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7月美军观察组访问延安,中共开始与美国半官方外交关系和军事合作。
毛泽东期待中共与美国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明确提出“放手与美军合作”的方针。
在此期间,八路军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等为美军积极收集日本海军的相关情报,沿海根据地也在准备美军登陆。
美军观察组成员对毛泽东和中共有了较深了解后,向美国政府建议,与中共进行军事合作,把对华援助分配给中共军队。
被民逗拿来大做文章的毛泽东亲美言论,大多是在这个时期发表的。1944年11月,赫尔利来华调解蒋介石和史迪威的矛盾。11月7日,赫尔利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飞抵延安与中共接触。双方于1944年11月10日签订了以组织联合政府和联合军事委员会为中心内容的“五条协议”。
赫尔利认为该协议既调处了国共矛盾,又保住了蒋介石的领袖地位,与美国的期望相符。在与戴维斯谈话时,赫尔利甚至说,如果国共谈判失败,责任在国民党方面。
毛泽东对“五条协议”的签订也比较满意。
但这份协议遭到蒋介石断然拒绝,并提出了中共无法接受的三点反建议:
中共派代表参加政府和军事委员会;中共将一切军队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管辖,进行整编;承认中共合法。
赫尔利试图用美国的军事援助来换取中国共产党的妥协,遭到果断拒绝。
罗斯福去世,杜鲁门上台,谢伟思等6名主张对中共友好的美国人士以所谓的通共间谍罪遭到逮捕和审讯等一系列事件,使毛泽东怀疑美国的对华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从自己利益出发,意图使中国成为一个稳定的大国,协助其维持远东地区的秩序。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堕落腐败,如果没有有效改革,必将在与中共的斗争中落败。美国既不能说服蒋进行必要的改革,也不能促使产生新的政治力量以取代蒋,只好维持“援助国民政府”的对华政策。而美国援助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使国民党迷信自己的军事实力,选择用武力消灭共产党。
抗战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几乎同时召开。
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等具体纲领。毛泽东将美国的对华政策概括为“扶蒋反共”。
国民党六大则提出“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的主张。
“七大”后,中共逐步限制美军在中共控制地区的活动,不再准许美军在各解放区建立通讯机构,并停止供给机密情报。
但毛泽东还是一度希望能够借助美国的调停,避免内战,建立联合政府。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在国共谈判期间,美国帮助国民党往华北和东北运兵,协助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毛泽东提出“中立美国”的对美斗争新策略,做好“和”、“战”两手准备,希望通过中立美国,促其赞成联合政府的建立,而一旦将来国共内战,希望美国可以在内战中采取“不插手”政策“。
从停战协定的签订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中共在很多问题上都曾做出让步。1946年初,国共两党在停战和整军谈判中达成过初步协议,中国一度出现了“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曙光。后来,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向东北持续增兵并进攻中共部队,导致冲突,和平的曙光最终幻灭。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
1946年7月,内战全面爆发。1946年8月10日,马歇尔和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承认调停失败。
美国放弃调停国共矛盾的努力,在对华援助、运兵等方面站到了国民党一边,使得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态度由“友谊”转变为“直截了当的敌意”。
中国内战爆发后,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欧洲,对华政策实质上是从逐步脱身直至放弃中国。援蒋三心二意。
1946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七七事变”九周年的宣言,开始公开抨击“美国反动派”,要求美国政府停止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停止助长中国内战,取消对华租借法案,停止派遣军事顾问团,并立即自动撤离一切在华陆海空军。
三大战役结束,中共胜利己成定局,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筹划新中国的外交工作,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希望获得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的承认。
美国拒绝了国民党政府要求再次调停的请求,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尝试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当司徒雷登请求批准其去北平与中共最高层会谈的时候,遭到美国政府拒绝。
1949年8月2日,司徒雷登离华返美。5日,美国发布“中美关系白皮书”,为在中国的失败作辩解。8月18日,毛泽东为《人民日报》撰写评论《别了,司徒雷登》,将司氏离华视为“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明确指出“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己经破产了”。
贴主:JollyRoger于2025_06_08 20:19:55编辑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JollyRoger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