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洞庭湖圍網困境,到底中共政府是干啥吃的,无法无天。
送交者: ABC888[♂御史大夫★★★☆♂] 于 2016-12-23 10:42 已读 236 次  

ABC888的个人频道

 




輿論關注的洞庭湖鐵絲網圍。 (取材自新京報)


輿論關注的洞庭湖鐵絲網圍。 (取材自新京報)

洞庭湖濕地被養殖戶「分割」成稻田模樣。 (取材自新京報)


洞庭湖濕地被養殖戶「分割」成稻田模樣。 (取材自新京報)

萬鳥翔集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幾隻小天鵝在暮色中飛翔。(新華社)


萬鳥翔集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幾隻小天鵝在暮色中飛翔。(新華社)

一些漁民把洞庭湖的漁獲視為生活經濟來源。(取材自中新網)


一些漁民把洞庭湖的漁獲視為生活經濟來源。(取材自中新網)

 

洞庭湖圍網起因於當地曾鼓勵發展養殖,圍網影響生態環境,目前正「摧毀性打擊」,漁民抱頭痛哭。但問題並不會因為鋼絲網倒下而結束,巨額補償費用、人心安撫與漁民生計,是留給當地政府的棘手問題。

破壞原貌 土壟切成魚塘像稻田

劉洋是岳陽市華容縣幸福鄉的漁民,他的家就在洞庭湖畔,父親是一名環保人士。受父親影響,劉洋也做了環保志願者,每天清晨,爺倆就會開著一輛農用麵包車,沿著大壩走一圈。

他們與湖裡的那些網圍鬥了近6年,「那是我們漁民的牢,也是洞庭湖生靈的牢。」

劉洋買了一台二手相機,跑到湖區偷拍網圍,發到網上呼籲人們關注,怕被打,「拍了就跑。」

「因為做這個事,得罪了不少人,有人揚言要砍我們,家裡人面對的壓力也很大。」劉洋說,「同村的一名志願者因為做這個,妻子不理解,與他離婚了。」

在南縣境內,車開下大壩,沿著一條水泥路,又走了幾公里。劉洋說,這是湖底,漲水的時候,站的地方會被湖水淹沒。站在這條湖底的水泥路上,可以看到水面了,但要透過高達6米的鋼絲網。

這就是劉洋鬥了近6年的網圍:每隔30米栽下一根8米高的鋼管,鋼管之間扯上密集的鐵絲網,一直延綿幾公里,圍著水面或者濕地。

鋼絲網圍起來的水面,並非都是連成片的,大多被土壟切分成長方形的魚塘,遠遠地看,像南方的稻田。

「這些魚塘是拉圍網的老闆挖的,洞庭湖每年5、6月份漲水,8月水會退去。水退的時候,連同野生魚會隨著湖水流進這些魚塘,成為圍網者的私產,捕撈乾淨以後,又在裡面放魚苗,進行人工養殖螃蟹、小龍蝦等市場緊俏的水產品。」

劉洋說,這不是洞庭湖原本的模樣。

他依然記得10年前的洞庭湖:湖面一眼望不到邊,在湖裡行船,有時候會遇到江豚在船後面跳舞;候鳥在這個季節歸來,圍著船飛來飛去,「有時候還會落到船舷上,一點都不怕人。」

被網圍切割後、搞水產養殖的洞庭湖,被劉洋稱為「開發區」,「哪裡還有鳥的空間。」

清網行動 72處被撕扯湖面復原

圍網成為「私人領地」。有一次,劉洋和父親不小心進入一個私人老闆的圍網,差點被打。

正是那次差點被打的經歷,讓劉洋決定和網圍及其背後老闆鬥爭到底。更嚴重的問題,是網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趙啟鴻表示,圍網分隔湖面,阻斷魚道,切斷湖中的食物鏈,對洞庭湖生態破壞極大,還對防洪救災產生了阻礙。「現在媒體關注的是網圍,實際上,這些人在勢力範圍內對湖洲進行改造,對洞庭湖生態破壞更為嚴重。」

一些網圍裡面的濕地被開墾出來,種植蔬菜,濕地變成耕地。一位老闆說,「今年雨水大,沒有留住魚,為了多掙點錢,就開墾一些濕地種蔬菜。」

一些老闆甚至在網圍區域內修上了水泥路,路兩旁,種了綠化樹。一名沅江的老闆,修了一條長10公里、寬10米的硬化路,還在裡面建了廠房。

今年11月底,多家媒體關注洞庭湖網圍現象以後,沅江、南縣等地開始掀起一場「清網行動」,集中拆除洞庭湖上的矮圍、鋼絲網圍等圍網。

圍網現象較為嚴重的益陽市及沅江市、南縣先後出台方案。全面清除違法違規圈湖開展養殖的網圍設施,恢復洞庭湖天然水域、灘塗、湖洲本來面貌。

唐順祥說,這次清湖行動,要對鐵絲網圍進行「摧毀性打擊」。

沅江市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總面積16.78萬畝的72處矮圍、網圍全部拆除,其中包括6萬5487.2米泥堤、32.35萬米鋼絲和尼龍網片,以及網圍立柱15萬餘根。被人為「撕扯」成片的湖面得到恢復。

作為與之鬥爭多年的環保人士,劉洋覺得「心裡敞亮」,「你看,湖面開闊了很多,有點小時候看洞庭湖的感覺了。」

背後身影 當初是政府鼓勵養殖

與網圍的鬥爭,劉洋堅持了6年,但這些年間,圍網反而在增多、擴大。

公開資料顯示,洞庭湖圍網至少在2010年左右就出現了,成片的湖洲、濕地被一些有經濟實力的老闆承包下來後,網上圍網,就成了「私人領地」。

「現在已經不僅僅是老闆一個人的網圍,很多老闆承包湖洲、濕地以後,吸引當地群眾入股。」陳和清說,「你看到的這些網圍,股東少的幾十個,多的幾千戶,都是當地普通漁民、樵民。」

唐順祥表示,上世紀90年代後期,政府把一些湖洲地區的蘆葦地承包給當地群眾,讓他們收割蘆葦以增加經濟收入,慢慢地,他們圍起來搞起了養殖。

但一些網圍養殖戶認為,是當地政府鼓勵他們做圍網養殖的。沅江市黃茅洲鎮網圍養殖戶江長照出示了一份沅江市1997年下發的文件,文件提出「堅持養殖增殖相結合,全方位開發利用外湖資源。以萬子湖、溏湖為主,大力開展網箱和低壩高欄飼養名優魚類」,並提出,「堅決打擊破壞養殖設備」。

在江長照看來,這無異於「鼓勵我們發展湖洲養殖業,是政府給我們出的主意。」

陳和清的網圍面積達到1萬畝,是最早承包做網圍的人之一。他說,2012年,為了鼓勵做湖洲養殖,沅江市水產局組織成立了沅江市灘塗養殖協會。

陳和清是協會會員,他記得,協會成立大會在南大鎮翔雲賓館召開,還有政府領導和水產局領導到場。

「會員每年交1萬元到2萬元的會費,協會幫我們去找市場,做了不少工作。」陳和清說,但協會做了兩年就沒有再開展活動了。

「你現在說我是非法的,要拆我的網圍,那麼你們政府的人幾年前過來視察就沒看到嗎?」陳和清說,2013年前,政府是支持他們做網圍養殖的。

飯碗不保 數百萬泡湯只能痛哭

事實上,在此次大規模清網行動前,當地政府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至少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採取行動。

2014年6月,湖南省政府下發了《通告》,禁止任何組織、單位和個人以非法畫割、發包、承包等形式侵占洞庭湖國有天然水域。

按照通告要求,益陽市掀起了矮圍網圍違法違規捕撈養殖專項整治行動,「當時行動的時候,拆了一下小網圍,大的網圍拆個幾十米,風頭過了又扯起來。」南縣一名做網圍養殖的老闆說。

就在今年3月,益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向沅江市人民政府、南縣人民政府等單位下發通知,要求至2016年底前,實現功能性摧毀違規捕撈、養殖的矮圍,全面清除違法違規圈湖開展養殖的網圍設施,恢復洞庭湖天然水域、灘塗、湖洲本來面貌。

「但截至2016年11月這些湖中『長城』比真的『長城』還牢固。」劉洋說,「最近兩三年,每年都要搞一次類似的行動,但是網圍卻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高。」

唐順祥說,以前就是考慮到這些養殖戶投入很大,強拆會造成強烈抵制,所以每次都不徹底。

「這次是動真格的了」,但他坦言,「不給補償,工作很難做,縣財政給不起,現在,拆圍都要花掉2000萬,給補償,更是難以承受,但是上級要求年底完成拆圍工作,這個很難。」

圍網大戶陳和清是在2010年建的網圍,他算了個帳,6年間,他拉網圍花了800萬元,修路花了70萬元,建房花了60萬元。「拆網的時候,不少人抱頭大哭,以後怎麼活啊。」

喜欢ABC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BC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