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张学良:一周内定有事实答复;蒋介石:你可以立即枪毙我
送交者: pchome[♂☆★★★岛徒★★★☆♂] 于 2019-08-24 20:02 已读 2055 次 3 赞  

pchome的个人频道

说起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西安事变,华清池“扣蒋”无疑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幕。随着陕西临潼黎明的突然枪响,蒋介石一再坚持的“剿共”战争被迫停了下来,中国历史进程走到此处悄然转弯。张学良、杨虎城联手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改变这个国家走势和许多个体命运的大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抚今追昔,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6park.com

西安事变前夕的蒋介石(美术作品) 6park.com

张学良,“一周内定有事实答复”

1936年12月4日,初冬季节的中原大地已是北风凛冽,蒋介石的专列缓缓驶出洛阳站,伴随速度的加快,“铿噔”、“铿噔”,火车轮子与铁轨碰撞发出的声音开始富有节奏地扩散。此时,寒冰刺骨的绥远百灵庙炮火连天,晋绥军官兵正与日本特务机关策划的伪蒙军展开殊死搏杀。这是蒋介石意料中的一场激战,他早就提醒过傅作义:“百灵庙为日军必争之地,尽量增加兵力,严密固守,否则得而复失,徒损声威。”

还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表示,“任何国家要来侵略我们领土主权,我们绝对不能容忍”,但饱受争议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丝毫没有改变迹象。蒋在日记中写得很清楚:“察北伪匪未退,倭寇交涉将裂,而陕甘地区残匪企图渡河西窜,局势甚不靖也。且东北军之兵心,为察绥战事而动摇,则剿赤之举,几将功亏一篑,此实为国家安危最后之关键,故余不可不进驻西安,以资镇慑,而挽危局。” 6park.com

蒋介石坚持先安内再攘外 6park.com

洛阳同车西行的张学良心情郁闷,他多次说过不愿意“剿共”,希望带领东北军参加绥远抗日,结果总是遭到蒋介石严厉责备。杨虎城此前建议张学良,如果真有抗日决心,何不等老蒋来西安时,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事?

黄昏时分,专列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的临潼站停了下来,蒋介石住进华清池,试图以自己的领袖威望迫使张、杨坚持“剿共”战争“最后五分钟”。12月7日,张学良再约杨虎城商量停止内战办法,主张“再劝蒋一次,他再不听,先礼后兵,那我们对得起他”。

然而,围绕联共抗日问题,蒋介石与张学良吵得不可开交:“我是主张抗日的,这几年来奔走各省,还不是暗中进行抗日的准备?再说美国、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利害冲突,愈来愈深,我们能拖就是有利的。共产党是我们的大敌,所以一定要做到有我无他!” 6park.com

西安事变之前,张学良驾驶飞机留下的影像 6park.com

张学良哭道:“委员长真的不能听我们的忠告吗?”蒋介石大怒:“你这样,我要枪毙你!”据侍从秘书汪日章回忆:“当时愤怒的声音,室外都可以听到,我就担心,这样逼下去会不会和张学良闹翻?”

张、杨不肯就范,蒋介石手谕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把“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的消息透露给非官方的《大公报》。目的显然是想非正式的警告张、杨,如果不愿意全力“剿共”,那就请你们走开。

12月8日,“内幕”还没来得及见诸报端,张、杨已经初步确定兵谏方案:东北军负责执行华清池扣蒋和西安到临潼沿线的警戒任务;十七路军负责执行西安城内拘禁南京政府军政要员,解除军、警、宪、特武装,扣留机场的作战飞机及控制火车站等任务。具体行动日期要根据形势和准备情况再定。 6park.com

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 6park.com

12月9日,西安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向省政府和住在临潼的蒋介石请愿抗日。张学良担心军警弹压引发流血事件,急赴西安至临潼半道拦截劝阻,并对学生承诺说:“我保证一星期内可以事实答复你们的要求。”事后,蒋介石指责张学良放任、纵容民众运动,造成西北社会浮动,情绪激动时竟然说出“对学生就应该用机关枪”的气话。张学良听了火大,暗暗下定决心:“你这个老头子,我要教训教训你!”

至此,酝酿多时的兵谏计划终于箭在弦上。12月10日上午,张、杨最后敲定11日夜半采取行动。东北军方面,以第105师师长刘多荃为临潼行动总指挥,第105师第1旅两个团在华清池外围较远地带警戒,防止蒋介石突围逃跑;第2旅旅长唐君尧率孙铭九的卫队第2营两个连和王玉瓒的卫队第1营守卫华清池头道门的一个连,担任扣蒋任务。此外,枪法精准的骑兵第6师师长白凤翔和第18团团长刘桂五协助现场指挥。 6park.com

杨虎城将军 6park.com

张学良特别嘱咐白、刘、孙三人:“这次派你们去临潼,是请委员长到西安,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因为抗日不是中国某一个单独力量所能完成的,必须国共合作,也必须有蒋委员长领导,你们一定要保护委员长的人身安全,像过去一样恭恭敬敬,谁伤害谁偿命。”
蒋介石,“你可以立即枪毙我”

陕西临潼华清池南依骊山,传说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欢在此沐浴,晚近成为名扬四海的靓丽风景。蒋介石住的地方名曰“五间厅”:一号房为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兼侍卫长兼钱大钧的办公室;二号房、三号房互相打通,为蒋介石的办公室和卧室;四号房为会议室;五号房为秘书室。紧靠五间厅的一排房子名曰“三间厅”,分配给了第三组组长蒋孝先和卫士们轮流休息。五间厅西端尚有几间小厅,为钱大钧与侍从医生、膳食人员的住宿房间。 6park.com

华清池五间厅今貌 6park.com

入陕之前,蒋介石有所察觉东北军“思想庞杂,言动歧异”,但自信张学良不至于做出“越轨”举动,因此轻车简从,只带贴身侍卫二十人,连警卫股长黎铁汉及其所属的警卫人员都没有跟随。在蒋介石看来,华清池外围的张学良卫队营是值得信赖的,即便白天争得面红耳赤,蒋对张始终怀有善意,他在日记中自我反省曰:“对汉卿说话不可太重,但于心不安,此人小事精明,心志不定。”

12月11日晚上,蒋介石召张学良、杨虎城等将领会餐,杨未至,原来西安城内尚有饭局,张、杨联名宴请莅临陕西的中央军政要员,二人分工,杨留西安。行动即将开始,张压力颇大,形色明显匆忙局促,蒋介石以为乃连日受斥之故,没有往其他地方想,“临睡思之,终不明白其故”。 6park.com

蒋介石和张学良合影 6park.com

夜深人静的时候,时钟的走动声往往格外清晰。张学良带领十几名高级将领和幕僚来到西安绥靖公署所在地新城大楼,与杨虎城一起见证改变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12月12日2时整,白凤翔、刘桂五、孙铭九登车出发,沿着西安至临潼的道路急驰而去。3时许,东北军外线部队分别在灞桥以东和骊山附近进入简易工事,悄悄包围华清池。4时许,卫队第1营第1连迅速解除了华清池外院禹王庙一排宪兵的武装。5时许,白凤翔等人率领卫队第2营先头一部冲入华清池二道门,枪声响起,蒋介石的侍卫各就位置拼死抵抗。

孙铭九回忆说:“我想直夺小桥,却被斜对面房中射出的密集子弹堵住,蒋的侍卫都是二十响连发手枪,我们只得匍匐前进。”6时许,东北军基本控制局面,蒋的卧室却空无一人,衣帽、假牙、斗篷一应俱全,甚至被褥还是热的。“委员长哪里去了?”白凤翔询问负伤倒地的钱大钧。钱大钧照实回答:“我真不知道。”刘多荃闻讯赶来安慰:“这是请委员长停止内战,领导抗日,钱主任受伤真是对不起,请安心疗养吧!” 6park.com

1930年代,张学良与东北军官兵 6park.com

蒋介石习惯早起,枪响之时已在穿衣,侍卫官竺培基、施文彪手忙脚乱护着他翻墙逃生,未料墙外下临深沟,昏暗中不觉失足,跌得够呛,只好强忍疼痛向东行进。孙铭九找不到人,内心万分焦急,忽然有一士兵跑来报告说:“在后山墙下发现一只鞋。”

天色微明,卫队营后续部队纷纷到达,张学良电话指示,赶紧搜山,如果找不到蒋介石,一律按叛逆论罪。据王玉瓒的说法,卫队第1营手枪排班长刘允政、翟德俊率先在距离五间厅五百多米的骊山半山腰大石头后面发现了蒋介石。孙铭九先一步赶到,只见蒋上穿一件铜色绸袍,下穿一条白色睡裤,冻得全身发抖。“你们打死我吧……”蒋介石脸色苍白。孙铭九说:“不打死你,叫你抗日!” 6park.com

当年的蒋介石藏身处 6park.com

此时天已大亮,卫队营急忙挟蒋下山,连推带拉送上汽车。“我们副司令拥护委员长抗日。”孙铭九坐在蒋的左边,再度打破沉寂。“我也没有不抗日呀,剿共是国策,你不懂!”9时许,蒋介石安全抵达新城大楼。半小时后,张学良穿着蓝色丝绸棉袍推门而入,“委员长受惊了!你这回交给我做做看!”

蒋介石冷冷说道:“你既然还称我委员长,应该即刻送我回洛阳,如果你把我当俘虏,你可以立即枪毙我。”张学良坦言:“此间事非我一人所能作主,乃多数人共同之主张。倘若国民赞同我等主张,则可证明我等乃代表全国之公意,请委员长退休,由我来干。如果舆论不赞同,则我应认错,请委员长再来收拾。” 6park.com

兵谏亭今貌 6park.com

你一言我一语,蒋介石没有力气理论,提出要见邵力子。“送回洛阳暂无可能,枪杀也量他们不敢。”邵力子谨慎建议:“委员长可否考虑如以前两次下野辞职,俟国家有需要时再复出?”蒋介石明确表示:“我决不能在武力胁迫下考虑这个问题。”

后来的事情许多人知道,经过各方奔走努力,西安事变最终以理性的方式走向和解。12月25日,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宋美龄飞离西安,临上飞机前,蒋对张说:“你还是留下吧,你去后东北军无人统帅,再说这时候去南京你也诸多不便。”张学良坚持“好汉做事好汉当”,从此遭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光阴如梭,西安事变已经整整过去八十多个年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其个人的巨大牺牲,加快促成了国共之间的妥协,为进行全面抗战奠定了政治基础。

参考文献:

1、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安事变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2、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西安事变史料》(1986年编印)。

3、张友坤、钱进:《张学良年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张学良口述历史》,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5、吕芳上主编:《蒋中正先生年谱长编》,台北“国史馆”2015年版。

喜欢pchom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pchom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