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小熊维尼》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
送交者: heyrose[品衔R2☆] 于 2021-06-14 21:43 已读 627 次  

heyrose的个人频道

如果说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使每一个大人重拾初心,带着对生活真谛的思索,满帆航行于人生的大海上。那么,英国著名作家A.A Milne的作品《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则为每一位为生活疲于奔波的大孩子构建了一个桃花源,那里珍藏着每一位成人孩童时的回忆与感动。如果说《小王子》是一部关于人生的童话,那么在了解了《小熊维尼》背后的故事后会发现,在英格兰东苏塞克斯的那一片森林里,发生在小男孩Christopher Robin (克里斯托弗·罗宾) 身上的故事叫做和解与回归。

1925年,作家A.A Milne 偕妻子Dorothy,五岁的儿子Christopher Robin Milne和保姆Olive Rand 一起从伦敦搬到了他在东苏塞克斯乡下新买的住宅。生性活泼的Dorothy 热衷于伦敦纸醉金迷的社交生活,但是对于母亲这一角色却不感兴趣。因此没过多久,由于受不了乡下的单调乏味,Dorothy离开了丈夫和孩子,独自返回伦敦继续享受她的夜夜笙歌,不受拘束的派对生活。然而,Milne 也不是生性喜爱孩子的人,他对于Robin 也一直保持着一种淡漠的距离感。除了保姆Olive Rand 外,一只叫Winnie的毛绒玩具熊是小Robin最忠实的朋友。当Milne不创作剧本的时候,父子俩会带着Winnie到房门外的Ashdown 森林里散步。想象力丰富的Robin会和父亲讲他和Winnie之间发生的故事。渐渐地Milne也参与到其中,和儿子一起编故事并在晚上回到家后把它们都记录下来。小熊维尼的故事渐渐成型。有一天,插画家Ernest Shepard到乡下看望好友Milne。在看到Milne写下的故事后,Ernest 萌生了为其画插画,并联系出版社,将小熊维尼的故事出版的想法。


当时的A.A Milne凭借分别在1921年和1922年发表的轻喜剧Mr. Pim Passes By和侦探小说The Red House Mystery 在伦敦文学界享有一定的声望。1926年,《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一经出版,温馨,充满童趣和智慧的小熊和Robin瞬间虏获了伦敦大人小孩的心。在那时,读者们还不知道故事里的Ashdown森林,一位名叫Christopher Robin的小男孩和他的小熊Winnie 是真实存在的,正如故事外的Christopher Robin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父亲为他创作的小曲儿(hums)已经在大街小巷孩子们的口中传唱。

《小熊维尼》系列的第二部作品Now we are six 在1927年出版后同样收获了巨大成功,Christopher Robin也从书后走到媒体聚光灯下。就连远在美国纽约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见一见真实的Robin。从图书签售会,到与上流社会名人的社交活动,甚至是商场开业仪式,Robin 和他的父亲不停地忙碌着;小Robin还不得不在保姆的监护下回复无穷无尽的读者来信;他的声音被广播到英国和美国大都市的每个角落;还有数场读者见面会,从伦敦到纽约,从纽约到巴黎,从巴黎到不知道下一站是哪座城市,总之,他们似乎与那片森林渐行渐远。



“一开始他很享受出名的感觉,但是到了后来,对于一个只有6岁的小男孩来说,这一切都太过了”,Christopher Robin的传记作者Brandreth写道:“他只想再次回到那片森林里,只想让那些故事和小曲儿仅仅属于他一个人。”

和故事里的Robin不同,现实世界里的Robin总会长大,总会有离开森林的一天。1930年,Robin 开始了寄宿学校学习生涯。然而,他的名气并没有为他在校园生活中带来好运,反而使他成为了被同龄人欺负的对象。孩子们滑稽地模仿他在书中的样子,嘲笑他在广播中的声音,言语暴力甚至肢体冲突成为了Robin学生时代的家常便饭。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与父亲心生嫌隙,前者埋怨后者利用年幼的自己赚钱,没有尽到一名父亲应当保护好孩子的责任。



“Robin极力想摆脱自己身上的一切标签,不想再与《小熊维尼》产生任何联系” Brandreth在书中写道。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Robin选择中断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不顾父亲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参了军,并被派往非洲前线作战。



对于Milne夫妇而言,那是一段极其难熬的时光。



年轻时的Milne 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数学系毕业后,来到伦敦,成为幽默讽刺杂志Punch的撰稿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尽管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Milne 还是决定参军,被派往法国作战。在法国,他经历了被称为“绞肉机”的索姆河战役。在这一场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最大的战役中,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其中英军伤亡人数达到58万余人。战役结束后,Milne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但是患上了战后创伤综合症。深知战争的残酷的Milne没有想到,自己所经历的人间炼狱,千千万万个像Robin一样的孩子还要再经历一遍。



“我始终对于Robin所经历的一切感到深深的自责,”Milne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我意识到了Robin 受到太多的媒体关注与曝光,并且对我们的关系造成了一定伤害。因此我决定在出版The House at Pooh Corner(1928)后就此封笔。但是对于Robin来说,还是太晚了。”



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Milne一家,Christopher Robin并没有阵亡。他回到了Ashdown森林与父母团聚。



在电影《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的结尾,面对参战归来的Robin 对父亲说到:



“The things that I said before I left... ”

(我离开前对你说的那些话… 

Milne:They were all true. You're here. That's all that matters.

(你说的都对。现在你安然无恙地回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Robin: In the desert, we were under fire... and one of the men started singing one of the hums of Pooh. He changed the words a bit, but... You know. And I thought, "How on earth do you know that song?" And then I remembered...

(在沙漠里,我们在战火中… 一个士兵开始哼唱起了小熊维尼里的一首小曲儿。他改了下歌词,不过… 你知道的。我想‘你到底是怎么知道那首歌的?’然后我记起了… 

Milne & Robin:Everyone on earth knows that song.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知道那首歌)

Robin:But I knew it first. It was mine before it was anyone else's.

(但是我是最早知道这首歌的人。它是我的,然后变成了每个人的了)

Milne:Then I gave it away.

(是我把它送出去了)

Robin:When they were singing, they were remembering. It was like a magic charm... it took them home to a fireside and a storybook. You did that.

(当他们唱那首歌的时候,他们是在回忆。它就好像一道魔咒,把大家都带回了家里温暖的壁炉旁,身边还有一本书。这一切都是你做。)

Milne:Thank you. I'm sorry you paid the price for it. If I'd known, perhaps I...

(谢谢。十分抱歉你因此付出了代价。早知如此的话,或许我…)

Robin:What? Not written it? No. You reminded people what happiness was... what childhood could be when everything else was broken.

(怎样?不去写了?不是这样的。你提醒了人们幸福是什么样子的… 当生活中的其他方面都支离破碎的情况下,童年是什么样子)

Milne:But your own childhood…

(但是你自己的童年…)

Robin:Was wonderful. It was growing up that was hard.

(很美好。只是成长过程很艰难。)



Christopher Robin 和父亲达成了和解,和他的过去达成了和解。在战火中,当士兵们哼唱起《小熊维尼》里的歌时,Robin知道,Ashdown 森林和Winnie the Pooh 属于每一个人,是战前每个孩子的美好记忆。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再次回到那片森林。



一战结束后,饱受战后创伤综合症折磨的A.A Milne选择来到东苏塞克斯的乡下,为自己也为Robin建筑了一个桃花源般的森林。将近一个世纪以来,Ashdown 森林成为了每一个大孩子的桃花源。



愿为了生活奔波忙碌的你,倦了累了时,也会和这个世界达成和解,在自己的森林里栖息片刻,见到你的小熊维尼时,别忘了告诉他:“I am braver than I believe, stronger than I seem, and smarter than I think. And above all, you are always in my heart.”





喜欢heyros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eyros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