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到底还是中国输了
送交者: 娱乐博论[布衣] 于 2015-07-20 11:18 已读 482 次  

娱乐博论的个人频道

    中美英新三角里的一师二徒

    ——金灿荣、冯仲平深度解析中美英关系

  今年英国不顾美国这位“特殊盟友”的阻挠,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申请加入亚投行,这未免使美国有所担心。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的一句“英中关系与英美关系同等重要”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呢?

  冯仲平:习主席入住白金汉宫顺理成章

  凤凰博报:议国事,知天下,欢迎收看新一期的《纵议院》,我是文婷。今年2月,英国首相卡梅伦通过华文报纸《欧洲时报》发表春节贺辞时说道,羊年对于中英两国来说是一个‘黄金时期’。半个月后,威廉王子真的来到了中国,这也是30年来英国皇室首次访华。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习近平将于今年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将是中国国家主席10年来对英国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这一系列的举动是否真的意味着中英两国的“黄金时期”到来了呢?

  冯仲平: 中英关系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但“黄金时期”是英国人第一次叫的。王毅6月10号到英国访问,他说:只要我们加强合作,不断的扩大共同利益点,我们就会迎来一个黄金时代。不仅2015是个黄金点,今后中英关系发展也会进入比较顺利的时期。只要干扰少一些,合作的利益多一些,两个国家的关系就可以称为一个黄金时期。

  金灿荣: 前几年中英关系有点问题,相对落后于欧洲三强另外两强的关系。比如,中德非常热乎,英国有点羡慕嫉妒恨了。说:中德是特殊关系,中德到底在搞什么呢,想绕开我们吗?另外,近几年中法关系也相对热乎一点,我们总理以及其他领导人去,一买180亿美元,尽显土豪气势,英国很恼火的。而过去几年,英国跟美国有点近,在达赖问题上比德国、法国表现还差一点,所以有点不愉快。现在其实是想故意创造一种热情气氛,遗忘前几年的不愉快。第一,反映了英国的某种困境。英国原来指望英美特殊关系,英国战后是三环外交:英美特殊关系、欧洲主要国家、英联邦。那个时候布莱尔、克林顿关系很好,政治价值也非常一致,布莱尔等于是大佬。而现在,英美特殊关系可能有点问题,奥巴马跟卡梅伦个人关系不好,两国也没有以前近。更重要的是,英国精英层觉得美国这个老大有点靠不住,不能太指望特殊关系。在欧洲地位也不如德国,如果他们要德法轴心,英国是有点排斥的。在英联邦声势也不如以前,英联邦有几个国家,甚至都超过它了。再加上内部还要闹独立,总之英国不是很顺。我觉得这时英国内外都需要创新。外部搞好与中国关系,应该属于一种战略创新。

  我个人认为,在诸多西方民族当中,盎格鲁-撒克逊人他的战略操作能力最强,西方主导天下五百年,其中有三百年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主导的,两百年是英国,日不落大不列颠帝王,一百年是美利坚帝国。新任驻华大使来了就讲,搞好与美国、中国两个大国的关系,是英国未来外交的关键。这么公开的讲,在西方大国里是比较早的。一个反映了它的外交困境,一个反映了它的战略思维能力非常强。

  凤凰博报:那我们也了解到,这次习近平到英国之后,会入住他的白金汉宫,这又反映出了什么呢?

  冯仲平: 中国国家主席去是女王的客人,英国女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习主席是中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不一样,总理和首相是政府首脑,所以他入住白金汉宫,成为白金汉宫的客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现在不仅是英国,整个欧洲有很多国家对中国领导人到访,都是非常高规格的接待,大家都盼望,都渴望和中国密切关系。希望能够分享到中国崛起,特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些利益,这是很明显的。

  金灿荣: 英国皇家惯例,一年最多两次国事访问,上半年一个,下半年一个,它可以少于两次,但是不能多于两次。所以在英国,弄上一个国事访问确实比较难。像我们国家,规矩不多,想安排就安排,所以我们国事访问没那么值钱,但英国挺值钱的。好像江主席、胡主席都有过吧,一个是反映对习主席的尊重,还有一个还是对中国的尊重,对中国这个成长的认可。

  凤凰博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评价,在中国正尝试着构建新型经济结构之际,成为中国的知识伙伴,对英国来说,既是一种新角色,也是将自己从对华历史阴影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为数不多的办法之一。那这种评价两位怎么看?

  冯仲平: 他实际上希望英国能发挥一种特殊作用,在未来和中国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把英国变成中国的一个特殊合作伙伴,让中国离不开英国,变成不可或缺的朋友,然后才能保证中英关系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国家,都在寻求和中国合作关系的创新,合作模式的创新,中国现在也在做这个事情。比如李克强总理这两天在法国,在欧洲,他也在谈,我们和欧洲怎么合作伙伴关系,和拉美不一样,和中亚不一样,和非洲也不一样。他在思考,从亚洲东端到西端,究竟以一种什么样的智慧,来把我们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关系创新,发展模式的创新。英国让我们感觉到它想在中英关系中找一种新的角色。

  金灿荣: 盎格鲁-撒克逊人是非常有创新能力的,截止到目前人类三次工业化都是它创造的。第一次,1776年,一个苏格兰裔的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进入到工业时代,大机器出来了。1860年代,美国人发现了电的使用,人类进入电器时代。1960年,计算机普及,计算机时代。三次全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创立。英国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祖宗发源地,它的这种创新能力确实很强。另外英国的管理,可能是中国、美国都得学。但是它历史上犯过罪,鸦片战争,就是用鞭子把我们抽到现代化进程里边来的。英国人比日本人明白一点,日本人是有点煳涂的,英国它知道犯过罪,必须加倍努力来弥补。

  金灿荣:英国想维持它的金融话语权

  凤凰博报:我们一提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就会说这是一个特殊的关系,那么这次英国不顾这位特殊盟友的关系,来加入亚投行,两位如何看?

  冯仲平: 英美特殊关系,是在一个特殊时期二战期间之后的冷战时期形成的,那个时候英国人觉得它是一个中心,骨子里还是觉得它是引领这个世界的。但英国觉得二战以后美国的力量确实很大,它依赖美国。冷战结束以后,整个欧洲国家,包括英国,对美国的依赖大幅度下降,过去是因为有一个所谓的苏联的威胁,苏东的威胁,所以他们创造了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组织,为什么要成立北约呢?第一任北约秘书长是伊斯梅将军,他说把美国人留下来,打完仗别走,留在欧洲,把俄罗斯人赶出去,把德国人管住,这就是英国人的聪明智慧。苏联解体后,留下美国人的这种巨大的寻求,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他也不希望北约解散,但不像过去那么压倒一切的需要美国了。过去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有时候自己有点小家子利益,英国有点私人利益,为了满足和美国大的关系有时候需要牺牲,但现在就不这样了,它就可以区分你的利益和我的利益。不是所有的利益都是完全一样的,这个时候,英国就能有点空间,和美国执行不一样的政策了。那就取决于一个特别大前提,英国人认定这块儿利益,对它来说非常重要,要是次等重要,它也没有必要去和美国人分道扬镳。英国人对亚投看的太重了,一方面亚洲这块儿蛋糕,全世界,特别发达国家,都想来分一块儿,亚投行就是干这个事的。英国新驻华大使讲:亚投行不是中国的事,甚至不是亚洲的事,是全世界的事,全世界的事就是英国的事。英国是金融大国,它的嗅觉非常敏感,它知道哪儿赚钱,亚投行对它来说是必须的,所以有点儿义无反顾了。另外,也有政治上的考虑。英国人干事情,他要和中国发展好的关系的时候,他会让中国人知道,你搞亚投行我支持你,他用这种第一个西方国家站出来支持你,换得你对他的信任,所以经济上的好处,政治的好处,通过这么一个举动,他都得到了,但他也相信,美国应该能理解他这种和你执行不一样的政策。

  金灿荣: 英美特殊关系从历史上讲是有变化的。最早美国是大英帝国子民,后来因为经济上,就是你要我交税,不给我代表权,美国就跟英国闹革命了,所以有一段时间英美很不愉快。比较保守的英国人,今天谈美国革命,还把它叫做美国叛乱。原来是一家的,英国是爹,美国是儿子,后来闹分家了。19世纪英国掌控全球,美国想掌控拉美,事实上有点争论。但在一战开始,面对德国、英国这两个阵营,美国最终还是选择英国,二战也是这样。我个人认为,这个关系非常特殊,里面有很多矛盾,但是总体来讲,一定要知道,他们是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关系。亚投行问题,英国有一点违背领导的意志,一个就是它真金白银,是真正可以赚钱的,英国想通过亚投行赚钱,一个就是亚投行项目都很好做大了以后,回报率很高。还有一个是,英国想维持它的金融话语权,如果亚投行做大了,英国又不在里面就没有话语权了。英国认为美国对它还真是可以宽容,另外中国可能对英国做了工作。去年12月24号,我们宣布成立亚投行的时候,美国那个时候有一点不太看好,要么小国,要么穷国,中国当时想争取比较体面一点的国家,像韩国、澳大利亚等。美国都下命令,说亚投行不可能符合国际标准不许去。中国也挺生气,肯定想反治,后来我们想,我找你爹,我个人想,一定给英国做了大量工作,而且英国是获得好处的。欧洲的交换中心,就是很有可能是到伦敦,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每年在那个地方交易量应该是按百万亿计算的,国际惯例是千分之五作地,什么事不用干,就签个字就获得千分之五,如果量大到一定程度,千分之五就太厉害,估计是有利益交换。现在看,应该是我们的工作做,英国这一动,德法坐不住了,第二天他们宣布加入,美国就吃了一个外交败仗。

  冯仲平: 2014年10月,英国宣布成功发行首资规模为30亿人民币的主权债券,这个意义在哪儿呢?英国是我们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给了它了,而且这笔债券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的一笔人民币债券,伦敦进一步夯实了其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英国是有考虑的。

  凤凰博报:在这一届卡梅伦当选之前,他曾经高调提出说,如果他当选,他会在国内进行公投,是否退出欧盟。有一个数据调查,仅仅有23%的人,对欧盟还有偏积极的态度的,这是否也是他积极加入亚投行的原因和因素呢?

  冯仲平: 这两个事情,可以你说它有关系也可以说有,但我觉得退出欧盟,完全是为了服务于英国国内政治需要。卡梅伦在今年5月大选以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让大选连任。英国独立党,把卡梅伦保守党的好多选票拉走了。保守党里面有很多人不喜欢欧盟,这个独立党的党魁说:只要你学我,我今天当首相,明天咱们就和欧盟再见。把一部分选票拉走了。这个时候,卡梅伦要把这些人吸引回来,他就讲:只要选我上来以后,咱们搞个全民公投,如果英国老百姓愿意和欧盟分手,咱们再分,这是选举的需要。他最后连任了,对他来说就OK了,他苦日子也来了。卡梅伦根本不想让英国脱离欧盟,脱离欧盟,对英国来说打击太大了。所以说如果说他为了后手准备,和中国搞好关系,有点牵强。

  金灿荣: 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讲,退出欧盟对它是重大损失。从市场、战略重要性来看都不行。从中国角度来讲,我们也不希望这个事情发生。在欧盟以外的大国当中,真诚的希望欧盟强大繁荣的,中国是之一,美国是有点犹豫的,俄罗斯态度可能也挺暧昧。经济上欧盟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可以有钱赚。战略上,中国觉得一个强大的欧盟,对美国有某种软制约。我想卡梅伦还是个聪明人,战略上他也知道不应该,但是现在游戏玩儿大了。所以2017年,对于英国欧盟还是一个关。

  冯仲平: 它现在想把公投提前,到2017年是一个不确定期,时间越长对英国的商业利益、投资越不利。所以卡梅伦现在很有可能明年就搞公投,而且越早支持退出的人越少。

  金灿荣: 这个我估计最后能cover,我想最后理性应该是占上风。

  冯仲平: 绝大多数人最后应该还是会回归理性。

喜欢娱乐博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娱乐博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