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轮的五四六四,让我想起电视剧《潜伏》里的一句话

送交者: 盼侣等潇贤 [布衣] 于 2019-03-01 14:24 已读 1032 次 大字阅读 繁體閱讀
现在放这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哪根儿是高尚的,哪根儿是龌龊的?

到现在你还以为六四时,学生、工人上街,是因为你们更高尚?

回头去看,89年,中国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既是外部势力的影响,也是内部改革发展的结果。

国家在体制改革的同时,在党内的高层,已经有很强大的势力和实力,试图倒向美国、全盘西化。这当然也是外部势力所支持和期待的。

因为有这股势力在,所以学潮伊始学生没有受到任何的阻力,等势头稍过又会有工人的助力和之后的发力。不是学生多高尚,而是这股势力需要一些契机来推动他们的计划。没有这股势力在,六四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规模的。

但是党内还有一股强大势力只接受改革,不接受全盘西化。学潮初期这股势力是被压制的。但是在随后两股势力的争斗中,逐渐掌握主动。等到“西化”势力的领头人,出现在天安门广场看望学生的时,胜负其实已分了。

从当时广场的情况来看,本来还有和平结束的机会。但是所谓的女领袖接受某国记者采访时也说得很清楚了,到了这个时候,必须有人流血了。因为即便党内胜负已分,外部势力还是要借此来最后一搏。中国学生的生命,对他们来说,只是工具。

最后一晚已经不是之前的内部线路之争了,本文开头的问题也来了。军队和学生,哪边是高尚的?哪边是龌龊?

在《潜伏》里,为了民族的那根金条是高尚的,为了个人的那根金条是龌蹉的。

事实证明,89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能用奇迹来形容。虽然有很多的黑暗和不公,但是如果当时是另一派获胜全盘西化的话,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是绝无可能的,黑暗和不公也只会更多。这是西方政治经济体制和中国人口数量尤其贫困人口数量共同决定的。

从这个角度来回答问题的话,很遗憾,虽然当时的大多数学生抱着一颗高尚的心,但是确是做的却是龌蹉的事。

1991年,另一个国家也走到了这个十字路口。(讽刺的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还在六四期间还访问了北京,学生甚至以为这次访问也是他们获胜的一个机会。)这个国家的“西化”势力最终胜利了。于是,国有资产迅速流失,寡头纷纷崛起。国家四分五裂,内战爆发。狼烟消散之后,寡头已经带着财富远走高飞,留下的却是没有一个西方国家认可的“民主制度”。

历史没有假设,即便有我也想象不出来,六四结局相反的话,中国会落得比这个国家更好的下常

现在放这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哪根儿是高尚的,哪根儿是龌龊的了吗?

喜欢盼侣等潇贤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盼侣等潇贤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盼侣等潇贤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