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经济篇1
送交者: 打左踢右[♂★打左踢右★♂] 于 2016-01-18 23:29 已读 957 次  

打左踢右的个人频道

回答: 转一篇关于国共成败分析的好文。 由 打左踢右 于 2016-01-18 23:27

经济篇
  导读:
  谁制造了恶性通货膨胀?
  国民党如何在1年内将自己的家底败得精光?
  金圆券改制为什么失败?
  中共的小米+步枪为什么可以打败国民党的黄金美元?
  中共为什么能获得经济领域的“淮海战役”——两白一黑战争的胜利?


  匪夷所思的币值汇率
  谈国民党政府内战经济,宋子文先生就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此公1944年担任行政院长,1947年因为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黄金风潮而下台。此间风风雨雨,不仅是宋氏政治生涯由盛而衰的历史,更勾画出国民党政府经济由高峰而急

速向下坠落的轨迹。经济的快速崩溃是国民党政府失掉大陆决定性因素,宋氏也堪称国民党政府失败的第一罪人。
  这里多罗嗦一句。宋氏担任行政院长职务后,虽然交卸了外交部的职务,但由于其多年主管国民党政府外交,特别是其号称在英美友邦中人脉深厚,所以在抗战胜利后,其对国民党政府外交政策影响依然举足轻重。所以,国民党政

府经济与外交两大领域基本是宋氏主导,这两大领域本应该是内战中为国民党政府加分的筹码,结果在宋氏主导下,经济固然是快速崩溃,外交则是忍辱未能负重;委屈没有求全——基本是以最大的代价换来最差的结果。读民国史,常

使人感慨万千——国舅误国,宋氏堪称空前绝后!
  外交是篇大文章,这里姑且放下。说说国民党政府内战经济轨迹。
  1945年6月25日,宋子文在重庆宣誓就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此公上台就“出手不凡”,直接向民间掠夺黄金。
  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向民间推行了一项“法币折合黄金存款”业务,这项存款是用法币按照中央银行黄金牌价折合存入,到期可取得黄金。当时推行这项存款对收缩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黄金在乱世的保值功能

强,老百姓纷纷将闲钱存入银行指望到期能获得黄金。据统计,该项存款达到624亿法币。到了45年6月,这项存款大部分即将到期,该国民党政府给老百姓兑现黄金了。
  宋子文却出台了“黄金购户四成捐献办法”的法令,以抗战为名勒令购买黄金客户以及“法币折合黄金存款”客户将其应兑现黄金一律扣减4成作为捐献!此法令截止到1946年,共从民间掠夺黄金达到820468两。
  这尼玛什么政府法令?!!见过无耻的,但还没见过这样无耻的! 捐献基本前提是靠民众自愿,有这样直接在民众存款中直接扣除的吗?还是扣除4成!这与赤裸裸的抢劫有什么区别?这么一个混账法令出台让外界怎么看到你国民党

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
  宋子文先生干的混账事还远不止这项,后面做的一件比一件混账,一件比一件匪夷所思。

话说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政府颇有些家底。1945年底,国民党政府中央银行的外汇黄金储备达到历史最高峰;折合美金达到85805万美金(其中黄金约568万盎司),另外,接收日伪资产也让国民党政府发了大财,这个数字后世估计大致

在4亿——8亿美金。如此雄厚的家底是国民党政府下决心军事剿共最大的依仗。蒋介石在纪念国父演说中就公然宣称;“本党的力量比起二十几年前,已经大过好几十倍,”后又在六届二中全会上表示:“目前财政足以支撑军事作战两

年有余。”
  46年6月,内战爆发,国民党政府发动全面进攻。仅仅打了半年,虽然军事上节节胜利,但是后方经济危机爆发,国军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必须强调的是,过去历史中往往一边倒的认为国民党军事战略的调整是因为全面

进攻中部队损失过大。诚然全面进攻中国民党损失100多万军队,但是只要军费有保障,人员的损失很容易补充。1946年6月国军正规军86个军(师),248个师(旅),总兵力约200万人,直到1947年12月,国民党军(正规军)依然保持着

104个整编师(军)279个旅的编制,总兵力还是198万人,军力并没有下降(被歼灭的大都是地方杂牌部队,核心5大主力以及次5大主力基本保持完整)。但是财政危机让军费不得不大幅度削减,于是前线军事策略只得随着经济坠落的轨迹

节节调整——由重点进攻到全面防御,到重点防御。48年7月金圆券币制改革失败,国民党政府财政崩溃,解放军立刻在军事上总摊牌——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已经无力回天。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号称经济专家、理财能手的宋子文先生如何在短短两年内将国民党政府十几亿美金的家底折腾得精光的!
  抗战胜利,经济上面临主要任务除了接收日伪资产,就是恢复全国的经济次序。这里就有一个统一货币的问题。国统区使用法币,而沦陷区使用中储券。中储券是伪币当然要废除,那么怎样确定法币与中储券的兑换比率呢?这个实

际上市场已经有了结论——按照国统区与沦陷区物价比例计算,两者的比率大致是1:30——1:50。如果参照这个比率再由官方确认一个合理的数值,沦陷区的经济次序很快就可以恢复——要知道,当时的沦陷区囊括了中国腹心最精华

的部分,如果这个部分被国民党政府接收后能迅速恢复经济次序,国民党政府的实力将大为提升。
  但是!国民党行政院与财政部官员们却偏偏要折腾!1945年9月27日,财政部公布法币与伪币兑换比率居然是1:200!
  国统区民众特别是官员自然是欣喜若狂,而沦陷区民众则是欲哭无泪,因为一夜之间,大多数民众已经倾家破产!试想,假设现在告诉你——你手上的100元如果到上海江浙可以当400—600元用!大概没有人会放过这个发财机会,于

是国统区官员、民众铺天盖地拥进沦陷区抢购物资——结果沦陷区经济一片混乱,物价一日三迁,让绝大多数沦陷区民众由对国民党政府的拥护立刻变成对国民党政府的极度憎恨!
  以黄金为例,抗战胜利时昆明的金价折合法币65000元1两,而到了南京,才10000元1两!其他的物资包括棉纱、丝绸、煤炭、粮食……沦陷区的价格都只有云南、四川的四、五分之一。这么严重不对称的物价,让所有人都对物价有

了强烈上涨的预期。于是有钱有关系的大肆收购沦陷区物资炒作,没钱没关系的也拼命购买物资囤积。结果,抗战刚刚胜利,沦陷区先就陷入混乱。
  这么一个脑残政策出台,带来三个后果。其一,沦陷区经济混乱,各种生产迟迟无法组织,更加剧了物资短缺,让大型城市不仅没有增加国民党政府的实力,反倒因为要给各种人员发放巨额补贴,成为财政的负担;
  其二,人心丧尽!抗战胜利后,沦陷区人民是“想中央,盼中央,”结果呢?“中央来了更遭殃。”国民党行政院财政部用一个币值汇率政策就将所有沦陷区人民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其三,因为币值差异,导致后方到沦陷区大肆抢购物资,加上沦陷区生产无法组织,物资短缺,使物价开始难以控制——好吧,国民党政府给自己生生弄出一个恶性通货膨胀!
  本来抗战胜利,为国民党政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济局面。以物价为例,因为沦陷区的接收,法币使用范围扩大,加上抗战胜利民众对未来物资短缺的心理得以消除。一度使全国特别是沦陷区物价急剧下降。当时重庆物价指数10月

较8月下降1/3,黄金价格为高峰时1/5,美元兑换价格也下降40%。而在沦陷区以上海为例,物价指数9月较8月下降36%,黄金与中储券的比价只达到高峰时1/6。结果财政部法币与伪币1:200兑换比率政策一出,形势顿时逆转。11月起,

从沦陷区波及全国的物价重新上涨,12月全国物价已经恢复到8月水平,而在沦陷区情况更为严峻,以上海为例,11月物价较9月上涨达到1.87倍,涨幅超过抗战最严峻的时期!
  哈佛大学经济系高才生、财经专家宋子文先生,生生为自己造了一个远比中共更可怕的对手:恶性通货膨胀。从此,这个对手就一直成为悬在国民党政府头上的的达摩克斯之剑。48年剑锋落下,国民党政府轰然倒地——所谓的三大

战役的胜利不过是解放军在国民党政府倒地后再踏上了一只脚。

滑向深渊:金融开放与经济自由化
  为了对付这个被自己制造的对手——通货膨胀,宋氏在抗战胜利后主政的第二招就是实行金融开放的经济自由化政策。正是这个恶政彻底断送了国民党政府的命运。
  何为金融开放的经济自由化政策?简单的说就是开放金融市场,钉住法币与美元的比价,以稳定币值。同时开放上海黄金市场,以出售黄金来回笼货币。另外就是刺激进口贸易,以进口物资以及出售接收日伪的物资供应市场。三管

齐下,目标都是一个:控制物价!
  我该怎么来评价这个金融开放的经济自由化政策呢?话说历史上执政者不是没出过败家子,但国舅这样的败家子纵观古今中外只此一家!以中央大义名分加绝对权力,即使在经济领域也有无数货币工具、政策工具可以使用,国舅爷

的办法偏偏是最笨最愚蠢的办法!
  首先,金融开放以及经济自由化政策最起码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宋氏地位不可能没有预见到国共必有一战(金融开放以及经济自由化政策大致是从1946年3月开始实施,标志性事件就是1946年2月25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

过《开放外汇市场案》,这个时间,国共内战已经一触即发)。既然战争迟早要爆发,那么实行金融开放以及经济自由化政策不是在鼓励民间踊跃投机吗?关于战争期间为什么投机市场会活跃,推荐大家看一本书茅盾的《子夜》。这本

书形象的描绘了一个雄心勃勃希望在民族工业领域作一番事业的企业家如何一步步沉沦为金融市场的投机者。
  战争必然带来物价波动,政府第一该做的是严厉打击投机而不是相反。战争本来就为投机创造了丰富的机会,如果投机可以获取暴利,那么谁愿意去老实巴交的生产?这么简单的道理国舅爷这个财经专家怎么不明白???
  再看看国舅爷三大稳定物价的举措。
  开放金融市场,钉住法币与美元的比价——好吧,一旦法币贬值——不管是因为金融投机还是物资短缺,那么就只能政府买单,嗯,用国民党政府家底——外汇与黄金储备买单。
  刺激进口贸易,以进口物资以及出售接收日伪的物资供应市场——进口物资需要外汇,好吧,还是用国民党政府家底——外汇与黄金储备买单。
  开放上海黄金市场,以出售黄金来回笼货币——还是用国民党政府家底——外汇与黄金储备买单!
  这个政策仅仅实行一年就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先是金融投机盛行。在一个物价飞涨的时代,任何人都希望找到可靠的渠道保护自己的财富。好吧,现在国民党政府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买黄金。于是大量的资金狂潮般涌进上海。有权有势的军政长官,更是动用关

系大量抢购黄金。各地银行也纷纷抢做上海汇款,甚至有包机运送现款到上海抢购黄金。比如当时徐州并非工商码头,而是军事重镇。但银行钱庄却纷纷到徐州开设分行,将军饷套出来做黄金投机生意。当时甚至有这样的奇观,中央银

行由南京向北运输钞票(主要是军饷)的运钞专车,有时竟出现行至半途即调转车头原车南开的怪事(实际直接开往上海)。黄金投机如此剧烈,宋子文当局竟无任何应对措施——比如控制银根等等——反倒以支持“生产”的名义下令

中央银行发放所谓的“生产贷款”。而这些“生产贷款”绝大多数都落到权贵们开设的空头公司名下。这些公司拿到贷款立刻就去抢购黄金。例如有工厂早晨从中央银行领取所谓“生产贷款”的巨额支票,来不及通过交换所兑换,就直

接在市场上抢购中央银行抛出的黄金,因而中央银行抛售黄金的收款中,竟然发现自己当天上午所发出的生产贷款支票!这么危险的信号宋子文当局依然熟视无睹,继续自决堤防,大量发放生产贷款,据统计,在1947年仅春节前几天就

发放650亿生产贷款! 
  大量发放的贷款加上各地流向上海6000亿资金以及上海2000亿游资——不算生产贷款,光是涌到上海投机黄金的资金就是8000亿,国民党中央银行黄金与法币的挂牌价大致是4000元/条,那么简单的算术就可以计算出,要全部吃下这

些游资要2亿条黄金,就算是一半也要1亿条,1条黄金按10克计算1亿条黄金就是2000万两;2亿条黄金就是4000万两,而国民党中央银行黄金储备最高时也没有超过1000万两,宋国舅只要稍微做一下算术题就应该知道,手里那点黄金储备

根本就无法平息汹涌的黄金投机潮。

但是,宋国舅不仅算术水平糟糕,还偏偏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宋子文在担任行政院长之初就放出狂言:“我们的政策,不一定将所有的黄金都脱售,但是无论如何,政府有力量在手,就是黄金一项, 也就可以控制金融。”谁知道其金融开放与经济自由化政策执行还不到1年,到1947年元月黄

金价格已经有控制不住的趋势。

  时间(1947年)	黄金最高价格千元/条	黄金最低价格千元/条
  1月4日	4580	3954
  1月31日	4630	4190
  2月4日	4700	4400
  2月7日	5330	4840
  2月10日	7200	5430
  2月11日	7340	5810
  2月13日	7800	6700
  中央银行虽然每日抛售金条,但是黄金涨风不但不能平息,上涨幅度反而越来越大,涨风越来越凶。最后上海库存黄金用完,更租用中航运输飞机,将重庆的库存金条也运来救急,但是在庞大的抢购黄金资金面前,运来的黄金如同

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最后央行抛出的黄金越来越少——在1月30日这一天抛售的黄金还有19000条,而整个2月的上半个月,一共只抛售10900条。央行捉襟见肘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而嗅觉灵敏的黄金投机商们已经觉察到央行库存黄金快

要见底的信息,特别是抢购黄金中发现重庆印钞厂的印记。于是市面恐慌,掀起抢购黄金的高潮。
  2月15日,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宋子文终于认输,宣布央行停止抛售黄金。顿时,上海黄金市场变成只有黑市,没有牌价。于是民众集中抢购黄金与物资。没有黄金支撑的法币就是一张废纸!黄金一停售,物价立刻狂涨。
  到1947年3月,国民党政府568万盎司的黄金储备减少了331万盎司——大半家底没有了,物价也没控制住,成了双输的局面!
  现在,我们来看看,宋子文先生第二个举措:钉住法币与美元的比价,刺激进口贸易,以进口物资以及出售接收日伪的物资供应市场。
  这个举措简单的说就是高估法币币值来刺激进口。好吧,宋子文先生又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壮举——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这么干过!因为高估本国货币币值来刺激进口会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对本国生产企业将

是致命的打击!
  这个政策一出台,大量美国货潮水般涌进中国:从汽油到汽车,从电灯到电影,从面粉布匹到棉纱白糖,从口红丝袜到领带皮鞋,甚至铁钉和香烟都是USA制造!国内民营企业几乎无法生存,纷纷倒闭。
  当全民都开始使用美国货的时候,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美国货要用国家外汇来换,美国货盛行相当于老百姓吃穿用度都在用国民党政府外汇储备!这么干别说是民国,就是美国也扛不了几天啊!
  所以,钉住法币与美元的比价,刺激进口贸易的政策一实行,立刻出口基本萎缩未0,而外贸入超猛增——1946年外贸入超猛增为47430万美金!好吧,将近5亿美元的外汇又没有了。
  看到这样的局面,宋子文先生又慌了手脚,终于在1947年2月5日,颁布了“出口津贴,进口征费”的办法。即自2月16日起,对出口货物结汇时,对其出口价格给予百分之百的补助;对于进口货物,则依海关征税价格再征收百分之五

的附加税。但是对于机器、棉花、米麦、煤油等美国对华大宗出口商品,为了讨好美国,则免征附加税。
  即使这样委曲求全,美国老爷依然不答应。
  鼓励出口法令一出台,美国驻沪领事馆当即以书面通知国民党政府各轮船公司,明确提出国民党政府的出口津贴办法与美国1930年颁布的关税法令以及美国海关税则有冲突,所以,领取国民党政府津贴的货物到达美国后将特别课税

——也就是说,你国民政府对出口商品补贴多少,美国政府将加征多少。当时中国进出口贸易完全被美国垄断,美国强硬的反对,宋子文这个鼓励出口的法令也就无疾而终。
  出口打不开局面,进口却依然无法控制,虽然国民党政府大量出售了日伪资产来平衡收支,但是到1947年3月国民党政府外汇储备减少了45372万美金!换句话说,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时8.5亿美元的家底,被宋氏一年就亏空5亿多

美元,剩余家底不到2亿!如果加上出售日伪资产、物资的收益,宋氏花掉的将达到7—8亿美金!要知道46年一年的军费也不过1亿多美金!
  宋氏败家行为,莫过于“美军垫款案”为甚。
  1942年,为了支持国民党政府抗战,中美签订“中美互助协议。”该协议规定,美军驻华费用由国民党政府垫支,最后由美国买单。截止到1944年,国民党政府共为美军垫支费用按照国民党政府官方汇率牌价折合25亿美元。而美国

只支付了2.5亿美元。1946年8月,美国派人来华与宋协商垫支费用问题,宋竟然私自答应,将美国在太平洋各岛上的剩余物资作价抵偿这笔巨额费用。因此,国民党政府不仅没有得到应当得到的巨额美元外汇现款,反倒承受巨大的损失

。如前所述,截止到1944年,国民党政府共为美军垫支费用按照国民党政府官方汇率牌价折合25亿美元。而美国以法币价值高估为借口只认账2.5亿美元(美国大量出口中国物资时怎么不提法币高估?)。国民党政府已经吃亏很大。可是

,从1945年到1946年8月为止,国民党政府又为美军垫付1300亿费用,这时仅由美国声称价值8亿美元的实际上等于废品的剩余物资抵账,国民党政府反倒要为这些废品支付巨额美元外汇的运输费用。丧权辱国莫此为甚。

宋氏在抗战胜利后主导的几大政策,通俗点讲,法币对伪币汇率政策就是说:“去抢沦陷区吧!”,金融自由化政策更神奇:“来抢国库吧!”出口补贴政策美国大爷不答应,宋内阁忍气吞声也就罢了,“美军垫款案”白纸黑字板上钉

钉的可以获得美元外汇的事情,偏偏宋国舅要倒贴运费收回来一堆破铜烂铁!
  这就是这个经济专家、理财圣手在抗战胜利后1年内干的几件大事!多大的家当也经不起国舅爷如此折腾啊!
  套一句很俗的话就是;国舅爷起了我军想起而未能起的作用;干了我军想干却未能干的事情!
  最奇葩的是,宋氏花掉7—8亿美金居然还没能平衡国民党政府开支,稳定住物价。军费与政府开支是靠印钞票来维持。45年8月,法币发行量不过5569亿元,到了47年2月,法币发行量已经达到48378亿元,货币超发已经突破8倍!货

币超发自然引发物价飞涨。8年抗战那么艰苦的时期,国统区物价指数不过超过法币发行倍数的22.5%,而战后一年则物价指数超过货币发行倍数111.5%。并且这一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恶性通货膨胀已经无法抑制。
  1945年9月100法币可以买2只鸡,1946年1月只能买2个鸡蛋,到了3月份就只能买两粒煤球了。内战还没爆发,法币已经开始已惊人速度贬值。这个原因除了经济政策失误没有第二个解释。
  内战一爆发,军费开支巨大,加上错误的经济政策——两个因素一叠加,法币贬值速度更为惊人。
  据《凄风苦雨中的民国经济》记载。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代的购买力如下:
  1937年 可买牛两头
  1941年 可买猪一头
  1945年 可买鱼一条
  1946年 可买鸡蛋一个
  1947年 可买油条1/5根
  1948年 可买大米两粒
  1949年 可买1粒米的千分之2.45
  家底被亏掉大半,还带来经济危机。正是这样的经济形势,蒋介石不得不在前线军事节节胜利的有利形势下被迫将全面进攻调整为重点进攻。
  为什么宋氏是国民党政府失掉大陆的第一罪人?前面已经分析过,宋氏最无能的还不仅仅是1年时间亏空掉国民党政府大半个家底(至少是7-8亿美金)。最让人无语的是宋氏花掉7—8亿美金居然还没能平衡国民党政府开支,稳定住

物价。军费与政府开支是靠印钞票来维持。也就是说,这7-8亿美元政府没用上,老百姓没用上,军队也没用上(政府与军队费用靠印钞来维持,老百姓白白被通胀掠夺)那么,这7-8亿美金那里去了?很简单,被金融投机者与洋商(巨

额入超)拿走了。
  如果,我们假设另一种可能。比如,把宋氏换成孔氏担任行政院长(44年前就是孔氏主政),历史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孔氏虽然平庸,但是老成持重,不指望他能振兴经济,守住家底是没有问题的。8年抗战,国民党政府偏安西南,那么艰苦的情况下(大半个国家沦陷,收入锐减,还要养军数百万作战),国民党政府还是撑过来了,财政不仅没有崩

溃,到胜利时还攒下殷实的家底——孔氏居功甚伟。
  如果45年后继续是孔氏主政。第一,法币与伪币1:200的昏招大概不会出台,第二以孔氏持重的性格,不可能在明知道内战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搞什么金融开放与经济自由化。以国民党政府近9亿美金加上出售日伪资产可望达到13——

15亿美金的家底,就算当时国民党政府收入仅能支撑政府日常开支,军费全靠家底;那么,首先印钞可以避免,通胀就可以控制,国统区人心得以稳定;最关键的是军费一年不到2亿美金,十几亿美金家底足以支撑国民党政府5-6年。要

这样,情况就变得相当严峻。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展开,真要是战争能够拉锯5-6年,胜负先不论,解放区经济必然要遭受毁灭性打击。举一个例子,30年代张国焘徐向前在川北建立根据地后,面临四川军阀多次围攻,虽然每次战争红军都取得胜利,但是战争在川

北苏区反复拉锯把根据地也打成废墟,最后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放弃根据地跟随一方面军长征。所以,国民党政府如果能坚持5-6年,战争结果很可能是另一种局面。
  据《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蒋介石在1949年退守台湾后,在国民党七大报告中,对宋氏公开批评:“民国三十六年间,行政院宋院长擅自动用中央银行改革币制的基金,打破了政府改革币制的基本政策,于是经济就在通货恶性膨

胀的情势下,游资走向投机垄断,正当的企业不能生存,中产阶级流于没落。社会心理日倾浮动之中,经济崩溃的狂澜,就无法挽救。这是大陆经济总崩溃最重要的环节。”
  蒋介石总算是明白过来,可惜悔之晚矣。
喜欢打左踢右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打左踢右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