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为什么不高?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7-27 11:20 已读 770 次 1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作者 / 改之理zcw

商人并不直接进行生产,而是在商品的流通和交易中发挥作用。

交易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分工。

没有专业化分工,就没有交易。

中国古代是自然经济,绝大多数都是男耕女织,自己生产,自己消费。对交易的需求本来就低,所以商人的作用也就不显眼。

当然,中国古代有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生产,也就是他们认为的实体经济,这些人的作用不是很大。不像现在。

专业化分工不强,商品交易不重要,商人地位低,此外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货币不发达,整个经济体的货币化程度是很低的。政府收税主要是实物税,或者徭役兵役。为什么不能像现在一样用货币代替?因为专业化分工不强。

这个和西欧封建社会是一样的,为什么采取这种分封制?就是为了在专业化分工极地,货币化程度不强的时候,统治者实行有效率的生产和掠夺。这个时候西欧也是反商业的。

不过,商人在西欧比在中国地位高一点,因为西欧是分裂的,而且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差很大,需要不同地方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交易。

当然,这都是从统治阶级的角度看的,真实的世界里,商人还能属于最有钱的那部分人,只是社会地位比较低。

统治阶级重农抑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中历史课本说的,“把人民限制在土地上”,建立详细的户籍资料,便于征兵打仗。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资源配置是一种“掠夺性”的,也就是最有效的获得资源的方式,不是自己去生产,而是去掠夺。这个掠夺的资格,就是通过科举获得文官职位。再有钱的人,官员一句话,就通过权力让你一贫如洗。中国的价值观是官本位,这个是合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得不到有效的保护。那么为什么不保护呢?还是同样的道理,因为社会没有必要提供这样的激励。

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社会对一些人专门从事商品的交易的需求得到提高,这些人在生产中的作用用来越大,自然地位就高了;此外,这个社会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提供有效激励,变得有利可图,同样是获取财富,当官的优势不是那么显著,商人的地位也就自然得到提高了。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