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趣历史:蔡伦、郑和,还有谁?盘点历史上那些留下好名声的太监们
送交者: 名果之恋[♂巡抚★★♂] 于 2016-05-17 21:29 已读 1350 次 1 赞  

名果之恋的个人频道

说起太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赵高、童贯、刘锦、魏忠贤、李莲英等反面人物,但他们中也有极少部分人,在人生的逆境中完成了华丽蜕变,从而声名鹊起、声名显赫,名垂千古。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历史上那些留下好名声的太监们,或许有的人会让你惊呼:他也是太监?!

  一、司马迁——《史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情感上来说,我们并不愿把他看做太监,但从身体和身份上来说,他确实属于太监。一方面,天汉二年,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据当时的刑法,减免死刑有两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那么多钱赎罪。为了完成父亲遗志,完成《史记》的撰写,他选择了接受腐刑。另一方面,汉武帝为了折辱司马迁,免去了他的太史令,让他担任中书令,这个职位,在汉朝时皆为宦官担任。他混迹于宦官中,干着宦官做的事,却干出了宦官所不能完成的伟业——在遭受腐刑的耻辱后,在世俗的轻蔑嘲讽中,发愤著书,完成巨著《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影响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位列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汉武帝阉割了司马迁,也阉割了整个大汉王朝,他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不屈精神,鞭策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

  二、蔡伦——造纸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蔡伦,永平末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元初元年,被封为龙亭侯,食邑三百户。永元四年,蔡伦任尚方令后,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簟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浸、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元兴元年,他将造纸过程、方法写成奏章,连同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呈报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蔡伦造纸术很快传开。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全国“莫不从用焉”。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后人奉为造纸鼻祖、“纸神”。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还特别展示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

      三、郑和——七下西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洪武十三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送入燕王府。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有智慧、懂兵法,深得朱棣的信任和器重。后在靖难之变中立下大功,被赐姓郑,从此改称“郑和”。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许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前前后后,郑和共七下西洋,直至宣德八年,在第七次远航回程途中,因劳累过度死亡。

  郑和下西洋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联系,促进了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他率领的船队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他的航行比哥伦布首航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他在世界航海史上立下了一座丰碑,是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先导者。

  四、李延年——《佳人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你不知道李延年,但你一定知道这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它的作者就是李延年。李延年及其妹妹——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皆出自倡门,按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歌舞世家。李延年因年少犯事,被处以腐刑,在宫中负责养狗。但他擅长音律,是当时著名的歌唱家,“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颇得武帝宠爱。一日李延年为武帝献歌《佳人曲》,汉武帝听完后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说:“延年有女弟”于是武帝便召见延年的妹妹,果真“妙丽善舞”,其妹因此歌得幸,后被武帝立为夫人。后李夫人生下昌邑王刘髆,哥妹两荣宠一时。

  李延年不但歌唱得好,还擅长创作谱曲,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二十八首“鼓吹新声”,作乐府仪仗之乐。在任协律都尉时,他还把乐府搜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曹腾——高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或许你不知道曹腾,但他有一个了不起的孙子——曹操,这个你一定会知道。曹腾自幼入宫,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死后,其养子曹嵩承袭封爵,他就是曹操的父亲。当然,曹腾出名不仅仅是因为孙子曹操,他本人也相当不简单。他侍奉了四代君王,“在省闼三十余年,历事四帝,未尝有过”,专做好事、不作坏事的善心难能可贵;他善于发现人才,举荐贤能,陈留的虞放、边韶,南阳的延固、张温,弘农的张奂,颍川的的堂溪、赵典等,他举荐的人士多成名成才,是人所敬重的伯乐;他胸怀宽广,顾全大局,不因私非公,当时的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送礼物贿赂曹腾,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附近查获了书信,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弹劾曹腾,请求将他问罪,而对于种暠的弹劾,曹腾不仅不计较,还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最终赢得种暠和天下人的赞誉;他英勇果决,有谋略,在策划迎立东汉桓帝中,他说服了外戚梁冀,毒死汉质帝,拥立刘志为帝。

  曹操虽和曹腾没有血缘关系,却继承了祖父的权谋与手段,成就了千秋伟业。其后人对曹腾都很尊敬,曹操的孙子曹睿还追谥曹腾为高皇帝,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正统王朝正式授予皇帝称号的宦官。

  六、秦翰——北宋武将,骁勇善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翰,是北宋不可多得的一名武将,半生活跃于沙场,参与了抵御契丹、辽以及益州平叛、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他骁勇善战,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深受太宗、真宗赏识和信任,官至入内都知、昭宣使、群牧副使,加领平州团练使;他久居边疆,宋真宗特置皇城使一职由他担任,表示对他的特别宠幸;他温良谦谨,以诚待人,轻钱财而好施舍,与将士休戚与共,士兵都乐于为他效力;他四十九次受伤,在戍卫边境中屡立战功,却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明百姓都对其交口赞誉,死后还被追赠贝州观察使、彰国军节度使,可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宦官中不可多得的善始善终的典范。

  七、张承业——鞠躬尽瘁,光复唐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报晋王李克用的救命之恩,张承业忠心不二,鞠躬尽瘁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光复唐室。特别是在少主李存勖继位后,面对内忧外患,张承业凭借不凡的谋略和才干,治国理政、安邦定国,为后唐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存勖刚继位时年仅二十四岁,政事无人管理,张承业提醒李存勖,要节哀主持政务,不要让王权旁落。而在知晓李克宁等人的叛国阴谋后,张承业密诏李存璋、李存敬和朱守殷等人,寻机伏兵诛杀了李克宁等人,保住了李存勖的地位,稳定了河东局势。后来李存勖在占领魏博后,将大本营移到河北,和梁军在黄河两岸展开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斗争。这期间,张承业主政后方,安抚流民生产务农,征集准备粮草充实军用,招兵买马支援前线,执法严明、风清气正,为李存勖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专心对付后梁。在逼近梁军大营时,张承业提醒李存勖不要贪功冒进,听取了周德威等老将的意见和建议,退兵扎营、伺机而动,最终取得柏乡大战的胜利,一举灭掉后梁。

  张承业辅佐李克用和李存勖,本是希望他们能兴复唐室,但李存勖势力壮大后,受众将的劝进,准备登基称帝。张承业听闻,顾不得身体抱恙,让人抬着他到魏州劝说李存勖。但帝位诱惑太大,张承业哭嚎着劝说也没有用,最后绝望的恸哭不止,失魂落魄返回晋阳,忧郁成疾,不食而亡。

  八、张居翰——一字活千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居翰是和张承业同一时期的宦官。李存勖登基后,张居翰担任枢密使。他不恃势,不招事揽权,虽为太监却有大慈悲。同光四年,魏王破蜀,王衍入朝京师,走到秦川驿时,突然传来李嗣源在魏州反叛的消息。庄宗李存勖慌忙东征平叛,为避免王衍族党为祸作乱,李存勖接受了伶人景进的建议,决定诛杀王衍,下诏“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张居翰在复查诏书时,认为王衍既己投降,现在又出尔反尔,把他斩首,实在不合天理人情,便将诏书贴在柱子上,将‘行’字涂掉,改为‘家’字,于是“王衍一行”便成了“王衍一家”。擅改诏书要冒杀头风险,所幸的是,魏王根本没有想到张居翰居然有胆量偷改诏书,接到诏书后并未怀疑。形势危急,庄宗也自顾不暇,没有发现或没有心思追究此事,后蜀百官及王衍的仆役一千余人才得以免除一死。

  欧阳修对张居翰这种冒死更改诏书以救无辜的君子行为大为赞赏,在其著作《新五代史》中写到“承业(即张承业)之论,伟然可爱,而居翰更一字以活千人。君子之于人也,苟有替焉,无所不取。吾于斯二人者有所取焉”,张居翰“一字活千人”的声名也流传下来。

  九、高力士——开元盛世中的一代谋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提起高力士,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李白让其脱靴赋诗的形象,似乎他就是一个奸佞小人。其实不然,历史上的高力士是唐朝有名的谋臣。在“神龙革命”中,高力士择木而栖,投靠李隆基,将武则天拉下马。后又出谋划策,帮助李隆基诛杀韦后和太平公主,登基上位。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忠实的心腹大臣,即使在玄宗退位之后,还一心追随——知悉玄宗上皇驾崩,力士面朝北哀恸呕血而卒,陪葬泰陵。

  高力士在开创“开元盛世”中出了不少力,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中,他也曾屡次进谏提醒唐玄宗要注意安禄山的反叛之心,不要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毫无能力的杨国忠,甚至还因为进谏差点丧命,只是晚年的唐明皇昏庸无能,沉醉于声色犬马,根本听不进高力士的忠告,最终落得个仓惶出逃,皇位不保。如果唐玄宗能采纳高力士的忠告,唐王朝的盛世或许会持续更久,高力士在历史上就能留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历史并不能假设。

  十、寇连材——烈宦

t01b76424653b64e989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光绪年间,慈禧独揽大权。伺候慈禧的太监寇连材几次向其劝谏,希望她能还权于光绪,通过维新变法,图强求富、救民于火。特别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看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保守派搜刮民脂民膏交付赔款,依然醉生梦死,置国家与人民于水火而不顾,寇连材下定决心进行死谏。他先是在一天早上,跪在慈禧床前,痛哭涕泣。正在做着美梦的西太后,被哭声惊醒,怒容满面,厉声喝问,“哭的是哪门子的丧?”寇连材流着泪说,“国家已如此危险,老佛爷即使不替祖宗打算,也该为自己想想,怎么还忍心玩耍,不怕发生变乱呢?” 慈禧把他的进谏当做胡言乱语,一顿臭骂,将他赶了出去。口谏不成,寇连材进行书谏。他回到老家交代好后世后,把早已写好的奏折呈了上去 。奏折共有10条内容,包括请太后不要揽政权,归政于光绪;不要修圆明园,幽禁光绪;要顾及京师特大水灾,立即停止擅自动用的海军军费去修建颐和园;赎回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宁可赔款,不可割地;不宜去掉忠直之臣而专用阿谀奉承之人;皇帝没有后嗣,请择天下之贤者立为皇太子等。书谏上的内容,字字饱蘸血泪,条条切中时弊,充满忧国忧民之情,道出了许多人想说但却不敢说的话。慈禧看后,怒火中烧,以“内监言事者斩”的朝例,加上“私通宫外,泄露宫内事”的罪名,下令把寇连材送交刑部,押解菜市口斩立决。

  梁启超先生闻其事迹,感其大义,为之作传,题曰《烈宦寇连材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为了民族大义舍生取义、从容赴死的气概,时至今日,依然令人敬佩感怀。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名果之恋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名果之恋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