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谁毁了郑和下西洋资料?为什么?
送交者: 默言[内阁学士★★★★] 于 2019-01-21 6:22 已读 2044 次 2 赞  

默言的个人频道

郑和下西洋资料为何消失?专家:被乾隆烧掉了! 6park.com

2017-08-08 22:19 6park.com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然而遗憾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却神秘消失,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到达了非洲哪些地点,沿途风土人情等诸多官方记载,也全部消失在历史烟云中,让后人想起,扼腕叹息! 6park.com

详细记载了七下西洋全过程的官方资料,究竟是谁烧毁的?在起初,最被谴责的是明朝刘大夏。然而,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研究发现,乾隆可能才是烧毁郑和下西洋的罪魁祸首。 6park.com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虽然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但在清朝并不受重视,直到清朝末年,梁启超才开启了“郑和研究”,从此将中国辉煌一页展示在世界面前。 6park.com

明朝刘大夏私自烧毁了资料? 6park.com

明宪宗时期,皇帝想重新下西洋。但大臣刘大夏极力反对,据说是他隐匿了资料,也传言称他烧掉了资料。正因如此,导致皇帝没能找到资料,后来下西洋就不了了之。 6park.com

刘大夏曾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之。”潘群认为,“极有可能是刘大夏‘旧案虽存,亦当之’这句愤语,被讹传为是刘大夏私自烧了资料。” 6park.com

关于刘大夏烧毁资料,有三个重要疑点,其中第三个涉及到《明史稿》。 6park.com

1,称刘大夏烧毁资料的记录,最早是万历年间的《客座赘语》,离刘大夏烧资料,已经过去100多年。在此之前关于刘大夏此事的记录,和《客座赘语》相差甚大,都没有说刘大夏烧毁资料。 6park.com

2,明朝法律比较严明,官吏遗失“事关军机钱粮”的文书资料,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如果私自烧毁,简直就是找死。所以,很难想象刘大夏会做这种事情。因此,藏匿的可能性比较高。 6park.com

《明史稿·郑和传》中,有下郑和舰队描述 6park.com

如果刘大夏并没有焚毁资料而只是藏匿,那么这些资料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又到哪里去了呢? 6park.com

南图古籍部的《明史稿》抄本是最早成书的明史稿本,在这部稿本的《郑和传》中,有不少关于郑和舰队的描述。 6park.com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描述,都是已知明代资料中没有出现的,后来《明史》成书后,这些内容也被删除。 6park.com

因此,由此可以推断,在清朝修《明史》的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资料还存在,至少还有很大部分存在。这也就是刘大夏烧毁郑和下西洋说法的第三个疑点。 6park.com

有专家猜测,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很可能一直保存在明朝宫廷之内,只是被隐藏了而已,清朝后来将之整理了出来。 6park.com

乾隆才是烧毁资料的罪魁祸首? 6park.com

既然清朝很可能整理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那么为何不保存呢?这就和清朝私心有关。据悉,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时,销毁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后来仅存3620余件,几乎都是天启、崇祯时期的档案,明初和中期都没了。 6park.com

为何只保留天启、崇祯时期的档案呢?重点原因有二:1,此时后金崛起,过程非常光鲜,所以留存这时资料;2,此时明朝末年,社会比较败坏,正好说明明朝腐朽不堪,证明清朝夺得政权的合理性。 6park.com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天启、崇祯时期的档案,后人也不敢保证是真实的,因为这些档案也可能被篡改过。 6park.com

著名学者韦庆远先生解释说:“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际的战乱,二因清代乾隆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 6park.com

其实,战乱毁坏的可能并不多,主要是乾隆时期修好《明史》后,直接毁掉之前档案,让后人无法考证,也让《明史》成为唯一权威。好坏都是乾隆说了算! 6park.com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感慨清朝,但明朝这个背影,更悲壮吧) 6park.com

后记 6park.com

所以,迷信乾隆是明君的人,或许可以休也。被描述成残暴形象的永乐朱棣,修《永乐大典》时,可没有毁掉资料。自命文采风流,爱惜文化的乾隆,却大规模毁掉文化。谁才是真正重视文化呢? 6park.com

当然,乾隆这么做的好处非常多,最简单的一条是:欲要灭其国,必先毁其史。当毁掉明朝历史之后,后人只能看到《明史》上明朝皇帝都是昏聩之君,即便不相信,却根本没有考证的资料,那还有什么理由“反清复明”呢? 6park.com

其实,即便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也只是毁掉民间历史思想等书籍,但还知道在咸阳保留备份,当然后来被项羽烧掉。但乾隆修完《明史》,就直接将资料烧掉,毫不留念,让后来质疑的人,连原始资料都找不到,根本无法质疑。 6park.com

正因为乾隆的这些举动,所以后人研究明史才困难重重。由此,也导致了大家对明朝基本没有好印象。最典型的印象是:几乎都是昏君,政治黑暗,太监横行。 6park.com

所以说,乾隆才是灭国高手,举世无敌,让中国现在网络上明粉和清粉互相攻伐。如果资料未毁,一切真相大白,岂会有这些争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6park.com

谁毁了郑和下西洋资料? 6park.com

2015-03-20 6park.com

梁启超先生开创了“郑和研究”,但是这场600年前的航海壮举仍然被许多迷雾所笼罩。原因只有一个──当年由郑和参加整理的,详细记载了七下西洋全过程的官方资料,在600年间竟悄无声息地消失。谁动了这些资料?从明代中期开始,供职兵部的刘大夏就被认为私自烧毁全部郑和资料,并因此成了保守派的代名词而被声讨了百年。最近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在研究时发现,刘大夏极有可能是受了不白之冤。 6park.com

正史未载“火烧事件”:潘老的疑问是在研究《明史》时产生的。“刘大夏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先后辅佐英、宪、孝、武4位皇帝,是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其人做事果敢,在宫廷的改革和黄河的治水方面建立了不少功勋。”潘老说,“《明史》中有刘大夏的传记,而且篇幅不小,可见他在明朝的地位。”可是,潘老发现通篇 6park.com

传记中并无刘大夏私自烧毁郑和资料的记载。他又查阅了《明史》中和刘大夏同一时代的人物传记,皆无记载。令潘老疑惑的并不只是这些:明代法律对官员极为苛严。按照《大明律》的规定,明朝官吏遗失“事关军机钱粮”的文书资料,不但要停发俸禄,而且要承受残酷杖责。无意遗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故意焚毁呢?这一切都使刘大夏越看越像是被冤枉了。 6park.com

一句话惹祸“受冤”400余年:那么,刘大夏私焚郑和资料的说法从何而来呢?潘老找到了说法的最早源头──《客座赘语》。这是明人顾起元(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南京人)的一部专记史事掌故的笔记。但是不久他又发现了另外两本重要的明人着作,它们的记载和《客座赘语》有很大出入。《殊域周咨录》是担任京官的嘉兴人严从简所撰。书中记载:宪宗成化间,有太监劝皇帝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时任车驾郎中的刘大夏事先将这些资料藏匿起来,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最终没有发现。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罢。《殊域周咨录》不但在《客座赘语》之前成书,而且是据内库档案写成的。由嘉靖二十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陆树声所撰写的笔记《长水日抄》中也记载了类似内容。而且这本笔记的成书年代也不在《客座赘语》之后。潘老还发现,明代专门记载历代皇帝言行的《实录》另外记载了刘大夏任兵部侍郎时,为实现“闭关自保”政策,对一些外国资料实行藏匿的事情。因此他推测,刘大夏藏匿郑和资料比他焚毁资料的可能性更大。那么《客座赘语》中“刘大夏私焚郑和资料”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呢?据《殊域周咨录》记载,兵部尚书项忠没有找到郑和资料后非常恼火,他责问看管档案的小吏:库中案卷怎能丢失!在一旁的刘大夏从容地说:“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之。”“极有可能是刘大夏’旧案虽存,亦当之’这句愤语,被讹传为是刘大夏私自烧了资料。”潘老说。 6park.com

乾隆才是罪魁祸首?如果刘大夏并没有焚毁资料而只是藏匿,那么这些资料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又到哪里去了呢?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潘老。不过他在校对明史时依然发现了郑和资料流传后世的蛛丝马迹。南图古籍部的《明史稿》抄本是最早成书的明史列传稿本,在这部稿本的郑和传中有一些关于郑和舰队的描述,都是已知明代资料中没有出现的,在成书后的《明史》中也被删去了。这些描述是否来自于神秘的郑和资料呢?如果保管郑和资料的官员也像他们的前任刘大夏一样,将郑和资料深深藏匿在府库之中,从未流落到民间,那么这些资料会不会和其它大内档案一起仍然被藏在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呢?记者了解到,目前一档馆保存的明代档案只有3620余件,它们几乎都是明末天启、崇祯两朝的,明初和中期的档案都没有。著名学者韦庆远先生解释说:“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际的战乱,二因清代乾隆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潘群教授分析说,如此说来,一切就迎刃而解了──刘大夏因为一句赌气的话而被冤枉了400余年,而毁掉郑和下西洋资料的也许就是乾隆! 6park.com

乾隆为什么毁掉郑和下西洋资料?明史专家、南京大学潘群教授并未给出解释,我想,潘群教授知道为什么,但他没有说,其中原因和周有光教授事件相似。周有光,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语言学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员、语言文字应用委员会研究员,他的话可是有份量的,以他的年龄和身份没必要哗众取崇的。他说: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其中辽、金、元、清是外族,大家都是同意的,明朝是不是外族呢?现在新的考证说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汉族而是回族,这已经证明了。周有光这个言论发表后,受到反驳。陈梧桐,著名明史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朱立璋研究会顾问,他对周有光上面的话反驳,但他的反驳软弱无力,基本都是推测或者主观上的,根本没有提他的同行已经发表的专著,比如,19世纪,在土耳其发现了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于1516年(即回历922年,明武宗正德十一年),用波斯文写的《中国纪行》一书。还有,台湾马明道参照该书及明正史、野史、史学家的评述、回民口碑传说,对明朝王室的族属和宗教信仰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考证,于1973年写出《明朝皇家信仰考初稿》一书,证明明朝皇帝是回族穆斯林。周有光没有反驳陈梧桐软弱的辩护,也许是周有光高风亮节,但更可能是有人不让他说。和周有光的沉默类似的,还有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致力于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及中国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学步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史学史教本》、《中国通史》等,视野恢宏,器识卓越,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在1946年出版的《中国伊斯兰史纲要》一书中,有条脚注提到过“父老相传,明太祖原是***;建文帝的出走,系赴天方 6park.com

朝觐。又颇有人相信,武宗也信教(指伊斯兰教)”(《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12页)。白先生本身是回族,但他只能在脚注提一点明朝皇帝是穆斯林,而不敢象台湾学者马明道哪样出版专著。 6park.com

朱元璋手下回民将领之多,是其他开国领袖不能比的。而元末时,政治空气是很敏感的,为什么一个回民集团会团结在他周围呢?朱元璋的夫人姓马,不曾缠足,这几乎说明了一切,十个回民九个姓马,回民女性皆不缠足,那时回民不大可能与外族通婚。安徽地区有大量的色目人,民间又有十回保一朱的说法,分指常遇春、胡大海、冯国勇、冯胜、丁德兴、蓝玉、沐英、华云、李文忠等人。被朱棣篡位后枭首的兵部尚书铁铉就是色目人。这样一个回教色彩浓厚的集团在战乱的情况下有可能拱卫一个汉人登基么? 6park.com

郑和七下南洋不是去经商和搞殖民地的,而是去追寻其***阿拉伯老祖宗的迁移史,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的肖宪论证.郑和七下南洋途中在东南亚的传播伊斯兰教。郑和航海之前的中国,伊斯兰已有很大的发展。中国穆斯林严格遵守信仰,建立了经常教育制度,发展了中国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并在各地建起了许多宏伟、体现中阿艺术融合的清真寺。而同时期的东南亚,由于受印度文化的影响,还流行印度教和佛教,伊斯兰在大多地区仍无影响,只有极少数地区的人信仰伊斯兰。当郑和远航经过东南亚诸国时,每到一地都要与其随从穆斯林马欢、郭崇礼、哈三等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随着郑和在东南亚对伊斯兰的宣传,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和马来西亚的伊斯兰迅速地发展起来。之后,郑和七下南洋的资料被销毁。可能是明朝自己干的,但我潘群教授的观点,是乾隆或者康熙干的更合理。 6park.com

明史是仅次于蒙元编辑的宋史,是第二个最长的官方修的正史,要通读一次明史,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明史中没有任何明朝皇帝是回族穆斯林的记载,比如,朱元璋登基后敕建清真寺于南京、西安及滇、闽、粤等地区。南京清真寺赐名“净觉寺”落成后频临幸,并御制至圣《百字赞》赐清真寺,《百字赞》赞颂了真主和穆圣,并褒扬了伊斯兰,如果对伊斯兰没有感情和深刻的认识,写不出如此杰作。而至圣《百字赞》在明史中没有,有人说朱元璋的老婆马大脚,朱元璋血洗南京的湖南街,而且,因为有人听错了,以为是皇帝还要血洗湖南,从而导致了对湖南省的大***,导致湖南人口稀少,于是,从江西省大量迁移人民入湖南,这么重大的事件,明史中也是没有记载。 6park.com

满清为什么要彻底掩盖于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的任何事件?清康熙朝张廷玉等人所编撰的《明史》为什么要刻意回避?我想,这是因为明朝是***穆斯林最兴盛的时代,如果满清揭开明朝皇室是***穆斯林的谜底,那么,大量的***就会加入反清复明的行列中,这不利于满清的稳定和统治。既然明朝皇室自己回避自己是***穆斯林,满清就顺便在明史中彻底消除这类记载,免除可能带来的麻烦。有一个外 6park.com

国史学者说过,正史只能相信其十之三,这个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明朝最兴盛,而在满清则是相反,最痛恨满清的是回族穆斯林,尽管他们痛恨的没有什么道理,新疆的回族叛乱是当地回族压榨腐败过甚,否则,满清怎么会去镇压? 6park.com

回到主题,为了掩盖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满清毁掉七下西洋全过程的官方资料是完全合理和可能的。实际上,毁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因为七下西洋全过程一定记载了郑和如何在东南亚传教,如何千辛万苦的最后到达了穆斯林的圣地麦加。至于现在国内外学者和媒体炒做的什么探险精神,完全是瞎扯,早在唐朝和阿拉伯帝国战争中,有一个唐朝军官被俘虏,后来乘阿拉伯商人的船回到唐朝,宋朝的航海贸易有60几个,达到非洲,而蒙元的航海贸易有300多个国家,所谓的郑和下西洋路线从唐朝到蒙元都走过的,仔细看郑和下西洋路线,不过是沿着前人的路线而已,哪里谈得上探险?差别是次数多,而且是明朝的官方行为,200多只船,超大船就60多个,这种超大船又叫做宝船,人员达3万。本来简单的历史,因为克意回避,而越来 6park.com

越复杂。满清为了统治的稳定,回避是明朝皇帝是穆斯林;民国的口号是学明朝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如果揭露真相,就成了““驱逐满族,恢复回族”了,于是,民国回避;之后,因为孙文被捧为伟人了,当然不能让孙文的口号变成笑话喽,很自然的,继续回避,所谓为尊者讳。 6park.com

关键词: 郑和 西洋 资料
喜欢默言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默言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