,这是有原因的:它属于创新项目,但是现阶段对物质要求没有那么高。



而但凡这玩意一旦遇到大规模推广,立即就会牵扯到现实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缺电之类的。而且现在已经遇到了。

美国最好别打仗,战争这东西,最不讲的就是意识。

CNBC前几天做了一期视频《为什么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失败》


后面的结论很有意思,在视频最后,


Automobility的CEO建议美国公司千万不要离开中国,有一个核心原因是:投入到中国的竞争,才能承受并且理解中国厂商的竞争力,一旦中国厂商走出国门后,美国汽车商不至于被打的措手不及。

这是只不过是这位CEO的一厢情愿,按照最好的预估,美国制造商就算还能在中国站得住脚,但是这些美企将会被迫的“去美化”,变得更加像一个中国公司。


喜欢风雪天涯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风雪天涯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网际谈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