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社论:中美对峙中 要容得下中间派
送交者: 换个话题[☆品衔R4☆] 于 2020-09-03 12:53 已读 638 次  

换个话题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中美对抗加剧,让希望两国合作双赢的民众处境尴尬。 6park.com

在中美博弈日趋激烈,两国国内民意对抗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当下,一位旅美华裔文化人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中美对峙中 我们这种讨人嫌的骑墙派》的文章,描写了一批骑墙派或者说中间派在与中美两边的朋友讨论政治话题时“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处境。

文章介绍称,这些华人中间派一方面认可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另一方面又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抽风式”的对华政策和美国正在蔓延的反华情绪感到沮丧;一方面不喜欢中国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日益收紧的政治环境,另一方面也并不想做“郭文贵”或“郝海东”,站在美国一边大张旗鼓地反共反华。所以,他们常常被一些中国国内的朋友批评“斗争意识不强”,同时又被美国态度鲜明的朋友嫌弃不够反共。站在中间的他们常常左右为难,在挣扎拉扯中给自己的内心和生活带来种种不安和尴尬。这篇文章刊发后让不少期待中美关系和睦稳定的人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放在更大背景来看,在当前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形势下,有类似尴尬处境的人群,不单是美国的华人中间派,中国国内的中间派同样如此。

中国国内中间派处境尴尬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思想解放,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与外国已经紧密相连,趋近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是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国的中美之间,光是现在中国在美留学生就有30多万人,美国在华留学生有1万多人,两国常年有大量的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和社会合作,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产生了一大批希望中美关系持续和睦稳定的人。

他们当中,有的人是价值观亲近美国,希望中国借监美国制度、经验和科技;有的人是和平主义者,认识到对抗、冲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不希望两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有的人是从中国发展大局考虑,主张尽最大努力有效管控与美国的矛盾,为民族复兴赢得时间和空间;有的人是有亲友在美国求学、工作或生活,单纯希望亲友不要因中美关系的恶化而受到冲击;有的人是在中美皆有经济利益,希望通过两国关系的和睦来保障自身利益不受损失。在近年来中美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加速滑落的情势下,这些人大多成为中国社会尴尬的中间派。 6park.com

6park.com

[iframe]"[/iframe] 6park.com

[iframe][/iframe] 6park.com

就像《纽约时报》那篇文章的作者自述近来被中国国内的朋友批评“斗争意识不强”一样,中间派在中国社会正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反美民族主义压力。早在今年5月,中国《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就曾警告,“精英们这个时候不能恋美国、怕美国,而要敢于站到与美国开展复杂博弈的一线,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放在首位”,以民族大义来迫使中间派站队的意图非常明显。

在中国网络上,对美国的愤恨、敌意情绪尤为强烈。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刊发万字长文《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关系》,文章明确写到,“两国关系的急剧恶化对民意产生了负面的塑造作用。从网络空间的大量评论和媒体声调看,民众对美国朝野疑华反华言行十分反感,负面情绪和不信任感也达到了建交以来的高点。”随着这种负面情绪不断发酵,人们的民族主义情绪越发亢奋,留给中间派的空间就越小,任何为美国说好话,甚至主张理性认识美国的声音,都有可能在网络上遭群起而攻之,被扣上“叛徒”或“投降派”的帽子,不站队、不盲从的中间立场越来越难以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这也是当初武汉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记要在海外出版时被批“递刀子”和遭中国网友喊打喊杀的原因。

中国社会应懂得包容中间派

不可否认,作为社会性动物,在今天这样一个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下,没有人能超脱于国家利益,在中美激烈争夺的格局下,绝不能做损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事情。今天不争的现实是,无论是为了选举利益,通过操弄反中牌来整合民意,还是为了“美国优先”,不容中国挑战到美国全球老大的地位,特朗普政府频繁针对中国,与中国在台湾、香港、新疆、南海、华为、TikTok等问题上的摩擦、冲突不断,中美关系已经陷入建交以来最困难时刻。

值此之际,在这场事关中国国运的中美世纪博弈面前,包括中间派在内的中国人确实应该更加团结,多从国家利益角度思考问题,集思广益,共同为之努力,不要被美国右翼的反共话语体系迷惑,不要天真以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分化中共和中国,呼吁组建全球民主联盟来遏制中国是为了自由民主。要明白,中美竞争更多是国家利益或者发展权之争,而不是反共话语体系包装出来的自由民主普世价值和威权主义之争。在这一点上,中间派尤其是那些价值观亲近美国的群体更应该建立理性认知,不要成为美国利益与价值观的精神俘虏。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应该懂得包容中间派。“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告诉人们要采取“致中和”的态度,远离极端思维,运用理性而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面对一切问题。以此智慧而行,面对中美关系,中国社会的中间派有其独特的价值,人们应给予他们充分的空间,为中国社会、中美关系、国际社会未来的进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毕竟,中间派不是投降派,他们同样希望中国走向现代复兴,只不过在实现复兴的途径上,他们更期待中美合作共赢,希望中国能够和平崛起,而不是与美国全面走向对抗,重蹈美苏冷战覆辙。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复杂多元,在中国国内反美民族主义和美国反华反共之间,有着相对广阔的中间地带。给中间派以空间,其实是为中美关系稳定可控注入积极因子。中间派之所以为中间派,许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在中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结。国与国的关系终归是人和人的关系,中间派正是中美之间最大的联结和缓冲地带。事实也是如此,正因为中间派的存在,支撑了中国政府对美关系的弹性,为中美关系回归正轨预留了空间,瓦解了美国右翼力量试图推动中美“全面脱勾”的努力。

今天的世界早已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特别是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也早已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共生状态。纵使当下由于美国对华强硬声音占据上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但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广泛共同利益,两国之间及其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深度依存关系,中美完全脱勾不可能,完全对立更不可能,更大概率是既彼此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关系。

既然如此,包容作为中美关系正向发展粘合剂的中间派,正是管控中美矛盾的应有之义。越是中美关系紧张、中间派空间日益狭窄之际,越应该给予中间派适度的空间。前不久90岁高龄的哈佛大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发文警示美国政府对华政策,让成千上万从美国回到中国、努力工作以推动中国追随国际规则的人陷入难以自处的尴尬境地。傅高义警示中的“追随国际规则”当然不能说明一切,但提示我们美国人中存在希望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庞大群体。这样的警示对中国社会来说,同样有现实意义。

喜欢换个话题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换个话题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