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全欧了”:罢市抗议+自我武装 外来者在欧洲不好混![]()
欧洲时报 18小时前 【欧洲时报网】“廉租房”、“不稳定的工作”、“弱势群体”、“贫困”,在欧洲提到这样的字样都会让人想起一类群体--移民。而近一段时间,无论是恐袭还是引发的治安问题,“问题移民”和“移民问题”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欧洲媒体的新闻上。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移民的融入和身份认同的缺失导致与当地族群的分裂无时无刻不在欧洲发生着,而这种分裂往往伴随着引发进一步的冲突,且看“全欧了”慢慢道来。
抗议粗暴执法 英国华埠发动史无前例罢市游行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英伦圈报道,英国时间7月5日下午,英国移民局在伦敦中国城开展了一次突击搜查非法劳工的行动。然而一名女性躺在执法车前的照片却在华人圈引发了很大的讨论。
从现场传回的视频可以看出,一名华人女性躺在执法车辆的轮胎前,不过并没有发生“撞人”,车辆在小幅度前进后被车外执法人员和路人共同制止。
事后有传言称,该中年华人女子是为了阻止移民局带走被抓捕的女儿(另有说法称是儿子),才有此举。另有现场目击者称,移民局在执法受阻后,曾尝试呼唤警力增援,进而引发警民冲突。
就在事发前几天的7月2日,内政部官员刚刚到伦敦华埠举行圆桌会议,承诺会与华人多作沟通交流,欢迎华人对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因而此次搜查行动,也被不少华埠商家和华人视为破坏双方互信与沟通诚意的行为。
英国时间7月24日中午12点,伦敦唐人街所有餐厅、超市及商家同时停止营业,正式发动5年来第一次,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市游行。
下午1点,逾千名伦敦华人组成的罢市和游行队伍由新港坊出发,步行前往内政部大楼抗议,并向内政部官员递交信件。
抗议现场(来源:英伦圈)
游行队伍高喊“还我公道”、“反对钓鱼执法”、“反对粗暴执法”、“反对歧视”和“放宽劳工限制”的口号,一路经过特拉法加广场、白厅、威斯敏斯特宫,在下午2点15分抵达内政部门口。
伦敦华埠商会、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民权(监警组)、伦敦华人社区中心、华人工党、华人保守党、浙江同乡会、全英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英国中华饮食业总商会的主要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了此次罢市游行活动。
华埠商会的负责人表示,此次游行是为了抗议政府粗暴执法。罢市是一个痛苦的决定,目的是为了发出来自华埠的声音。
专抢华人?法国华人只能自己武装自己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法国,据《巴黎人报》7月24日报道,近几个月来,每天晚上在克雷代伊市(CRETEIL,马恩河谷省)利维尔(LA LEVRIERE)街区都会有10来名华人男子轮流在街上巡逻,目的是吓退那些专抢华人妇女与老人的歹徒抢匪。
十余年来,巴黎北郊针对华人的抢劫日益嚣张。有居民反映说:“他们的抢劫简直是疯狂,连小孩子的零用钱都抢,我亲眼目睹过他们抢华人小孩子,不给就打他们。”在此背景下,华人青年自发成立“夜间护送队”,在固定的时间到北郊地铁站站岗,因为很多暴徒专门选择地铁站对华人下手。同时他们也会给需要的华人女同胞提供护送服务,不少女士会在固定时间出现,希望护送队员陪同回家。
法国华社2016年9月4日在巴黎市中心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悼念遇暴力抢劫被殴致死的旅法侨胞张朝林。来自法国社会各界的数万华侨华人共同发出“反暴力,要安全”的强烈呼声。图为旅法侨团负责人走在游行队伍前列。(来源:中新社)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人自卫队应运而生。
一名华人主妇表示:有这些华人大叔在,“令人放心”,“不再听说有抢包的事”。
一名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华人理事会理事表示,“我们跟华人团体很少交流”,但他证实“一年来曾多次发生抢包事件”。“尤其冬季,天黑得早,在我们街区作案后很容易逃脱,旁边就是地铁站,另一边是戴高乐将军大道。这产生了令人害怕的气氛,必须要有一支市警队”。
调查:德国土耳其裔的确受到歧视
同华人圈一样,德国球员厄齐尔近日退出国家队的事件引发了德国社会“土耳其裔”族群的共鸣,这位在2010年曾获得Bambi移民融合奖的杰出运动员都觉得自己被德国社会边缘化,那么其他土耳其移民真的在德国不受待见?德国大学近日做了一个调查。
本周一,曼海姆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发布了一则实验性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即使错误率一模一样,“Max”的得分还是高于“Murat”。也即是,拥有土耳其名字的学生的确会遭到不公待遇。
研究员将204名师范类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对一位8岁小学生的德语听写成绩进行打分。两份完全一样的听写结果,却因为名字不同获得了不同的得分。拥有土耳其移民背景的“Murat”得分低于“Max”。研究员Meike Bonefeld对此评论道:“本以为Max小组是因为发现了较少的错误而给出高分,但其实并不是,该结果也让我们感到震惊。”
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3岁,这些日后可能成为学校老师的年轻人也不知不觉地拥有“双重标准”。Bonefeld希望,德国学校今后能实行统一的评分制度,让老师在评分方面可以更加客观。
资料图:德国土耳其裔游行抗议(来源:中新社)
通过定期统计,该研究小组负责人Oliver Dickh?user也发现过类似情况,他发现学生是否有移民背景还会影响其数学成绩。在过去两学年中,Dickh?user对1500名高级文理中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过分析,得出:与没有移民背景的同学相比,即使语言水平和社会背景相同,有移民背景的学生会获得更低的数学分数。
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土耳其移民背景在就业和租房市场上也会遭到不平等待遇。2017年,德国融合与移民基金会(SVR)就发布过相关统计报告:即使资质一样,拥有土耳其名字的群体获得的就业机会就是少于德国人。
该基金会对3600份职业培训生申请文件进行了统计。如果是两名资质完全一样的申请者,一名申请者拥有的是土耳其姓名,一名则是德国姓名,那被邀请面试的一定是拥有德国姓名的申请者。平均来看,如果名字是“Meier”、“Müller”或“Schulz”这样的德国姓,每发5份求职信就会获得一次面试机会;同样资质的申请者如果是土耳其姓名,则需要投7份简历。
在租房市场上的情况也类似。一名《明镜》记者曾联合拜仁广播电台的记者在2017年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拥有土耳其和阿拉伯姓名的租客在租房市场上受到的歧视最严重。
这两名男性记者用不同的假名(其中包括土耳其、阿拉伯、波兰、意大利等不同类型的名字)在网络上发送了大约2万份租房申请。结果表明,拥有土耳其和阿拉伯姓名的求租者获得的回复最少。该次调查也发现,慕尼黑和法兰克福的歧视情况最严重,尤其是私人房东,他们不愿意把房子租给拥有土耳其和阿拉伯姓名的租客居住。在商用房中,情况略佳。
资料图:德国极右翼政党NPD(来源:澎湃新闻)
德国政府报告:德国境内极端主义分子创新高
厄齐尔退出国家队引发了德国社会对种族主义的讨论,然而德国政府近日公布的一份报告却让事情看起来更加糟糕了。
24日公布的德国政府2017年度《宪法保卫报告》显示,德国境内具有暴力倾向的极端主义分子人数在去年创下新高。
更多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更多极右翼分子、更多极左翼分子“--这份由德国联邦内政部发布的年度报告用三个”更多“作为关键词,勾勒了去年德国境内不同类别极端主义发展的情势。
据报告估算,2017年德国极右翼分子达到2.4万人(2016年为2.31万人),极左翼分子为2.95万人(2016年为2.85万人)。其中,极左翼和极右翼分子不仅总数上升,其暴力倾向亦愈发突出:共有超过一半极右翼分子和约三分之一极左翼分子被认为具有暴力倾向;与此同时,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亦延续了2016年即已出现的”转向暴力“趋势。
除上述三类极端主义者外,被当局查明的所谓”帝国公民“和”自我管理者“(拒绝承认联邦德国及其法律体系的极端主义者)在2017年亦较上年的1万人显著增长,达到1.65万人。当局表示,其接触武器的情况持续令人担忧。
针对今年较早前在柏林出现的佩戴犹太帽者被袭击等事件,泽霍费尔表示,反犹主义在德国没有容身之地。据悉,为更好地应对反犹主义死灰复燃的风险,德国政府新任命的犹太事务专员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就职。
喜欢谷鸣不止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