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种刑罚叫髡刑,无疼痛却很屈辱,可如今男子几乎每天都做

送交者: 曾经的我们 [☆★★★声望勋衔15★★★☆] 于 2022-09-03 23:03 已读 2340 次 1赞 大字阅读 繁體閱讀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大家都对人权和自由的概念很模糊,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在古代的封建统治下,产生了许多严酷的刑罚,人们忌惮于这些五花八门的刑罚,所以才能勉强维持社会的稳定。

今天的罪犯,除了死刑,也就是剥夺人身自由和劳动改造,而古代却经常会伤害犯人的身体,可是有种刑罚叫髡刑,它不会对罪犯的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却能让人感到十分屈辱,然而今天男子们几乎每天都会做这件事。


01古代刑罚多种多样

封建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所维护的只有自己的政权,而且经常采取的是愚民政策,为了防止普通人作乱,以皇帝为代表的统治阶级会用很严酷的刑罚来让大家听话,因此在古代产生过很多五花八门的处罚方式。其中让人最不寒而栗的就是凌迟处死。虽然和砍头一样都是死刑,可是凌迟给人的恐惧却十分独特。

电视剧中的那些英雄好汉一旦失败,在被砍之前都会大喊“脑袋掉了碗大个疤,老子二十年后还是条好汉”,这也说明同样是死,砍头却来的痛快,不会给受刑的人太多痛苦。而凌迟却十分恐惧,说简单点就是把犯人千刀万剐,这是对于罪大恶极的犯人采用的刑罚。如果切几刀犯人就死了倒也没什么,让人恐怖的是实施凌迟的刽子手都是专业的。


×

具体要用多少刀都有固定的数目,而且在结束之前都不会让罪犯咽气,所以罪犯就是看着自己被千刀万剐,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除了这种重口味的刑罚,还有一些比较普通的。像流放边疆,这样的刑罚一般适用于政治犯人,因为除了会给其身体上带来伤害,而且会对其心理造成很大落差感。

一个被流放的犯人在路途中会受到押送官差的各种侮辱,曾经高高在上,如今却成为被人喝三道四的对象,就算到了被发配的地点,这里也到处都是荒山野岭,自己也只能夜以继日地做工,就算逃出来,跑上几天也见不到人家,最终也只能累死或者饿死。


所以被流放是一种身体加心理的双重折磨,会让曾经权倾朝野的人因为巨大的落差而怀疑人生,这也导致历史上许多人被发配边疆后,在路途中就会有很多人选择自杀。

02髡刑是什么

相比死刑和流放这两种比较残酷的刑罚,下面还有一些比较温和的方式,可是却具有很大的侮辱性质。比如我们熟悉的刺字,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很多梁山好汉脸上都有金印,这说明很多好汉都曾是宋王朝的钦犯,而且宋江后来还让神医安道全把自己脸上的金印去掉,这当然只是特例。


广告你对光纤尾纤知道多少呢?
×

当时大部分的犯人是没办法去掉这个印迹的,所以只要自己走在大街上,立马就会被人知道自己是坐过牢的,那么他找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从而遭受很多的冷眼和嘲讽,而且古代实际上的刺字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中的更加深更加大,甚至到了清朝时,对于一些被发配的犯人,朝廷为了防止他们逃跑,会在犯人脸部两边都刺字。

一边是罪行,另一边是姓名,而且会用满语和汉语分别刺字,这种手段不可谓不残酷,犯人也就只能无处遁行,一辈子都会带着这份耻辱,活在别人的讽刺中。和刺字同样具有侮辱性的就是髡刑,它的实施方式就是把犯人面部的毛发全部剃光。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有一种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


人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和毛发都是父母所赐,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损坏,如果谁伤害自己的毛发,那么会被视为不孝。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在一次行军途中,他下令让士兵绕开农民的庄稼,谁踩了庄稼就要砍头,可是曹操的马却不小心踩到了庄稼。

他为了维护军纪,气的要自杀,最后大家纷纷劝谏,曹操则割下自己一把头发。这也说明在古代头发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一个人被处了髡刑后是很难出门的,他会被大家看做不孝的人。

03现在流行“髡刑”

髡刑在古代是很耻辱的刑罚,可是同样的,我们知道出家人都要剃光头发,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当时一些人信奉佛教,因此出家做了和尚。可是社会上对此一片骂声,和尚在当时被大家称为“髡人”,这也说明这种刑罚在古代的羞辱性之强。

到了清军入关,多尔衮下了剃发令,当时很多有气节的人都拒绝这个命令。他们宁愿掉脑袋也不剃头,这也说明头发在我国古代人心目中就像手足一般重要,是不能随便伤害的。


×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定期剪头发和清理胡须成了人们的日常,男子每天早上醒来都要刮胡子,刮鬓角,让自己干干净净。如果一个古代人穿越到现在,他看到这种做法肯定会被惊得目瞪口呆。

从医学角度来看,经常清理胡须和头发对一个人的身体干净是有很好的作用的,因为这里面很容易产生细菌,定期清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所以如果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一定记得不要随便刮胡子或者头发,不然很有肯定闹出笑话来。


04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想观念,社会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当中,古代的一些东西并不适合现代,现代的也并不一定适合古代,我们对于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东西要批判地继承,不能全部接受,也不能全部否定。一定要认清其原理,批判地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然后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正能量的东西。


喜欢曾经的我们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曾经的我们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