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寒碜”到繁荣,香港经济却由“实业救国”沦为“炒地皮”?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0-02-29 0:24 已读 1079 次 2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淞沪会战开始,企业家带着资本与技术离开上海,香港工业迎来腾飞良机。

文/霍安治

香港,1939年,一位上海旅客储福兴在最繁华的港岛中环登岸观光,漫步皇后大道中,却大失所望——香港怎么这么穷!他记录:“市面不及上海之繁华,尤其永安、先施两个百货公司,其规模甚小,即无特殊之处可饱眼福,自感无留连之必要。乃迅即返船憩息。”

回到客轮,储福兴又见到香港同胞讨生活的辛酸。“一船系专门表演特技者,颇为精湛。只要你将身上多余港子,抛入海中,该人立即纵身入海,以嘴衔住钱币。屡试屡验,决不落空,神乎其技。”

储福兴并非特例。当时来自大江南北的旅客,对香港的第一印象常是寒碜的。不但无法与上海相比,就连广州、天津乃至哈尔滨都比香港繁华。今日华人对香港的刻板印象,是经济繁荣、民生富庶、跑马跳舞、遍地明星的“东方之珠”。实际上,香港的经济起飞迟至1950年代才跚跚起步,而英国是在1842年占领香港。换言之,英国殖民统治110年后,香港才开始富起来。

拖了110年才富起来,主因在英国只视香港为英国商人进军内地的跳板,无心耕耘本地经济。经历百年统治,英商富得流油,占香港人口98%的华人老百姓仍打赤脚。直到1920年代,广东的“实业救国”热潮牵起香港经济,才跨出走向富裕的第一步。抗战军兴,大批内地企业与资本向香港逃难,迅速充实经济实力。熬过日寇占领与战后重建,“香港制造”在1950年代传奇起飞,香港华人总算富了起来。

香港的经济起飞,主要是中国人自立自强的成果。香港华人大企业家发达后,却转向模仿洋人,大玩炒楼炒股的金融资本游戏。1980年代,香港经济走向下坡,蹉跎至今,“香港制造”拍成电影,竟沦为一部悲剧。


6park.com

1941年,香港繁荣的小商业街。 6park.com



只有“洋行经济”的转口大港

清末民初,香港经济依靠内地进出口的转口贸易,但转口贸易只有洋商能赚钱。占香港总人口98%的华人,大多依靠低微的苦力工作艰难度日。

1939年,储福兴眼中的香港是个穷地方,英国人却觉得是大好年代。1937年抗战军兴,上海天津等国际大埠陷入战火,内地进出口完全依赖香港,转口贸易火爆劲升。1935年香港进出口总值为港币8.03亿元,1937年增至10.84亿元,1938年再增至11.3亿元,这是英国百年殖民的极盛时刻。

然而,只有掌握贸易与船运的洋商,才能享受这黄金岁月。山顶与九龙塘的花园式欧洲居民小区美轮美奂,还要讲究“英国乡村式的绿色视野”,大气展现转口大港积累的财富。华人老百姓却普遍住在拥挤的“唐楼”,没有独立厕所,烟囱厨房公用,小窗采光差,空气不流通,居住空间紧缩到极致。30到90平方米的单元,普遍以木板再隔间,一户可以住几十人。

华人区的恶劣环境造成鼠疫大爆发,港英当局被迫重订居住标准,新规定留给华人的法定生活空间是每人1.65平方米。能“蜗居”唐楼已属幸运,更穷困的华人只能住在山坡、街边乃至天台上搭建的“寮房”。

储福兴漫步的皇后大道中,留有许多经典老照片,路上洋人着呢服皮鞋,华人则大多是打赤脚的苦力、小贩与人力车夫。

“以星岛日报为例,1938年9月期间的一些例子显示,食品如辣椒豉油王……都可算是具代表性的广告。”香港理工大学教师史文鸿利用当时中文报纸的热门广告,生动说明华人老百姓“生活水平偏低”。“素质高一点的食品,就成为推介的重点。”华人如此贫穷,主因是港英当局的转口经济政策,完全为尖端一小撮洋商的利益量身打造。

让洋商发财的转口经济,由海运与贸易业开始。全球洋货漂洋过海到香港,利用“内河航行权”转口各大商埠深入内地,再由内地搜集土产原料,由香港转口运向世界。香港英商三大行是怡和、和记黄埔与太古,全由航运与贸易起家。

香港第一大的怡和洋行,事业基础在船队,“红烟通”称霸东亚南海与印度洋,进而争夺中国内河。航线到位,怡和于15个内地主要商埠建立起庞大的码头、仓库与船坞,作为贸易基地,就能充分运用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低税优势,铺开水银泻地的细密经销网,倾销洋货。大至工厂机台,小到针线纽扣,洋货无所不包。即使是最偏远的穷乡僻壤,也能买到印度匹头裁衣,美孚火油点灯。

经销网换个方向,又是收购全国土产的出口据点。北起辽宁牛庄,南到广东省城,全面掌握内地南北货物出口。东北大豆、华北鸡蛋、长江流域茶叶、西北皮毛、西南桐油与广东生丝,大量收购运往欧美。一手抓住远洋近海与内河航运,一手掌握内地进出口,怡和成为香港第一大商。

于香港本地,怡和的投资集中在航运与贸易业。1863年,它联合香港各大船运公司成立香港黄埔船坞,掌握修船造船业。1886年与富商遮打合作建立香港最大的码头仓库公司“九龙仓”,又进军保险业,完成航运一条龙产业链。贸易源自资金流动,怡和直入金融业,自办汇兑押汇与钱庄抵押贷款,1864年,香港各大洋行合办汇丰银行,怡和竞争不力,索性入股合作,更与汇丰银行联手创办投资公司“中英银公司”,攀上金融业顶峰。

由船运、贸易、码头仓储、修船造船、金融保险到投资公司,怡和已经打造出转口经济的完整产业链。而太古、和记、铁行等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大型洋商,大致追随怡和的脚步发展。于是,香港经济的未来,就看怡和的下一步。

怡和在香港的下一步,却是炒地皮。
香港华人的苦力经济

上个世纪初,使香港华人富起来的唯一特效药,是兴办工业。

工业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在珠三角传统农村,一家农户若能拿出5块现大洋,就是邻里侧目的富户。但若到省城的成衣厂打工,一个技术性中等的岗位,每月可以挣到4到7块大洋。在工厂干一个月,比在老家干一年农活还要赚钱。工商富起来,服务业顺势而起。街边拉个人力车,一天也能挣上6到7个毫洋。而工厂所需的农矿原料来自农村,工商景气发热,农民也跟着富起来。

但垄断香港经济政策的大洋行,并不乐意在香港办工厂。

中国人拼命办厂,是为了驱逐洋货。香港洋行靠进口洋货赚钱,在中国办厂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于鲁麟洋行任职多年的邓樵光,对香港洋行知根知底。在他的印象中,整个香港洋商圈只有太古糖厂与屈臣氏汽水厂的产品是“香港制造”,其余全是进口贸易,“微如一口钉、一粒钮、一针、一线,亦靠进口”。

因此,香港的洋资工厂非常少,主要集中在航运业。远东最大的太古船坞,雇工5000人,光是船只所需的油漆就能再撑起一个油漆厂。但在航运业之外,洋商只肯小量投资改善香港衣食环境的工厂,只是办厂实在难。

1907年,英国商人连尼成立“香港磨面公司”,号称“20世纪初香港最大工业投资”,但澳洲面粉是怡和洋行转口的大宗商品。连尼与洋面竞争,只撑了一年就破产,上吊自尽,留下“吊颈岭”的忧伤地名。

怡和尝试在香港办纺纱厂,但代销洋纱才是轻松生意,最终全厂迁上海。香港唯一的洋商大厂是太古糖厂,就近精炼爪哇糖,“太古车糖”称霸远东,却只是特例。

对转口贸易而言,真正值得投资的工厂,是将内地农产品包装或制成半成品以便利出口的加工厂。但加工厂必须设在原料集散地附近,香港是远离原料产区的转口港,没有设立加工厂的价值。

因此,香港大洋行所属工厂群,集中在天津、汉口、南京、汕头与广州各商埠,尤其是集散长江流域土货的上海。怡和是上海工业一霸,丝厂加工生丝,茶厂打包茶叶,冷气堆栈将鲜蛋加工为蛋粉与冰蛋。规模最大的打包厂,则设在外滩北面苏州河进黄埔江的最精华地段,沿长江收购的棉花羊毛驳运到厂,立即打包入栈,就近在虹口码头区上船,直放香港转口,出货效率沪上第一。

其他的香港大洋行,基本照抄怡和模式。和记以蛋品冻肉为主业,在南京建立全中国规模最大的打蛋冷冻厂,年产各种蛋品5万吨,每日包装冻猪3000头,冻鸡冻鸭2万只。太古在营口设立大型榨油厂,是东北大豆的出口重镇。

香港缺乏设厂价值,于是怡和在香港改行炒地皮。1889年,怡和与遮打合作成立置地公司,收购中环地皮改建办公大楼,坐收重利,证明房产业才是获利前景最佳的暴利行业。其次,城市公用事业也是稳固投资。香港电灯、中华煤气、中华电力、香港电车、香港电话与大东电报局公司,都引来洋商竞相投资。

清末民初战乱频仍,农村破产,老百姓在家乡活不下去,宁可“卖猪仔”下南洋,就近在香港打工也是一条出路。转口经济给98%的华人提供工作机会,主要是苦力工作。华人进航运业,一般从事跑船、铲煤、修船与搬运工等苦工。在城区找工作,大多也只能从事夫役、摊贩、家仆、侍者等底层工作。香港海员1922年大罢工,全港人口54万余人,27%参加罢工。洋人对华人罢工的第一印象,是垃圾无人打扫,粪便无人清理,家务无人代劳,香港沦为“臭港”。

香港华人里也有极少数富裕的“高等华人”,尤其是洋行买办,财力常在百万以上,但买办的事业思维与英国人相同。香港华人首富是怡和买办何东,英王策封“下级勋位爵士”,港英委任“非官守太平绅士”,他的投资事业集中在航运、贸易与地产。何东有家训:“银纸在手搓到实,千祈唔好跣手(钞票紧握在手,千万不要滑手)。”办实业虽能造福全港华人,“跣手”风险却很高。

然而,来自内地的“实业救国”热潮,拯救了香港华人。
来自广州的“实业救国”

1920年代,“实业救国”呼声响彻全国,与香港一水之邻的广州,民族工业飞速成长。粤港一家,大批广州实业家将事业拓展到香港,种下“香港制造”的种子。

广州是华南现代工业的起源地。早年的民族工业,普遍无法达到100%自制,总有些关键的材料配件需由洋行采购。广州邻近香港,洋料订货近水楼台,工商资讯更是便捷。一次大战时期,欧美各国忙着打仗,中国实业得到发展良机,广州工业迅速起飞。到了1920年代,广州已经有完整的民生轻工业。1930年代,陈济棠主政岭南,积极保护国货,进而推动冶金、化工等重工业,开创民族工业成长黄金时期。

以穿衣为例,1930年代的广州,机器织布、成衣、针织与树胶业已经非常发达。布店里的国产黑色平纹“爱国布”价廉物美,有力挤压洋布,成为国人裁衣首选。贴身的内衣更已完全国产化,民初洋内衣盛行,法国120支纱“鹿头牌”线仔内衣一件要价3个毫洋;针织业急起直追,利工民织厂的120支纱“金鹿牌”笠衫(机制内衣),点名挤压鹿头牌,价格一半,质量略次,三年内将洋内衣挤出市场。

身上穿国货,足底更是国货。市面上的机制袜,虽仍使用英制“烟治”(英吋)标示尺码,但已清一色来自本地针织厂。胶鞋也是国货。1930年代,广州胶厂百余家,年产胶鞋1000余万双,完全占领本地市场。

民族工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步是以国货取代洋货的“进口替代”,第二步是争取外销的“出口扩张”。而民间勃兴的民族工业,总是由低技术、低资本的民生轻工业做起,因此,第三步需由政府引导投资,发起“产业升级”。形象地说,在1930年代,广州几乎完成“进口替代”的第一步,民间厂商奋力跨出“出口扩张”的第二步,而陈济棠则迫不及待推动了“产业升级”的第三步。

“出口扩张”需要贸易商,香港有通向全球市场的现成网络。怡和、太古等英国洋行虽然不可能为中国货效力,但华商早已利用香港航运,自力铺成全球贸易网。“金山庄”出口美洲,“南非庄”出口非洲,“泗水庄”与“三孖庄”出口南洋,“暹罗庄”“石叻庄”“安南庄”与“仰光庄”出口东南亚。省城民族企业家的下一步,就要到香港设厂,进军全世界。

“查本港工业制造,近年颇有蓬勃兴起之机。”1932年,香港华商总会主席黄广田撰文为民族企业家叫好,“中国人现有一种强烈趋势,即欲使中国,不依赖外国机制进口货而自制造之,以供自用。香港既得地理交通之方便,复得政治保护之安宁,凡欲办理一新实业,则彼必自然的趋集于本港开办之。”

南洋兄弟烟草、广东兄弟树胶、周艺兴织造、利工民衫袜……大批广东企业涌入香港设厂,产业很快超越民生轻工业范围。1930年,广东机械业的龙头大厂协同和在土瓜湾设厂。协同和不但是修配机器专家,更能制造机器,由机械碾米的米磨机,到驱动轮船的内燃机与柴油机,都已市场化生产,打破机器只能向洋行订购的迷思。于调景岭建厂的捷和制造厂,大踏步向军用器材发展,在香港自制德式钢盔与防毒面具,源源供应抗战。

产业只要生根,发展如同滚雪球。在广州起家的岭南电筒厂与南针电筒厂到香港设厂,质量受到肯定。原本供应手电筒材料的鲁麟洋行,索性掉转枪口,与两厂合作,将中国制手电筒出口欧美。庞大的外销商机使香港手电筒制造业迅猛勃兴,不到十年,冒出近十家品牌手电筒厂:旺角日升厂“蚬壳牌”,湾仔长安厂“火车牌”、南盛厂“蝴蝶牌”与泰山厂“骆驼牌”,筲箕湾中南厂“鹦鹉牌”、明华五金厂“天秤牌”与南京厂“奖杯牌”,铜锣湾星洲电器厂“狗头牌”……

来自广州的制造业,在香港制造大量工作机会。据统计,1931年的香港从事制造业人口高达24%,只有13%从事佣工与饮食业。华人工业之盛,引起港英当局注意,于抗战前一度计划成立工业区。
“香港制造”的沉沦

抗战在1937年爆发,上海陷入战火,企业家带着资本与技术离开上海,香港工业迎来腾飞良机。

上海企业同样以民生轻工业为主,技术却更上一层楼。同样是味精,广州天生味源厂的“味源”粉体粗糙易发潮,不耐久存,无法出口。上海天厨公司于九龙马头角道建厂,风味赶超日本货,出口迅速占领南洋市场,进而打进美国,年产量达到180吨;同是印刷厂,广州流行五彩石印,最大生意是印制彩色商标,而中华书局与大业公司在香港设厂,印刷业一步直达印钞票的最高境界。

官营工厂更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资源委员会紧急采购的奔驰大卡车,以散件海运,在九龙设立新昌汽车厂组装,香港出现了汽车工业。对美易货借款以滇锡偿付,云南锡业公司在香港开炼锡厂,将粗锡精炼为九九标准锡,香港出现了矿冶工业。

抗战使香港工业火速扩张。1940年,香港注册工厂多达800家。香港在1941年底沦陷,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但潜藏在民间的技术、资本与熟练工人,成为战后工业再起的动力。

1950年代,香港转口经济熄火,港英当局束手无策。就在洋商美梦破灭时刻,几乎完全由华人组成的工厂全力冲刺,制造业猛烈井喷,居然取代转口洋商,撑起香港经济。1959年,香港的工业产品出口值超过转口,进入经济起飞期。

香港华人快速富裕,不再稀罕辣椒豉油王,报纸最热门的广告改为手表。1960年代流行“原子粒收音机”,1970年代的广告主角则是音响、空调、电饭煲等家庭电器。在香港呼风唤雨的大企业也不再是洋面孔,华人企业家称霸香港,和记黄埔与九龙仓居然被华人收购。

然而,快速崛起的华人企业家迷失了,纷纷抛下本业,模仿洋人进军以钱滚钱的金融房产业。世界船王包玉刚“弃舟登陆”买下九龙仓,成为酒店与物业霸主。开塑料厂起家的李嘉诚靠地皮与金融投资成为“李超人”,更大抓公用事业,发展方向与150年前的怡和雷同。

华人大企业家改行炒地皮,工业原地踏步,基本维持1930年代以民生轻工业为主的广州风格。廉价塑料玩具、化纤成衣与电子表成为“香港制造”的代表。1970年代,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全力推动产业升级,香港却原地踏步。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楼塌了。”1980年代,香港制造业改为“前店后厂”,以深圳、东莞、惠州的工业新区维持生命力,但工业不升级,注定没有前景。新世纪之交,香港靠贸易、金融与炒地皮维持浮华荣景,忘了港英时代的失败教训。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