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联到底有多厉害?三个已经独立的国家硬是被它吞并了

送交者: 狂心中 [♂★★★★如狂★★★★♂] 于 2023-11-23 6:59 已读2288次 大字阅读 閱讀
引言

苏联,这颗星球上曾经唯二的超级大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能够和巅峰时期的美国全面竞争的国家。在苏联刚刚诞生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想到过,一个全新的国家能够在短短的二十年内,就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废墟国家,发展成一个无比强大的红色巨人。

而苏联这个国家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逐渐崛起的时候,也迸发出了无穷的威力,似乎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她了。

即便是在冬季战争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苏联依然在1940年全面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这三个已经独立了二十多年的国家,不可谓不猛...。

(苏联)

一、红色巨人的忧伤

波罗的海三国,这里曾经是俄罗斯帝国在北方战争中,取得胜利从而获得的战利品。虽然这里曾经是独立的国家,也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然而波罗的海三国就如同波兰以及芬兰一样,的确在俄罗斯帝国的阴影之下,被统治了很久很久了。

而在俄罗斯帝国解体之后,波罗的海三国也成功的获得了独立。并且与亚美尼亚以及乌克兰那样短暂的独立不同,波罗的海三国在西方国家的支持下,成功的稳固住了自己的政权,并且长期的存在了下去。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波罗的海三国始终都维持了自己较为独立的地位。就算是在苏联对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之后,依然没有对波罗的海三国动太大的心思。因为此时的波罗的海三国,有着来自德国的支持,毕竟这里是苏联和东普鲁士地区的缓冲区。

(波罗的海三国)

但是波罗的海三国,与芬兰以及波兰这几个国家,始终都是苏联这个红色巨人心中的忧伤。更是斯大林这个“红色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毕竟作为一个“大俄罗斯主义者”,斯大林始终都希望能够完全恢复俄罗斯帝国时期的版图。

然而,波兰、芬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却始终都没有“回归”苏联,这也是斯大林所不太愿意接受的。而在1939年的“瓜分波兰”中,波兰东部已经成功的“回归”了苏联,至少是一定程度上“回归”了。

因此斯大林很快就对芬兰发动了冬季战争,可是苏联虽然也赢得了冬季战争,但是却明白了芬兰并不是什么软柿子,斯大林只能徐徐图之。这个时候,斯大林终于将自己发红的双眼,放到了波罗的海三国的身上。

(冬季战争)

此时苏联所面临的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纳粹德国的意见。当时的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其实算是“准盟友”,无论是哪一方在1939年都不希望得罪另一方。如果纳粹德国就是不同意的话,苏联确实也不能拿波罗的海三国怎么样。

但是此时远在柏林的希特勒,其实也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

二、交易之外的交易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著名的“瓜分波兰”就是源于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一场肮脏交易。不过在这场交易之外,事实上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还存在着另外一场“交易”,只不过这一次被交易的对象,是波罗的海三国罢了。而这场交易的背景,也是相当的精彩。

(瓜分波兰)

1939年和1940年,对于希特勒来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年,因为这两年是希特勒人生中的巅峰期。1939年,纳粹德国通过波兰战役,重新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940年,纳粹德国更是通过法国战役,一雪前耻,彻底傲立于列强之首。

然而,当时希特勒入侵法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都知道英法两国对德国进行的绥靖政策,他们希望纳粹德国能够在拿下波兰之后继续东进,与苏联之间陷入“狗咬狗”的“内讧”。

为此,大英帝国海军开始封锁纳粹德国的海岸线,仅仅1939年最后3个月,德国就损失了15万吨货物,并且断绝了全部战略物资的海路运输线路。此时,能够向纳粹德国大规模输送战争物资的国家,仅仅只剩下了苏联一个。

(二战英国海军)

英国的本意,其实就是希望德国东进,如果德国对苏宣战,封锁自然会被解除。然而希特勒深知,自己的生命线绝对不能够被别人握在手中。而且德国入侵苏联,英国不一定会解禁,但是德国一定会失去来自苏联的战争支援。

所以,希特勒一方面为了讨好苏联,稳住物资供应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希特勒深知苏德之间必有一战。苏联非法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其实对于德国来说也有“好处”。因为后续纳粹就能够以一个“解放者”的身份进入波罗的海三国,并且增加战争的“正当性”。

因此在1939年,苏德两国迅速合流。在当年的9月28日,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基础之上,追加了《苏德友好边界条约》正式将波罗的海三国,也列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之中。而斯大林当时如此迫切的希望得到波罗的海三国,其实其本意也是害怕德国的势力进入该地区。

(希特勒)

不过苏联首先尝试接触的,并非是德国,而是法国。1935年,苏联和法国就签定了《苏法互助条约》,而斯大林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将英国也拉进来,共同构建一个“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纳粹德国所谓的“反共宣言”。

法国对此虽然很有兴趣,但是英国却反应平平。而且英苏两国,在波罗的海三国的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使得苏联彻底的被推向了纳粹德国的那一边。而在获得了德国的保证之后,苏联就开始迅速着手吞并波罗的海三国。

三、吞并的开端

一般来说,苏联在1939年开始逐步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的开端,被认为是从“波兰潜艇事件”所开始的。当时波兰海军的“苍鹰”号潜艇,从波兰海域逃出,躲过了纳粹海军的重重搜捕,最终进入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港口内。

(塔林)

而在“苍鹰”号进入塔林之后,立刻就在苏德两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当时苏德两国刚刚“瓜分”了波兰。而“苍鹰”号上还有着六枚鱼雷,非常的危险。另一方面,“波兰潜艇事件”,的确也是苏联介入波罗的海三国的一个好机会。

屋漏偏逢连夜雨,仅仅数日后,波兰海军的“苍鹰”号便在爱沙尼亚军队的监视下逃离,甚至还掳走了两名爱沙尼亚警卫。不过在“苍鹰”号行驶到瑞典领海附近的时候,便将两名警卫释放,两名警卫得以从瑞典返回爱沙尼亚,人们也就此了解了事件的全貌。

但是此时的“苍鹰”号在瑞典消失后,便再次不知所踪。苏联以及德国都宣布将会对“苍鹰”号进行大搜捕,当月苏联的《塔斯社》就对外宣称,有“充分的证据”显示,波兰潜艇兵就是在波罗的海某些国家政府的庇护下,藏匿在了波罗的海港口城市内。

(波兰潜艇)

而除了波兰潜艇之外,这些国家的港口中,很有可能还藏着其他国家的潜艇,事实已经非常的明显了,“苍鹰”号就是被爱沙尼亚政府所蓄意释放的。不过我们英勇的红海军波罗的海舰队,将会担负起搜捕“苍鹰”号的责任!

与此同时,苏联海军以“搜捕波兰潜艇”为借口,将大量的海军军舰以及战机,派遣到了爱沙尼亚的领海以及领空中。另一方面,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也邀请了爱沙尼亚的外长瑟尔特尔访问苏联,理由是商讨两国的“商贸协议”。

爱沙尼亚政府不想得罪苏联,就让瑟尔特尔前往了莫斯科。然而莫洛托夫根本就没有和瑟尔特尔讨论几句商业话题,便迫不及待的将话题转移到了政治上。莫洛托夫希望能够和爱沙尼亚建立起一个盟友关系,并且希望爱沙尼亚能够允许苏联驻军,并且使用爱沙尼亚的港口。

(莫洛托夫)

但是爱沙尼亚同时也和德国签订了条约,禁止第三方国家军队进入本国领土,爱沙尼亚应当永远保持绝对的中立地位。此时的爱沙尼亚还不知道德国早就把自己给卖了,因此依然恪守着与德国的承诺,拒绝了莫洛托夫的提议。

但是这却激怒了苏联。莫洛托夫表示,如果爱沙尼亚拒绝我们慷慨的提议,那么下一次谈判的时候,或许苏联就没有现在这么好说话了。1939年9月底,苏联一手炮制了“冶金工人号事件”。

四、瑟尔特尔先生,值得吗?

苏联海军命令“狗鱼-303”号潜艇,击沉了苏联方面的货船“冶金工人”号。而在此之后,刚刚回到塔林的瑟尔特尔一行,便又再次回到了苏联。因为莫洛托夫向爱沙尼亚方面表示,明显波兰的潜艇已经开始威胁苏联船只了,而这件事情的责任,则是完全由爱沙尼亚所导致的。

(莫洛托夫和斯大林)

这次谈判中,斯大林甚至亲自出现,向瑟尔特尔一行表达了“苏联的底线”。而苏联方面甚至还追加了一些要求,那就是苏联在爱沙尼亚的驻军,必须维持在35000人以上。瑟尔特尔当即拒绝,斯大林便表示:“那么下次和你们谈判的,可能就是朱可夫同志了。”

面对这样赤裸裸的战争威胁,爱沙尼亚国务委员会一致认为,爱沙尼亚军队完全无法抵抗苏联军队,就算是复刻冬季战争也不可能。瑟尔特尔甚至认为,就算是曼纳海姆亲自来到了塔林,爱沙尼亚也撑不了一个星期。

10月初,斯大林已经厌倦了数日的谈判,他一锤定音的向瑟尔特尔表示:“您需要明白,与苏联签订条约才是明智的,并且也是有利于爱沙尼亚人民的。否则,波兰就是你们的下场,波兰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波兰在哪里?苍鹰号潜艇上吗?”

(斯大林)

瑟尔特尔只能报以苦笑,因为爱沙尼亚甚至连一艘像样的潜艇都没有,甚至连一艘失去了祖国的潜艇,都能欺负他们。10月5日,爱沙尼亚与苏联达成条约,最终苏军的驻军人数为25000人。之后一个月内,苏联又先后与拉脱维亚以及立陶宛达成了类似的协议。

1940年6月14日晚,苏联以“士兵失踪”为由,强行解散了立陶宛政府,并且重新在立陶宛建立起了亲苏的苏维埃政府。而在此之后,莫洛托夫又先后召见了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的外长,并且向其传达了苏方的“建议”。

随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两国的政府,也已经辞职。而此时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已经陷入了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的西欧以及北欧,也已经陷入了纳粹铁蹄带来的火焰下。而波罗的海三国内,挤满了各种亡国政客以及亡国外交官们。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他们整日聚在一起,愁容满面,而作为东道主的爱沙尼亚外长瑟尔特尔,同样也是一脸哀荣。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祖国,马上也要亡国了。而且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自己的祖国将会死亡的更加屈辱,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进行任何反抗。

1940年7月,波罗的海三国的苏维埃政府,请求并入苏联。1940年8月初,莫斯科方面允许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合并请求”,自此,波罗的海三国彻底灭亡。

而这三个国家下一次重新独立,就是在五十年之后了。然而,波罗的海整整三代人,都失去了有关自己祖国的回忆。

(波罗的海三国)

参考资料

彭华.一艘潜艇引发的风波——苏联兼并波罗的海三国秘闻[J].书屋,

徐隆彬.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吞并——基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的考察[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4(4):11.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帖帖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