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大小和卓之乱(二十六)激战呼尔璊(西域系列之六十四)
送交者: Michaelliu888[♂☆★★铁面钟馗★★☆♂] 于 2020-02-02 23:18 已读 2365 次 8 赞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原创。半路一把刀 6park.com

赫德是十二月初四带着三千五百人,一千七百匹马出发的。到了十三日,舒赫德接到鄂对、侍卫齐凌扎卜、噶布舒的告急:霍集占派遣手下阿卜都克勒木,还有霍集占的一个老丈人叫萨里克的,率领着等六百多人,在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时候,便来到了和阗,驻扎在额里齐(今天和田市区)与哈喇哈什(今墨玉县)之间,“侵犯城池,抢劫村堡”,不断的攻打额里齐与哈喇哈什等城。


而鄂对等人驻守和阗六城的兵马本身就不多,额里齐与哈喇哈什这两个城,只有五十余名骑兵,无法对敌人进行反击,更谈不上对敌人进行消灭,只能是拼死防守,清军,以及阿什默特等和阗大小伯克的人马,都有多人伤亡。

同时,霍集占的那个老丈人萨里克,也积极对和阗六城的伯克们进行策反,进行攻心战,向和阗六城扬言,霍集占那边,打算是继续往和阗增兵,和阗六城早晚都守不住。

因此鄂对等人是请求阿克苏这边能够“调发骑兵数百名,以壮声援。”

 

舒赫德收到和阗的告急文书之后,虽然也担忧和阗的安危,但是现在还是救援兆惠迫在眉睫,因此一方面立即派人往阿克苏处报告,一方面给乾隆汇报。

乾隆接到奏报一看,这怎么又出来了一个霍集占的老丈人,真是“殊属可恶”。因此明确指示,这个萨里克,到时候一定也要抓住,押送京城,“勿致兔脱”,千万别让他跑了。

 

阿克苏这边,现在坐镇的是永贵,负责大本营的一切工作。

永贵是十二月二十日接到和阗告急的。对于和阗要求阿克苏这边增派骑兵,永贵现在也是手里面绿旗兵倒是有,但问题还是在于没有马,所有已经集结于阿克苏的兵丁和马匹,都让舒赫德带走去救兆惠了啊。

永贵是东凑西凑,从镇守乌什的玉素富那里搞了二十匹马,又从在阿克苏的副将定柱手里搞了四十匹马,但这还是不够啊。好在有一千匹马正从哈密送过来,就要抵达阿克苏,因此永贵上报乾隆,请求从这一千匹马里分出来一些给阿克苏与和阗,同时等陕甘总督黄廷桂筹集的三千匹马到了,也请求留下一千匹备用。

永贵之所以要在阿克苏这边留一些战马,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永贵得到情报,霍集占正在积极准备,进攻乌什。

永贵是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时候接到报告,十二月二十日的时候,在阿克苏西南的一个叫克勒费音的地方,遭到了霍集占部队的袭击。霍集斯的部队抓走了当地的四个人,而被抓的四个人中,有一个人趁着霍集占的人马不备,逃了回来。这位逃回来的人回来后汇报,说这一股霍集占的部队中,有一个人他认识,也是克勒费音之人,叫做密尔托逊,前面是跟随霍集占去了喀什噶尔,他的母亲还一直在克勒费音。

永贵接到报告,立即派人就把这个密尔托逊的母亲给抓了过来审讯。密尔托逊的母亲供认:他儿子这次来乌什,是为波罗尼都攻打乌什打前站,专门过来探听清军虚实的。

永贵一听,这可不能掉以轻心啊,下令,将密尔托逊之母就地正法,然后立即传令阿克苏、乌什各地,高度戒备,同时加强卡伦的工作,发现敌情立即上报。


 

乾隆接到永贵的奏报,倒是觉得波罗尼都应该没有能力和胆量反攻乌什等地,但也不能漠然视之,因此指示永贵:“乌什距阿克苏颇近,驻兵亦少,贼人欲图攻取之言虽未可全信,而安抚回众,防守城池,自属要务。”

就是说乌什因为和阿克苏挨着很近,所以驻兵也少。虽然敌军说要攻打乌什的话不能全信,但是很可能这会造成乌什回众的恐慌,因此首要的是安抚好当地回众,防守好城池。

至于马匹,等到陆续都到了阿克苏,“自应酌量扣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留用一些。

 

阿克苏这边,十二月十六日,富德终于带着三百余人的先头部队,赶到了阿克苏。

到了阿克苏后,富德得知舒赫德等人已经于十二月初四出发了。于是富德将催促、集结后续部队以及马、驼、口粮等事情,全交给在阿克苏的副将定柱办理。自己则于第二天,带着这三百来人,和随他一同前来的提督、领队大臣豆斌,去追舒赫德。

豆斌,为今天宁夏固原人,由士兵提拔为守备,为绿旗兵将领。雍正年间在与准噶尔人的征战中,曾经力战准噶尔人而受伤,得到雍正的褒奖。乾隆初年,豆斌先后被任命为广东提督、广西提督,曾就改进清军火枪,提出过建议,后被调回甘肃任安西提督。兆惠挂帅新疆后,豆斌被派往巴里坤工作。雅尔哈善围库车时,则被授为领队大臣,主要负责清军从吐鲁番到库车一线台站的畅通和管理工作。现在兆惠被围黑水营,乾隆下旨,令豆斌也跟随富德,一同前往叶尔羌,解救兆惠。


 

那么舒赫德现在情况怎样呢?

十二月十八日,舒赫德已经抵达了巴尔楚克,在巴尔楚克,意外的捡到了四个清军。这四个清军,正是当初跟随纳穆扎尔、三泰的索伦、蒙古兵丁。当初纳穆扎尔、三泰被波罗尼都的军队围住,这几个人侥幸杀出,得以逃脱。而这四个人也都负了伤,逃脱后,一面躲藏,一面艰难地寻找清军的主力部队。

我们知道,纳穆扎尔、三泰是十月十三日到十四日,被波罗尼都的三千人马围住而团灭的,那么到现在,这四个士兵已经脱离大部队两个多月了。

本来他们一共是逃出来了六个人,但是这么些天以来,他们又多次遇到小股敌军。本身这六人就带伤,因此力战不敌,同行的六人中,两个察哈尔士兵又被敌军抓去。

舒赫德当下听这四个士兵汇报中说,一路之上一直有敌军的小股部队,便怀疑这是否为大小和卓侦查清军虚实的哨探。噶岱默特听了舒赫德的疑问,倒是告知舒赫德不必多虑。噶岱默特说,之所以有这些小股的敌军,应该是当初这些人沿途驻守,埋藏了粮食,现在只不过是回来挖粮食的。

舒赫德算了一下距离黑水营的路程,二十日应该就可以度过叶尔羌河,这样还有八九日的路程,就可以抵达黑水营。

由于爱隆阿是从黑水营出来的,因此舒赫德下令,由爱隆阿、噶岱默特为前锋,同时留下五十个士兵,安设台站,通报消息。


 

这时候,紫禁城里的乾隆接到了陕甘总督黄廷桂病逝的消息。

黄廷桂是个汉人,字丹崖,北京房山人,属汉军镶红旗,他的父亲曾经官至福建巡抚。

黄廷桂是从康熙时期的三等侍卫起家,以办事严肃认真、干练老成、不苟言笑、不谄媚权贵而著称。曾经因经济问题,弹劾过时任江苏巡抚的雅尔哈善。

在雍正还未继位的时候,就对他的才干很是欣赏,所以在雍正三年提拔黄廷桂为总兵,两年后又提拔他为四川提督,也就是一个省里,绿旗兵的最高统帅。到了乾隆时期,黄廷桂先后任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吏部尚书等等,最终因为平定新疆,再次担任陕甘总督。而且黄廷桂还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少保。

武英殿大学士始创于明代,为正一品,因为明清两代都不设宰相,因此武英殿大学士就是一个宰相班子,一群武英殿大学士中,位列第一的被称为首辅,就是实际上的宰相。不过到了清代,宰相的权力转移到了军机处,武英殿大学士便更多的成了一种荣誉,只是名义上的百官之长。而太子太保、少保,最初是太子的老师之一,后来也是一种最高荣誉。所以黄廷桂可说是位极人臣。

那么黄廷桂是在甘肃凉州工作的时候,感染了风寒,引发旧病。乾隆当初得知黄廷桂病重之后,还曾专门派御医火速赶往凉州给黄廷桂看病,但最终是无力回天,黄廷桂病逝于陕甘总督的任上。



(今天位于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北白岱村的黄廷桂墓)



对于黄廷桂的病逝,乾隆很是惋惜,这新疆用兵,陕甘总督的位置非常的重要,而黄廷桂自“西陲用兵以来,筹办军需,备极劳瘁。一切规画机宜,动与朕心吻合,数年来转运粮马,事事精详妥协,毫不累民”。

就是说黄廷桂为了新疆用兵这事儿,一直以来是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所有的安排部署,都很合我的心意。而且置办粮草、马匹这些事儿,不仅办理的非常出色,而且也没有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但不管怎么说,现在黄廷桂去世,陕甘总督的位置不能空着。因此乾隆下旨,让在巴里坤负责后勤的甘肃巡抚吴达善接任。吴达善,瓜尔佳氏,字雨民,为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在圣旨里一再告诫吴达善,要以黄廷桂为榜样,做好陕甘总督的工作,同时为了让吴达善尽快熟悉工作,将黄廷桂此前给自己上的折子,制定的计划、方案以及建议什么的,都给吴达善抄了一份发下去,让吴达善好好学习,同时将工作衔接的情况上报。

 

阿克苏这边,到了十二月二十五日,阿里衮带着马、驼,也赶到了到阿克苏。

阿里衮一共是带来了两千匹马和七百五十峰骆驼。到阿克苏后,阿里衮经过查看,两千匹马中,可以直接投入战场的,有一千八百多匹、骆驼七百二十多峰。因此阿里衮将暂不能使用的马、驼,放在阿克苏牧养,带着一千八百多匹马、七百二十多峰驼,与手下的副都统鄂博什,率六百余名兵丁,于到阿克苏的第二天出发,也是一路追舒赫德而去。


 

也就是在阿里衮抵达阿克苏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富德终于追上了舒赫德的队伍。这样,这支清军的指挥权就转到了富德的手中。

在这里,为了照顾记不住名字的同学,我简单梳理一下清军主要的将领。

当然,如果你能很清楚地记住了前面清军各将领的情况,不需要再加深印象的话,就完全可以跳过这一段直接往下看。

 

兆惠,平定大小和卓的主帅,现在被围在黑水营。

 

富德,平定大小和卓的副帅,前面一直跟随兆惠在伊犁的副手,曾参与过平定金川的战役,又在与准噶尔人的对战中战功卓著。现在平定大小和卓,还是任兆惠的副手,一路从伊犁经乌鲁木齐赶来。

 

舒赫德,因为在阿睦尔撒纳投奔清廷时,对阿睦尔撒纳态度冷淡,持怀疑态度,以及后来工作让乾隆不满等,官运几起几落,最惨的时候被一抹到底,成为普通兵丁。在兆惠受降乌什后,因南疆工作急需人手,被乾隆重新启用。最初是任命为侍卫,随后在兆惠进军叶尔羌后,因为工作得到乾隆认可,被不断提拔,基本上是在阿克苏主持清军大本营的工作,被授为参赞大臣,并在纳穆扎尔战死后,接替纳穆扎尔为工部尚书。

 

爱隆阿,副都统,领队大臣。原本也是在伊犁参与平定准噶尔人的工作。大小和卓叛清之后,被派往雅尔哈善手下,进军南疆,在库车之围中,参与击败敌人援军。兆惠进军英峩奇盘山时,让其率八百人马迎接前来的纳穆扎尔、三泰,并护送二人至军营,同时巡查台站。兆惠被围、纳穆扎尔等战死后,接到兆惠命令,返回阿克苏。随后同舒赫德等人,一起被授为参赞大臣。

 

噶岱默特,原拜城的阿奇木伯克,阿睦尔撒纳叛清后,不愿依附,投奔清军。因为清军将领托伦泰被大小和卓扣留,兆惠觉察南疆可能有变,因此与他商量对策,噶岱默特建议,如若大小和卓叛清,那么清军应先攻取库车、阿克苏等南疆北部城镇。之后随阿敏道前往库车招抚,在发现情况不对后,与鄂对力劝阿敏道返回,但阿敏道不听,终于被抓获后杀害。雅尔哈善率队进军南疆后,一直随清军征战。

 

阿里衮,在平定大小和卓之前,曾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兵部侍郎、户部侍郎、两广总督。曾祖为满清开国五大功臣之一额亦都,祖父为顺治遗诏中,与鳌拜、索尼、苏克萨哈一起辅佐康熙的辅政四大臣之一遏必隆,家世显赫,且工作认真,尽心尽力,深得乾隆喜爱。在平定大小和卓中,于巴里坤负责后勤工作。因兆惠急需马匹,遂亲自押送马匹前往前线,被乾隆褒奖,授参赞大臣、吏部侍郎。

 

鄂对,原库车阿奇木伯克,后为清廷加封的回部八王公之一,是为库车王始祖,成为南疆显赫的维吾尔世家之一。最初在阿睦尔撒纳叛清时,不愿依附,携儿子鄂斯满投奔清军。曾与噶岱默特一起,随阿敏道前往库车招抚。雅尔哈善率队进军南疆后,一直随清军征战。在库车之围中多次为雅尔哈善出谋划策,提出一定要扼守道路,但意见不被雅尔哈善所重视,导致库车之围中霍集占、阿卜都克勒木等人逃脱。而其妻子热依木性格刚毅,能力超群,是其得力助手。兆惠进军叶尔羌,鄂对被派往和阗招抚六城,并与和阗伯克阿什默特等镇守和阗。

 

额敏和卓,吐鲁番维吾尔世家望族,后为清廷加封的回部八王公之一,是为吐鲁番郡王始祖。准噶尔统治时期,其两个哥哥被依附准噶尔人的霍集斯之父阿济斯所杀,随后投奔清廷,携带辖下百姓迁居甘肃瓜州。清廷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前,迁回吐鲁番,之后随清军进军南疆,在库车之围中面部受伤,乾隆为此斥责时任清军主帅雅尔哈善。之后随兆惠进军叶尔羌,被围黑水营。

 

霍集斯,为清廷回部八王公之一。其父阿济斯原为吐鲁番地方头目,准噶尔时期依靠准噶尔人,因而其家族成为阿克苏、乌什一带的望族。清军攻打准噶尔大汗达瓦齐时,其为乌什阿奇木伯克,其兄阿卜都瓜卜为阿克苏阿奇木伯克。因在夏特古道路遇黑山派首领海则莱提·玉素甫,察觉其必叛准噶尔,因而建议达瓦齐对海则莱提·玉素甫抓捕,未果。达瓦齐战败后自夏特古道逃往乌什,投奔霍集斯,被其用计抓获,献与清军。随后清军释放大小和卓,派大和卓波罗尼都招抚南疆,霍集斯始终跟随。阿克苏投降清军后,霍集斯与其子呼岱巴尔氐原本设计,打算擒获霍集占献与清军,未成功。霍集斯则骗过霍集占得以逃入乌什城中,正式投降清军,并为兆惠出谋划策,建议先取叶尔羌,同时扼守通往境外的道路。兆惠进军叶尔羌,随兆惠军中,被围黑水营。

 

明瑞,在征讨阿睦尔撒纳时,为副都统、领队大臣,后提升为参赞大臣、户部侍郎。兆惠进军南疆后,随兆惠征战。但明瑞主要的事迹,以及人生顶峰其实都是在平定大小和卓以后,任伊犁将军,平定乌什之乱,任云贵总督、兵部尚书等。后于征战缅甸时,被围自杀。

 

色提巴尔迪,原为乌什伯克,阿睦尔撒纳叛清后,不愿依附,投奔清军。后随雅尔哈善进军南疆。在阿克苏乞降时,因清军将领不知虚实而犹豫时,得其族人报信,始知阿克苏归顺为真。兆惠进军叶尔羌,随队出征,也被围于黑水营。和明瑞有点类似,色提巴尔迪的主要事迹,也是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以后,参与了平定乌什之乱,主动救助东归的土尔扈特人,检举了乾隆的一个小舅子高朴贪污玉石的大案等。

 

永贵,征讨准噶尔部之前,先后任户部侍郎、云南布政使、浙江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等等。兆惠在伊犁平定阿睦尔撒纳时,其被授为副都统、参赞大臣、刑部侍郎,在巴里坤一直负责后勤保障,主管屯田等工作。兆惠进军叶尔羌后,被调往阿克苏,代替舒赫德,负责阿克苏清军大本营的工作。永贵也与明瑞、色提巴尔迪类似,更多事迹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以后,任伊犁将军,主持平定乌什之乱,主持调查高朴贪污案等。

 

玉素富,一般将其算为第四世哈密回王,但实际上玉素富才是其家族被封王的始祖。其家族自其曾祖额贝都拉始,便为哈密的维吾尔世家望族,其家族后成为清廷回部八王公之首。清军进军南疆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一直随军作战,主要是负责对各城的镇守、驻防工作,深得乾隆的信任。兆惠进军叶尔羌后,与霍集斯长子呼岱巴尔氐,共同镇守乌什。

 

此外还有阎相师、努三、定柱、鄂博什、豆斌等将领以及大量的侍卫。同时因贻误军机、作战不力被处死的将领雅尔哈善、马得胜、顺德讷等,以及战死的将领高天喜、鄂实、纳穆扎尔、三泰等,在此就没必要再加深记忆,进行赘述了。



再列一下黑水营之围前后的时间表:


乾隆二十三年

八月三十日,兆惠受降乌什,呼岱巴尔氐迎接清军,霍集斯父子正式归降。

九月,兆惠率四千人马向叶尔羌进发。

九月二十四日,鄂对与清军侍卫等率一百余人马招降和阗六城,驻守和阗并试图联络兆惠。

十月初六,兆惠抵达叶尔羌城下,发现城池颇大,以现有兵力难以攻取并无法围城,因而计划诱敌出城,但霍集占并不中计,反而诱清军攻城。

十月十三日,兆惠从俘虏口中得知英峩奇盘山一带有敌军牲畜及叛清的准噶尔残部,决定抢夺马匹,并消灭叛清的准噶尔残部。

同日,派爱隆阿离开大营,迎接赶来军中的纳穆扎尔、三泰。

十月十四日,纳穆扎尔、三泰急于与兆惠汇合,只携带爱隆阿提供的二百五十名骑兵,连夜赶路,被波罗尼都三千人马包围并全歼。兆惠则在前往英峩奇盘山时中计,被击败后退守黑水营。

十月十七日,兆惠派五人杀出重围,向阿克苏报信。

十月二十一日,鄂对等人自和阗派人联系兆惠,发现兆惠被围,无法取得联系。

十月二十二日,大小和卓水攻黑水营,清军在营中掘渠放水,反而得到水源。

十月二十五日,兆惠所派五人抵达阿克苏,向舒赫德报送被围信息。

十月二十七日,爱隆阿返回阿克苏。

十一月十日,兆惠趁敌军松懈,夺取大小和卓围在黑水营外的高台。

十一月,清军紧急调拨各路人马、粮草向阿克苏集结。

十一月二十六日,霍集占派遣阿卜都克勒木、萨里克等率六百余人攻打和阗之额里齐、哈喇哈什。

十一月底,布鲁特人攻打喀什噶尔。

十二月初三,托克托默特来降,至阿克苏告知兆惠情况。

十二月初,健锐营等援军陆续抵达阿克苏。

十二月初四,舒赫德、爱隆阿、噶岱默特等,率领已集结的三千五百人马,向叶尔羌进发,救援兆惠。

十二月十三日,舒赫德于进军途中接到和阗鄂对等人告急。

十二月十六日,富德自伊犁经乌鲁木齐抵达阿克苏。

十二月十七日,富德、豆斌带领三百余人,自阿克苏出发追赶舒赫德。

十二月十八日,舒赫德抵达巴尔楚克,遇到护送纳穆扎尔、三泰等人,被击败后逃出的四个清军。

十二月二十日,永贵接到和阗告急。同日,大小和卓派小股部队侦查阿克苏、乌什一带,扬言要攻取乌什。

十二月二十五日,阿里衮携带马、驼抵达阿克苏。

同日,富德追上舒赫德,并接手指挥权。

十二月二十六日,阿里衮、鄂博什率六百余人,携带马、驼自阿克苏出发,追赶舒赫德。


 

那么到了十二月二十九日,富德、舒赫德等在途中抓获了几个俘虏,经过审问得知,霍集占已经得知了清军大军前来,救援兆惠的消息,因此是竭尽全力,疯狂攻打黑水营,意图在清军救援到来之前,拿下黑水营。

富德等人一听就急了,黑水营这是危在旦夕,得加紧行军速度,火速驰援啊。因此富德下令,所有兵丁丢弃多余的辎重,“乘骑驼只前进”,轻装前行,是直奔黑水营。

到了乾隆二十年正月初六这一天早上九点左右,富德的援军,便抵达了一个叫呼尔璊的地方附近。关于呼尔璊具体在什么位置,今天有不同的说法,但大体上是在今天巴楚县(巴尔楚克)南部的色力布亚镇一带。一种说法是呼尔璊在今天巴楚县阿克萨克马热勒乡以南、色力布亚镇以北,在这两个地方之间,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所谓呼尔璊,就是在色力布亚镇的南边,今天麦盖提县北部的库尔玛乡,库尔玛就是呼尔璊的不同译音。


 

富德的大军抵达呼尔璊附近时,大小和卓的军队忽然便出现在了清军的面前。我们知道,舒赫德一开始是带出来了三千五百余名清军,而富德则是带了三百人,加起来是三千八百多。富德估算了一下大小和卓的军队,至少是达到了五千人以上,而且是占据在高岗之上,居高临下挖好了壕沟。显然,大小和卓是早已在此布好了阵势,以逸待劳等待清军。

富德立即部署兵马,令清军各队人马排开,施放枪炮,安排长于射箭的索伦兵、察哈尔兵兵分列两翼,开始迎战。

这一打起来,双方是打的难分难解,从巳时战到申时,也就是从上午十点左右,一直打到了下午四点左右,接连打了六七个小时,互相冲击十余次,最终清军算是暂时遏制住了大小和卓的攻势。



但是敌军始终在高处,清军在低处,这就很吃亏。因此富德决定,无论如何,还是要抢夺敌军的高地。因此安排豆斌率领中军枪炮部队,强攻敌军占据的高岗。富德自己与将领努三率领左翼,负责夺取敌军的中军大帐和旗纛,冲击敌军的枪炮部队;舒赫德、爱隆阿二人则率领右翼,攻打壕沟内的敌军,抢夺壕沟。

临近傍晚,清军的进攻终于奏效,大小而和卓的军队难以阻挡清军的猛烈冲击,开始败退,清军则一口气追了七八公里,杀死敌军百余人。但清军的问题还是缺少马匹,本身马匹就不多,而因为拼命赶路,马匹又大都疲乏不堪,加上这六七个小时的激战,大量马匹中弹而死,真正能拿得出来继续战斗的马匹,只有一百余匹,所以虽然击退了大小和卓的军队,但是也无法追的再远。

见大小和卓败退而去,富德下令,寻找有水源的地方扎营,停止追击。

 

那么大小和卓的军队,真的是因为清军的攻击,失去战斗力败退的吗?

并不是。大小和卓事实上选择了多处有利地形,用以阻击清军。霍集占还是老办法,如果能消灭清军,那么就消灭,如果一次啃不下来,那么就撤退,在第二道防线上等待清军。

因此,第二天,清军拔营前进后不久,便再次遭遇到了大小和卓的军队,还是占据着高岗之上,以有利地形,攻击清军。而且这一天,清军已经进入了戈壁地带,在这样的地方阻击清兵,清军将很快因为没有水源而失去战斗力。


 

对于富德、舒赫德等人来说,面对这种情况是毫无选择的余地,不管大小和卓在哪里阻击,都得拼力迎战。

因为缺乏马匹,所以这一天清军的还击以抢炮为主,而大小和卓这边也学聪明了,你放枪炮,那么我就后撤,你继续向前,我就再围过来进攻。所以正月初七这一天,双方便这样相持了一昼夜。

 

到了正月初八,战斗进入到了第三天。这时候,霍集占也算是看出来了,清军由于缺马,无法对自己进行有效地追击,而且经过两天的战斗,缺少马匹的清军已经明显开始疲乏,因此开始对清军合围,“四面进攻”。清军虽然奋力击杀,但是大小和卓的军队不断增加,意图将清军死死地围住。

清军这边,则因为始终被阻挡在荒漠戈壁,已经两昼夜缺乏水源,只能找到一些冰块,是“吞咽零星冰块,人马俱乏”。

当天晚上,富德一面派人向阿克苏方向,催促正在赶来的阿里衮,寄希望于阿里衮押送的马匹快点到来,另一方面,下令全军前行,安排健锐营殿后,好冲破敌军包围,寻找水源结营。而大小和卓的军队则一直尾随着清军,不断的追击,好在健锐营的战斗力出色,是一次次击退敌军。双方就这样又缠斗了一夜。




到了正月初九拂晓时分,清军终于来到了叶尔羌河岸边,这时大小和卓的军队再次围了过来,意图抢夺清军的渡口。清军现在倒是不缺水了,因而是踞守河岸还击,又从天亮打到了夜晚。

看到这种情况,富德觉得这样耗下去,不是个事儿,只能是越耗越对清军不利。因而便与舒赫德等将领开了个会。富德说,现在的情况是敌军很清楚咱们马力不足,所以才敢不断的攻击侵扰我军。我军是完全被人家的节奏带着在走,非常被动。这个局面怎么破?只有给敌人来一次痛击,必须得让敌军感到疼了才行,这样不仅有可能扭转局面,还能起到振奋我军士气的作用。

大家一商量,以现在这个情况,也只能如此了。因此,富德决定,在当天夜里,反客为主,挑选精锐力量,偷袭敌军大营,冒险搏一搏,总之是不能再跟着敌人的节奏走。

当下富德清点了一下军中的马匹,这时能用的战马也就五十多匹了。于是富德挑选了五十多名精兵,配上仅有的这些马匹,同时又挑选了“健步兵丁二百名”,也就是跑的快的步兵二百名,当晚劫营。

 

等到“夜月落后”,清军派出偷袭敌营的部队正在向敌军摸去的当口,忽然就听到战马嘶鸣、奔驰的声音,明显是有大量人马正朝着清军大营的方向奔来。众人不禁心中一紧,莫非是霍集占也想到了劫营这一招,派了大批人马前来偷袭?

然而当这支队伍到了近前,清军定睛一看,不由大喜,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押送马匹的阿里衮,带着战马和六百多清军,赶到了近前。

 

敬请留意《大小和卓之乱(二十七)兆惠突围》

喜欢Michaelliu88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ichaelliu88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