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被强势老婆掩盖的一代帝王,在位34年默默无闻,实际干了不少大事
送交者: 曾经的我们[☆★★★声望勋衔15★★★☆] 于 2024-05-15 23:51 已读 2572 次  

曾经的我们的个人频道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一代天骄,有着“天可汗”之称的唐太宗李世民驾崩。



同年八月,大唐新的继承人高宗李治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 ,此后的大唐便是李治的天下了,那年,他22岁。



唐高宗李治 , 一直不为史家所看好 ,前有其父李世民的强烈光环 ,后有强势老婆武则天的血脉压制,使得李治在历代帝王中不过是一个无名之辈。



但细读唐史,你会发现,其实李治绝非一个庸碌之辈,不仅心思缜密,而且虚怀若谷,在位34年,实际干了不少大事,文治武功,都堪称首屈一指。 6park.com

6park.com

01 大唐疆域空前



在西域势力进一步扩大



唐太宗选择李治时,一直担心他性格太过软弱,遇事不决,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太宗的担心是多余的。



高宗继位时,边疆也并不太平,最大的敌人有两个,分别是西突厥和高句丽。



太宗去世不久,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就发动了叛乱,在中亚建立了根据地,给大唐制造了不少麻烦。



实际早在太宗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向西域用兵,西突厥对大唐始终处于面服心不服的状态,所以双方时不时要打上一仗。



这样的风格并不符合早期唐朝的性格,所以,在李治上台后就决心攻灭西突厥。



为了平定西突厥叛乱,李治先后发动了三次进攻:



第一次:永徽三年(652年),高宗发府兵三万和回纥骑兵五万,由梁建方等人前去征讨,并取得了小规模的胜利。



第二次: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又命程咬金为行军大总管前往平叛。但由于程咬金帅才能力有限,没有取得胜利,不过伤亡也不大。



第三次:显庆二年(657年)正月,上次出征656年底才结束,高宗就又派人出征了。此次出征的主帅是苏定方。 6park.com

6park.com

十月,双方展开决战,苏定方以一当十,一万兵力应对阿史那贺鲁的十万人。阿史那贺鲁轻松将苏定方包围,以骑兵去冲击唐军的步兵,结果被步兵长矛挡回,多次冲击,都不能冲破。



苏定方抓住时机,让布置在北边的骑兵发动攻击,阿史那贺鲁猝不及防,根本挡不住,只好逃命。



当时正逢大雪,阿史那贺鲁认为唐军总不会冒雪追击吧,但苏定方出其不意,就是趁雪狂追,一下斩杀了阿史那贺鲁部数万人,阿史那贺鲁狼狈逃走,后被石国人抓获,西突厥就此亡国。



平定了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大唐势力也正式进抵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两河流域,从和田以西到波斯(今伊朗)以东,都要接受唐朝的册封。



高宗将碎叶城归为安西四镇之一(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成为唐朝经营中亚的基地。尽管当时那些归附唐朝的国家都接受了大唐的册封,但在四镇之外并没有驻扎军队,当地政府依然是相对独立的,这种高度自治的政治体系,在当时称为羁縻州体制。



此后,唐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也进入了高潮期,唐朝的世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了。 6park.com

6park.com

攻灭高句丽



隋唐皇帝对朝鲜半岛问题都十分关心,他们都心怀大一统观念,并以汉朝的疆域为标准,所以,在中原帝王完成统一后,高句丽就很紧张了。



正因如此,隋唐的几位帝王,几乎都对高句丽大动干戈。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直以来被唐朝皇帝视为灭国的反面教材,但唐太宗还是选择了继续出征。



有人说,太宗远征高句丽正是出于对李治的考虑,认为高句丽会给他带来麻烦,所以提前攻灭。



但事实是,唐太宗三征高句丽同样以失败告终,反倒是被他认为有点软弱的李治,最后取得了攻灭高句丽的胜利,当然不排除前人栽树的经验。



当时的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期,北有高句丽,南面向东是新罗,向西是百济。新罗多次受到高句丽的攻击,多次向唐朝求援。



高宗在永徽六年和显庆三年,先后两次派兵攻打过高句丽,小有成就。显庆五年(660年),新罗状告大唐,说百济攻打自己,于是高宗派苏定方出击,一举灭了百济,并设立了五年都督府,之后进行羁縻统治。 6park.com

6park.com

龙朔元年(661年),高宗企图一举拿下高句丽,但最后却功亏一篑,没有成功。之后百济残余势力联合日本为复国而战,与唐军和新罗爆发了白江口之战,最后被唐新联军打败,以投降结束,此后百济的复国梦彻底破灭。



后来高句丽发生内乱,高宗顺势派李勣出征,总章元年(668年),李勣攻克平壤,高句丽亡国,之后同样实行羁縻州的统治方式。



从上可见,在高宗时代,他终于完了太宗的心愿,征服了朝鲜半岛,为此李治特意在南郊进行了隆重的祭天大礼,以此告天。



随着朝鲜半岛的平定,唐朝的疆域东至朝鲜半岛,南据今越南顺化,西抵中亚咸海,北逾贝加尔湖,也达到了巅峰。 6park.com

6park.com

02 文治方面



皇帝的基本功能,一是为百姓办事,以安民心;二是维护皇权的稳定,这两种功能高宗基本都达到了。



高宗即位初期,立即停止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以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高宗时,全国人口从贞观时的不到300万户增长到永徽三年时的380万户。至永徽五年(652年),粮食大丰收,国家疆域拓展,民族关系得以改善,国力得到了增强。



高宗在位时也非常重视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设,著名的法典《唐律疏议》就是在唐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



这部法典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也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具有很高的地位与价值。



唐太宗晚年迷恋金丹,而高宗则对长生不老之说嗤之以鼻,他从不相信人会长生,曾反问说:“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



所以,他对医学持有积极的态度,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对于御医的治疗方案总是积极配合,即使在他头上扎针流血,他也是不建议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令宰相组织名董修订了《唐本草》一书。 6park.com

6park.com

可以说,高宗不仅继承了太宗的政治作风,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将成果进一步扩大了。



再者,与唐朝同时崛起的吐蕃,高宗时期在与吐蕃的较量上各有千秋,在军事进攻受挫后,积极转变战略,从进攻转为防守,并在沿边驻扎军队,防备吐蕃。



这一战略也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后来也被武则天和唐玄宗所继承发展。



此外,高宗在谋略方面也不弱,比如在打击关陇贵族方面,选择与武则天联手,从战略上来看,其实并没错,从结果来看,也是成功的,随着长孙无忌的出局,皇权得到了加强。



综上所述,唐高宗李治并不弱,但为何他的历史评价不高呢?这其中或许有一个悖论,那就是女主临朝,是从李治手中夺取政权的,这让李氏家族及天下的男性心里过不去,实际是封建时代的男性为尊的意识在作祟。



而且后来武则天最终选择了还政于李唐,这也进一步证明李治看人的眼光,其实挺独到的,并非欧阳修在《新唐书》所说的“昏懦之主”。 6park.com

喜欢曾经的我们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曾经的我们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