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游击战十六字诀系朱德首创,毛宣扬扩大
送交者: 大灰狼君[☆★声望品衔7★☆] 于 2016-09-10 17:17 已读 1364 次  

大灰狼君的个人频道

第一处批示是:“根据一九二七年冬和一九二八年春初的游战经验即形成十六字诀。一九二八年五月即广泛宣传了。”这个时间,是指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转战赣南和湘南时期。起义军南下失败后,朱德与陈毅等整顿余部于11月初转战赣南。得到范石生将军帮助后,他们于1928年1月成功地举行湘南暴动,1928年二三月间又采用游击战术在广东坪石消灭了国民党许克祥部。其间,朱德提出了从正规作战到游击战的战略转变思想,并亲自编写军事教材,亲自给学员讲课,重点讲授游击战战术。陈毅此时一直在朱德身边,对朱德的战法感同身受。所以,陈毅认为“十六字诀”形成于1927年冬和1928年春初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的游击战中。

朱德游击战术“十六字诀”是在1928年5月13日晚上前委召开的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寓意高明、朗朗上口,当时就得到红四军领导和其他军政骨干的热烈响应和一致称赞,当然会得到高度关注和广泛宣传。

第二处批示是:“以毛选为准。”他还在“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这几个字的下面用毛笔画了一道。“十六字诀”,毛泽东强调的是在南昌起义余部到来后一个月左右产生出来的。产生是需要过程的,不可能上月到达,下个月就产生,没有多年的战争经验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陈毅的“尊重”和“同意”也是有原则的。

第三处批示是针对编辑部关于“十六字诀”提出的具体时间的推断,指出“不能作这样论断”。这一否定再次说明了他的看法:“十六字诀”形成于1927年冬和1928年春的游击战中,在会师后的1928年5月得到了广泛宣传。

(二)“十六字诀”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在1928年5月之前产生不了“十六字诀”?毛泽东说得很明白:“当时根本没有经验。”这个“根本没有经验”,指的是他本人和当时的党内大多数人。秋收起义的军事指挥是卢德铭、余洒度等人。起义的组织相当混乱,刚刚发动就失败了。毛泽东带领剩余部队于1927年10月27日上了井冈山。1928年1月4日,他率领部队攻占了敌人守备薄弱的遂川县城,2月17日打下宁冈县东北部的新城。当时党内大多数人刚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上井冈山是他们军事生涯的开始。而朱毛会师之前,朱德已经身经百战。他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参战时间最早、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经过战斗次数最多的领导人。

朱德于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的云南重九起义,由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1913和1914年,他作为营长率部在云南蒙自、个旧、临安一带剿匪两年。在此期间,他结合以往学过的军事理论和《孙子兵法》,总结出“秘密,迅速,化整为零,声东击西,忽南忽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战法,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流动游击战争理论。这种在特殊环境中所总结出来的理论,是过去军事教材中没有的。

后来朱德又经历了护国讨袁战争和川滇两省多次剧烈的军阀混战,成为滇中名将。四川大军阀刘湘曾要给朱德一个师长的位置,朱德没同意。他后来回顾这件事时说:“我用以攻击敌军而获得绝大胜利的战术是流动的游击战术,这种战术是从我驻在中法边界时跟蛮子(旧称)和匪徒作战的经验中得来的。我从跟匪兵的流动集群作战的艰苦经验中获得的战术,是特别有价值的战术。”(〔美〕宁谟·韦尔斯:《续西行漫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19页。)

1925年7月,朱德赴苏联学习军事。当时教官曾问他回国后如何打仗,他提出要实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的战法。(《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页。)朱德在苏联期间,先入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后到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在那里他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游击战思想。

在井冈山反围剿战争中,朱德根据我情与敌情,集中主力于主要方向,用于打攻坚战、伏击战和歼灭战;非主力部队安排于次要方向,担任警戒、掩护、阻击、骚扰等任务。一打永新,红四军先集中兵力于一路,然后声东击西在五斗江设伏。二打永新,红四军避其锋芒,敌进我退,然后再次声东击西,在草市坳设伏。“十六字诀”就是在二打永新取胜之后正式提出来的,是游击战争理论的具体运用与集中体现。

毛泽东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毛泽东具有高度的分析概括能力,极善于把经验条理化,形成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的见解。他还特别擅长宣传鼓动,后来不但经常宣讲“十六字诀”,还写成脍炙人口的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使“十六字诀”更加鼓舞士气,更加深入人心。

以上辨析让我们再次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十六字诀”为朱德首创,并不妨碍它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正是毛泽东的概括、宣传、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红军主要的作战方针。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大灰狼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大灰狼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