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51岁书生带兵救北京,他拼死为国续命,最后却沦为死囚……
送交者: 潜水人[♂★★★声望勋衔13★★★♂] 于 2019-07-18 22:49 已读 4932 次 2 赞  

潜水人的个人频道

每次提起于谦,第一个应该想起的是民族英雄于谦才对。







 01  

1398年,朱元璋逝世。

 

这一年,在西湖边钱塘县的一户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婴,他被世人称作是朱元璋留给后世的一个礼物。

 

这名男婴名叫“于谦”,曾有高僧给他相面,大吃一惊,说:“这孩子将来是救时宰相”。

 

不管是和尚瞎说哄大人开心,还是真得能从小孩子的脸上看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地方,于谦从小的表现就很不俗。

 

从小,这孩子就有自己的偶像,跟追星似的,把偶像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斋里,日夜膜拜。

 

有一次,教他读书的先生发现他经常看那幅画像,便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于谦闻言,立刻正色回答:“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像上的人物是文天祥。

 

从把文天祥视作偶像开始,就意味着得有更大的格局,随时做好为国牺牲的准备。


△ 于谦画像



但也别说,于谦还真能说到做到。

 

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当地的秀才;十七岁的时候,就写下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

 

当然,这也不是随便写首诗来表表决心,在品德上,于谦对自己的要求那叫一个严格,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诗句来要求自己。

 

有一次,巡按御史到钱塘县视察,指定要于谦讲书。

 

按说,这是一次绝好的表现自我的时机,哪知他竟要求各位官员一律跪在讲案面前。

 

一个小小少年,指挥官员跪着听课,巡按御史一行人都很诧异: “按礼仪规定,在讲案前不应行跪礼。”

 

哪知,于谦不慌不忙道:“今天所讲,是高皇帝的《大诰》三篇,我不敢不跪,各位官员也应该下跪。”

 

最后,官员们只得一边跪下听课,一边嘀咕这小小少年真刚烈。


△ 于谦画像

 02  

靠着小有才华,于谦一路做官青云直上,年仅三十二岁就已经是位居正三品的巡抚,放在现在就属于副部级的官员了。

 

但在和平盛世,哪怕空有远大的抱负,想要做个英雄哪有那么容易,顶多就是做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

 

所以,按照所有好官的套路,于谦在做巡抚的十九年间,那真是一个值得夸奖的青天大老爷。

 

他减少过税收、治理过洪水、解救过难民、亲自求过雨,凡是都是亲力亲为。

 

当时,有一个平民被仇人诬告为强盗首领,但因为证据不足,这个案子就一直被搁置起来了。

 

那个平民也是关押在大牢里,说不准哪天就要被满门抄斩的。

 

幸亏于谦重读了旧卷,发现事有蹊跷,就立马重查旧案,最后发现被告完全是被诬陷的。

 

当时,像这样被冤枉的囚犯不在少数,少说也有数百人。

 

旧案搁置就搁置了,怎么说也都是上一任做出来的烂摊子,不管也没什么错。

 

但于谦却把旧卷都翻出来重查,最后释放了数百含冤囚犯。

 

不仅如此,他还不顾当地权威,逮捕过二十多名贪官污吏。

 

每次遇到有不痛快的事,他总会拍着胸脯感叹说:”这一腔热血,不知会洒在那里!”

 

于谦的爱岗敬业,让他的政绩、口碑一直不错,当时被人误关起来的时候,山西、河南的老百姓直接向皇帝请愿放人。

 

如果一直都这样做官、一生为当地老百姓做实事,于谦这一生顶多在史册上留下“好官”二字,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大英雄。


△ 于谦画像

 03  

所谓的英雄,都得有一个能让他们发光发热的时代。

 

终于,于谦等到了他的时代。

 

在1448年,明朝发生了一件极其荒唐的事情。

 

当朝皇上朱祁镇御驾亲征与蒙古部落打仗,结果带领的数十万精兵精将吃了败仗,很多朝中武将战死沙场。

 

就连皇上本人也被人当俘虏抓了去。




这可了得?皇上被俘,朝中上下乱作一团,后宫哭声一片。

 

蒙古人随时都会带兵攻城,精兵精将都死的死、伤的伤,城中剩下的一些位居二线的士兵们,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对手。

 

而且被抓去的皇上,也成了也先威逼利诱的绝佳人质。

 

开口就是要他们用钱来赎人,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搬空朝中的国库。

 

这一下,让朝中的大臣一下没了主心骨,都乱成了一片,甚至还出现了在上朝时把人给活活打死的事情。

 

就在所有人都乱了阵脚的时候,所有人都想着“大明王朝完了”的时候,于谦站了出来。

 

这一站,让他成为了英雄,也为他日后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首先,于谦力推要废了皇帝朱祁镇,簇拥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做皇帝。

 

其次,他召集全国上下的军马,要赶往京城候命做防御。

 

这两件事情一做,于谦立马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各个都觉得于谦能解决明朝这一危机。

 

但与此同时,于谦也树敌无数,很多小人都是在暗中恶狠狠看着他,在心里发誓早晚要手撕了他。

 

于谦不是一个想要出头争脸面的人,但在当时所有人都慌作一团,就连刚刚登基上位的皇上,整个人也还处在懵逼状态中,也都拿不定主意。

 

作为一个从小就想着效忠祖国的人,于谦被现实逼了出来,逼得他不得不站出来做那个救世主。


△ 于谦画像

 04  

虽然,朝中还有军马,但最强悍的将士都已战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平日里都没有上过战场,只不过是一群替补队员罢了。

 

而他们的敌人,都是从小吃羊肉、喝马奶子长大的蒙古人,最近还打了胜仗,个个都是趾高气昂。

 

于谦是一个文官,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最多就是平日里看了几本兵书,如果真得要打起来,也不过是书生上阵,实在没有什么经验。

 

但没办法,这场战争必须要打,如果打不赢,整个京城就会被沦陷。

 

最后,全国上下召集了二十二万大军。

 

但是这些大军要分别驻扎在北京外城的九个门,每个门的兵力也就在两三万左右。

 

要么死,要么赢!




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天,于谦下了三道军令,可以说一道比一道狠:


“大军全部开出九门之外,列阵迎敌”

 

“锦衣卫巡查城内,但凡查到有盔甲军士不出城作战者,格杀勿论!”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总而言之,于谦这是下了决心,这次这是要准备玩命了,要么就打胜仗,要么就战死沙场,要么就以违反军令斩。

 

所有出城迎战的人,要想活命,只能取胜。

 

但于谦的狠,不光在这里,他不仅要其他人玩命,他自己也要玩命。

 

于谦要带领一队人守正门——德胜门。

 

要知道,这时的于谦都已经51岁了,哪怕放在现代,也都不是能跟年轻人抗衡、打仗的年纪。

 

但于谦还是穿上了盔甲、跨上了大马出了城门。

 

用于谦的话来说:

“数十万大军毁于一旦,上皇被俘,敌军兵临城下,国家到了如此境地,难道换有什么顾虑吗?若此战失败,大明必蹈前宋之覆辙,我有何面目去见天下之人!” 

要想活命,就要赶跑敌军。

 

在数量、质量、士气上都不占优势的大明军队,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只能与蒙古人来个拼死之战。


 05  

北京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战役,如果战败,京城失陷,中国的历史必然会被改写。

 

在主力被歼、皇上被俘、兵力不足、士气全无的情况下,于谦带兵打赢了这场战役。

 

对于这样一个大英雄,不管什么样的赏赐都不为过。

 

即使这样,在战后还是有人不断在皇上跟前煽风点火,说于谦玩命保卫京城不过都是为了荣耀和奖赏。

 

但很快,这些阴谋论的人就被“啪啪啪”打了脸。

 

就在临时被推上皇位的朱祁钰准备大大封赏他,给他官封从一品的少保之位、给他儿子封爵、要给他很多赏赐的时候,于谦却拒绝了。

 

他说:“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

 

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让敌人打到京城,是我们大臣的耻辱,怎么还敢邀功”。

 

不管朱祁钰怎么说,于谦都不接受封赏,最后只得迫于无奈,接受了“少保”的头衔。


△ 朱祁钰画像



有的人想做英雄,是为了能够封侯加爵,最终实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

 

有的人想做英雄,只是对高尚节操的追求,他保家卫国只是个人的崇高追求。

 

于谦属于后者,他有自己的操守和坚持,他不与恶人同流合污,他一生清清白白、干干净净。

 

虽然,时代造就了他,让他在乱世中能为国家洒下一腔热血,但在乱世逼迫他不得不向前的时候,他其实早已做好了准备。

 

然而,谁能想到,也正是他做好准备的那一天,就已经成为了很多小人的眼中钉,最后却要遭受惨被迫害的命运。


△ 于谦画像

 06  

就在击退蒙古人的第八年,在一帮恶人的簇拥下,那个被俘的前皇帝朱祁镇又重新登基上位了。

 

这帮恶人中,就有将于谦视为眼中钉的仇家。

 

当他们帮着朱祁镇重回皇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稳固自己的权利。

 

在几人不断地游说下,朱祁镇脑子一热把于谦关进了大牢,因为他相信,于谦肯定不会对自己衷心。

 

至于关押于谦的罪名,那就是“迎立外藩”(就是说要簇拥其他王登基)。

 

但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据,又害怕朝中大臣不满,就在罪名前加了两个字“欲为”,真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而且最讽刺的是,曾经靠于谦上位的人,一看于谦关进了大牢,竟然一个个都以于谦作为话柄,去讨好皇帝。


△ 朱祁镇画像



当时,与于谦一同入狱的大臣,在牢里大喊“冤枉”!

 

于谦却无动于衷,他平静地接受着关入大牢的结果,同事问他为何如此淡定?

 

于谦只是笑着说,这是奸人在挑拨离间,声辩根本就没什么用!

 

在朝廷做了大半辈子的官,于谦知道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曾经让他走上人生巅峰的乱世,现在也成了推他入狱的原因。

 

他成因保卫了京城,败也因保卫了京城,这就是乱世造英雄的结局。

 

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他拼死保护的城池前,要被斩立决。

 

当时历史只记载了四个字,“天下冤之”。

 

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国的人都认为他是冤枉的。

 

有一个叫朵儿的指挥,是害死于谦敌人的部下,他不管别人怎么看,都要把酒泼在于谦死的地方,当时主子发怒了,鞭打了他一顿。

 

第二天,他还是照样泼洒表示祭奠,由此可见,于谦是多么地得人心。


△ 于谦画像

 07  

于谦被斩后,官员去他家抄家。

 

作为一个堂堂从一品的官员,于谦家里却清贫地可怜,根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拿去抄的。

 

官员不甘心也不相信,于谦会有这么穷,他们就翻箱倒柜四处找。

 

最后,在于谦家中发现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能进。

 

当时这行人乐了,以为找到了藏匿财宝的地方,找到了他贪污受贿的证据。

 

然而,当门打开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在这个房子里,只陈设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

 

这是皇帝特意赏赐于谦的东西,没想到他却锁了起来,并没有拿去示人。

 

抄家一行人,什么也都没有抄到,最后只能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因为他们知道,于谦真是一个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的人,正如他写得那首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画像



于谦死后不久,皇上朱祁镇才逐渐看清了身边奸人的恶,多次后悔感慨错杀了于谦。

 

但人已被斩,朱祁镇碍于面子也不敢对大臣们忏悔说什么。

 

直到八年后,儿子登基上位后,才下了一到诏书为于谦平反。

 

一个从小立志要做大英雄的人,一辈子不贪不腐,在危机时刻能站出来承担救国家的重责。

 

不管怎么样的夸赞,于谦都受之无愧。

 

如今,500多年过去了,于谦祠在西湖边静静矗立着,守护着他曾用生命和热血浇灌过的土地。

 

知道、敬佩他的人,不远万里去祠堂为他上香、献花,在世人眼中,于谦终究是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了像文天祥那样受世世代代敬仰的大英雄。


△ 于谦祠内的于谦夫妇画像



参考资料:

1、《明朝那些事儿》(第三部)当代明月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

2、《一生正气于谦》姜正成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3、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于谦》

4、《明史· 于谦传》

评分完成:已经给 潜水人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潜水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潜水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