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我不是搞政治的,我是搞工程的“吴仲华先生
送交者: 卡内吉[♂★天马流星★♂] 于 2017-03-04 9:36 已读 6465 次  

卡内吉的个人频道


“我不是搞政治的,我是搞工程的,回来建设国家,我没有搞资本主义的本领“ 最近,撸主一直在研读Cumpsty的著作《Compressor Aerodynamics》,其中有一段话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里的“C H Wu”很明显是一位中国人。撸主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慢慢地去网上寻找他的信息,才发现原来我面对的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就是吴仲华先生。

好多人说吴仲华是“斯贝发动机之父”,甚至以讹传讹地说成贝斯发动机的发明者,我想这样的称呼有失偏颇。他创立的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是现代涡轮发动机设计的最基础的指导理论,所以毫不夸张地讲,吴仲华是“所有现代涡轮发动机之父”。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天才,却因为被扣上了子虚乌有的罪名而白白耽误了人生最为华彩的二十年……

“这是我从美国带回来的博士论文,给你看看,所有的成绩全部都是五分。”

吴仲华先生是一位苏州人,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考取庚款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NACA路易斯发动机研究中心(现NASA Langley),主要从事涡轮发动机的研究。1952年他发表了《轴流、径流和混流式亚声速与超声速叶轮机械中三元流动的普遍理论》,该著作成为了日后现代涡轮发动机设计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吴仲华先生当时的论文:

主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研读了这篇96页的著作。吴老先生用数学理论推导的方式建立了叶片在三维空间下的气动方程,并详细叙述了叶轮机械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中的特点。读完后我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数学功底和聪明才智。这篇论文日后也被国际上称为“吴氏通用理论”,而其中吴仲华先生创造的一个词语“Rothalpy”也一直被沿用到了现在。

说实话,敢把自己的论文注上“General Theory”(通用理论)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的研究都仅仅着重在一个点上,而像吴仲华这样在35岁就将如此复杂的系统问题归结成一套通用理论,那真是集大成者的风范。也正是这个“吴氏通用理论”为日后现代叶轮机的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撸主在这里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所有的航空发动机、发电用燃气轮机、蒸汽轮机都凝结着吴仲华先生的智慧。

“丁儆回国后给我们写信说,礼拜天机场不检查护照,你们可以礼拜天坐飞机走。”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试图说服吴仲华加入美国国籍。但是他满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不愿意为美国人做研究,觉得这样相当于在帮助美国人打中国人。他明确地告诉美国移民局他没有打算长久留在美国,甚至连绿卡都拒绝办理。

当时的美国对于像吴仲华这样的中国科学家有着十分严格的监视。为了避免麻烦,也同时为回国提前做准备,吴仲华辞去了NACA的工作来到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教书。当时他的孩子年纪还小,但他不敢请保姆,怕保姆是美国派来监视他们的,只能找了一个中学生帮忙。同时他也不敢教孩子说中文,怕有人怀疑他们要回国。就在这样的担惊受怕中,吴仲华一家一直秘密地准备着回国。

吴仲华与夫人李敏华(摄于美国):

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他听说礼拜天坐飞机没有人检查护照,只要在航空公司登记了就可以走,于是他和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匆忙地上了去英国的飞机,并对同事说他们一家去英国旅游。来到英国后,又在朋友的帮助下辗转到了瑞士。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办理签证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吴仲华从莫斯科回国比较安全,于是他们一家四口又从瑞士来到了莫斯科,最后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这一路的辛苦跋涉,还要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激励他的就是那颗要回去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这样的情怀真的让人感动。

“我回国后,四年的工资不如在美国一个月的工资多,当时我们对钱没有现在的年轻人看得这么重。”

回国后,吴仲华在钱伟长的推举下来到了清华大学的力学研究室,当时研究室只有不到十个人,其中就有著名的庄逢甘先生。在清华期间,吴仲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这个专业日后为我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当时国内的待遇和美国差得很大。在美国时,吴仲华每月的工资是1000美元,他的夫人是860美元。而回国后,他俩每月都是240元人民币。即使这样,吴仲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还是尽心尽力地做着研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期间他不仅自己做着研究,还殚精竭虑地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着远景规划,并极富远见地开展了冲压发动机的研究。

吴仲华在燃气轮机实验室指导工作:

可惜可惜,和当下很多情况相似,领导科技工作的人并不懂科技。在国内并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也没有人了解他取得的成就到底有多么深远的影响,所以从来没有人找他做报告。而在他去苏联短暂访问的一个月里,大量的邀请希望吴仲华能去做演讲报告。如此强烈的对比也能稍稍瞧见一些吴仲华先生的窘境。在一次开会讨论问题的时候,吴仲华提出我们国家要自己做研究,研究出来再制造,可是领导告诉他不需要研究,只要造苏联的产品就行。

“文革期间,批我的第一张大字报也很有意思,说我是从美国回来搞资本主义的。”

1958年,“反右”运动开始。吴仲华成为了清华大学批判的重点,是著名的两面白旗之一,被批为白专道路(我都不明白这是什么玩意儿!)。大跃进期间,吴仲华竟然可笑地被派到工厂做工人。此时距离他回国才不到4年。自此,吴仲华先生开始了自己长达20年的悲苦生涯,期间他无法好好地工作,无法好好地研究自己最擅长的叶轮机。而这20年正是他人生最应该出彩的20年,也是我国在发动机领域最有希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20年,可是,可是……

文革期间,有人在吴仲华的档案里说他参加过国民党的机械化部队,是个国民党员,还有说他是从美国回来搞资本主义的。这些子虚乌有的罪名极大地伤害了他,甚至剥夺了他做研究的权利,只能去扫厕所。这期间,一次又一次的审查和批斗让他精疲力尽,身体每况愈下,可是他依旧坚定地告诉别人:“我不是搞政治的,我是搞工程的,回来建设国家,我没有搞资本主义的本领!”

讽刺的是,1974年我国看中了当时国际上著名的高性能发动机——英国的斯贝发动机(后用于歼轰七“飞豹”)。当时中国准备花大价钱全套引进英国的技术和生产线,于是派人去英国工厂参观学习。当中国的代表问起这么好的发动机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而成的时候,英国人说就是用的你们吴仲华的理论。这时,国家才想起来原来国内也有这方面的人才,而此时此刻吴仲华正在打扫厕所……

虽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吴仲华得到了平反,并重新开始了航空工程方面的研究。但是这整整20年的光阴又有谁来弥补呢?!正是这二十年,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开始落后于世界,造成了今天国产战斗机没法使用“中国心”的窘境!

可惜了一代英才,没能赶上对的时间,空有着满腔才华和抱负,却最终落得这般下场。你们都想知道中国天上的黑科技,他,吴仲华先生,就是答案!

注:吴仲华先生的夫人——李敏华院士,也是一位航空方面的专家。她是麻省理工学院工科的第一位女博士,专门从事固体力学的研究。撸主也要很自豪地说一句,李敏华女士和吴仲华先生一样也是苏州人。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卡内吉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卡内吉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