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从李白的酒量说开去:中国白酒史话趣谈
送交者: 棉花唐唐[♀★品衔R6★♀] 于 2019-02-17 19:50 已读 2379 次  

棉花唐唐的个人频道

从李白的酒量说开去:中国白酒史话趣谈

6park.com

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有趣的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可能却只有一个李白。几乎在所有人心目中,李白都是一副衣袂飘飘、把酒吟诗的不羁造型。而因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一系列名句,以及好友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推波助澜,李白“饮中仙”的形象,更是全民皆知。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但李白的酒量,真的有这么好吗?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李白图 6park.com

“斗酒”背后的真相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在论证李白的酒量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斗酒”的“斗”,并非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十升”之“斗”,而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在《诗.大雅.行苇》有“酌以大斗”的诗句,京剧《珠帘寨》中也有“太保传令换大斗”的唱词。据考证,“一斗酒”大约也就是“一大盏”的样子,所以,喝了一大盏酒便在长安酒家里昏睡不醒的李白,酒量真的算不上好。 6park.com

6park.com

与此同时,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李白所处的唐代,是没有蒸馏酒技艺的,唐人饮用的发酵酒,与我们平时食用的醪糟类似,并未经过发酵提纯,所以度数也就在几度到十几度之间,和现代的啤酒不相上下,这一论据,无疑让“饮中仙”的形象,再度大打折扣。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蒸馏白酒的诞生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想要“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也好,“十八碗酒后醉打猛虎”的武松也罢,这些古人都并未有机会一尝高度的蒸馏白酒,才让他们在酒桌上有了十足的底气。那,蒸馏白酒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呢?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从文献的角度,将蒸馏白酒的诞生时间,锁定在了元末明初。但这样一个金戈铁马的时代,让不少酒坊湮灭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20世纪末,中国的考古事业接连出现重大突破,但白酒酒坊的遗址发现仍是空白,也让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国蒸馏酒相关的典籍记载。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1998年,位于成都闹市区的一处酒厂车间进行改建,工人们在挖掘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疑似文物的瓷片,于是上报有关部门。随着专业考古团队的介入,一间600余年未曾间断酿造的酒坊遗址,重新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就是被国务院评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白酒界的兵马俑”,有着“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的“水井街酒坊遗址”。 6park.com

6park.com

水井街酒坊遗址 6park.com

它的重见天日,首度佐证了中国蒸馏白酒诞生的时间,完整记载了中国白酒发展变革的历史,奠基于此之上的“水井坊博物馆”,更成为了一座以白酒文化为核心,展示中华文化多元魅力的特色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9代人,600年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很多去过水井坊博物馆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白酒技艺与传承与书写的传奇。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的确,历经600年时光的洗礼,中途几度战火蔓延至四川盆地,但这样一座酒坊却从来未曾易址,从来未曾间断过美酒的酝酿。在这样一段可以说充满了苦难与迁徙的岁月中,我们看到了信仰坚守的力量。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和所有的传统行业类似,白酒酿造技艺的传承,是在师徒之间展开的。没有所谓的合约合同,三个响头叩下去,一杯清茶敬上,便是一辈子。600年的绵延不断看似匪夷所思,其背后,是9代人的一生倾力。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水井坊博物馆中的酿酒区域,是对外开放的。有好酒者曾经细细观摩过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过程,却发现对比美酒的“有滋有味”,酿酒的过程实在是“枯燥无味”。据了解,想要成为一个可以上双轮底糟的师傅,需要5年时间。每天上5甑桶,每甑2000多斤,用30斤左右的簸箕上甑计算,5年下来,每位师傅端的糟胚重达一千万斤,重复端簸箕的动作超过45万次。 6park.com

6park.com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枯燥与重复的练习中,青涩的徒弟成为了老练的师父,当他们终于有资格饮下一杯拜师茶时,相较于技艺的炉火纯青,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悟得了前人的坚持与信仰。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何以传世?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悄然走红,让来自故宫的文物修复班组走入了大众的视野。无论是名校的优秀毕业生,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手工艺人,进入文物修复班组后,到现在也依旧遵循着“前两年打杂练基本功、基本功扎实了打下手做复制品、通过师父考核才能触碰文物”的古训,用漫长的时光,跟随师父学习文物修复的技艺。 6park.com

6park.com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剧照 6park.com

这种收效缓慢、无法批量复制的传承机制,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回望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或许才是那些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得以世代相传至今的原因之一。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所以包括水井坊在内的传统品牌代表,在延续自身的文化的同时,更在积极地探寻更加广阔的文化传承之路,通过与大师的携手,或是一些跨界联名的活动,深度挖掘传统之美,并将之展示给世人。 6park.com

厚积薄发之后,2018年9月12日,水井坊将自身600年沉淀的文化精髓,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带上了北京太庙的恢弘舞台。在这场名为“传世盛典”的活动之上,当作为水井坊酿酒技艺第九代传人的魏江志,跪倒在赖登燡与林东两位大师面前,敬上一碗茶,叫出那声“师父”时,我们听见了传统复苏的声音。 6park.com

6park.com

水井坊打造传世盛典品牌IP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那些在幽暗的酒窖中、世间鲜为人知的角落里,延续了千百年的技艺、传承了无数代的精神,以及师徒之间日夜的口传心授……终于登上了最为耀眼的舞台,向这个世界昭示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而言,这或许就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依靠一些精品节目或是类似“传世盛典”的大型活动的影响力,依靠一些意见领袖或是机构的持续发声,让传统文化从幕后走向台前,引发大众的关注,并将关注转化为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这个民族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棉花唐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棉花唐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棉花唐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