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芯历史】同“姓”不同命,北霸878的消失与京东方前身774的蜕变
送交者: 笑鸠[♂★★★声望勋衔14★★★♂] 于 2019-08-20 2:35 已读 896 次  

笑鸠的个人频道

【芯历史】同“姓”不同命,北霸878的消失与京东方前身774的蜕变更新时间:2019/8/20 15:08:18  【字体:     】        


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受国外电子器件发展的影响与启示,我国提出了要研究半导体科学,并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这是国家角度的第一次正视与重视。
  
  自此之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经历跌宕起伏发展才来到了今天这般向荣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乏有明星企业的身影消失。这其中就包括,曾经的“北霸”——国营东光电工厂(简称:878厂)。而与878厂处于同时代、有同血缘的北京电子管厂(简称:774厂)却成为了今天的京东方。
  
  1956年之后,我国半导体材料方面进展迅速。1957年拉制成功了第一根锗单晶,同年11月底到1958年初,我国第一批锗合金晶体管研制成功,并掌握了锗单晶掺杂技术;1958年,锑化镓单晶研制成功,同年11月,我国第一根硅单晶拉制成功……
  
  这也为我国在1960年全面开展半导体硅器件的研制创造了先决条件
  
  1960年,中科院在北京建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在河北建立工业性专业化研究所――第十三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六十年代初,中国半导体器件开始在工厂生产。此时,国内搞半导体器件的已有十几个厂点。当时北方以北京电子管厂(简称:774厂)为代表,南方以上海元件五厂为代表。
  
  一直发展到七十年代,中国IC行业形成了“两霸”,南霸上无十九厂,北霸则为878厂。
  
  878厂就是由第四机械工业部(四机部,1982年改组为电子工业部)从北京电子管厂抽一部分技术力量,在1968年建立起来的。878厂是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一个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
  
  878厂当时在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内合作建厂。1968年开始建设,到1970年建成投产并于1978年建成中国第一条2英寸线,于1980年建成中国第一条3英寸线。
  
  当时878厂采用IDM模式,即集成器件制造模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行设计电路、制版、加工芯片,直至封装测试,最后打印包装,连特种材料和外壳都由自己生产。
  
  集成电路“老将”朱贻伟曾撰文描绘过当初878厂销售盛况。那个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每年春天和秋天召开全国电子元器件订货会议,878厂生产的集成电路是最紧俏的产品之一,订货桌前总是排成长龙,产品供不应求,盛况持续10多年。
  
  在发展过程中,878厂和上无十九厂等厂家还协助了四机部财务司制订集成电路价格。
  
  878厂鼎盛时期一直持续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然而巅峰过后,曾被业者誉为“北霸天”的878厂到底还是无力挽回日渐衰落的局面,逐步退出了集成电路舞台。
  
  对878厂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朱贻伟亦曾撰文描述过相关背景,有技术原因也有资金原因。
  
  据悉,878厂3英寸线通线投产后没能达到规模经济的产量,采用多品种小规模CMOS电路作为主要产品系列也没能构成大量生产的条件。
  
  878厂在投产3英寸线后,器件总公司曾从美国仙童公司引进一条4英寸二手设备线,并将其中三分之一分给878厂。但是当初878厂没有及时抓住搞技术改造的机会,后来北京市组建北京燕东微电子联合公司时,878厂把4英寸设备投到燕东公司去,因此错失前进的良机。
  
  到后期,878厂双极型线性电路和MOS型数字电路都已缺乏市场竞争力。
  
  此外,1973年9月,在中日恢复邦交一周年之际,中国派出电子工业考察团访问日本。考察期间,日本电气公司(NEC)表示可以转让3英寸线全线设备和技术。当时有3种技术,其中报价最低的技术和设备需要3000万美元。然而由于资金缺乏,878厂引进项目准备的资金只有1500万美元,因此失去从NEC公司全线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机会。
  
  资金方面的原因与当时背景也有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工厂产生利润需要全部上缴。当年878厂上缴利润曾达当初总投资额的8倍。但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各方面原因,资金支持重点转向无锡742厂等,而878厂取得资金支持的难度相应增大。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曾经盛极一时的878厂最终走向了衰落。
  
  再来说一说,与878厂有着“血缘”却走出不一样路径的774厂。
  
  774厂最初的筹备组隶属于军委总参通信兵部电信工业局,一开始是规划为军工企业,在1956年10月举行开工典礼,这是上世纪60年代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也是在我国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防需求的陡然下降和采用半导体技术的电子产品的大量进口,这个“万人大厂”因产品市场的萎缩而渐渐陷入危机。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打算从以色列引进坦克电台,为坦克电台配套大规模集成电路,600多万美元的大型集成电路引进生产线项目落到774厂肩上。此外,一个几百万美元的彩色电视配套电路项目也落在774厂,两项合计774厂获得了1000多万美元的发展基金,这为774厂后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升级空间与资金保障。
  
  后期,774厂成功改造了半导体净化车间,即811厂房;1980年从国外引进3英寸工艺设备,但是后期由于工程总体计划改变,774厂工艺设备引进后并没有生产配套的大规模集成电路。774厂也曾设计6片式黑白电视机电路并试制出了样品,但是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后期由于费用问题,厂内不能维持生产线运转。
  
  774厂曾与香港4D公司进行合作,生产NPN与PNP晶体管,但是产品还未投入量产,774就由于亏损被停止供应水电气,工艺线停运。
  
  好在,连续亏损7年之后,774新上任的年轻厂长王东生带领员工自筹650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后来的京东方。原本消失在集成电路行业的774厂,终于用另一种方法焕发了新的生机。
  
  回顾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自主开发、技术引进、中外合资、引进团队和外资独资五大阶段。
  
  而878厂与774厂,正是自主开发阶段两个代表性集成电路企业。

喜欢笑鸠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笑鸠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