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民国时期彩色照片 (60图)
送交者: 就爱在线[♀★★☆风一样的女子☆★★♀] 于 2013-11-06 18:19 已读 2526 次 2 赞  

就爱在线的个人频道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民国时期彩色照片 (60图)


『 1 』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民国时期彩色照片 尽管彩色照片已发明了许多年,但保存下来中国的彩照犹如凤毛麟角。这是一组抗日时期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彩照,反映了当时国内的民情风貌,弥足珍贵。


『 2 』 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同盟国中华民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14航空队“飞虎队”。一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就和他的一位战友一块儿到飞机跑道上,他们站在一架鼻翼上绘着鲨鱼图案的P40战斗机旁相互拍照!(约翰.弗洛曼 摄)


『 3 』 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 摄)


『 4 』 第14航空队和负责美军住宿的人员安在离昆明空军基地几英里外的地方搭建的休息营地。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可以钓鱼、游泳和享用美食。许多到此营地休假的军人来自前线的前进基地。艾伦在此短暂停留期间,有几个飞行员也在那里。(艾伦.拉森 摄)


『 5 』 手捧蚕茧的男孩(威廉.迪柏 摄)


『 6 』 戴首饰的中国女孩(威廉.迪柏 摄)


『 7 』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 摄)


『 8 』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 摄)


『 9 』 昆明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 摄)


『 10 』 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威廉.迪柏 摄)


『 11 』 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 摄)


『 12 』 如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时事新闻、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这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有几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观看昆明市区一栋大楼墙上张贴的许多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新闻(虽然我们并不会阅读)……(艾伦.拉森)


『 13 』 可爱的中国女孩(艾伦.拉森)


『 14 』 美军营房外,晾晒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威廉.迪柏 摄)


『 15 』 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艾伦.拉森 摄)


『 16 』 划船的姑娘(艾伦.拉森 摄)


『 17 』 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 摄)


『 18 』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伦.拉森 摄)


『 19 』 赶马车的农夫(威廉.迪柏 摄)


『 20 』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艾伦.拉森 摄)


『 21 』 昆明城门街景。城门上有“还我河山”的标语。(威廉.迪柏 摄)


『 22 』 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威廉.迪柏 摄)


『 23 』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 24 』 湖边景色(威廉.迪柏 摄)


『 25 』 昆明的水上交通(威廉.迪柏 摄)


『 26 』 昆明石牌坊后的居民区(威廉.迪柏 摄)


『 27 』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艾伦.拉森 摄)


『 28 』 1944年11月间,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门口有一座用色彩鲜艳、用纸花装饰起来的大花轿子。由几个壮汉抬着去举行婚礼。(威廉.迪柏 摄)


『 29 』 洗衣的妇女(艾伦.拉森 摄)


『 30 』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 摄)


『 31 』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 摄)


『 32 』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


『 33 』 遇到昆明的“滇缅公路”街道景象(威廉.迪柏 摄)


『 34 』 昆明乡村景色(威廉.迪柏 摄)


『 35 』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 36 』 基地附近村庄,中国军人走在田埂上。


『 37 』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 摄)


『 38 』 空军基地内供美军生活和工作的三号宿舍入口,由中国士兵把守。(威廉.迪柏 摄)


『 39 』 锯匠(威廉.迪柏 摄)


『 40 』 滇南首郡牌坊(威廉.迪柏 摄)


『 41 』 修筑机场的军人(威廉.迪柏 摄)


『 42 』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威廉.迪柏 摄)


『 43 』 空军基地附近的土路和马车,这些马车都使用填满黄沙的橡胶轮胎,传说是云南省主席要求的。(威廉.迪柏 摄)


『 44 』 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艾伦.拉森 摄)


『 45 』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 迪柏 摄)


『 46 』 威廉·迪柏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工地的碾子上,在望着起降的飞机。(艾伦 拉森摄)


『 47 』 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小桥前面的草棚是岗哨所在。(威廉 迪柏 摄)


『 48 』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部队计划把人员从昆明调到白市驿基地是为了让飞机更近距离侦查和攻击日军东部军事设施。1945年8月上旬迁移完毕后,美国空军就向日本本土投放了原子弹。不久,日本政府便无条件投降了。(艾伦 拉森摄)


『 49 』 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当中国士兵驱赶艾伦和他的飞虎队战友时,这幢巨大的红色官邸已经留在艾伦的镜头里。(艾伦 拉森摄)


『 50 』 重庆郊外木桥上行走的中国士兵(威廉 迪柏 摄)


『 51 』 通往重庆的公路(威廉 迪柏 摄)


『 52 』 重庆附近的小镇(威廉 迪柏 摄)


『 53 』 背竹篓的中国男孩(威廉 迪柏 摄)


『 54 』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威廉 迪柏 摄)


『 55 』 化龙桥,临江的重庆景象(威廉 迪柏 摄)


『 56 』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 57 』 重庆的居民区(威廉 迪柏 摄)


『 58 』 堆放陶瓷缸的私营小店仓库,小孩在好奇地看我们拍照。(威廉 迪柏 摄)


『 59 』 重庆街景(威廉 迪柏 摄)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就爱在线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就爱在线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