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毛主席如何看待关羽?早年很崇拜,后来渐渐持否定态度
送交者: 汀艺[♂☆★声望品衔8★☆♂] 于 2021-02-23 23:59 已读 2706 次 1 赞  

汀艺的个人频道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特别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高大威猛,位列“五虎上将”之首,武艺绝伦,义薄云天,曹操敬佩地说:“事君不忘其本,天下义士也!”

到了后世,关羽的地位更是不断拔高,被尊为“关公”、“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 6park.com

6park.com

毛主席从小就熟读《三国演义》,对其中的人物非常了解,尤其是关羽,研究得非常多,甚至还提出了一个学术界都很少有人知道的典故:关羽本来不姓关。

在1954年的一个清晨,毛主席当时正在浙江杭州视察工作,对陪同的当地工作人员王芳说:“关羽熟悉吧?”

王芳点了点头。

毛主席又问:“关羽不姓关,知道为啥不?”

这下,把王芳给问住了,关羽不姓关吗?他还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于是,毛主席就给他讲了关羽不姓关的故事:关公很讲义气,有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失手杀了人,就逃了出来。到达潼关时,还不到五更天,关门还没有开,关羽只好等着。好不容易等到开关的时候,关羽却又犯了愁。

原来,当时官府有规定,凡过关的人都要登记。关羽刚杀了人,官府正在通缉他,肯定不能再用本名了,改个什么名字好呢?关羽急中生智,望着高大森严的关门,心想,我不如就姓关好了!这就是关羽“指关为姓”的由来。

关于这个典故,很多历史学家都不知道,可见毛主席对关羽的了解之深。 6park.com

6park.com

毛主席对关羽的评价,其实也是经过了一个从崇拜到质疑的过程,在他小时候,对关羽还是非常崇拜的。

早在1917年夏天,毛主席前往安化县城,途中休息的时候,他惊喜地看到路边亭柱子上,有一副写关羽的楹联,是这么写的:

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

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刀匹马汉江山。

毛主席非常高兴,立即从书包里拿出笔纸,把它抄录了下来。可见,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对关羽还是非常认可的。 6park.com

6park.com

1927年,秋收起义后,由于军事斗争的残酷,再加上部队刚刚成立,跑兵、逃兵,下级不服从上级,顶撞的事情时有发生,毛主席就决定建立一支有高度组织纪律性的部队。

有一天,毛主席来到井冈山茅坪,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三营营长张子清。张子清是跟随毛主席参加秋收起义的将领,是毛主席一手培养起来的,后来当了营长,可惜在战斗中打散了。

当时,等了好几天也没等到张子清回来,有人就对毛主席说,许多打散的部队都回来了,张子清这么多天还没回来,很可能就是投降敌人了。

毛主席听后,坚定地说:“不会的,三国时代的关云长,曾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用关云长这员大将,费了多少心机,可是,一旦得到刘备的消息,关云长便毅然离开拥有雄兵百万的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兵微将寡的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张子清是我们党的干部,就比不上古人关云长?”

后来,张子清真的带着部队回来了,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百感交集,激动地说:“子清,我就说你是当代关云长!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了刘备身边,今天你神兵天降,解了茶陵之围,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啊!”

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围剿后,井冈山陷入了困难,毛主席决定把部队拉到井冈山外围,开辟新的根据地,并让红五军留守井冈山。 6park.com

6park.com

当时,红五军军长是彭老总,可参谋长一职是空缺的,毛主席就对彭老总说:“红四军要离开了,不过我们给你留下了一位大将,他就是张子清!这位‘半个’黄埔生可不简单哟,你给他一把青龙偃月刀,一匹追风马,他就能化身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

彭老总听后,拍手叫好,哈哈笑道:“好啊,把这么一位关云长留下来,何愁不能守山?”

在革命斗争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决定我军重要岗位将领时,拿关云长来比喻,这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关羽确实是值得信赖的大将。

不过,毛主席对关羽也不是一味地推崇,后来也指出了他的不少缺点。

1947年,毛主席带队转战陕北,一天休息的时候,毛主席和警卫员聊天,问他是哪里人,警卫员说:“报告主席,我是河北人。” 6park.com

6park.com

毛主席笑着说:“河北人啊,好啊,跟着党闹革命。”

这个警卫员骄傲地说:“河北人会打胜仗呢!”

毛主席笑了,对他说:“河北人就一定会打胜仗?三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嘛!”

警卫员一听,很不服气,说:“山西人也不一定行,关云长就不如彭老总,关云长走麦城,打了败仗,彭老总可是三战三捷!”

毛主席听后,连声称赞,对警卫员说:“关云长就是不如我们的彭老总。”

其实,除了关云长走麦城,毛主席对他的另一个缺点更是看不上,就是不会做统战工作。 6park.com

6park.com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很多人义愤填膺,主张要对蒋介石进行报复,但是,毛主席出于抗战大局的考虑,不同意大家的意见,还专门举了关羽的例子,说:“关羽这个人虽然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当孙权派诸葛瑾为儿子向关羽女儿求婚,以结秦晋之好,共伐曹操时,关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诸葛瑾抱头鼠窜而去。孙权便攻占了荆州,孙刘联盟瓦解。”

可见,毛主席在看待皖南事变时是非常冷静的,他深知,当前的最大问题是抗日,要尽量搞好统一战线,更好地对敌抗日,而不是向国民党反动派报仇的问题。

1949年,毛主席在谈到绥远问题时,对华北局负责人说:“清朝所以能统治中国260余年,就因为满族统治者一开始就制定了一条统一战线的政策,用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以少数团结了多数。《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对关羽基本上就是持否定态度了,经常给各级干部讲关羽“走麦城”的例子,以此来提醒各级干部要谦虚谨慎,绝不能骄傲自满。

https://youtu.be/pVpuGlsUoGg


https://youtu.be/937pieck9j8

喜欢汀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汀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