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转一片靠普的解释
送交者: gingercandy[进士☆] 于 2015-06-27 0:31 已读 225 次  

gingercandy的个人频道

回答: 张旺教授, 冒昧解答,国民政府为何1942年才对日宣战 由 fukkww 于 2015-06-26 19:47

1.寄希望于国际舆论同情,免于在大义上处于被动。这应该说是被卑劣的日本政府的不宣战政策倒逼而无奈之下的考虑。这一条现在来看实际作用不大,但舆论等隐形方面的收获则很难说。

2.根据国际法规定的交战国状态处理办法将给中国实际利益带来损失。如当时中国无力派船撤侨,侨民若遭驱逐或逮捕,生死未可知;又如交战期间战船有权搜查海域商船,而英美商船当时由于中日并未交战,坚决拒绝日本军舰搜查商船,中方亦通过此渠道从第三国购买军火等物资。这在淞沪战史中亦有相关记载。这一条可以说是中方实实在在得到的好处。

3.避免英美等大国被迫选择中立国地位。国际法有言,若两国交战,第三国或中立或加入一方,别无他途。若守中立,则不可提供物资与其中一国。二战早期英美绥靖主义氛围浓厚,必不致贸然卷入远东,而非交战状态是极好的掩护。不过美国孤立主义猖獗,严守中立,只给予道义上的同情。这且不说,同在欧洲抗击法西斯的英法倒利用中日两国的非战争状态,颇在暗中襄助中国。滇缅、滇越两条公路,物资转运不息,日方几次试图关闭两条道路,但碍于名义上两国并未交战,师出无名,两条生命线得以始终不堕。这一条可以说至少完成了一半的预期目的。

以上三点,虽然由于中国国力贫弱及国际地位不高,并未全部得以实现,但不宣战相对宣战的利好可谓显而易见。国家的决策不是喊两句口号就完事,而应该从实际利益出发。不宣而战的决策虽然窝囊,却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优解。当时的情形有如猫戏老鼠,老鼠虚与委蛇,拖延时间等待狗来救援。猫本来不可能时时刻刻将重点投在手中的这只老鼠身上,老鼠则更不必大呼小叫,过早掀开底牌而导致鱼死网破。匹夫一怒的后果仅是血溅五步,国家作匹夫之怒的后果则绝不止危害一家一姓。庞大的美国卷入战争后,法理和利益上宣战则都已有利无害,你说这是抱大腿我没什么意见,问题是键盘侠们以一积贫积弱人人宰割之中国,处在大国夹缝中又有什么不“怂”的选择?蒋闻美国参战后狂喜失态,正是因为弱小的老鼠苦熬时间以待天下有变的策略终于奏效。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这确实是明智的策略。
喜欢gingercan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gingercandy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