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一组奇怪的老照片,看1934年北平女子的服饰发型和精神状态
送交者: wwwyu[♂★★★★声望勋衔17★★★★♂] 于 2024-05-21 18:05 已读 2227 次 1 赞  

wwwyu的个人频道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通过这些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许多的经验和教训,若是你对历史越是了解,那么,你越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借用历史教训,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失败,同时也会使你对未来,更加的有把握。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的照片,大多数拍摄于三十年代左右,尽管说那个时代,中国还处于相对较为混乱的年代,但是通过这些照片,我们是可以看出,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精神状态,以及那个时代,特殊的服饰以及发型。 6park.com

6park.com

服饰也是一种记忆,不同的年代,穿着打扮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国人的服饰,从之前的蓝、黑、灰一直到现在的色彩斑斓,当然从服饰的变迁中,我们也能看出,精神和物质上的变化,毕竟物质是在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park.com

6park.com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吧,在物质极为不丰富的年代,那个时候强调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虽然说原来的这个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中老年,还依然有这样的特点。 6park.com

6park.com

这个只能说明一点,一个从哪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一定是受当时那个年代,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影响。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女子,具体是什么身份不得而知,也无从考究。

照片中,两位女子手拉着手,看似像是朋友,左边的女子,穿着一个连衣裙,脚上蹬着一双黑色的布鞋,而右边的女子,穿的是一件旗袍,脚上的鞋是一个高跟鞋。 6park.com

6park.com

而下面的这张照片,很显然很还是她们,但是在她们的身后,是两位稍微年长的女性。

从照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前排的两位女子,神行自然,而后面的两位,则神情,比较的凝重。 6park.com

6park.com

这两组照片,都是拍摄于1934年,尽管说从拍照上,觉得有一些奇怪,但是我们从照片中,略微可以感受到,当时代的女子的精神状态,以及她们那个时代的服饰以及发型。 6park.com

6park.com

民国时期,衣物尤其是女性的衣物,在这个时期,是属于那种东西方文化交融和碰撞的时期,那个时期,最常见的衣物,是分为上衣和下衣的,上衣被称之为“袄”,下衣一般是裤子或是裙子,而袄的长度,主要可以遮住臀部为主。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这张照片中的女性,就是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几位女子,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年龄正值青春年少,她们的衣物,就是分为上衣和下衣的,上衣的下摆,也是那种方方正正的样子。 6park.com

6park.com

现在很多女性都喜欢穿旗袍,而你知道吗?旗袍就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

服饰有的时候,表现了一个年代独有的精神面貌,像是在民国,正是新旧社会更迭的时候,因而,那个时期的女性,正在逐步觉醒,在服饰上,也出现了不一样的服饰。 6park.com

6park.com

对于民国时期,家境条件比较好的人来说,她们的穿着还真的是有讲究的,不过,在那个时期,讲究主要是讲究干净。 6park.com

6park.com

女性不再裹小脚了,因此可以大大方方的出门,在她们的身上,不仅会佩戴各种的首饰,而且为了更加有气质,还会穿着高跟鞋,手里还拎着小包。有的女性出门还远不止这些,她们出门不仅顶着一头波浪卷,甚至身上还喷有香水。 6park.com

6park.com

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到清朝,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是很低下的,而到了民国,女性的地位就有所解放了。 6park.com

6park.com

1924年3月8日,这一天迎来了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到来,而这一天,也是全世界女性解放的一个重要转折。

从那个时期,女性也有上学的机会,也有走出深闺的权利,也有展现自己独特魅力的机会。 6park.com

6park.com

上世纪的30年代,中国民国的新式旗袍出现,而它的形成,也是在中国满族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那个时期,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那个时期的服饰,是具有中国特色,以及时代特色的。 6park.com

6park.com

在民国时期,服饰主要表现为多元化,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上衣下裙,到了后来,就演变成为了中西相结合的旗袍了,当时有一些赶时髦的女子,最后在穿着上,总是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照片中的是四位民国时期的女学生,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们四个都拿着书,看样子是准备去上课的。

从图中看,她们穿的是中国当时很典型的旗袍,女子在封建社会,一直都是隐藏在深闺的,而现在,我们也终于看到了,女性自由的美。 6park.com

6park.com

在民国时期,是处于新旧思想的转换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国国内还掀起了女性解放的思潮。 6park.com

6park.com

它主要强调的是女性自由、女性解放、独自自主等等,可以,我们不要忘记了,中国女性毕竟这么多年,都处于一种故步自封当中,因此,无论是从关注度上,还是女性地位的提升上,也都是需要时间,一点一点来提高的。 6park.com

6park.com

到了民国时期,女性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提升,女性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无论是从服侍上、头发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女性可以更为广泛的参加到各种运动中来,因此,她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6park.com

6park.com

总之,这个时期女性所表现的精神状态,是从原来的木讷变成了现在的神采奕奕,封建社会原先的内敛美,逐渐转变为了现在的自然和开放的美,直到现在,女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包容了。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这张照片是一张合照,但是里面不仅有中国男女,还有好多外国人,其中之一就有日本人。 6park.com

6park.com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百姓过的还是十分的可怜,尽管外国人与我们合照,但是从他们的眼神中,却可以看到,他们对我们的歧视,因为在他们的眼神中,充斥着自身的优越感,而这一点,看起来真的让人不舒服呀。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这张照片,是一位民国女子与外国人的合照,尽管说,这个时期也已经到了民国,女性的地位有所上升,女权意识也有所提高,但是这也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这样的意识,而且,这个时期,多数家庭的生活都是非常困难的。 6park.com

6park.com

民国时期女性的照片,完全可以看做是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一种象征,下面的这张照片,从她的穿着看上去,体现了女性的柔美,而且那个时候的美,与现在是截然不同的,那个时候是自然美,根本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6park.com

6park.com

照片中,这两位女子很明显,戴的帽子不是自己的,而是男子的军官帽。

从她们的外貌看上去,并不像是他们的妻子,但更像是两位风尘女子,另外,从画面中,右手边的这位女子,手里还夹着香烟,这也更加验证了之前的猜想了。 6park.com

6park.com

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两位女子坐在草地中,还彼此低头看着对方,好像喃喃自语着。

从画面中还能看到,她们都穿着民国时期的旗袍,梳着短发,虽然说,那个时代并不太平,但是这样的时光,看上去总有着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6park.com

6park.com

下面这张照片,两位年轻的女子,坐在麻将桌前发呆,或许旁边的同伴早已经离开,而她们却还沉浸在此。

在民国时期,女子们并没有什么消遣打发时间的娱乐,因此,有钱人家的女孩子,就通过打麻将,来消磨一下时光。 6park.com

6park.com

任何时代的服饰,虽然说是人在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当时代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照片尽管不是影像,但是上面也会反应出很多的表情。 6park.com

6park.com

民国时期,中国人的生活普遍还是比较差的,但是却与之前相比,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是自由和解放的开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服装,看到照片中的样子,是从原来的饥饿痛苦,逐渐变得圆润而富有朝气。 6park.com

6park.com

因此来说,从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

看到这些老照片,似乎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生存的状态,老照片记录着历史,也勾起了当时代人的记忆,最后也希望这些老照片,一直都能流传下去,因为这些也是我们中国人宝贵的记忆。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wwwyu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wwyu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