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洋奶粉在华“不合格” 中国标准全球最严
送交者: geweihao[☆专门打假揭骗☆] 于 2017-11-20 9:58 已读 463 次 2 赞  

geweihao的个人频道

原标题:洋奶粉在华“不合格” 中国标准全球最严?
			         

			
			
			
            
            
			
			
			
				

  央视近日关于“洋奶粉”的一项测值调查显示,19款海淘热销“洋奶粉”中,“不合格”率高达42.1%。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对国产奶粉的信任缺失,国人开始掀起海外购买潮,又因价格便宜,海淘成为重要方式。然而,通过海淘购买的奶粉未经国家正规渠道,所以往往“不合格”,“不合格”主要是因为海内外对于婴幼儿奶粉配方的国家标准不同。官方近年来多次强调中国奶粉标准属全球最严行列,但民众质疑声依旧不绝。这样看来,标准严格是一方面,如何执行更受期待。

  央视调查非偶然 为注册制打前战

  央视近日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购买了19款热销奶粉,并委托国内最权威食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42.1%样品的铁、锰、碘、硒微量元素实测值“不合格”。确切的说,是其虽然其或许符合产地国标准,但并不符合中国标准。

  此次调查其实并非央视的突然之举。

  梳理最近的相关新闻发现,在最近一次举办的“配方注册制后的乳业监管”课题会议上,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表示,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二级文件和相关配套细则已基本成形。按照《办法》的实施时间安排,2016年10月1日是企业的品牌和配方开始注册的时间。

  这预示着,一旦新政执行,只有完成“国标”配方注册的奶粉才可以进口,对现有的奶粉跨境电商将产生较大影响。而在奶粉注册制2018年最终落实前,跨境电商平台上依旧会存在非国标海外奶粉在售的情况。

  所以央视的调查可谓是为奶粉产品配方注册制的出台打了舆论前战,更是在提醒相关个人、平台应该提前迎接政策潮流。

  “国标”最严非自吹 检测元素更多元

  此项新政,再次将中国奶粉标准置于国际舆论面前。

  其实,国际本身有一套普世标准,即食品法典(CAC)标准,它是各国制定本国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础。但是不同的国家婴幼儿有不同的营养状况和当地营养水平,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会直接采纳国际标准,各国都会根据本国最新的研究数据调整本国的标准要求。

  中国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关于婴幼儿食品的标准和国际上及其他国家基本是匹配的。资料显示,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后,中国就开始了标准的清理和修订工作。婴幼儿食品标准是第一批清理修订的标准。政府2010年发布的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都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而修改发布的。而在2013年,国家再次换发婴幼儿奶粉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对婴幼儿奶粉的生产标准进行修订。

  纵观各国标准,中国官方始终强调的“全球最严”其实也并非自吹自擂,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在奶粉配方元素检测范围和区间上更为多元和细致。

  例如,美国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对铁元素的含量只限定了下限,没有规定上限,所以央视此次调查的几款美国品牌在美国符合标准,但却超出了中国规定的上限。

  另外,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在国际标准中对乳糖没有规定限量。但是,中国要求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以保证原料是以乳为基础,绝不允许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中过多添加蔗糖和淀粉等物质。

  中国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中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比例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上,从该意义上说更符合中国宝宝的营养需求。而通过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奶粉也会按照相关“国标”进行生产,但海淘本身越过了这一过程,健康风险不言而喻。

喜欢geweih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eweih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