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旧文一篇: 纪念父亲退伍40周年 
送交者: redstupidfish[品衔R2☆] 于 2011-03-22 17:26 已读 132 次  

redstupidfish的个人频道


昨夜看连续剧《同龄人》,看到27军高炮兵的故事,于是我又一次打开尘封往事,回忆起老爸讲过的他的炮兵生涯。 www.6park.com

父亲比那些共和国同龄人大八九岁,解放时候已经记事,说当时只见村子东头天天过大兵。村里老人讲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大兵就没断过。其实河南地处中原,本是人杰地灵商周古都之地,但几千年来人祸大于天灾,成为无数次乱臣贼子乱世枭雄们满足个人野心的舞台。翻开正史,河南百姓的离乱就未曾歇止过,五胡乱华,隋唐更迭,唐末五代,宋辽宋金宋元之战,李闯之乱,到清军入关,辛亥革命,抗战到内战,花园口到大跃进,哪一次都听到河南农民泣血的悲吟。我还记得儿时听奶奶讲过一次北伐军从南而来进村讨水喝的事情,后来才知道正是那一年黄浦三杰之首的蒋先云陨落离老家村子不远的县城城头, 战事之惨烈可见一斑。在隔壁村的姥姥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乱来乱去,争权夺利”,一个农村老妇对历史的简单却透彻的定位。老爸说村里面老人印象中对兵似乎并无好感。但命运最后却让老爸选择的参军,最后姥姥也同意妈妈嫁给了个大兵。 www.6park.com

老爸参军的过程颇具传奇色彩。1960年,河南大地在58年疯狂的运动中尚未恢复,饥饿似乎就是所有象老爸一样年纪的人唯一的记忆。仅老爸村里就有几十口人饿死家中。老爸也由于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营养,身材矮小,以后也成了参军的弱项。老爸说他当时走去亲戚家讨吃的,路上饿得头晕眼花,幸好那位远房亲戚给了他一个豆面野菜饼子,他一路吞咽着回了家。后来我曾多次问老爸最喜欢吃什么,想尽些孝心,但每次他都淡淡的说,小时候没吃的,有口什么吃的都是最好吃的。最后问的紧了,他撇撇嘴说:豆面饼子。我无言,我实在无法搞到豆面饼子。不过据老爸说,他进城后曾经千方百计买了豆子,去粮站求人家加工成豆面,但做出的菜饼子却再也不是当年的味道了。后来老爸每次回老家探亲,都会去带了东西看望那个远房亲戚,这是后话。老爸当年的饥饿似乎终于有了填平的机会,一队解放军路过村子,在村子晒场上埋锅造饭,正巧老爸在那里搜寻遗落的麦粒,一个连长塞给他一大碗白米饭,那是老爸有生以来吃的第一顿饱饭。当兵真好,起码可以吃饱饭,这个朴素而幼稚的念头让老爸兴奋不已,他一路跟着这队解放军,人行他行,人歇他止,在那位解放军连长发现跟在后面的他时,已经离家有几十里地了。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这位连长竟然自作主张,带着老爸上路了。多年后我一直对此抱有疑问,不知道一个小小的连长在和平年代如何有权力吸纳一个地方农民入伍。对此老爸语焉不详,估计他自己的记忆也在此处模糊了,反正他是穿上了军装吃饱了饭。一年后老爸从军队写信回家,奶奶才知道小儿子原来跟着大兵跑了。我问老爸奶奶是不是很担心,他淡淡的说也许他们也去路边找了,找不到就作罢了。一个饥饿的年代,什么事情恐怕都不当真了。那年奶奶去世,爸爸哭的最为伤心,后来多次说在梦里梦到奶奶,泪湿枕巾。 www.6park.com

老爸跟的那个部队是我16军炮兵一部,由西南返回东北驻地,原为刘邓的晋冀鲁豫部队,司令为杨勇,淮海战役后在河南被改编为16军,入朝后改驻东北长春。老爸于是成为16军高炮旅一员。当时的军队服役年限似乎弹性十足,反正老爸在部队一待就是近1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待在驻地长春,但却有过其一生中难忘的出国作战――抗美援越。1965年,同志加兄弟的越南遭受美帝地面部队入侵,史料记载我高炮部队于8月开始入越协助防空作战,以后又有4批入越轮战,部署于越南北方各战略要点。到1973年撤军时我解放军在越南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后来每次我和老爸探讨美国先进飞机的时候,老爸总是不屑一顾,说美帝空军也就一般般,我们一个炮团就打下600多架飞机。不过老爸对美帝的炸弹还是佩服的,说当年他们团防守越南太原外桥,根本防不了,美军的密集轰炸让我筑桥部队往复作业,往往是白天炸掉晚上再修。老爸的部队虽然战绩辉煌,但仍然无法拦截漫天的飞机与炸弹。 www.6park.com

那年他们高炮旅接到命令入越轮战,当时当然他们这些小兵也根本不知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全部装备和士兵上专列,一路向南,全部伪装。白天行军,夜晚打尖。老爸说还记得江西某地的橘子特别好吃。最后到达广西边境,整修两周,撕掉帽徽领章,隐蔽入越。后来阅读中知道当时我军是伪装为越军参战。老爸后来带回来的照片上大家一水的越式钢盔,当然是中国制造。参战后老爸的部队奉命守卫江桥,保障来自大陆的补给支援。如上所说,我们的大炮虽然厉害,但美军的炸弹也太猛了些。不过老爸对他们的高炮水平还是十分自得,经常说美国的飞机到他们驻地根本不敢低飞。越南的生活十分枯燥,我军军纪严明,几乎与当地农民没有什么交集。我小时候看到老爸的照片上头上就是诱人的椰子,兴奋的不得了,老爸却说他们在那里2年,根本没有吃过老百姓的椰子。让我十分佩服,同时也为之遗憾。难怪后来中越交恶,“兄弟”相攻,让老爸义愤填膺,说小越南的良心都被狗吃了。2年后老爸的部队奉命撤军,全团总共牺牲3个人。都是被炸弹炸死的。老爸一直说自己有福,说高炮部队在后方开炮就好了,要是筑桥部队,牺牲几率肯定大多了。于是老爸全团回国,临走前熔炼了一架打下来的美国轰炸机,用铝壳子铸造了近千个纪念章,全团一个。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经常拿出来向同学炫耀,后来一个小子用块奶糖换了我的纪念章,老爸知道后一顿好打,却追讨无果,让我一直抱憾,直至今日。现在家里唯一的老爸抗美援越的纪念品就是一个小铝制梳子,也是美军战机铝壳熔制,上面刻有援越纪念云云。 www.6park.com

回国后的老爸继续服役。后来回乡探亲经人介绍与老妈结为连理。老妈的妈妈家有成分问题,当时能找个解放军做女婿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姥姥在时代的压力下无奈听从了这桩婚事。一天相亲,二天结婚,三天头里老爸返回军队。以后老爸探亲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直到转业了才把老妈接进城里。老爸在部队也经历文革初期学毛选等运动,老爸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子弟倒也能背诵老三篇。也正是因为没文化,工作扎实的老爸一直没有提干,他的几个同班战友后来一路提升,有一个后来干到了副军级。后来我上初中时候还带着警卫员来过我家,还说要带我参军――当时一个能谋到工作的出路。好在我学习可以,没有去走这个后门,不然也许也是戴旭一类的参谋了吧。1970年领导找老爸谈话,说既然没法子提干,不如就转业吧,领导会照顾给分配个好地方,河南,山东,东北几个地方随便选。我很奇怪老爸最后选择了转业东北,也许又是响应国家号召去最艰苦的地方?就这样,脱下军装的老爸当了工人,又是多次成为先进个人。一晃退休都十年了。每次聊起老家谁谁的孩子怎样了,老爸总是感慨的说,当年要是不参军,早就饿死了,即便不饿死,也一辈子在农村种地,那我作为儿子咋可能有这么好的条件读书?我笑着说要是那样,我也许就在海淀卖光盘了,到哪里也就是个被人嘲笑的“河南人”了。 www.6park.com

我从小就有个心愿,写一本老爸的传记,希望管中窥豹,微观史学中看见国家变迁。这些年忙碌,天南海北奔忙,尤其是出国十年来和老爸坐下来聊天的机会都变得少之又少,遑论书写。虽然最后也混到了博士学位,也在从事史学研究,但也只是为职称生计儿女等一地鸡毛的琐事奔忙,从未静下心来真正写写自己的父亲.今天算来,老爸退伍整整40年了。还是爱看战争片,还是爱提当年勇,只是年近七十的老爸早已双鬓斑白。 www.6park.com

元行钦
2010年3月11日于乔治城

喜欢redstupidfish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redstupidfish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