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万历和皇后骸骨被焚毁
送交者: 岁月静好疫苗[★品衔R5★] 于 2018-08-10 7:57 已读 1887 次 1 赞  

岁月静好疫苗的个人频道

红卫兵焚毁万历和皇后骸骨(图)

 

定陵发掘后棺椁遭弃   明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   然而,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出土之后,无数奇珍异宝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暗淡成灰,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被人为遗弃而毁坏,三具已腐烂但又重见天日的帝后尸骨也遭到了焚毁……   由杨仕、岳南所著,海南出版社最近出版《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一书,记载了这段史诗般的发掘历程,也为后世考古发掘中的文物保护敲响了警钟…… 红卫兵焚毁万历和皇后骸骨(图) 考古工作者在拆卸金刚墙上的砖     万历穷凶极恶大地主  定陵发掘于19565月破土动工,到1958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9月,明万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民众展出。展览后,定陵博物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   正在中国帮助工作的苏联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听到此事,主动上门,请求把尸骨带回苏联,做修补和模型复制。在这之前,格氏已为北京博物馆修补和制作了古人类头骨的模型。有关方面怕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漏洞,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   三具头骨被送往中科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进行修补。同时,找了两位从事雕塑的老师,做万历帝后的模型。   由于万历皇帝在他们心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模型的制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两个月后,万历帝后的三具人体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见万历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钩鼻子下挂着一张血盆大口,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左腿长,右腿短,身体极不平衡地站立着,手握皮鞭,侧身站立。似在追赶,又似在战斗和殴打他人。这独特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像是旧时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地主,正在对交不起田租的穷人进行残酷的蹂躏。   其两个皇后则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头戴鲜花首饰,妖冶而凶残,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

红卫兵焚毁万历和皇后骸骨(图) 考古工作者首次来到地宫门前     无知致明代织锦遗产遭损坏   在塑造万历帝后模型的同时,陵园内忙于对出土的织锦匹料进行技术处理和保护。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以便卷舒。有人建议,糨糊内加入防腐剂,以便长久保存。   装裱完毕,著名文学家、后来又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先生赶去。他想看看匹料,做一点研究。他将裱品展开,用放大镜一件一件仔细观察后,迷惑不解地问:怎么有的装裱成品显露的是织品反面?”   研究织品的结构不是要看反面吗?”一位工作人员急中生智说。   一句话激怒了沈从文,但他还是面带微笑地说:研究织品结构,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为显示反面结构,留下一两厘米,最多 五厘米也足够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装裱的错误。  他的直言不讳,特别是说到错误,使站在旁边的负责人十分尴尬。   沈从文不愿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对同来的助手说:囊括了中华纺织技艺精华的明代织锦遗产,如此轻率地对待,还做这样不负责任的解释,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有意欺骗!”   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时间稍久,衣服颜色变深,软化剂蒸发,质料变硬,硬作一块,不能展开。这种轻率的处理方式未经反复实验,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定陵丝织品损坏的消息传到北京,郑振铎、夏鼐等大吃一惊。   正在焦虑不安、痛心疾首之际,外地传来消息,有的省份不甘落后,纷纷效仿,正在组织人力,跃跃欲试,要向帝皇陵墓进军,汉陵、唐陵、清陵等等,都响起了开掘号子……   面对此种情况,郑振铎、夏鼐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对这种极不正常的发掘之风予以制止。   这份报告很快得到周恩来批准,并通令全国,一场劫难终于没有降临到一个个珍贵的文化遗产身上。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补、复制完毕。 1959年9月30,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红卫兵焚毁万历和皇后骸骨(图) 万历皇帝的金丝皇冠      官员发话  帝后棺椁扔下山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遗憾的是,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不少游客都失望地问道:皇帝皇后的原棺椁哪里去了?打开地宫的时候不是还在吗?”   棺椁确实消失了。颇具戏剧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   1959930日晨,曾铲下定陵第一锹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几个员工围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铜环,便挥镐劈了起来。王启发望着4个硕大的铜环鸣响着落到地上,心中莫名其妙地掠过一丝哀痛。主任,那棺木不能再劈了,找个墙角放着吧。王启发近似哀求地说。   主任正忙于接待前的准备,冲王启发一瞪眼,说出一句令人心寒意冷的话:你是不是想留下给自己?  的一声,王启发的脑子如同炸开一般。他强按怒火,退出办公室,回到自己的木板房抽起了闷烟。   几十名警卫跟着主任来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这些木头板子扔了。士兵们在主任指挥下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棺木抬起,来到宝城上。随着主任一声威严的口令——”,战士们一齐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椁被掀下墙外,哗啦啦滚入山沟。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夏鼐耳中。这位大师气得全身发抖,脸色煞白,不停地在房里走动,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可是,空荡的山谷早已不见棺木的踪影。

红卫兵焚毁万历和皇后骸骨(图) 定陵地宫通道

    定陵耗银八百万两耗时六年   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北京50公里,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竣工,费时6年,耗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赋税总收入。   定陵即将竣工的时候,万历最后一次亲自到这里视察,然后默然返回北京。陵墓建成时万历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定陵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原地上建筑有宝城、明楼、棱恩殿、棱恩门、左右廊庑、宰牲亭、神厨、神库、碑亭,后仅存宝城、明楼。1956年至1958年,中国政府组织考古工作者对定陵进行发掘,出土文物近3000件,其中不少为稀世珍宝。1959年在原址建立博物馆对外开放,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   2003年,包括定陵在内的整个十三陵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昔日的皇家陵园最终成了全人类共同的遗产。     发掘一年方才找到墓葬入口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该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这是中国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   但十三陵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这就是至今中国惟一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   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动于1956年春开始。在挖掘计划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另找一个陵墓试掘。经多方调查,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19565月,试掘正式开始。考古队在定陵宝城一处城砖脱落的位置挖开第一条探沟。探沟刚挖到1米多深,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擦去石条上的泥土,3个刻在石条上的字显露出来:隧道门   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一个券门,同时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考古队判断这就是通向地宫的隧道。   为减轻挖掘工作量,考古队没有继续第一条探沟的挖掘,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挖开第二条探沟。但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在第一条探沟中曾经出现的隧道砖墙也奇怪地消失了。   进入9月,挖掘工作才出现新的转机。一天,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一个挖掘工意外发现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这块石碑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   考古队在通向宝顶中心的方向开挖了第三条探沟。到第二年5月,考古队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在金刚墙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红卫兵焚毁万历骸骨   文革中,红卫兵冲进定陵地宫,说要砸烂这几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窝。他们把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抬出广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批斗大会。随后,又火焚三具骸骨。   最离奇的是,当年被定陵博物馆官员扔掉的万历皇帝的棺椁被当地农民捡去,并有7人莫名其妙丧了命。   其中一户农家用棺椁木料制成柜子,不久,他家4个孩子齐齐闷死在柜子;10多年后,又一次生育的儿子,高中毕业后也趴在柜子上神秘死去……     文革小将一把火焚了帝后骸骨   1966年,文革开始了,定陵也没能逃过红卫兵小将的手掌。他们将地面的景物浏览一遍后,兴致盎然地冲进地宫,要砸烂这几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窝。   快交出仓库钥匙,我们要抓万历!”20岁的女讲解员W对仓库保管员李亚娟下命令。箱子被一个个打开,只见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完整地躺在里面。   三具尸骨被摆到定陵博物馆门前广场上,由W组织人员批斗。除尸骨外,还有一箱帝后的画像、照片等资料性罪证,和尸骨一同被抬了出来。帝后的三幅画像是清理地宫时,发掘队员曹国鉴精描细绘画成的,仅画像上的金粉就用了二两之多。   W为了显示这次声势浩大不同寻常的批斗大会,特意作了一番精心安排。她派人到长陵管理处、长陵供销社、林场、粮站、学校等单位联系,要求他们派人前来声援。与此同时,有人建议批斗结束后,将帝后尸骨砸碎焚烧,以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定和气魄。W当机立断,拍手赞成。下午215分,定陵园内的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除邀请的几个单位人员外,还有附近农村的农民、红卫兵、学生,人们纷纷前来,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都见证了这一段沉痛的历史。   三具尸骨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万历的尸骨在中,两个皇后分居两侧。周围堆着帝后画像和照片资料等实物罪证。一切准备就绪,W开始带头高喊革命口号:打倒保皇派!”……   口号刚一结束,W冲人群大喊一声:革命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十几个大汉便把石块猛力向尸骨投去。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动,三具尸骨被击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群开始涌动,惊讶、困惑、麻木、赞叹、欢喜……各种目光一齐向W射来。W心中一热,立即吩咐身边的人员:点火烧了他们!”   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一片火海。木柴伴着尸骨,在烈焰中啪啪炸响,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烟灰四散飘落,纷纷扬扬,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燃烧的尸骨在涌动的水流中浮荡飘摇,和翻起的泥土融为一体,重新回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之中。     棺椁做棺材  老头老太先后丧命   1990年秋,当专家学者到定陵打捞历史的碎片时,听到了一个恐怖而又令人不解的消息:当年扔掉的棺椁被当地农民捡去,并有7人莫名其妙丧了命。民间认为,这是棺椁的诅咒。 1959年,万历和两个皇后的楠木棺椁被扔进宝城外面的山沟后,当天下午就被附近的农民一抢而光。大家见到这块表面虽剥蚀、整体却完好的棺木,如获至宝。有一对年迈的夫妇,特地用这珍贵的楠木请人打做棺材,以备后事。第一具棺木制成后,老太太蹬腿归天;第二具刚刚完工,老头子也一命呜呼,前后不到半个月。     棺椁做柜子  一家五口死于非命   5个月后,一个更加神秘恐怖的故事发生了。在捡棺木的人中,裕陵村农民XX收获最大。棺木扔下宝城时,他正和妻子在陵墙外的山坡上劳动。他意识到这是难得的好木料,于是立即行动,和妻子将宽大厚实的金丝楠木板一块块连拖带拉弄到自己地里,找人做成了两个躺柜,端端正正地摆在堂屋里。村人不无忌妒地警告说:皇帝的东西不是随便可以用的,要是没那福分,消受不起,还会搭上性命……”这些话,XX没放在心上。不久,悲剧真的发生了。   一个星期天中午,XX和妻子收工回家时,发现4个孩子不见了。夫妻俩转了一圈重新回到屋里时,蓦然发现躺柜边放着四双小鞋。两人迅速打开柜盖,只见4个孩子相互挤压着,早已气绝身亡。孩子们的手指根部渗出了血渍,柜壁布满了抓过的痕迹。当地警方对4个孩子(31女,最大12岁,最小仅5岁)的死因作了详细分析后,得出缺氧憋死的结论。   夫妻俩短短几年又生了4个,这次是31男。令人悲叹和困惑的是,他惟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还未能施展自己抱负,就在一个静谧的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死去。据说是因为烧煤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专家学者走进屋里,潮湿阴暗的堂屋中,两个朱漆躺柜依墙而卧,俨然两副棺椁,令人毛骨悚然。XX的妹妹主动上前讲述30年前那悲惨的一幕:在柜盖和柜壁之间有一个铁挂钩,柜盖盖严后可以锁上,孩子们一定是钻进躺柜里打闹时,不料盖子自动落下,挂钩正好挂住。这样,任凭里边怎样叫喊挣扎,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问XX为何不将躺柜扔掉时,他妹妹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没有躺柜,5个孩子也不一定能保住……”  

评分完成:已经给 岁月静好疫苗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岁月静好疫苗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岁月静好疫苗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