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博论天下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共内斗升级!汪洋被批,李克强失势
送交者: 阳春白雪21[☆★★声望品衔12★★☆] 于 2021-10-28 16:32 已读 20805 次 2 赞  

阳春白雪21的个人频道

1、中共内斗升级!汪洋被批,李克强失势

在新一期中共党刊《求是》杂志中,一篇标题为《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怎么干?》、署名“张晓朴”的文章引起关注,改文章的副标题是“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福建的经济工作实践与启示”。

文章之所以引起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身份。张晓朴是中共中央财办一局局长,而中央财办的主任由中共副总理、习近平的经济大总管刘鹤兼任。舆论指出,张晓朴是刘鹤的智囊兼写手,他发表的言论不可能没有刘鹤的影子。

张晓朴的文章讲述了习近平早年的经济施政。文中提到,1992年,沿海开放地区流行“遇到红灯绕道走,遇到黄灯抢着走,遇到绿灯快快走”论调,而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则提出不同的“论调”,他主张严格按中央要求办事,局部可行但全局不行的事坚决不办。在制定厦门发展规划时,习近平也明确提出搞经济特区,不能照搬香港和新加坡的模式。

张晓朴提到的“灯轮”发源于中共广东官场,时任广东书记汪洋还曾公开称“灯轮”为“解放思想”。而文章表明,习近平早年就否定了“灯论”。可见,汪洋的言论再次遭到中共当局的批评。

有评论指出,汪洋与习近平和其亲信的观点总是不同调。说明中共高层内部分裂。目前来看,至少汪洋、王岐山、李克强等人与习、王沪宁的“党领导经济”的想法有所不同。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电力危机引发了中共内部的政治争执,各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将危机归咎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倡导的控制电价政策。

在过去几年的年度政府报告中,李克强要求电价在2018年和2019年每年下降10%,2020年下降5%,希望控制工厂的生产成本,但经过今年的电力危机后,习近平最终选择放松电价控制。

文章指出,中国煤炭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电价则由中央政府统一监管。因此,在面临全球煤炭价格暴涨时,中国的电力公司无法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场电力危机引发了中共内部的政治争吵。

另有评论指出,外界怀疑习近平与李克强之间的矛盾加深,因为以往官媒将李克强的言论或活动放在2版,但今年以来的报道都降至3版之后,重要活动报道甚至被降至4版。而且,近年李克强离京考察等消息常常被延迟或被降格报道。另外,李克强总理办公室主任石刚日前退休,这波人事异动也显示李克强在中共政局上已经没有什么影响力。

2、一年涨了57%!油价一路飙 中国限量供应

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油价每加仑涨了1.22元,原油价格已经涨到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点。

美国汽车协会油价指数显示,加油站的价格连涨了27天,到25日平均每加仑3.38元,比去年上涨57%,这是全球产量仍低于新冠病疫来袭前的水准,而需求暴增的结果;以美国汽车平均18.5加仑的油箱来算,每加满一次油,就得多付22元。

AAA发言人格若斯(Andrew Gross)说,美国经济正从疫情严重时的低谷缓慢往上爬升,需求强劲,供应却很吃紧。美国自己的原油产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准,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又不愿增产,宁愿让油价攀高,消费者只好承受。

据能源资讯局数据显示,美国原油的库存量上周减少了540万桶,还有2亿1770万桶,需求量却从每天919万桶升为963万桶。美国汽车协会表示,加油站的零售价格,过半反映原油成本,原油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自然需要付出更高的加油费。

美国能源部对此表示,政府虽然因油价高涨而广受訾议,暂时仍不打算动用紧急储备油,也不打算限制能源出口;但要快速压低油价,非采用这两大措施之一不可。白宫发言人莎奇也曾于日前表示,对于抑制油价要有何作为,任何一位总统都束手绑脚,可做的有限。

与此同时,正处于能源危机之下的中国,面临煤炭、天然气产业供应短缺的严重,而这波短缺也烧向了柴油供应。

综合媒体报道,中国近期一直竭力应对煤炭、天然气短缺问题,导致多个地区实施限电、甚至停电的政策以抑制经济活动。而能源供应问题近日则转向了柴油供应。

目前,中国多地区加油站正实施柴油限额供应,以加大力度避免类似的供应紧缩。

从中国广东到安徽,多个省份的加油站大排长龙,很多车辆面临限购甚至加不到油的情况。有些地区加油站限制卡车只能加100公升柴油,然而重型卡车油箱加满需要800到1000公升。据悉,其他地区还出现了柴油限加100到300人民币不等的情况。

3、一波三折!华人学者返回中国,历时2个月…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一位赴美访问的华人学者经历的曲折坎坷的回国之路。

报道称,作为中国访问学者赴美的曾先生是一名生物学教授,今年1月学业期满,准备携未成年儿子一同返回中国。但令曾先生没想到的是,他和儿子的回国之路会经历一波三折,不仅过程坎坷,机票也是三买两退。两人最终历时两个月才回到中国。

在东部地区访问的曾先生最先购买的是2021年1月20日从纽约飞上海的机票,两张机票价格总计是1万2000美元。1月18日,曾先生带着儿子去往纽约法拉盛的一家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指定的检测机构,花费800美元做了新冠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曾先生核酸及抗体都是阴性,但其儿子的抗体检测却呈阳性,无法获得健康绿码,作为亲密接触者的曾先生也无法获得健康码,父子俩因此都不能登机。曾先生称,当时有20多名同行者去这家实验室检测,结果近三分之一的人抗体呈阳性。作为生物学教授的曾先生质疑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提出复检要求后遭到检测机构拒绝。

因其访问学者的签证期已满,曾先生必须立刻离开美国。于是他退了纽约飞上海的机票,打算隔天飞往洛杉矶重做双检测。1月22日抵达洛杉矶当天,曾先生和儿子做完加急检测的结果都显示双阴性。于是他当即购买了1月24日从洛杉矶飞北京的机票,想在48小时双检测结果有效期内登机。

但曾先生在22日当晚申请健康码时,却发现自己的帐号被系统锁定,并被告知需等待14天才能解锁,因此他不得不又花费2800美元将机票改签至2月7日。2月5日,距离1月19日第一次申请健康码已过14天,曾先生再次申请健康码却再次被拒绝,这次他得到的回复是,需要提供14天内三次核酸检测阴性报道、医院胸片诊断证明,并交由使领馆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双检测才能申请健康码。

无奈之下,曾先生第二次退了机票。他和儿子只好在洛杉矶住下,直到所有检测全部通过。两人终于在3月21日坐上回国的航班,整个过程历时两个月。

4、物价上涨,饥民挨饿 他说:马斯克2%的财富就能解决!

近期食物价格不断上涨也影响到食物银行(food banks)的供应。包括牛肉在内的较为昂贵的食材已取消供应。报道指出,就在低收入与弱势族群对食物银行需求增加的同时,食物银行收到的食物捐赠数量却下降,这让食物短缺问题雪上加霜。而针对全球饥饿问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也表示,希望马斯克等富豪能贡献他们一点点财产来帮助解决粮食问题。

据纽约时报报道,为俄勒冈州及华盛顿州西南部大约170万名低收入民众提供服务的俄勒冈食物银行(Oregon Food Bank),已经停止采购牛肉绞肉。俄勒冈食物银行首席执行官摩根表示,因为价格因素,有些食品项目已经超过食物银行的能力范围。

西北大学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薛安森巴克表示,对于低收入民众来说,够买食物、缴房租等生活必需项目花费,占有较高的开销比例,当物价上涨时,手边能够因应的积蓄非常有限,很容易因此陷入经济困境。

对此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署长毕斯利(David Beasley)也在近日指出,一些超级富豪只要贡献他们一小部分的财产就能解决全球的饥饿问题。

毕斯利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 (Elon Musk) 与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 (Jeff Bezos) 两大富豪应该挺身而出解决粮食问题。他说:“这并不复杂,60 亿美元就能让 4,200 万人脱离饥荒,如果我们无法伸出援手,他们是真的会没命。”而据《彭博》最新统计,马斯克目前资产接近 2,890 亿美元,60 亿美元约占他总资产的 2%。

毕斯利提到,气候变迁和疫情大流行让许多国家面临饥荒危机。据最新统计指出,阿富汗2,280 万人口的一半有饥饿风险,320 万名不到5岁的儿童恐陷入人道危机。而根据政策研究所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和美国税收公平组织 (Americans for Tax Fairness, ATF) 表示,美国富豪的资产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至今约增加了2倍之多。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阳春白雪21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阳春白雪2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阳春白雪2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博论天下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