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随 缘 合 道
送交者: sky9[♂★★★中和★★★♂] 于 2020-08-18 9:10 已读 1441 次  

sky9的个人频道

  “道”是什么?是无数修行人生生世世都难以靠近的那个本性。修行人都在修道,然而他们却不知道,道不是修出来的,它原本就是现成的
 
6park.com

       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的本性在你体内丝毫不减。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所谓的努力修行,只是针对你的大脑而已。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恒河之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6park.com

6park.com

  仔细分析千门万法,都是在让你放下再放下,清静再清静,否定再否定。所谓的努力和修行都是针对放下和清净而设的这是进入道之前的那段距离,需要努力去修。一旦你进入了道,你才知道,道不需要修,它本来就无处不在。 6park.com

       道犹如虚空,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如如不动。你不可能见到它,也不可能找到它。它在万事万物之中,万事万物皆是它的自然流露。它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但又能通过万事万物显现出它无穷的妙用。万事万物无处不在,真我本性也无处不在。山河大地,动潜飞植都是真我如来。虽不可见,但又无处不见6park.com



6park.com

  肉体不是真我,思想也不是真我。许多修行人认为灵魂是真我。其实,灵魂也不是真我。灵魂还是针对肉体这层外壳而言,是这个肉体的灵魂。肉体与灵体都是物质的,只是一阳一阴,阴阳互存而已。 6park.com

6park.com

     灵魂出壳与悟道解脱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平常人所讲的灵魂出窍,是你的潜意识这个“识神”出去玩一玩而已,它根本不能超越三界。只有悟道之后,找到了你那个真我,才能超越三界,得到彻底解脱。道无处不在,当然不存在三界之界。道无我无他,无我又如何生?无生又如何有灭?因此,道本身就不生不灭,本身就是最彻底的解脱。因此,你只有进入道里,你才能证悟到不生不灭的彻底解脱。 6park.com



  但是,无论你用多丰富的语言来描述道,来形容本来面目,都无法准确和贴切。我们要想接近它,只有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特性为标准,通过修行改变自己。与道达成同一频率,才能进入道。道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无形无象、无我无他、清静无为、平等无别、如如不动。 6park.com




6park.com

  悟道如同品茶,别人品茶(开悟)后,无论怎样给你描述,你还是不知道此茶(悟道)是什么滋味。只有亲自去品茶(证悟)。当你品过(开悟)之后,第三者依然不知道茶的滋味,也必须亲自去证。 6park.com

  如何才能进入道呢?有人认为应该多学知识,多看经书,但是书本和知识都不可能让你进入道,只能在某个阶段引导你如何走路,指导你走哪条路可以接近道。道不是来自于外面的知识,因为知识来自于头脑的思维,是“识”而非“智”。道不是靠思维进入的,你脑子越复杂,想得越多,反而离道越远。禅宗六祖慧能不识一字,未看一经,却能悟道和讲经,是清静心中的自然流露。只有当你彻底空掉你的头脑,进入一种清静无为的入定状态时,你才能进入道此时你才发现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这就是所知障。 6park.com

6park.com

  古德说:“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比如,你面前有两个或多个水果,你就要挑一挑,就会去分别和捡择。如果你面前只有一个水果,你就不会挑捡了,也叫妄想,欲望吧。 6park.com

  道如同一面镜子,无论什么事物照在镜子里,原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镜子不会分别这个事物好坏、丑美、善恶。人不仅有分别,而且样样事物都要分别个好坏、是非、对错、善恶。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以来形成的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妄想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 6park.com

  古德说:“成佛不难,放下既是”。但是,人却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而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因此,最大的放不下就是“我执”。 6park.com

      一切都是我想得到的,我不愿失去这些可以使我享受的拥有利益。而且我执比较重的人最爱显示自己,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因此,悟道最大的障碍就是我执。道的特性是无我、无他,也正是佛家所说的“无我相、无佛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只要心里还有我,还不能达到忘我、无我的心境,围绕着我的一切都不可能放下。 6park.com

6park.com

  曾有与各种物体对话的经历,从中证到了“万物皆有佛性。首先是进入了暖水瓶的思维,暖水瓶说:“我没有思维”。我说:“不对,你这句话就是思维”。暖水瓶说:“我的思维非常低级,我们只有从属性,而没有主动性”; 6park.com

      第二个进入了一盆水的思维,水说:“我没有思维,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利于众生”; 6park.com

      第三个进入了一块砖的思维,砖说:“我也没有思维,无论把我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样”; 6park.com

      第四个进入了太阳的思维,太阳说:“我也没有思维,我一切都是按照规律运行”。   
      这四种物体的共同点都是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这就是佛性,因此说万事万物皆有佛性。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6park.com

6park.com

  第二个最难放下的是“我见”。我见就是执着自己的见解,一切都认为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见解不对,不愿恒顺众生,处处突出自我的个性。当别人的见解与自己不同时,就生气烦恼,并与别人发生矛盾和纷争。 6park.com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对我见越执着的人反而离道越远,这就是个性。个性越强反而离整体性越远,宇宙是一个整体,因此,越执着我见离道越远。那些偏于恶的人,多产生烦恼障。而那些执着善的人,多产生“所知障”,烦恼障和所知障越重,离道也越远。 6park.com

6park.com

  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万事万物虽然都是本性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起性空。绝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佛和上帝的造就。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或上帝安排造就的,其实你想错了,佛和上帝是清静无为的,他们绝不会活的那么累。 6park.com

      但是,人的习气总爱琢磨事,琢磨人,脑子不能有一点空闲,闲一会儿就觉得无聊和寂寞,总想表现自己,显示自我的个性,发表自我的见解,总要千方百计想出点事来填补心理的无聊和空虚。这就使人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攀缘、动念的习气。这种习气使你的心从没有清静过,心总往外驰,心驰则神往。 6park.com



      古人造字非常合道,“心”是三点魂,外加一把钩。古人知道人有三魂,其中在外面的一点是“光魂”,光魂在天不在身,因为它特别亮,人体色身难以承受,当人投胎转世时,它只能留在外面。外面的另一点是“阴魂”,由于众生妄念外散,心驰则神往,神魂常在外面,为财色名利终生奔波不息,因此,阴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间一点谓“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体所困,一把钩代表肉体色身。 6park.com

       人在受孕刚刚成胎直到出生前,都是这种弯曲身体的形状。此身象一把钩钩住色魂,直到死亡的时候,色魂才离开肉体。可见人的心时刻不停地被外界事物所诱惑,为外界事物所奔波,虽有三魂,却有两魂在外。这些都是古人用天眼所看到的,“心”字如此构造确有其理,绝非随意编造。

  如果我们能把这颗好动的心静息下来,把自己的思想彻底空掉,使它常处于清静无为之中,你就接近了道。 6park.com

      但是,人们却爱自寻烦恼,不停地在制造妄念。以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习气。许多修行人甚至想静也静不下来,大脑形成的惯性,自动地、不停地在想,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即使睡着了,做梦还是在不停地想。 6park.com

      人们一天的工作、学习、生活只消耗5%的能量,消耗的只是精力和气力。而人体95%的能量都是胡思乱想消耗出去的。因为胡思乱想所消耗的全是人体内最精华的能量——神因此,所有的法门,包括念经、念佛、念咒、打坐、结印、修定、戒律、节食、辟谷、不倒单等,都是在帮你把繁杂的思想停下来,使你的心清静无为。 6park.com

  有些人总爱攀缘,攀缘本身就是分别心,分别出有好有坏,你才会去攀缘。攀缘使你攀附两边,远离中道,产生“爱见”烦恼。“爱”烦恼是思惑,“见”烦恼是见解上的迷惑。有“见惑、思惑”二障就不能出离六道,不能了脱生死因此佛说: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 6park.com

       如何辨别攀缘心呢?可从怨亲的分别上观察,放不下对亲属、亲朋、情侣的执着眷爱,放不下对怨家对头的记恨,总是挂在心上。经常想过去的事,以后的事,未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事,担心儿孙将来的事,甚至找别人算卦,看命问吉凶等等,都属于攀缘。甚至做好事,度人也在执着攀缘,不知另一面却是在造恶。 6park.com

       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谓佛法无边,即不落两边之意而凡夫都是执着在两边,不合中道。只有随缘做事,而又不思善恶,不计得失,不求结果,不为回报,虽也做事,但清静无为,合道而行。 6park.com

  道如如不动,修行的千门万法,其共同点都是在修一个“定”字。修定就能使你靠近那个如如不动的道。因为定能生慧,开慧则悟道修定的关键仍在于心,当遇到外缘时,正是考验你是否见境动心,是否心随境转。如能把握随缘不变,这就是定力,定力就能使境随心转。 6park.com

       当你清静无为时,你就接近了道。当你静极生定时,你就能进入道。当你定中生慧时,你才能真正悟道。当你能把智慧灵活变通地运用在实践中时,你才是真正地证道,这就是悟道的程序和过程。 6park.com

       当你的心真正达到清静无为,如如不动时,你就与道合一了。
喜欢sky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sky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sky9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