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郭和狼的寓言,不用在这里复述,中国人应该在小学语文课上学过,而且至今没有完全遗忘。这寓言是什么时候形成文字的?那故事的开头提到赵简子,他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但那寓言不是先秦时期的作品。流行的说法是,作者是明朝人马中锡。一个相关故事是,明代有一位名叫康海的状元把马中锡的小说《中山狼传》改编成剧本《中山狼》,以影射和抨击同僚李梦阳忘恩负义。故事说,正德三年(1508年),李梦阳被太监刘瑾陷害入狱,请康海出手搭救。康海为救助李梦阳,与刘瑾通宵畅饮,告诉他说关中有三才,就是刘公(刘瑾)、李梦阳与康海,倘若杀了李梦阳,就少了一才。刘瑾为了给自己营造好名声,就释放了李梦阳,仅仅对他罚米。后来,刘瑾事败,康海反被归为刘瑾馀党而被免职。康海一怒之下,就创作了《中山狼》。 也有人说,是康海犯了罪,李梦阳不救他,还落井下石上疏批评康海。因此康海的老师马中锡就写了《中山狼传》来讽刺李梦阳。 此外,有一些文章说《中山狼传》产生于唐朝或者宋朝。我不信。中共河北省定州市委宣传部官方澎湃号在《澎湃新闻》发布的《定州典故》中有一则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其中第一段把这三个说法冶于一炉,说:“中山狼”原是一则民间流传的寓言。唐朝人姚合、宋朝人谢良、明朝人马中锡先后根据寓言写成传奇小说,叫《中山狼传》,收在明代的《合刻三志》《古今说海》和清代的《明文英华》《东田文集》中。故事大意说:战国时候,赵简子在中山这个地方打猎,有一只狼中箭后求救墨家人物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救了这只狼。等到危险过后,自称不吃人的狼露出了凶相,要吃掉东郭先生,幸亏老农帮助,智擒恶狼,方除一害。这就是说,唐朝人姚合、宋朝人谢良、明朝人马中锡先后讲了同一个故事。倘若真的是这样,那么其著作权就应归于最早发表者——唐朝人姚合。但是,所谓唐朝人姚合、宋朝人谢良之说,都没有唐朝或者宋朝的书籍为证,也没有唐朝人、宋朝人的话语为证,而只是有的明朝人说那是先朝的文章。这些明朝人把这个故事编入书里,有人声称是唐朝人所作,也有人声称是宋朝人写的。明代那些人为什么要这么托古伪造呢?我估计,倘若翻印马中锡的作品,也许就有著作权这类问题,至少名声不够好,算是拾人牙慧,或者为人作嫁。而把别人的小说拿来,也许改改,说成是古人之作,印书卖钱,就可能名利双收,至少显得自己很有学问,知道别人所不知道的前朝遗著,能采集到沧海遗珠。 贴主:Weiggg于2025_04_27 23:37:18编辑
贴主:Weiggg于2025_04_27 23:43:34编辑
喜欢Weiggg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Weigg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