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杨白冰1955年只是上校,33年后成为上将,哥哥的地位更高
送交者: 苏荃[♀★品衔R5★♀] 于 2020-10-06 15:08 已读 3700 次 1 赞  

苏荃的个人频道

1988年,我军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二次大授衔,共授予了17位上将,包括1955年的开国上将洪学智、中将张震、秦基伟、少将尤太忠、李德生等人。

其中,还有一位上将,在1955年时还只是一个上校,名叫杨白冰。

1988年授衔时,杨白冰时任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他还有个哥哥地位更高,就是杨尚-昆。


杨白冰1920年出生于四川潼南县双江镇(今属重庆),父亲杨宣永是一个很开明的人,家里的十几个孩子全都投身于革命,杨白冰直到晚年还记得父亲当年对他说过的话:“娃儿,要看看你四哥(杨闇公)和五哥(杨尚-昆),要向他们看齐,头断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国断了头啊!”

在哥哥们的影响下,杨白冰在1938年也去了延安,加入了共产党,开始了革命征程。

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杨白冰多次请缨上前线,上级考虑到他还是个学生,就劝他留在后方,但杨白冰坚定地说:“我虽然是一个学生,但我更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站在抗战的最前线!”

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如愿以偿地去了华北抗日前线。

初到山西,眼前的一切令他沉默了,黄土与战火交织在一起,断壁残垣随处可见,但让他欣慰的是,有一群纯朴的老百姓,他们依然对生活充满向往,他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八路军,一定能打跑日本鬼子!”

6park.com

1942年,日寇开始了“大扫荡”,当时杨白冰正担任民运队队长,组织村民向山里撤退。一路上,男女老幼拖家带口,速度缓慢,杨白冰站在大路旁,扯着嗓子喊:“乡亲们加把劲儿啊!天黑前一定要全部上山啊!”

这时,一个神色慌乱的大娘突然冲到他跟前,扯着他的袖子说:“孩子,孩子,我的羊不见了,你帮我找找啊!”老大娘边说边哭,杨白冰立刻准备回去找。

有人劝他说,后面太危险,为了一只羊,不值得回去冒险,但杨白冰说:“那是老大娘最值钱的东西,当然值!”

杨白冰回到村子,终于找到了羊,但是日寇也已经到村子里了,杨白冰就抱着那只羊,藏在一座茅草堆里。神奇的是,那只羊始终都没有叫一声,让杨白冰躲过了一劫。

1947年,杨白冰离开了华北,随军挺进大别山,开始转入战略大反攻。当我军打下河南新县后,杨白冰留了下来,担任县游击大队政委。新县虽然打了下来,但并不意味着就安稳了,比如残留在这一带的国民党民团,就经常出来骚扰百姓,让百姓苦不堪言。

杨白冰知道后,非常愤怒,对游击大队的队员们说:“必须得打,狠狠地打!要不然,老百姓就没一天安生日子可过!”当然,杨白冰也知道,游击大队的实力太弱小,不能和他们硬碰硬,于是杨白冰就想了一个办法。


杨白冰找来当地的乡绅们,请他们在城外搭台唱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又在城里散播消息,说游击队已经撤出了新县,上了前线。

果然,几天后,国民党的民团都来了,喝酒吃肉,好不快活,乡绅们也都陪着笑脸敬酒。喝到半醉的时候,游击队突然从天而降,把民团的几个头头儿包围了起来。

杨白冰端着枪,对那几个民团头头儿说:“这菜也吃了,酒也喝了,是不是该把以前欠的账也还了啊?”

三天后,这几个民团头头儿被公开枪决,民团队伍也被瓦解,当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1955年授衔时,杨白冰被授予上校军衔,不是很高,但他后来的发展非常快,到1988年第二次授衔时,已经高居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众望所归地被授予上将军衔。

2013年1月15日,杨白冰将军因病去世,享年93岁高龄。

喜欢苏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苏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