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告御状和灾区经济
送交者: 魏习加[♂★★★社区平天下平★★★♂] 于 2020-03-06 12:29 已读 1207 次 2 赞  

魏习加的个人频道

有关孙春兰被告御状“作假”的事,有网友说至少只是告社区物质调配问题,而不是告“死一半啦”/“没医没药等死啊”等性命攸关的事情。这样的乐观正面看法很好玩,但该治的还是要治,可以想象有不少借机发国难财的商家和权势人物,恨透了那些“捐赠物品”,认为那些“破坏了市场规则和行情”。如何协调捐赠财物,是救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难题,又往往因为“优先级”不够,未能令政府(包括基层政府)有足够重视和适时处理(救命要紧,无可厚非)。该由什么专业机构或民间团体来处置这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又该如何安排呢?

我想,首先,政府以及慈善机构和一些社会团体平时应该有积累一些数据,对于哪些区域的民众生活较困难,心里应该有数。灾难时,物质优先划拨给那些区域的民众。划拨数量需要有实际意义,比如要“雨露均沾”,但也不是每户一根葱或五毛钱;也不是一户两公斤葱和五千块钱,这样过度的补助浪费那些容易坏的物质,本该可以惠及更多的人。

物质下达到社区后,由居委会/街道基层干部,或者由一些品行较好的民众代表来帮忙和监督,优先下发给更需要帮助的住户。原则上不仅是“救穷”,更要“救急”,救“不便”的家庭 - 比如只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童的家庭。

这是考验基层政府和社区干部的时候。他们平时工作做得细,扎实,在灾难面前就可以有的放矢。暴露出的懒政和勤政的干部和组织,应予奖惩。

还有游离于正常社区之外的社会边缘人,像进城务工人员,其它流动人口包括流浪汉,除了呼吁他们自组织之外,也要由政府和社会力量介入关怀。

疫情如果能够激活社会组织细胞,加强对于所有人平等公正的关怀对待,那么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补充几段。

在大灾大难面前,协调组织大量的物质人力,是非常科学和庞杂细致的工作,物质入库出库采购收集分配派送结算,人力的调配安排后勤补偿也是同样繁杂的工作。相比之下,社会义工团体,社会捐赠钱物,在政府组织的战役级的救灾减灾体系里,应该只是相对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常常因为缺乏有效组织管理和纪律性,使得“官方”救灾机构在协调这些资源时十分头痛。毕竟,这些社会人士的良好愿望不应被浇灭,社会物质(和捐款)更被民众和媒体盯着;所以,虽然这些社会力量通常规模不大,但社会影响,以及对政府观感的影响,却远大于这些社会力量的物质价值。

要充分发挥这些社会力量的“精神价值”,我想首先要加强这些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官方救灾部门已经够繁忙和饱和的了,社会力量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自己先清点好物质,把零散的/碎片化的物质和人力资源尽量尽快的统一组织起来,再跟政府对接/移交,统一分配。我们非常感谢充满责任感和正义感的社会救灾力量,但如果这些力量不能良好的/理性的组织起来,在一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变成整个救灾大局的小阻碍,也很容易让官僚系统为他们背上黑锅。我不是说官僚系统就是十全十美,但至少在中国,我们在大灾大难面前,首先相信政府,依靠政府,尽量把各种资源通过政府统一安排调配(至少是较高层级的 - 比如营连级的安排),同时组织民间力量和民众进行自救,在服从安排的前提下,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

说到捐赠的钱物,我认为,一些情况下,对于一些区域,一些受害者,可以将这些捐赠物质无偿分拨;但另一些情况下,比如目前的情况下,多数市民在家“闭关自守”,出行不便,但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尚在,这时的工作,应该以维持灾区的经济秩序为要。一些捐赠物质可以由政府按市价收购(价格与政府采购渠道基本一致,货款和民间捐赠钱款都存入救灾基金),再统一划拨到地方/社区基层,按照市价的低位出售给民众,售价可以加入额外的物流成本,但比市场同类商品的价格要低 - 因为政府统购统销不是做生意,不包含明显的利润,还有平抑市场物价的重要作用。如果直接把捐赠物质免费分发,会引起哄抢,激发民怨。如上文中说的,该给谁不该给谁,这个实际操作起来恐怕相当难,更难服众。

或许可以说,疫情下的武汉,可以参考“战时经济政策”,实施“配给制”。当然,疫情大概持续不了多久了,大概没有实施配给制的必要。战时经济体制除了要耗费巨大成本创建之外,还会严重削弱民间经济活力,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大(不能想吃肉就买肉,想吃藕就买藕啦)。

回到告御状的事情,社区组织在服务民众时付出了努力,他们理应得到适当的报偿,递送的物质价格高一些,民众应该不难理解。价格/成本/支出都可以公示,其间没有太大猫腻的话,相信民众也不难接受。类似的,对抗疫前线工作人员的补偿,也应公开公示,尊重事实,量力而行,向一线倾斜,向基层倾斜。什么主任一天九千,护士一天两千之类的情况,至少可以改为护士四千,主任五千吧。

对于政府工作/基层工作中应付上级,应付检查,应付摊派工作甚至弄虚作假这些痼疾,对得不好听些,相当部分的原因也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踏实做事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干部无法得到上级青睐,而善于欺上瞒下行贿糊弄溜须拍马的小人们却青云直上,这样的官场风气,该杀。

评分完成:已经给 魏习加 加上 50 银元!

喜欢魏习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魏习加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魏习加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