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70年前,国军因莱芜战役失去速战速决机会,而相持。
送交者: 乡下老爷[★★声望品衔9★★] 于 2017-02-24 1:38 已读 1509 次 1 赞  

乡下老爷的个人频道

70年前,国军因莱芜战役失去速战速决机会,而相持。 70年前,在薛岳指挥下,国军将陈粟共军在半年内从淮北, 苏北赶到山东鲁南临沂山区,准备从南北两面夹击,对陈粟共军 作最后一击。然北线国军因莱芜大失手,失去了速战速决机会。 当时,北线国军王耀武,李仙洲都判出陈粟共军在附近,决定 北退先守,而南线国军则可以全线逼进,则陈粟共军不断首尾 难顾,很难不被击破。相反,王,李为共军地下党韩练成所误导, 成,北线大失手,薛岳为此丢官。3个月后,国军在蒙良崮痛失 74师,国军在山东一时很被动。7月,国军南麻大战大胜,找回 一局。胡琏11师与邱伯滔25师内外联手大败陈粟共军,刘邓共军 进大别山也在大折,由此,国共两军在中原打成相持,直至淮海 大战。    如北线国军在莱芜不失手,则薛岳指挥国军南北夹击破陈粟共 军,转而向西,进攻刘邓共军,则中原战局大致底定。中原战局 底定,中原国军一部分北上华北平原作战,一部分海运东北,增援 东北国军,战争局面则会完全不同。     以此来论,莱芜战役是国共大战转折点,而论史者往往过于 关注因74师蒙良崮战役过度宣传而忽略。 百度

莱芜战役 编辑 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临沂一座空城来换取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区指挥部、2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此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逼迫华东野战军在不利条件下与其决战的计划,这一战役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配合华野行动的国军潜伏将领整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同志为此战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简介

编辑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临沂以南至莱芜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运动战战役。蒋军根据“鲁南会战”的计划,集结于南北两线的部队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企图夹击集结于临沂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1]  1947年,鲁南会战前,华东野战军原作战任务是消灭南线的国民党军队[2]  。大战在前,截获蒋介石发给王耀武的一份重要情报,认为经过清剿,已溃不成军,往南逃窜,遂下令王耀武让李仙洲部队南下,形成夹击之势,一举消灭我军[2]  。这份电报立即呈送野战军陈毅、粟裕两位首长,他们随即决定放弃南线会战的作战计划,命令部队急行军秘密北上,将李仙洲集团团团包围[2]  。 当年1月,国民党军在其最高统帅蒋介石部署下制订 “鲁南会战”计划,以23个整编师53个旅,采取南北对进的部署,企图与华东野战军决战于临沂地区。同时,从冀南、豫北抽调4个整编师集结于鲁西南地区,以便阻止华东野战军西进或晋冀鲁豫野战军东援。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山东省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山东绥靖统一总指挥部(该指挥部管辖第二、第四、第九、第十、第十一绥靖区党政军全体机关)主任兼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在济南指挥协同呼应。1月底,由整编第19军军长欧震指挥的8个整编师20个旅为主要突击集团,分三路由台儿庄、新安镇(今新沂)、城头一线向临沂攻击前进,第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的第73、第12军及整编第46师,为辅助突击集团,自1月中旬起,由明水(今章邱县)、周村、博山一线南下,向莱芜、新泰地区开进,策应南线的作战。 时华东野战军主力集结于临沂地区休整待机。面对国民党军的进攻,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采取各个击破、逐次歼敌的手段,首先诱逼南线进攻的三路国民党军突出一路,予以割歼,再及其余。南线国民党军始终坚持密集靠拢,齐头并进。而北线的李仙洲集团3个军(整编师)以梯次配置的队形,孤军深入,于2月初占领莱芜、颜庄一线。华东野战军陈、粟、谭依据敌情的变化,果断改变战役计划,转兵北上,歼灭孤立分散的李仙洲集团。除以第2、第2纵队伪装全军,在临沂以南采取宽正面部署,迷惑并阻击南线国民党军,主力第1、第4、第6、第7、第8纵队于2月10日起,以急行军隐蔽北上,同时以驻胶东、渤海地区之第9、第10纵队迅即开赴莱芜地区参战。并布置地方武装在兖州以西的运河上架桥,造成华东野战军将向晋冀鲁豫野战军靠拢诸假象。15日,华东野战军主动放弃华东解放区首府临沂。蒋介石、陈诚误认为华东野战军伤亡过大、无力再战,遂令李仙洲集团加速南进,协同欧震集团,聚歼华东野战军于临沂以北地区。 18日,华东野战军主力7个纵队进抵莱芜周围地区,完成对李仙洲集团主力的战役合围。李仙洲集团察觉有被围歼的危险,迅即收缩兵力于莱芜城,并令驻博山之第73军第77师即开莱芜归建。华东野战军除以主力隐蔽待机外,以一部攻取锦阳关,构成对明水方向援军的阻击阵地,以一部进攻莱北吐丝口镇(今口镇),切断李集团北撤通道,另以一部担负伏击第77师。 华野和来犯的李仙洲集团对垒于莱芜[3]  。陈毅也关注着韩练成的动向[3]  。2月20日,陈毅再次接见从韩练成那里归来的刘贯一,将作战步骤告诉他之后,要他掌握在攻歼李仙洲总部时,一定不要让韩去增援,并要刘、杨二人继续留在韩部积极活动[3]  。韩练成在刘贯一、杨斯德的帮助下,放弃了指挥,脱离了部队[3]  。 20日上午,由博山南开之第77师进至博(山)莱(芜)公路上的和庄、不动地区,被预先设伏于该地的第8、第9纵队主力一举歼灭。20日晚,华东野战军对困守莱芜的李集团发起全线攻击,至21晨,攻占莱芜城郊的几个要点,打退守军的连续反扑。攻占锦阳关,包围吐丝口镇守军。李仙洲固守无力,待援无望,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兼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的指令下,于23日率其指挥部及第73军、整编第46师向莱芜以北突围。整46师师长韩练成在解放军敌工干部策动下,临阵放弃指挥脱离部队,更增加了突围部队的慌乱。 莱芜战役 莱芜战役 1947 年2月23日正午,莱芜战场上响起了第一枪。[4]  华东野战军主力4个纵队在莱芜至吐丝口镇的公路两侧设置袋形阵地,并以由南线赶来参战的第2纵队部署于蒙阴地区,以防李集团向西南撤退。上午10时,李集团的先头部队进至芹村、高家洼一线,即遭部署于吐丝口镇的第6纵队的顽强阻击。中午,当李仙洲集团的后尾撤出莱芜城时,第4纵队一部立即抢占该城,断其退路。同时,由第1、第7、第4、第8纵队组成的东、西两突击兵团向拥挤于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3公里的狭窄地域的李仙洲集团,发起向心突击,采取穿插分割战术,仅经5小时,歼灭该集团,俘李仙洲。第73军军长韩浚率余部千余人钻隙撤入吐丝口镇,会合新编第36师向博山方向撤退,被部署于青石关地区担任阻击的第9纵队歼灭。华东野战军乘胜发展攻势,收复胶济铁路西段及其两侧的县城13座,使鲁中、胶东、渤海解放区连成一片,改善了山东战场的作战态势。

韩练成

一“谍”抵得几万兵 莱芜大捷,不能不提韩练成。 韩练成,宁夏固原人,祖籍山东。1925年1月,贫民出身的韩练成靠借自他人的   韩练成 一纸文凭考取了西北军马鸿逵部军官教导队。1943年夏天,韩练成在重庆见到周恩来,提出投身革命,周建议他“在那边为共产党工作”。一说,韩练成从此与我方建立了内线联系;也有人说,早在西北军中,韩练成就通过刘志丹和我党建立了联系。 韩练成一生充满传奇。1930年,蒋冯中原大战,冯部一度包围了蒋介石在河南归德车站的“列车行营”,后蒋在韩练成保护和营救下脱离险境,蒋介石遂颁发手谕,特许韩为军校三期毕业生,列入学籍,从此韩练成被视为蒋介石嫡系。这一年,韩练成仅20岁。1946年,韩练成出任桂系46军军长。 1947年1月,46军从海南调防山东,随后,中央把韩练成的关系转到我华东局,华东局派华野政治部主任舒同等人和韩练成接上了头,并与之签订了三条秘密协议。根据协定,我军特工杨斯德化名李一明,解魁化名刘志彬进入46军,并分别担任军部高级情报员和军长秘书。 莱芜战役打响前,46军从新泰赶赴莱芜,韩练成担心该军被我军消灭,通过杨、解二人向我军要求保全其部队。我方答复说:如果撤回莱城,可以。否则,难以保证。”随后,双方曾短暂交火,46军撤回莱城。 战斗打响后,1946年2月23日凌晨6点,杨斯德力劝韩练成离开蒋军部队,并保证其安全。韩练成带着一个警卫排离开蒋军,“不见踪迹”。此前,李仙洲已察觉我军意图,他在《莱芜战役蒋军被歼始末》一文中回忆说:“23日,他决定率部定于凌晨6时突围,各部队均按命令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完毕。但此时,一直与李仙洲同吃同住的韩练成,借口到城东高地找一个团长,离奇失踪了。整整等了两个多小时,仍不见踪影。恰恰就是这两个多小时,迟滞了国军的突围时间,李仙洲兵团上下失控,乱成一团。”战后,华野在《莱芜战役初步总结中》评价说,韩练成此举“减少了我之伤亡代价”。后来,台湾某报纸痛心疾首评论说:韩练成“对党国之害,尤甚于××之流”。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悲愤地发出:“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也成了《亮剑》中楚云飞的经典台词。[5]  莱芜战役后,韩练成认为自己形迹尚未暴露,回到南京继续卧底。1948年10月,被人告发。蒋介石盛怒之下,亲自电令张治中押他回南京治罪,好在张治中和白崇禧都不忍加害他,用计协助他外逃。 新中国成立后,韩练成被授予中将军衔,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兰州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1984年2月在北京逝世。由此,他成为我军历史上惟一拥有双党员、双中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他的不少经历,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仙洲

韬略满腹犹败绩 黄埔一期,抗日名将   李仙洲 ,却功败垂成,受伤被俘,有此大起大落人生遭际的,就是莱芜战役中被对手陈毅呼为“豪帅”的李仙洲。 李仙洲(1894—1988),山东省齐河人,1938年3月授国民党陆军少将。抗战期间,先后参加长城居庸关抗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中会战等,战功卓著,被誉为抗日名将。 但就是这样一个老行伍,却在莱芜战役中一败涂地,受伤被俘。看过电影《南征北战》的人,可能对电影中那个穷途末路,狂叫“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李军长印象深刻,李仙洲就是原型。据说,这一形象曾招致视荣誉为生命的李仙洲的不满和抱怨。 事实上,莱芜战役之后,随着李仙洲对韩练成身份和我军战略部署的日渐了解,李仙洲颇有“非战之罪,天亡我也”的感慨。因为,莱芜战役之前,李仙洲已经通过我军异动的种种迹象,多次正确判断出了我军战略意图,尤其是战斗打响后,在接到王耀武命令他们撤出莱芜的密电后,亦坚持认为莱芜城高墙固,不宜撤退,即便撤退,也应神速行之。但韩练成等人按照我华野“指示精神”,极力主张到23日早开始撤退,此主张被采纳。孰料韩竟“临阵脱逃”,再次延迟了撤退时间,李仙洲败局已定。 李氏败绩,与来自上峰的“内耗”也不无关系。根据当年《大众日报》的相关报道,莱芜战役后,陈毅探望正在养伤的李仙洲,谈及莱芜战役,李仙洲说:“我们此次失败,主要是国防部战略指挥失误,而王耀武先生干涉下面太严,王先生每直接分电各军,师甚至团,我虽在前方,有时也不知道——这次到前方来,不过是高级的传令兵。” 在自怨自艾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令李仙洲百思不得其解:莱芜战役中,“我率6万大军杀不出一条出路,韩军长如何能只身突出重围呢?”为此,1973年,李仙洲获得特赦时,曾当面向周总理请教这个困扰了他26年的问题。据说周总理耸肩一笑,答道:“韩练成同志就在北京,你们可以见面嘛!”
喜欢乡下老爷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乡下老爷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