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阿靈頓國家公墓的國民黨少校之謎
送交者: 王寶[御史大夫★★★☆] 于 2018-06-13 0:27 已读 868 次 1 赞  

王寶的个人频道


                        從阿靈頓國家公墓眺望華府。前方人群處是甘迺迪墓園。
                                    圖片來源:本文圖片皆為洪德青攝。
                    

        

如果你到華府只能選一個地方旅遊,建議無禁忌的人走一趟阿靈頓國家公墓,秋季去是最美的,樹葉繽紛,草綠如茵,碑白素雅,來這觀光除了可漫步健行外,還有高水準的銅管樂不時從林間傳出,更重要的是在這片前有河、後有山的伏坡中,感受新大陸的風生水起與地理磁場,絕對讓你俯仰天地,省思人生(你看看,生前再怎麼風光的將軍總統,身後也是墓碑一只啊),讓我們凝視死亡,將生命倒轉,從墓的角度找尋活的意義。美國總統定期都會到阿靈頓主持典儀,掌權者如能做到安頓生者、安息亡者、安寧國者,無愧於這40萬墳塚排場,那麼國家公墓的價值也就彰顯無遺。你可能知道這裡最著名的是甘迺迪墓的永恆之火,但你大概沒聽過這座墓園居然跟台灣有點關係,唯一一位葬在這的華人可能是國民黨少校,最近適逢清明掃墓,來說說這段謎樣故事。

從地鐵站出來,阿靈頓公墓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飛機起降聲不斷,這裡鄰近機場,免費放送空中禮炮。

阿靈頓國家公墓遊客中心。

李將軍故居與甘迺迪墓園

阿靈頓國家公墓最高點是一山丘,視野非常遼闊,可俯瞰整個波托馬克河和華府,一棟建於1802年的黃色宅邸矗立其中,人稱阿靈頓宮(Arlington House),是當年南軍統帥李將軍故居。1831年,這位年輕的西點軍校高材生娶了青梅竹馬的美國國父華盛頓繼曾孫女(華盛頓沒有自己的孩子,他的後代都是夫人瑪莎與前亡夫所生的繼子),李將軍婚後住在妻子娘家這片廣闊的莊園裡,也就是今日阿靈頓公墓區域。兩人在此居住長達30年之久,後因內戰爆發,昔日有著大片玫瑰園、養著1800頭牛的府邸,頓時成了埋葬屍骨的陰宅,第一位葬在這裡的人是1864年的南軍士兵,至內戰結束時這座將軍府已有數千軍魂長眠,李將軍夫婦從此再也沒回來過。

在李將軍故居下方,有個所有訪客必去的景點,恐怕也是全世界人氣最旺的墓穴,那就是建於1963年的甘迺迪墓。目前有兩位美國總統葬於此,通常元首過世後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或發跡地,因此1930年的塔夫脫(William Taft)與1963年的甘迺迪是少數葬於阿靈頓的總統。甘迺迪遭到暗殺後,賈姬親選了這塊坡地,她仿造巴黎凱旋門的無名英雄火,表達對枕邊人永恆的追思。國葬當天採天主教儀式,下午3點,各國元首政要出席,50架飛機飛過墓地,最後一架是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棺木上方覆有國旗,小喇叭手吹奏源自南北戰爭的軍樂〈熄燈號〉(Taps),抬棺者合力將國旗對摺13次,讓星星圖案朝上成為完整的三角形,交予家屬留作紀念。最後,賈姬親手點燃了永恆之火,這個高科技火焰無論風吹雨打一年四季都不熄滅。喪禮過後,頭一年每小時就有3千人前來弔念,前三年合計高達16萬人次。1994年賈桂琳過世後,與兩名早夭的孩子一同合葬在甘迺迪身旁。關於他倆生前精彩的故事可參見我之前文章

山丘上的阿靈頓宮,是華盛頓曾孫女與南軍統帥李將軍的故居。屋內現在修復的和內戰前一模一樣。

爬上山丘,李將軍故居正對著林肯紀念堂,象徵南北永遠和諧。遠處的波多馬克河、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大廈等盡收眼底。

從山上望向甘迺迪墓的永恆之火。

甘迺迪墓。我看到一群中學生來此校外教學,本以為他們會嬉鬧,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真的做到了安靜與尊重。

Jack與Jackie,以及長伴他們的永恆之火。

旁邊兩個小碑是紀念他們早夭的孩子,一女一男。甘迺迪家族的身後碑影,人生到底,如夢似幻?

阿靈頓國家公墓二三事

阿靈頓國家公墓由美國陸軍部直接管轄,在全美近150座國家公墓中,它的名氣最響亮、碑數第二多,容納了自南北戰爭、美西戰爭、一戰、二戰、韓戰、越戰、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反恐戰爭等150多年來的官兵遺骸。

史上第一位葬在這裡的黑人是林肯總統的一名僱員,他的墓碑上特別標註是公民而非奴隸,可見美國黑白問題真是至死也不休,直到1948年,黑人官兵才得以正式埋葬於此。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太空人首次安葬於此。目前,阿靈頓最大問題是空間不足,近年來在環保、觀光、擴建上常有爭議,管理40萬墳墓工程浩大,難怪曾傳出墓碑或遺體錯置的烏龍事件。

阿靈頓公墓大部分安葬的都是普通小兵,理論上男性居多,但也有戰地護士埋葬於此。

白色的墓碑宛如骨牌軍陣,真是壯觀。

我看到年輕女孩站在墓碑頂搔首弄姿拍照,雖是至親,但東西文化真的完全不同啊。

突然,陣陣的銅管樂從林間透出,煞是動聽,

原來遇上一場喪禮,

這裡每週一到五,幾乎天天都有人下葬,周末除外。除了軍人軍眷外,法界大老也可安葬於此。

無名戰士墓、換崗儀式、紀念劇場

阿靈頓國家公墓有一座無名戰士墓(Tomb of the Unknowns),白色大理石棺用來紀念歷次戰役中為國捐軀的身分不明士兵,1932年開放至今很受遊客歡迎。這裡最值得參觀的就是守墓衛兵的換崗儀式,這些衛兵隸屬於美國陸軍第三步兵團、俗稱1784年的老禁衛軍,輪班衛兵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以每分鐘90步的速度,不分晝夜守墓。守墓的衛兵都是萬中選一,只選身高5尺10寸和6尺4寸兩種,身材都有一定比例,操行紀錄良好,每個人還要牢背七頁多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史。

無名戰士墓,視野遼闊。衛兵在地毯上行進21步,轉向停留21秒,再轉向停留21秒,然後再沿著地毯行進21步返回。21這個數字來自於21響禮炮的最高榮譽。

白玉石棺上寫著:在這裡安息的每一位美國士兵,神都知道。白刃刺刀是守墓衛兵最不同於其他軍種的裝備。

石棺左右兩側各刻了三個花圈。看到美國人對無主魂的敬重,現場的人無不動容。

每次轉向時,衛兵會完成一套換槍動作,將M-14步槍換到靠近遊客的那一面肩上,意味著隨時警戒對墓地不敬之人。他們軍服上的配備、肩章,有的據說從1784年的老學長傳承至今。

換班交接時刻到了,指揮官進場督導,

指揮官仔細檢查槍枝。

每次衛兵立正站好時,鞋底都會發出清脆響聲。

完成交班程序,可回去休息。

在無名戰士墓旁有座可容納1500人的圓形建築,稱為紀念劇場(The Memorial Amphitheater)。

每年四月復活節、五月國殤日、九月退伍軍人節,紀念劇場都會舉辦活動。

紀念劇場當初奠基時,由總統放入《聖經》、《獨立宣言》、《美國憲法》、國旗、首都地圖、劇場設計圖、每種硬幣各一枚、每款郵票各一枚、總統親筆簽名照、國會議員名錄、報紙等。1921年完工。

神秘的國民黨少校之墓?

放眼望去,40萬墳塚的阿靈頓,外籍人士比例極少,目前只有65位,以英國、南越、法國、加拿大、義大利、荷蘭籍為多,唯一一位來自中國的少校叫Nia-Chien Liu,死於1946年10月19日。

根據Steven Knipp的文章說,1946年二戰結束已年餘,當時國民黨尚未丟掉大片江山,照理說這名可能是國民黨派駐美國的軍官遺體,應可送回中國,為何孤零零地葬於遙遠的異鄉?更離奇的是,查訪美中台三地的檔案,竟然都無此人紀錄,他沒有美國住址,沒有出生日期,沒有出生地資料,連死因都沒有記載。唯一知道的是他死後四天葬於阿靈頓公墓,但一個外國人能埋在象徵最高榮譽的阿靈頓國家公墓,一定對美國有特殊貢獻。他到底是誰?有何來歷?

我猜,會不會與戴笠有關?珍珠港事變後,戴笠在重慶擔任「中美合作所」主任,可與美國華府對話,戴笠喜歡美國人多於英國人,因此合理推測他在華府應有佈線,或許這位神秘少校是他海外單線作業的一員?但戴笠比這位神祕人早死了七個月,或許這樣才導致少校身分遲遲無法解密吧。

不過最近有人提出另一種說法,說Nia-Chien Liu可能被拼錯,如果拼法是Nai-Chien Liu,那麼此人跟飛虎隊(A.V.G.)淵源很深。如果他真是二戰期間赴美協調飛虎隊事宜的人,或許可從晚他12年過世、同樣葬於阿靈頓公墓的陳納德將軍(Claire Lee Chennault)身上去查,會有蛛絲馬跡吧。

我雖然有點想去看看這位神秘的國民黨少校之墓,但腳已發酸,時間也差不多了,

Nia-Chien Liu的墓碑位於Section 15 Grave 92,看來離這裡滿遠的,只好作罷。

回程路上,我帶著許多感觸:人生究竟是什麼?我們該如何參透?

能逼視墓地的人,是否代表能面對最赤裸的自己?

评分完成:已经给 王寶 加上 50 银元!

喜欢王寶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王寶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