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耗时 190 天、行程 9 万里的欧美之行,李鸿章最爱去的地方居然是…
送交者: hgao[♂☆★★★★声望勋衔19★★★★☆♂] 于 2019-05-21 16:11 已读 3388 次 1 赞  

hgao的个人频道



文汇 04-16 6park.com


6park.com

李鸿章一行到达弗里德里希斯鲁庄园。参见德国《柏林交易报》1896 年 6 月 26 日

【导读】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关于他的影像资料在国内已披露很多。" 西洋镜 " 团队历时八年,整理出 1876 年至 1904 年间欧美知名报刊关于李鸿章的大量新闻报道和特写,为研究李鸿章提供了又一富矿。日前,收录关于李鸿章近 200 余幅罕见图片及 28 万余字的原刊报道,汇成《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第十五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6park.com

6park.com

在上海古籍书店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近代史研究者解玺璋、新书主编赵省伟谈到,李鸿章的内心活动、所思所想和情感表达在书中得以充分展现,这些 110 多年前的西方媒体一线观察,对深入理解和完整呈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不可缺少,史料弥足珍贵。在赵省伟看来,国内关于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但《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认识他的另一重海外角度。" 比如,在接受英国人安排其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品时,李鸿章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是参观当地的工业园区时,李鸿章向随行人员频频发问,而且提的问题十分专业,让人刮目相看。"

经授权,现从书中整理摘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部分导读,看看当年西方报刊报道中的李鸿章,呈现出怎样的性情与历史细节: 6park.com

6park.com

曾在清朝福州和宁波海关税务司任职的美国人杜德维相册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在国际上曾有 " 清朝的俾斯麦 " 之称,这一美誉,来自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将军。从 1896 年 3 月中旬到 10 月初,李鸿章先后访问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八国,行程 9 万多里。他虽长期参与甚至负责外交,但此前去日本是为了屈辱的谈判,而不是出访。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系列出访既是他的首次出国访问,也是晚清这个层级的大员首次出国访问。而且,还是在他仕途遇挫、赋闲之后才有此出访。清王朝的封闭,由此也可略窥一斑。所以,他此次出访,更值得重视、研究。

访俄之后,李鸿章在 6 月 13 日到达德国,住在恺撒大酒店。据林乐知等编《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所载,德方 " 特就‘该撒好司’(旅邸名也,译言‘皇帝屋’华贵无出其右矣)代备行馆,不但饩牵丰腆、供张华美已也 ",还事先打听了李鸿章的嗜好," 故凡口之于味,目之于色,耳之于声,莫不投其所好。甚至中堂常吸之雪茄,常听之画眉鸟,亦复陈于几而悬于笼,则其余概可想见矣 "。为迎接李鸿章,德国人真是做足了功课,德国人那种认真细致劲儿,亦可由此略窥一斑。

到柏林的第二天,李鸿章就拜见了德皇威廉二世。稍后专程到汉堡拜访前首相俾斯麦,俾斯麦设家宴招待。曾经权倾一时的俾斯麦,因与威廉二世不和,于 1890 年被迫辞职。此时,这两位都从权力顶峰突被赋闲的 " 俾斯麦 " 相见,或有同病相连之感。 6park.com

6park.com

俾斯麦与李鸿章一起走出门。参见德国《柏林交易报》1896 年 6 月 26 日

德国许多媒体对二人的会晤作了详细报道。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李鸿章向俾斯麦表示,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向其征询清朝如何改革、如何使清朝强大的意见。看到了德国的精兵良将,他表示重整军队已成弦上之箭。俾斯麦强调,关键不在于在全国各地都有军队,而在于在需要时能迅速地调配他们。

在德国,李鸿章还做了一次 X 光检查。一年多以前,他在日本谈判时,遭到一名日本浪人枪击,左颊中弹。1896 年 6 月 27 日《柏林日报》详细报道了李鸿章的这次检查:" 整个过程持续了 20 分钟,拍出了非常清晰的图片。在图片中可以看到非常有意思的头骨形状。这次拍照的目的是借助这种最新技术查看总督在中日战争中所受的枪伤,当时子弹从左眼下面射入。对伤口图片仔细检查之后并未发现子弹。总督带着极大的兴趣查看这张图片。图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弹射入点和弹道。" 李鸿章还兴致勃勃地看了德国医生展示的一些电镀屏图片,可以看到人的脊柱、肋骨和心脏区。当时信西医的国人不多,他能做 X 光检查,甚显开明。 6park.com

6park.com

李鸿章一行在克虏伯工厂。参见德国《柏林交易报》1896 年 6 月 24 日

离开德国后,李鸿章一行先后访问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于 8 月 2 日到达英国。正是英国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使清朝面临 "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此时英国仍是世界头号工商强国,访问、考察英国,是李鸿章这次出访的重头戏,时间长,内容丰富。在英国,他当然要拜会女王,并参加一系列繁忙的国务活动。但他通过随员向报界表示,他 " 反感宴席和娱乐招待。比起其他活动,他想看的其实是英国的工业区 "。

在英国,他的主要活动就是参观、考察各类工厂,尤其是钢铁厂和制造枪炮、军舰的兵工厂。观察细致的英国媒体发现,他对艺术品不感兴趣,在以收藏各种艺术品而名噪一时的拉格赛德公馆小憩时,那些举世闻名的艺术品未能引起他的丝毫关注,反而是此馆的电气、机器设备吸引了他。" 如果说艺术品不能吸引李鸿章的话,那么有几样物件显然做到了。让这位老绅士高兴的方法是向他展示机械和机械制品。对于此类物品,拉格赛德拥有的也比其他府邸都要多。这座大楼是电气照明,当然也装有电话,在阿姆斯特朗伯爵的书房和他底楼的事务员屋内都有电话机。此外,这座宅邸还特别安装了一套水压设备,以便从一个人工湖供水。另一套水压设备是用来使储藏室的大瓶里的水果树长得更好,而且可以开启它们使植物得到更多阳光。关于这些设备,李鸿章很高兴有人可以详细地解释给他听。" [ 1896 年 8 月 20 日《伦敦每日新闻》 ] 与对艺术品的无感相反,参观工厂时他总是兴致勃勃,连连提问,从武器原理、性能到成本等,令接待者大有应接不暇之感。

有报纸报道,在参观一家军舰制造厂时:" 巨大的转台似乎使他的好奇心达到了极点。他向官员们连珠炮式地发问,后者几乎都要来不及回答了。转台是用在船板上的。台子的最上头安装有运台,再上头安装着枪炮。这些转台重达 46 吨左右。在两座炮台安装上去后,总重量可以达到大约 200 吨。其中一个转台单独放着,另一个上面已经装好了运台和重达 50 吨左右的重炮。炮管可以轻易地升降或者指向任何一个方向。这看起来使这位清朝的政治家很高兴,因为他问了大量有关制造这台机器的问题。"

在参观一艘 12200 吨的巨大战舰时,李的欣赏、欢喜之情难以掩饰,对主人进行了各种各样的 " 审问 "。他问到了钢板的厚度,接待者回答 18 英寸,他进一步问:" 是哈维板吗?" 回答说是的。" 哈维板 " 即哈维法硬化钢,是美国工程师哈维于 19 世纪 90 年代初期使用表面渗碳工艺制成的镍钢装甲,从 1892 年开始被各国大量使用。李鸿章在 1896 年就知道哈维装甲,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 6park.com

6park.com

手持扇子的李鸿章。20 世纪初美国杂志根据照片制成的铜版画

在参观一种新式可快速连发四颗子弹的枪支时,李鸿章仔细检查枪座,并问是否引自法国。一位接待者说是使用法式系统,但做了改进。另一位陪同的爵士则说这不是法国的,是引进瑞典的。看来李鸿章对法式系统颇为了解,或他自认为比较了解,就追问这位爵士是否了解法式系统。爵士回答说了解。李又问,法式是否比这个更加便利,爵士回答说没有。李再问枪支是否在法式基础上做了改进。爵士肯定地说,它既不是法式也不是英式,强调就是瑞典式。李鸿章在离开时,仍表示法式比这个要好。 [ 1896 年 8 月 21 日《北方回声报》 ]

1872 年李鸿章提出修铁路被否决,此后的十七年李鸿章一直努力不懈,想尽种种办法,直到 1889 年朝廷终于正式同意修造铁路。所以此次出访英国,他对铁路分外关注,不但参观了机车、铁轨工厂,还了解铁路公司的运营、调度情况,详细到了解铁路公司为何要减少二等座、增加三等座。那时清朝正准备修芦汉铁路,因此他对选用何种铁轨格外留意。他问陪同的铁路公司总经理,为什么该公司在英国某些特定的铁路上要增加铁轨的重量,且必须超过 75 磅 / 平方码。总经理回答说,他们公司正在将铁轨的重量增加到 80 磅 / 平方码,而某些铁路段铁轨的重量甚至达到了 100 磅 / 平方码。随着机车引擎和车厢重量的增加,为了公众安全考虑,相应地有必要增加铁轨的牢固性,他们公司已经下单了比现在使用中的这些牵引能力更强、更快的机车引擎。李鸿章表示,在清朝有一些铁路延伸段,被推荐使用 75 磅 / 平方码的重量标准。(1896 年 8 月 17 日《约克郡晚报》) 6park.com

6park.com

李鸿章和三个孙子

曾有两位女记者先后采访李鸿章。大概从未面对过职业女性,更未接受过女记者的采访,李鸿章好奇心更强,略带玩笑的反问更加直接。第一位是在英国报社工作的美国女性,报纸以 " 李鸿章和新女性 " 作为标题,报道了这次采访。这位女记者写道:" 总督主导性地采访了我。我结婚了吗?然后是我打算结婚吗?我多大年纪了?我做这份工作一个月可以得到多少钱?我一个美国人怎么就住在伦敦了呢?类似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向我提问。我开始好奇,对于东方人而言,是否他们觉得我理应接受这一系列私人的,甚至是尴尬的提问。" 她明白:" 在这位伟大人物严肃而认真地通过翻译向我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时,我发现他幽默地眨着眼睛,开始意识到这实际上是在对我开玩笑。" 6park.com

6park.com

李鸿章与三个孙子。参见法国《画刊》1894 年 10 月 6 日

于是她决定向李鸿章提一些刁钻问题掌握主动,问他觉得哪个国家的女性最聪明、最漂亮。李鸿章巧妙地回答说:" 我在很多国家都看到过漂亮的女人、丑陋的女人、聪明的女人、笨女人、有美德的女人和没有美德的女人!" 这位女记者不依不饶,马上问道:" 但是,大人,肯定有一个国家,在那里您发现女性比其他国家的更漂亮、更聪明,您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从未到过美国的李鸿章不乏奉承地 " 幽了她一默 ":" 美国是一个有美丽而聪明的女性的国家。" 接着李鸿章又反被动为主动,向她发问:" 我听说,美国是一个有很多未婚女人的国家。这是真的吗?" 这位女记者表示自己从未听到过这种说法。这次轮到李鸿章不依不饶:" 我听说那里很多人都不结婚。她们工作,为自己挣了很多钱!她们不应该这么做,她们应该结婚!" 女记者问道:" 您相信所有女人都应该结婚?" 李边点头边肯定地说:" 是的,全部。" 女记者再问:" 您在清朝听说过‘新女性’吗?" 李鸿章不客气地回答说:" 是的,我们听说过,听说她们都住在英国和美国,但是我们不喜欢她们。清朝没有‘新女性’,我们也不会有,我们的女人全都结婚。" [ 1896 年 8 月 13 日《丹迪信使报》 ]

稍后采访他的英国女记者是位德国人,李鸿章对前一位是美国人感到好奇,对这位又是德国人更感意外,不禁问道:" 英国女记者都在哪里呢?难道没有吗?" 然后,他又开始连连发问,询问女记者的年龄、婚否、收入等。得知她仍单身时,李鸿章以中国式关爱劝她:" 一位像你这样聪明的女士应该结婚。很多读书人将会很高兴有你这样一位伴侣。难道他们不想吗?" 听到她的收入多少,李又直接问道:" 那位美国女士,也就是在前几天来的美国女士的薪资更高。为什么会这样?" 女记者回答说,可能她是更好的记者。李鸿章对此不赞同,这位记者又说:" 可能她工作更努力。" 李鸿章说可能如此,但立即赞扬她比那位美国女记者爱笑,肯定非常有天赋。女记者加重语气说:" 非常非常多!" 采访结束后,李鸿章用英语说了再见。 [ 1896 年 8 月 25 日《丹迪晚电报》 ] 6park.com

6park.com

《西洋镜:海外史料看李鸿章》(第十五辑)

赵省伟 主编

许媚媚 王猛 邱丽媛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离开英国后,李鸿章一行访欧结束,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李鸿章对政治、机械、工程、舰船、建筑等的性能、制作过程、价格等兴趣浓厚,不停发问,这一特点也为美国记者注意到。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邮轮上,他与同船游客交谈时,向一位美国议员详细询问美国总统制、各级机构的管理方式、选举办法、不同部门领导的筛选、整个政府的架构以及分歧的处理方法;在与一位企业家交谈时,他详询了造船的各种问题、他的投资状况和美国经济问题。 [ 1896 年 8 月 29 日《印第安纳波利斯日报》 ] 9 月 5 日,李鸿章离开华盛顿前往英属加拿大,于 9 月 14 日搭乘一美国轮船公司的轮船横渡太平洋,踏上归程。途经日本横滨,他因甲午之耻拒绝上岸,改乘清朝轮船招商局轮船返国,10 月 3 日到达天津。这次耗时 190 天、行程 9 万里的欧美之行宣告结束。

这次欧美之行的所见所闻肯定对李鸿章有相当大的影响,他认为欧美的强大是从制度上保障了 " 上下一心 ",在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时 " 沥陈各国强盛,清朝贫弱,须亟设法 "。但清朝政治舞台留给他演出、施展的时间、空间已经无多。回国后他依然处于投闲散居状态,并因误入圆明园受到朝廷的严厉呵责," 罚俸一年 "。直到 1900 年 1 月,他南下广州任两广总督才重返政坛,但不久他就忙于处理庚子之事、辛丑缔约,于 1901 年 11 月初病逝。 6park.com

6park.com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方供图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hgao 加上 50 银元!

喜欢hga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hga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