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军事篇1
送交者: 打左踢右[♂★打左踢右★♂] 于 2016-01-18 23:32 已读 1988 次 3 赞  

打左踢右的个人频道

回答: 转一篇关于国共成败分析的好文。 由 打左踢右 于 2016-01-18 23:27

军事篇
  第一章:国民政府经济状况对军事形势的影响
  战争是综合实力的比拼,其中经济与财政实力是分量最重的砝码。研究国共内战史就不能不注意后方经济状况变化对前线军事形势影响。 事实证明,国民党政府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对前线军事局势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
  内战爆发时,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430万,而中共仅有127万。表面上国民党政府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内战一爆发,国民党政府到了10月最高峰时期投入进攻的部队也不过43个师117个旅,约占总兵力的50%!也就是说,当时国民党

政府在1946年10月最高峰时期,投入的力量大致是正规部队100万,加上空军、后勤,也不过150万。
  这种力量使用上的不足,除了组织效率低下导致动员能力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财政上的窘迫。
  从1946——1949年,国共内战中国民党政府大多数时期都保持着300——400万左右的军事力量,但是真正投入到前线的作战部队长期只有100万左右。虽然前线处处都感觉兵力不足,但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来维持。不是兵源已经衰竭

,即使在淮海战役最危急的时刻,在华中剿总、南方也有大量现役部队没有调动。根本原因还是财政窘迫,导致自己的力量很难全部发挥出来。
  大军一动,马上就要涉及编制完善、军饷弹药、辎重给养、交通运输——在在都要花钱,而维持100多万军队在前线高强度作战,已经是当时国民党政府财政上的极限。因为财政上的窘迫,国军一线部队的待遇之低可谓世界罕见。

1946年蒋介石在整军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军队,除内容空虚,名实不副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待遇太低,生活太苦。现在一般下级官兵的生活,真是到了水准线以下,大多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暧,以致面黄肌瘦。”1948年

担任国防部长的何应钦宣称他的首要任务是要从上到下恢复部队的士气,他说“缺吃少穿的人是不能战斗的”。
  当普通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时,还有几分战斗力?
  就算维持这样的待遇,国民党政府财政也不堪重负。
  1948年,新任财政部长王云五就曾经哀叹:公库收入仅及支出的百分之五。物价飞涨。支出庞大,全靠发新票支持。军事开支所占比重极大,仅东北军费已占支出总额百分之四十。
  那么,军费开支在支出比重中占多大呢?请看下表

  年度	军费占岁出比重(%)
  1946	59.9
  1947	54.8
  1948(1—8月)	68.5
  (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负担极大。除了军费,还有大量的公务员以及几百个城市人口的包袱。所以,1946——1947年,军费开支到了支出比重的55%——60%,已经是财政上的极限——靠印钞来维持。而1948年1——7月,因为前线战事危

急,军费开支遽然增加到68.5%,这样的比重印钞也无法维持了,只能强行推行金圆券币制改革。
  反观中共。解放区财政支出中军费开支最多可以达到90%——同时还可以做到经济平稳、物价稳定。双方战时体制的差异以及组织动员的效率实在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为什么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军事上节节胜利时,到了1947年要调整策略改为重点进攻。根本原因还是压缩军费开支,让不堪重负的财政喘口气。
  财政上的窘迫不仅影响前线的军事策略,更重要的是,前线的作战损耗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使双方的军事力量出现颠覆性的逆转。
  内战之初,双方军事力量是430万Vs127万。从1946——1948年(三大战役前),战事上双方互有胜败,即使解放军胜仗多一点——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双方力量的损失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双方军事力量的变化却是颠覆

性的——三大战役前,国军力量从430万剧减到280万,净减少150万。而解放军却从127万增长到300万,净增加170万。双方军力出现320万的巨大变化!
  这一方面说明中共体制有优势,不仅能补充战事损耗,还能实现军事力量的增长;而国民党政府连战场损耗都无法补充——不是没有兵员,国统区人口3亿多,人力资源完全不成问题;也不是没有军火,48年前由于接受日军投降军火

尚有相当库存。人不缺,军火也不缺,而战场损耗却不能补充——除了财政上的原因没有第二个解释。
  财政上的窘迫导致前线兵力不足,因为兵力不足,使很多作战获得的成果只能白白丢失。
  1947年,国民党发动重点进攻时制定了三大目标,占领中共政治中心延安,占领中解放军事根据地沂蒙山根据地,占领中共交通补给根据地胶东解放区。不久,胡宗南占领延安,国军在南麻、临朐战役击败华野占领沂蒙山根据地,

范汉杰接着又占领胶东解放区。三大目标全部实现。华野转入外线与中野并肩作战,因为兵力不足,国军只能抽调山东的兵力到中原救急,刚刚占领的沂蒙山解放区、胶东解放区很快就被解放军收复,国军倾全国之力辛辛苦苦获得的战

果全部丢失。
  所以,战争绝对是综合实力的比拼,没有足够的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为后盾,再辉煌的军事胜利也不过时昙花一现。

国共军事力量的优劣势与双方战略选择
  战争的胜利靠什么?从宏观的层面,战争是双方综合实力的比拼,世界历史上绝大多数战争的胜负取决某方资源枯竭,自然越打越弱,直至失败。少数例子则是某方通过谋略策划以及军事技术的创新,迅速击败对方主力,使对手还没

能动员起自己的资源力量就已经失败。
  所以,战争的胜负只有两个途径:或者在宏观上资源实力上全面压倒对手,或者微观上歼灭对方主力。舍此之外,士兵、军需都可以说是消耗品——在资源没枯竭之前,消耗品是最容易补充的。但是,要实现战争胜利的两个途径,

有一个关键的关键——就是战争的主动权。掌握战争主动权一方不仅可以预选对自己有利的战场,还可以选择有利时机发动主力会战,更重要的是,掌握战争主动权一方,可以在同等情况下加剧对手资源的消耗。
  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来说明。
  假设甲乙双方,甲方主守,有A、B两个方向需要防守,乙方主攻,可以任意选择A、B两个方向进攻。甲方部队有3个师布防,乙方只有1个师进攻,基本规则是,师级部队不准拆分,甲乙在同一战场相遇,兵力相同时判定乙方获胜(

进攻有利的原则),甲方兵力大于乙方时则甲方获胜。
  从这个模型可以推导出,不管甲方如果设防,乙方都有50%以上的胜率。为什么甲方3倍乙方兵力,却只能有50%以下的胜率。就是因为乙方负责进攻并有选择进攻方向的权利——这在战争中就是乙方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没掌握战争主动权的甲方,要维持3倍乙方的兵力才能勉强获得50%的胜率,那么甲方对资源的消耗将远大于乙方。
  下面我们来分析国共双方军队的优劣势。
  在1946年,国军在装备训练上有优势,中层军官(营、团、旅)大都经过军校培训,在军事素养上要高于解放军。经过抗战的历练,国军在正规战中作战能力要强于解放军。国军也有短板,比如攻击精神较差,守强攻弱是国军特点

,另外,因为裁军的影响(陈诚利用裁军大肆兼并异己),加上内部派系林立,导致国军在不同系统部队作战时协同能力非常差。在1946-1948年初,国军大致掌握着战略层面的主动权——即,国军可以选择战略层面进攻方向以及投放军

队的规模。
  解放军在装备训练上劣势明显,抗战胜利时,部队刚刚完成野战部队的编组,对正规战还不适应。但是战争主要在解放区展开,解放军在战场上后勤组织上优势明显,另外就是情报层面压倒性优势——战役情报靠无孔不入的中共间

谍,战场情报因为是解放区,民众基础好。所以战争是在双方情报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展开——国军动向几乎是单方面对解放军透明,而解放军动向,即使有空军协助,对于国军也是一团迷雾。所以,解放军在战场上掌握着主动权,绝

大多数战役都是在解放军预选战场上展开。另外,解放军由于组织严密、动员能力强,使解放军运动、调动能力远超国军。在中国道路基础差、国军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解放军反而具有类机械化部队的特点,加上解放军情报上的

优势,导致解放军捕捉战机能力强,即使战事不利,也能迅速撤退,国军很难抓住解放军主力。
  了解了双方的优劣势,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双方的谋略。
  对于国军而言,最好的战略当然是抓住解放军主力会战,利用自己装备、训练上的优势迅速击败对方主力,赢得战争的胜利。但是,由于情报上的劣势以及战场主动权在解放军手中,这个意图很难实现。所以,只能采取笨办法——

放水抓鱼——占领解放区,压缩对手的活动空间——等水放干了,自然鱼就没有灵活性了。这是个消耗战的思路。
  而反观解放军,最好策略当然是前期尽量避免主力会战,利用战场主动权与情报上的优势,不断消耗国军实力,如果能抓住时机,给对手主力以歼灭性打击,则可以获得战略主动权,从而赢得战争的胜利。
  纵观国共战史,双方都犯过错误,虽然解放军对策略执行得更好一些,但是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在48年前,国军主力——5大主力的存在来说明,在三大战役前,只有国军整编74师遭受到解放军沉重打击,其余4个王牌主力,

整编11师,第5军,新1军,新6军,都几乎战力完好无损地保留到三大战役之中,还有次5大主力,例如52军,71军,桂系的第7军,48军,傅作义的35军等基本上也都战力健全。解放军没有歼灭国军主力,那么其战场主动权以及战役中的

战术胜利就无法转换成战略主动权。实际上如果国军不犯错误,双方还是要按照消耗战的模式持续下去,直到一方资源枯竭。
  但是,国民党政府先犯了方向性错误。在47年关键时期坐看林彪做大,让中共在东北首先获得压倒性优势。接着后方财政崩溃,危机时刻又惊慌失措昏招频出,终于葬送了大好局面,失掉了大陆。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来梳理一下内战过程,就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章1946:国民党初期的胜利
  导读:
  四平之战中共差点丢掉东北。
  傅作义得意之作:集宁大同战役与战家口战役
  整编11师张凤集战役
  我军军史上最不成功的两淮战役
  国军节节胜利为什么充满隐忧?

  东北:四平之战
  内战首先是从东北开打。
  由于国民党政府外交上的失误,导致苏俄放弃与国民党政府谈判全力支持中共。林彪10万军队闯关东,短短几个月就膨胀到30万人,并囊括全东北。一下子抢下这么大块地盘,中共上下自然喜不自胜。心态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基

本策略由几个月前的“争夺东北”变成“独霸东北”。
  时任东北局主要负责人的高岗就不无得意的给麾下干部做过这样的报告:“勾子对着苏联,只要把脸面前海上陆上几个口子一堵,东北就是我们的了!”
  因为这种心态的变化,中共主动放弃了自己机动灵活的战术优势,准备堂堂正正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但是东北国军均是精锐(五大主力之新六军、新一军全在东北作战),指挥官杜聿明也算是国军中排得上号善战之辈。针尖对麦芒自然要靠实力说话。民主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大部分是新编的乌合之众,老底子八路军队正规作

战并不擅长。几个因素一叠加,民主联军战斗力远不如国军。
  一开始,国军仅仅出动2个军(13军和52军)就从山海关摧枯拉朽般打到锦西,林彪才收编的部队一路溃散,仅投降国军就达4万之众。
  形势如此严峻,中共高层还是不能放弃“独霸东北”的诱惑。45年11月14日,毛泽东连电林彪、彭真,一番纸上谈兵的谋划后,要求东北局“一战而定东北。”
  民主联军主动选择主力决战,国军当然正中下怀。
  但是,由于受马歇尔调停的影响,双方很难大打出手。
  这期间有两个战例颇为典型。
  一场是秀水河子战役。13军89师1个加强团,孤军深入推进到秀水河子镇。林彪立刻调动1个主力师1个主力旅,5倍国军的兵力利用内线作战以及民主联军传统的调动优势,将国军团团围住,2月14日夜晚发动攻击,3小时后结束战斗

,国军全灭。
  一场是沙岭战役。这次是国军五大主力新6军新22师,也是一个加强团,孤军深入到辽河沙岭村。林彪调了5个团围攻,还安排了2个旅阻援。打了1个白天3个晚上,国军伤亡不到700,民主联军伤亡却超过2000,5个主攻团基本打残,

不得不撤出战斗。
  两场战斗1:1打成平手。
  这两场战斗颇具符号意义。民主联军具用战场主动权优势、情报优势以及内线调动优势,国军行动一旦露出破绽,就很容易被民主联军抓住。结果却要两分,民主联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国军一般部队多半能够得手,但是遇到国军主

力时,基本都是崩掉牙齿也吃不掉国军精锐(关内作战也是如此,后面将详细评述)。这让国共交战绝大多数都是消耗战——国军抓不住民主联军主力,民主联军吃不掉国军主力。
  但是46年时,中共高层对双方的优劣势缺乏清醒的认识。两场典型战役反而让中共高层认为——只要抓住战机,民主联军一样可以打败国军。
  于是东北民主联军集中主力,准备以“数万人的伤亡”(老毛给彭林电文),还是要“一战而定东北。”
  这就是四平战役。
  民主联军部署是这样的:本溪、四平一南一北分别集结10余万主力。国军要攻击四平,就不能不先拔掉本溪这颗钉子,而本溪如果打成胶着,四平中共主力就可以南下夹击国军一战而定鼎东北局势。
  计划很完美,但是以东北民主联军46年的实力,与国军精锐会战实在过于勉强。
  46年4月,杜聿明调集新6军、52军猛攻本溪,本溪民主联军很快就被击溃。解除腹背之忧后,杜聿明又调新6军加入到进攻四平的行列。
  本溪之战已经有不祥之兆,民主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装备、训练、战术素养与国军都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中共高层却视而不见,依然要“化四平为马德里。”
  46年4月,林彪先后调集14个师(旅),以四平为中心,构筑了一个连绵近百里的防线,先后击退国军正面与迂回进攻,形成对持。
  5月,杜聿明调集10个师,分三路进攻四平,以新1军正面攻击,71军向四平以西攻击,新6军则向四平以东迂回——国军胃口极大,这次要包民主联军的饺子!
  5月14日,新6军先头团在威远堡门与民主联军遭遇,一番激战后民主联军被击退。最初国军以为击退的是民主联军先头部队,缴获资料却出乎意料的显示先头团击退的居然是民主联军3纵主力!
  这场战斗对东北后来战事产生深远的影响。时任新6军军长的廖耀湘回忆这段历史时,不无得意的写道:“既然3纵(军一级编制)不能阻击一个团的攻击,那么,一个22师就足以击破北进路上任何民主联军。”
  这场战斗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以3纵当时实力怎么也有上万人,新六军一个先头团就算是美械装备又能输出多少火力?怎么就被团级规模的部队轻松击破?另外,威远堡门不过村镇一样的小地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摆下上万人的部队

。
  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民主联军才从游击部队转成正规军,游击习气形成指挥习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没有全局意识,只在意自己团队的损失。所以,威远堡门战斗一打,畏惧国军强大火力而自行撤退。(这样的例子

在国共内战中并不少见。1948年西府战役中,西野刚刚拿下宝鸡,安排西野4纵担任侧翼掩护,结果裴兵团一攻击,4纵抵挡不住,连西野指挥部也不请示就自行撤退,导致西野侧翼洞开,差点被包了饺子)
  3纵一撤退,四平后方就开了个大口子,民主联军有被围歼的危险,四平是打不下去了。林彪果断组织撤军,一开始还井井有条,但是国军受胜利鼓舞,特别是威远堡门战斗让新6军上下士气高昂——国军机械化部队分路穿插追击,

兵败如山倒民主联军很难稳住阵脚,终于酿成大败。
  本溪、长春、吉林,国军兵锋所指,一系列城市要点如同熟透的桃子落进国军怀中。
  就在中共准备放弃北满最后的要点哈尔滨时,马歇尔压力起了作用——国共停战15日。林彪总算可以喘口气了。
  这次停战后来颇有争议,认识在国军可以席卷全东北之际,被强令停战,让中共在东北绝地逢生。
  实际上,即使没有马歇尔强行调停。以国军实力,顶多也就能占领哈尔滨。距离消灭林彪军事力量还差得很远,更别说是独占东北了。
  1946年6月7日停战半个月,6月26日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而在东北一直到10月下旬,国军都没有组织任何任何攻势。为什么国军在内战爆发后不继续进攻,反而沉寂3个月,原因无它。因为在46年6月,国军力量已经使用的极限,相对

战败的民主联军,国军更需要休整。最重要的是,在占领广大的地盘后,国军兵力已经严重不足。以7个军20万人占据东北大部分地区,分兵把守后,国军能集结的机动部队已经非常有限。偏偏屋漏又遇连夜雨——滇系60军184师在南满

火线起义——这是武力解决昆明事件的后遗症。

四平战役——有毒的胜利果实
  四平战役固然是国军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它却对双方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中共放弃了“一战定东北”不切实际的幻想,踏踏实实在东北扎下根来,耐心的积聚实力。
  而对国民党政府的影响却足以致命。政治上让蒋介石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从而下定决心用军事手段解决中共。虽然迫于马歇尔的压力短暂停战,但内战已经无法避免。而在军事上,却又判断东北民主联军已经遭受沉重打击,短期无

法恢复实力,于是制定了“关内进攻、关外维持”的战略,很长一段时间不给东北军事增援——甚至在47年重点进攻阶段也没把东北作为“重点进攻”方向,战略上的失误导致中共实力在东北吹气般膨胀:四平战役后林彪部不到20万,6

个月后一九四六年底,增至三十六万,一九四七年夏季反攻之际,增至五十万,一九四八年冬季辽沈决战之际,已成一百万大军。东北,成为中共第一个赢得战略优势与战场主动权的地区。
  四平战役对国民党政府实在是一个有毒的果实。
  类似战役取得胜利,但是影响战略失败的案例其实不乏先例。
  1942年6月,隆美尔在托布鲁克取得辉煌的胜利。35000英军走进战俘营,缴获之丰让长期为后勤苦恼的隆美尔发了一笔横财:2000台车辆,包括30辆可用的坦克,400门大炮,足够支持他的坦克跑遍全埃及的油料,5000吨给养和大批

弹药。这场胜利让希特勒次日就将隆美尔提升为陆军元帅。但是,托布鲁克战役的胜利对德军却是一颗有毒的果实,因为这场胜利,首先让希特勒取消了攻占马耳他的计划——这个小小的据点是英军卡在德军非洲军团地中海后勤线的一

根尖刺,不仅如此,负责非洲军团后勤的墨索里尼放缓了对隆美尔的支援,结果隆美尔在一路攻击中耗尽了托布鲁克的缴获,到达阿拉曼时已经精疲力尽、粮弹两缺,最后被英军击败,成为非洲战场的转折点。如果没有托布鲁克战役的

胜利,德军如期实施对马耳他的攻击,拔掉这根卡在非洲军团喉咙上的尖刺后,后援与补给源源而至,那时沙漠之狐不仅可以轻易拿下托布鲁克,而且乘胜攻击很可能拿下整个埃及。那时二次世界大战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地中海

将成为轴心国的内湖,英国商船不得不多绕道1万海里从遥远非洲的好望角经大西洋达到英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英国投降(或者单独谋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另一种结局。
  东北战事暂告一段落,我们再来看看关内战局。

华中:晋冀鲁豫野战军战事
  内战爆发后,为了营救被围困的中原解放军主力,解放军有两大军区出击外线,除了晋察冀军区主力夺取三路(平汉,正太,同浦)四城(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另一路就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出击陇海

铁路。
  刘邓大军在内战爆发之初,战斗是最频繁的。平均4-5天就有一次战斗。刘邓指挥素养很高,将自己内线作战优势——快速机动、情报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反观国军,画地为牢,以郑州绥署、徐州绥署各自负责一块“责任田”分别

会剿——指挥不统一,情报更缺乏,加上指挥水准上的巨大差异,被刘邓抓住漏洞,连连击败。
  刘伯承纵横驰聘,刘峙失误频频
  8月10日在150公里宽的正面上,晋冀鲁豫野战军向陇海铁路中段沿线守军突然发起攻击。经3天战斗,攻克砀山、兰封等城镇和杨集、柳河集等车站10余处,毙伤国民党军5000余人,控制铁路100余公里。国民党军被迫从淮南、徐州

等地抽调1个军和2个整编师,从追堵中原军区部队的兵力中抽调3个整编师,分东西两路回援陇海路。13日起,晋冀鲁豫野战军由陇海路南下,展开攻势作战,连克把县、通许等城,争取虞城国民党守军4000余人起义。21日,在柳河集以

西地区歼灭整编第55师第181旅及第29旅1个团。此时,东西两路国民党援军已分别到达砀山、夏邑以东和开封、长垣、新乡地区。晋冀鲁豫野战军遂于22日主动结束战役,并撤往铁路以北休整。
  陇海铁路战役,晋冀鲁豫野战军歼敌约16000,但基本都是地方杂牌部队,但是调动国民党围堵中原军区3个师回援,基本达成自己的战役目的。
  郑州绥署主任刘峙,在国民党高层中是出了名的庸才。此公在国共内战中百战百败无一胜绩,但靠着过去的资历以及对蒋的忠诚,官运居然一直亨通。48年刘刚刚担任国民党最重要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时,时人有过这样的评价:徐州

乃南京门户,不派一只虎也要派一只狗,怎么能派一只猪?刘脸皮极厚,居然回答:猪有猪的战法,有的时候猪也能吃掉一头虎。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国共内战之初,此公在郑州绥署的表现。
  陇海战役后,国民党军迅速在郑州、徐州地区集结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准备对冀鲁豫解放区发动进攻。但是,刘邓主力在哪里,上自国民党国防部,下至国军第一线部队均不知情。于是只有采取最笨的办法——徐

州绥署以整编88师之整编21旅、整编11师、第5军,自沛县、丰县、砀山至马牧集,由右至左行一字形排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其作战地境线内向北平推,预想第一会战地为鱼台、单县之线,最后目标为嘉祥、钜野。郑州绥署右翼

兵团为整编55师欠整编74旅(该旅守备商邱),配属整编68师之整编119旅及豫保第3纵队、整编47师,自民权、内黄至兰封,由右至左行一字形排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向北平推;左翼兵团整编3师欠整编3旅(该旅守备考城)及新1旅

、整编41师,分由考城、长垣,隔黄河向东北进攻,左右两兵团预想第一会战地为定陶,最后目标为郓城、鄄城。
  这个部署可以看出徐州绥署与郑州绥署指挥水平的差异。敌情不明,又要分进合击寻求敌人主力作战,这样的战役目标先天就带有危险性——因为每一路国军相比晋冀鲁豫野战军都是劣势,极易被各个击破。所以徐州绥署军队齐头

并进,主力捏成一个拳头——找不到解放军,也不容易被解放军击破。而郑州绥署却要兵分两路,不捏成拳头,以为伸开五指就可以横扫刘邓主力吗?伸开五指也就罢了,偏偏五指之间还留下缝隙——整编3师右与整编47师间隔30公里,

左与整编41师间为黄河隔离,形成孤立。这样一个漏风巴掌的部署鲜有不败之理!
  刘邓沙场宿将,见国军路出破绽,立即集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2、第3、第6、第7纵队及冀南、冀鲁豫两军区之武装共5万人,先散布假情报送给郑州绥署:“荷泽附近民主联军,正弃城向北溃退”,刘峙果然中计,立即下令整编

第3师率整编20旅,于3日晨轻装向荷泽挺进,乘虚占领该城。好吧,漏风巴掌变成一根兰花指。 
  9月3日,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被诱至定陶以西晋冀鲁豫野战军预设战场大黄集地区,当即将其包围,激战至6日,整编第3师全部被歼灭。郑州绥署慌了手脚,立即下令全线向陇海路撤退。7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抓住有利时机,乘胜追

击,又歼灭整编第47师全部(2个旅)。8日上午,郑州绥署所属各部退守兰封铁路一线,徐州绥署各部也被阻于成武地区。国军分进合击晋冀鲁豫野战军彻底失败。
  晋冀鲁豫野战军击破郑州绥署部队,斩获不少。国民党伸出的2个钳子被打掉一个,现在还剩下一个钳子——徐州绥署部队
喜欢打左踢右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打左踢右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