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清朝鼎盛时期有多少军队?当时战斗力如何?
送交者: k32123[♂★★★仁党北镇抚司★★★♂] 于 2019-02-24 15:25 已读 2544 次 1 赞  

k32123的个人频道

清朝鼎盛时期有多少军队?当时战斗力如何?  6park.com

2019-02-23 11:58清朝/工业革命/明朝 6park.com

清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中,乾隆时期是综合国力最鼎盛的阶段。对内,当时整个国家保持稳定统一的状态,军事强盛,国库充实。 6park.com

对外,经过数十年的对外扩张,到乾隆退位时,清朝疆域达到顶峰。而且,周边国家中,没有明显的威胁力量。这种情况,都是清朝其他阶段难以比拟的。 6park.com

6park.com

往前对比,清朝的主要精力,基本都在平定内患,扩张领土。乾隆以后,清朝整体国力开始走下破例。乾隆皇帝退位的头一年,四川、湖北一带就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波及多个省份。 6park.com

清朝最终耗费2亿两白银,才勉强平定。但从那以后,清朝国力大伤,后来又碰上列强入侵,国家愈加贫弱。 6park.com

6park.com

而在乾隆时,当时军队的主要力量由八旗军和绿营军组成。八旗军源自关外,属于兵民合一的组织。士兵平日从事生产,战时披甲上阵。 6park.com

而兵源则是来自八旗,曾弓马射箭见长。不过,八旗军中,不仅有冷兵器,也有当时很多精锐热武器,如鸟枪、红衣大炮等,并组建有专门的鸟枪队。 6park.com

6park.com

绿营军来源于明朝降军,数量较多。但是,康熙时,朝廷曾对当时上百万明朝降军进行裁撤,最后挑出57万精锐,编入绿营军中。此后,绿营军中士兵数量,基本维持在60万上下的水平线,时有高低。 6park.com

跟八旗相似,绿营军中同样采取世兵制补充兵源。也就是说,绿营军中,士兵可以把自己的岗位传给子孙后代。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朝廷可以有长期稳定的兵源。而坏处也很明显,军队中容易滋生骄惰的习起。 6park.com

6park.com

绿营军内部,原本就不注重训练,士兵俸禄又低。很多士兵都在当兵的同时,兼任其他营生。虽然乾隆继位后,曾主动提高绿营军待遇,但假冒名册的情况,依然不断发生。 6park.com

也就是说,很多花名册上的士兵,只有名字,军队中根本没有这个人。以乾隆二十三年为例,当时绿营军在花名册上有648345人,但经过彻查,实际人数只有58万人左右。中间相差大约6万人。 6park.com

6park.com

绿营军有缺额的情况,八旗军也是类似。八旗军的兵源都只从八旗中挑选,兵员数量更低。总体大概只有绿营军三分之一左右。八旗军的数量,除去空额,也大概在二十万上下。 6park.com

除了八旗和绿营外,乾隆时还有一支有黑龙江流域土著民族组建的索伦营。这支军队数量虽然不多,但战斗力极为强悍。在乾隆时多次战争中,立下大功。所以,乾隆时期的军队数量,大概在70、80万之间。 6park.com

6park.com

当然,对于军队而言,重要的还是战斗力,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八旗军和绿营军在乾隆继位后,其实都出现战斗力衰退的情况。 6park.com

尤其是八旗军,衰败得更早。当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军就已经难以担负重任,只能让绿营军担任主力。 6park.com

6park.com

尽管乾隆曾多次下旨,训斥八旗,让他们戒除骄惰,勤加训练,让他们回到先祖尚武的风气。但效果依然不大。 6park.com

乾隆也曾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加强八旗的旗务管理,严格八旗内部的等级制度,核查档案,又增派查旗御史进行普查。不过,效果极差。八旗依然无法担当重任。 6park.com

6park.com

当然,遇到战事,依然需要上常而在战场上,绿营兵因为有数量优势,仍是主力。在清朝平定天山南路时,就曾有一场八旗兵、索伦兵、绿营兵互相配合的战斗。 6park.com

在清朝攻打库车时,曾让绿营兵伪装成八旗军,向城内挑战,让索伦兵和八旗兵埋伏两旁。 6park.com

6park.com

但是,总体而言,乾隆时,清朝的军队实力,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的下坡路。这种衰落,也是跟同时代其他国家的对比。 6park.com

乾隆时期,欧洲出现工业革命,蒸汽机作为生产主力,被大规模使用。这让欧洲很多国家的国力、武器、文化等多方面,得到改变。也就是说,从乾隆时开始,清朝跟欧洲仅在军事上,就出现不同时代的差距。 6park.com

6park.com

更重要的因素,则是八旗军跟绿营军的衰落。这两种军队内部弊病太多,积重难返,军队战斗力不断下降。乾隆在位末年的白莲教起义,一直无法平定。 6park.com

绿营军作为正规军,跟没有经过太多训练的起义军交战,仍是频频战败,经常打败仗。所以,直到乾隆去世,白莲教起义依然没有被平定。嘉庆继位后,才不得不启用地方上地主团练,才勉强平定这场起义。 6park.com

喜欢k32123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32123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