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猴子洞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送交者: APQ[★品衔R6★] 于 2018-11-08 13:32 已读 1437 次  

APQ的个人频道

猴子洞遗址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六组,处于城河西岸二级阶地。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凉山州博物馆、会理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猴子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此次发掘4100余平方米。共发现石棺葬121座,房址19座,灰坑78座,灰沟6条,灶4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和大量陶片。最重要的收获是121座石棺葬和与之共存的聚落遗存,初步判断早期遗存年代最早可至距今约4800~5000年,是金沙江流域一处极为重要的早期文化中心聚落遗址。 6park.com

6park.com

石棺葬 6park.com

共清理石棺葬121座,朝向主要为西北方向和东北,同一朝向的墓葬以两、三座成组,几组成排分布。石棺均为梯形,头宽脚窄,个别带头厢或脚厢,形制可分三类:第一类为仅有盖板,出现年代最早;第二类为只缺少底板;最后一类是完整石棺,包括盖板、头脚端挡板、侧板和底板,数量极少,仅出现于晚期。大部分为单人葬,多为仰身直肢一次葬。有个别夫妻合葬墓和亲子合葬墓,形制分两类,一类为共用一个石棺,另一类为两个石棺共用盖板和一侧侧板。有50座墓葬出土随葬品,包括陶器、石镞、骨饰、海贝、蚌壳、兽骨、兽牙、兽角等,以陶器和石镞为主,陶器一般随葬1-2件。出土的大量石镞有的是作为随葬品,有的至今还同时多枚残留在人体骨架上的不同部位。 6park.com

6park.com

M64 为单室石棺墓,开口于⑥层下,方向24°。墓葬保存基本完整,墓口距地表60-80厘米。墓圹平面呈梯形,范围稍大于石棺。石棺由盖板,左右侧板,头部脚部挡板构成,无底板。墓圹平面呈梯形,底部长238厘米,宽50-88厘米,深40-58厘米。葬式为一次仰身直肢葬,头朝东北,仅四肢骨保存尚可。共出土随葬品14件,其中彩绘陶罐2件,磨制石器1件,石镞10件,骨饰品1件。 6park.com

M75 同棺合葬墓,开口于⑤层下,方向192°。墓葬整体保存完好,墓圹平面呈梯形,略大于棺室范围。棺室平面呈梯形,长172厘米,宽97-124厘米,深30-44厘米,由盖板、左右侧板、头端脚端挡板构成。棺室内有两具骨架,均为一次仰身直肢葬。右侧骨架保存较好,左侧人骨体型较校共出土3件石镞,其中1件扎入右侧人骨骶骨上。判断右侧人体为男性,中箭而死,左侧为女性,为男女同棺合葬墓,墓主可能为夫妇。 6park.com

房址 6park.com

共发掘房址19座,最重要的是14座集中分布的新石器时期房址,地面式9座,除F7外,平面形状均为圆形,面积较小;半地穴式5座,均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面积一般较大,部分房址发现有明显踩踏面、生活平台、灶坑或火烧面。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F1 开口于⑥层下,半地穴式结构,平面为近似圆角六边形,带门道。地穴东西最长460厘米,南北最宽436厘米,深38-52厘米。正对门道横列一长条状灶坑,长140厘米,宽30厘米,深20厘米,坑壁及底部都有红色的火烧硬面,厚1-2厘米。灶坑北侧沿穴壁有一宽45-70㎝,高6-12厘米的生活平台,系挖好穴室后用细沙及土掺合一起夯筑而成。室内地面为黑褐色踩踏硬面,保存较好。穴室外缘有16个均匀分布的柱洞围绕,推测原屋顶为尖顶。 6park.com

遗物 6park.com

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海贝等小件器物1000余件,陶片1000余袋,采集炭样、土样、骨样和烧土块若干,提取人骨架标本91具。小件器物绝大部分为石器,包括斧、锛、凿、刀、杵、矛、锥、镞、纺轮等。目前陶片整理修复仍在进行中,已复原完整陶器20余件。器形以平底罐类占绝大多数,部分器物带耳和鋬。大多为夹砂陶,泥质陶次之,主要以褐色陶为主,黑陶次之。流行在器物上腹、颈、口部饰纹饰,早期以绳纹、附加堆纹为主,中晚期纹饰丰富,以表现各种图案的刻划纹为主、另有篦点纹、戳印纹、弦纹等。骨器有骨锥、骨镞、骨珠、骨环、海贝等。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初步认识 6park.com

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时期文化层共有3层,最厚堆积超过1米,同时发现了大量的遗迹现象和丰富的遗物,为遗址的分期提供了便利的物质基矗以绳纹、附加堆纹的花边锯齿口罐和折沿罐为代表的遗存年代最早,主要分布于⑦层下遗迹和第⑦层地文化层,初步判断年代为约距今4800~5000年。以刻划纹、戳印纹的各种器物为代表的遗存主要分布于第⑤、⑥层及其下开口的遗迹中,年代约为距今4500年左右。这批早期遗存的发现,将为金沙江流域早期文化内涵的研究提供重要考古资料。 6park.com

遗址发现的上百座石棺葬根据地层层位开口、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不同情况分析,明显存在年代的差异,初步判断年代为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学界一般认为,川西北地区最早的石棺葬在茂县,年代约在距今3000年左右。川西南、滇西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石棺葬为1982年云南永仁菜园子发掘的30座石棺墓,这批石棺葬与猴子洞遗址中晚期墓葬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器情况更为相近,因而年代也应相近。而猴子洞遗址年代最早的墓葬开口于第⑦层下,应为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石棺葬之一。 6park.com

成组分布排列有序的墓葬,反映了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社会组织形态,个别亲子合葬墓和夫妻合葬墓表明部分小家庭内的成员关系已日趋紧密。值得一提的是,在可统计人骨架的墓葬中,我们在17座墓葬中发现了明显非正常人骨架埋葬现象,包括身中箭镞、骨骼缺失、骨骼错位、骨骼破损、体态扭曲等表现形式,判断其中包含有“割肢葬”葬俗,但更多应为非正常死亡的埋葬现象,显示了该社会经常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剧烈人群冲突。 6park.com

从墓葬的形制、规模来看,大多数墓葬大小仅能容身,无随葬品;个别墓葬却长达3米,石棺完整,随葬陶器、石镞、海贝、兽角等多达十几物品件,墓主人明显拥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体现了社会组织结构中成员个体地位已明显出现分化。但整体而言,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的差异显示出并不悬殊的社会分化,尚未形成固定的社会分层,仍处于比较平等的社会状态。 6park.com

石棺葬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之前大多局限于墓地,与墓地共存的聚落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主要因为与石棺葬墓地共存的聚落遗址少有发现或保存极差。猴子洞遗址发现了居住址与石棺葬共存关系的聚落,出土了大量类型丰富的陶片,为全面研究石棺葬人群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生活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 6park.com

作者:刘化石 高寒

评分完成:已经给 APQ 加上 50 银元!

喜欢APQ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PQ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