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101年前的今天,一战现神迹,1人俘虏132名士兵
送交者: 不清不楚[♂☆★★★声望勋衔15★★★☆♂] 于 2019-10-09 12:17 已读 1677 次 1 赞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1918年的今天,一名叫 艾文·C·约克的美国小伙出名了。在靖绥德军德高维轻铁路(Decauville rail road)任务中,当时身为小小下士的约克临时担起了指挥官的重任,在德军的枪林弹雨中,击毙了 20 多个敌人,押着132名德国战俘回到了美军的阵地。

事后,约克回忆战斗过程:“这些个机关枪吐出火舌来照着我打,连我身旁的树丛都被枪子儿像锯子一样给修剪的不成形状……有三十个以上的德国佬不断地对我攻击,我尽快地看见一个就一枪放倒一个;我看他们鬼吼鬼叫我也一直大喊叫他们投降。我还真不得不杀人,但是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亡。”


艾文服役时的照片与他的兵籍资料。

战争结束,福煦元帅亲自给约克颁发了英勇十字勋章。约克成为了媒体大肆追捧的“美国英雄”,由他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 《约克中士》(Sergeant York),令影星 加里?库珀(Gary Cooper)拿到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


加里?库珀饰演的约克 剧照

不过,当时的约克对此毫无心理准备。他并不习惯生活在聚光灯下,只想着能够早点回家。他也并不喜欢被人称作“战争英雄”,自从入伍以来,约克就一直对参军杀人的正当性有所怀疑。 6park.com

一战爆发前,约克还是个整天酗酒斗殴的乡下小混混,当他最好的朋友在酒吧斗殴中去世后,约克在母亲的引导下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1917年,29岁的约克接到了征兵通知单,但他以道德和宗教信仰原因为由,不肯服兵役。最终因理由被官方拒绝,才无奈参军。

德国史学家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在 《彗星年代:1918,世界重启时》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约克从一位“不可杀人”的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转变为战争英雄之后的心路历程。


《彗星年代》实拍图

艾文?C.约克(Alvin C. York)纠结了很长时间才加入美国陆军。这个质朴的年轻人身材高大、发色火红、肩膀宽阔,他成长于田纳西州山区的帕默村,是个虔诚的卫理公会信徒。 他笃信《圣经》上的每一句话,其中第五诫说的“你不可杀人”是他拒绝军队征召的最神圣的依据。他收到征召令时深感矛盾:作为一个基督徒的义务,身为一个美国人的责任,究竟孰轻孰重?他反复阅读《圣经》,想从里面寻找能够给他指明方向的段落。他向上帝祈祷,咨询自己的牧师,终于决定申请拒服兵役。他的书面理由非常直接:“我不想战斗。”然而,他的申请没被接纳,最终约克还是接受了这无法避免的现实,只希望自己将来不会被分配到战斗部队。他在佐治亚州的戈登营接受训练,然后经过纽约前往波士顿。1918 年 5 月 1 日凌晨 4 点,从未离开过家乡的约克乘船出发,横跨大洋前往遥远的欧洲,去和素未谋面的敌人作战。他想家又晕船,还害怕碰上德国潜艇的鱼雷,船上的日子相当难捱:“对我来说,这里太多水了。”

1918 年10 月初,约克的部队调往阿尔贡,10 天之后,决定性的最终攻势就将展开。约克也见识到那里满目疮痍的景象,在他看来“仿佛被一场龙卷风暴袭击过”。在行军途中,约克便已和死神擦肩而过。德军轰炸他们脚下的军事通道,而头顶的德国战机也朝他们开火。10 月 7 日那天,约克是在沙泰勒谢埃里附近的一处弹坑里度过的。敌人的子弹近距离如雨点般扫射,他的伙伴死伤惨重。大声哀号的伤兵被医护兵用担架抬走,而张嘴瞪眼的死者只能留在路边。这时,下个不停的雨已经开始淹没他们藏身的弹坑。

10 月 8 日凌晨 3 点,命令下达了,这是约克部队在本场战争中最冒险的行动。6 点时,他们要登上附近的 223 高地,从那里拿下德军的铁路补给线。约克随部队出发,他们戴上防毒面具,冒雨在泥泞中前进。6 点 10 分,比原定计划稍晚,进攻开始了。迫击炮牵制住了德国人,然而美国大兵朝前冲锋的山谷还是成为他们的葬身之地。敌人躲在看不见的地方朝他们扫射,山谷里四面八方都有子弹横飞。 第一排的冲锋战士就像“被除草机放倒的杂草”般倒下。没死的也深深蜷缩在任何一个障碍物、任何一个隆起的土坡甚至是他们的伙伴后面,以寻求掩蔽。在这样的枪林弹雨下,连抬头都做不到。显然,迎着敌人如此强大的火力正面进攻是毫无胜算的。就在这紧要关头,约克的长官做出了新的决定。他命令 3 个小分队里还活着的人朝德军的后方移动。于是包括约克在内的 17 个士兵匍匐在地,爬过两旁茂密的灌木丛,朝着机枪嗒嗒作响的方向奋力挺进。


《约克中士》剧照

就在离锁定的目标只剩几步之遥时,这些匍匐前进的美国大兵身前赫然出现了一片空地,他们和十几个正在吃早餐的德国士兵撞个正着。后者的武器和头盔都还在一边搁着呢。双方对这意料之外的遭遇都吓了一跳,有那么一瞬间,他们就像被雷劈了似的呆住不动。但美国人很快反应过来,举起手上的武器对准那些还坐在衬衣袖子上咀嚼食物的德国人。德国士兵以为还有更多的美军部队跟在他们后头,只好举起双手,乖乖投降。

然而,德军的机枪手马上发现情况不对,把机枪调转过来朝后方开火。约克眼见他的 6 个伙伴都中枪身亡。“萨维奇下士…… 身上一定有百来个弹孔。他的衣服都被打得粉碎。”美国人和他们的德国俘虏都赶紧卧倒在地,刚才占得先机的前者躲在俘虏们的身后寻求掩护。约克离德军的机枪阵地只有不到 20 米的距离。身陷敌人密集火力的包围 ,这位来自田纳西山区的狙击手全靠他敏锐的眼睛和坚定的双手,每当有德国人从隐蔽处露出脑袋来,他当头就是一枪,干脆利落。对约克来说,这就像是家乡的射火鸡比赛,只是现在的靶子要大得多了。

最后,有个德国军官带着 5 个士兵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拿着上好刺刀的步枪朝约克冲来。不过,他们刚靠近,就被他掏出手枪挨个放倒。他先对着落后的敌人开枪,由后往前送他们归西。

在此期间,约克击毙了 20 多个敌人,他大喊着让对方剩下的人投降。约克一行人顺利地回到美军营地,沿途甚至俘获了更多的德军。在营地里人们对战俘进行清点,一共是 132 名,他们几乎全是约克这位曾经的和平主义者一个人抓回来的。


《约克中士》剧照

自从那天他几乎单枪匹马挑翻一个德国机枪据点并俘虏上百人后,这个来自田纳西的男人就更加坚信上帝在庇佑着他。他的战友对于整件事匪夷所思的经过做了合理的解释,让他成为英雄。但对约克来说,自从入伍以来,约克就一直对自己的决定有所怀疑。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参军杀人是正当的吗?幸好上帝最终听到了他的祈祷,在 10 月 8 日那天给予约克指引。从那以后,约克才卸下心头沉重的负罪感。

在 1918 年 11 月 11 日那天,艾文?C.约克并没有纵情狂欢。他在海水浴场的田园风光中告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那里,所有的“死亡和毁灭”离他是如此遥远,近乎不真实。“战斗和死亡真的够多了。我和其他美国小伙子有一样的感觉:都结束了。我们已经做好回家的准备。他们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他们就是在做正确的事。”艾克斯莱班的庆祝持续了好几天,然而约克远离这一切。他迫切需要把战争最后几个星期的经历和场景记录下来,容不得自我放纵。


《约克中士》剧照

从远处看,雾蒙蒙的纽约市区就像他老家的山。 1919 年 5 月 22 日这天,艾文?C.约克站在俄亥俄号战舰的甲板上,一颗想家的心剧烈跳动着。船离哈德逊河河口越近,曼哈顿直矗蓝天的高楼尖顶便越发清晰。他在一年多前离开,忍饥受冻,从炮火中幸存,回程又摊上一艘颠簸的大家伙,在海上苦不堪言。现在,港口就在眼前,他再也不想离开家乡的土地了。船经过自由岛,约克绿色的眼睛里出现了自由女神像。“看看我吧,老姐姐,”他在心里对她说,“把我好好瞧个够,因为你下次再想看到我,就得自己转个身了。”

抵达霍博肯码头时,田纳西同乡会的代表团已在那里迎接他,还有成群的摄影记者等着捕捉他的一个眼神、一次微笑或一个胜利的姿势。聚光灯又如轰炸般地来了,约克恼怒地想。还在法国时,他就不得不适应媒体的死缠烂打:毕竟福煦元帅可是亲自给他颁发了英勇十字勋章啊。那之后,约克获得前往巴黎的特别休假,观光客寻常会去的有名景点他都去了。他觉得法国的首都“相当有秩序”。但那些宽敞的马路走也走不完,而且看起来都一个样,害他总是迷路。

毫无心理准备的约克被塞进一辆黑色的豪华敞篷车,直接开进曼哈顿熙熙攘攘的城市街谷。交通是如此拥挤,车子只能以步行的速度前进,而且总是走走停停。无论到哪儿,人们都对约克报以热烈的掌声。似乎街上的每个人都认识他,抛给他数不尽的飞吻和鲜花。约克心想,难道每个士兵回到家乡都有这样的接待吗? 他不知道,美国有多么需要他的故事,这个国家迫切渴望着一个像他这样的士兵,好在众多没有名字、没有面孔的死者里,打造出一个货真价实的英雄。

晚上,约克被接去参加一场宴会。会上有一些高级军官和政府官员致辞,他们的名字他一个也记不住。当人们开始用餐时,约克吃得尤其慢,如此他才能偷瞄邻座的人,弄清楚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杯子、盘子和纯银餐具的使用顺序。别人对他的吹捧弄得他头晕。他更愿意待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在路上溜达一圈。他可没料到当个战争英雄原来是这样的。

隔天,约克一大早就醒了,他偷偷溜出酒店走一走。军中的习惯,要改可没那么快!新鲜的空气和运动让他很舒服。不过吃早餐的时候他又被人包围。田纳西同乡会的代表来了,他们请他说说有什么愿望。他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无论他要什么,他们都可以实现。约克认真思考着,大家则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眼里充满期待。过了一会儿,他有了想法:他想和他的母亲通电话!一个酒店侍者立马冲去张罗,但帕默村老家那边无人接听。代表说,和母亲通话可不算什么愿望。要知道整个纽约都在他脚下。任何他朝思暮想、最荒诞不经的梦想,现在都能实现。约克绞尽脑汁。他又开始有点头晕,幸好最终他还是想到了:前些年开始,纽约成为世界最早兴建地铁的城市之一;任何人都会喜欢搭乘地铁这样的时髦交通工具,在城市的地底下穿行后再钻出地面,而他自己很早以前就想这么来一回了。代表们听了捧腹大笑,不过这好歹是他的愿望。他们给他要了一列专车,于是在这天剩下的时间里,约克就在曼哈顿的石子路面下漫游。

接下来的几天,还有更多折腾人的事在等待着约克。在华盛顿,他获得白宫和国会的接待。回到纽约,他又被招待去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在这样一个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要如何工作,他实在无法想象。后来,一些穿着名贵西装、抽着粗雪茄的人前来拜访他,想把他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他们在桌上放了大把大把的钞票,约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一部电影是很重要,他干巴巴地说。是的,这会是一件好事,拍一部电影,让人们看看美国年轻人可以有什么样的成就。不,那些抽着雪茄的人说,不是这样的电影,我们要告诉观众的,是艾文?C.约克在阿尔贡如何独自破获了一个德国机枪据点,并抓回了 132 名俘虏。但约克不想为这事拍电影,他宁愿赶快忘掉它。同样,他不会为报纸撰写任何相关文章,也不想在北美做巡回演出。 “巡回演出”这个词,让约克想起他有次在剧院看到的杂技演员,他问这些人:“穿着衬衫的我看起来难道不会很可笑吗?”他不想再和他们耗下去了。如果他们真的想为他做些好事,就该尽快让他回家。

战后的第一个春天,1919 年 2 月到 6 月的日记、信件和回忆录大多弥漫着一种非比寻常的干劲。仿佛世界在经历了思想、生活尤其是艺术领域的严冬后,重新迎来温暖和光明,燃起了保罗?克利在画里所描绘的那种耀眼无比、转瞬即逝的彗星光芒。


保罗?克利《巴黎彗星》

回到老家,艾文?C. 约克便开始工作。他已经考虑得足够久,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明白自己不是出于偶然才远去参加战争,他能从那里活着回来也不是全凭运气。 曾经是和平主义者的他,现在相信战争是有意义的。但它不是政治家和战争指挥官赋予的意义,而是对他个人:上帝拯救他脱离险难,是为了赋予他重任。他要见识死亡,好领会生命的价值。他要游遍更大的世界,方能认识到自己的出生地是多么狭隘和封闭。他要明白自己懂得很少,并从中吸取教训。

约克先是走访了田纳西州的道路建设部门,说服他们的负责人修筑一条通往帕墨村的道路。此前他一直觉得,大山给山区居民提供了屏障,使其免受世界的危害。现在他逐渐意识到,大山也把乡民排除在世界许多重要变革之外。很快就要开始兴建的道路,应该成为村子拓广见闻的契机。

更重要的,对艾文?C. 约克来说,是承认自己曾为离开家乡的狭小天地感到失落。在战争中,约克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他想让家乡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兴建新学校和招聘新老师,他四处筹钱。几个月后,一栋全新的校舍拔地而起,老师和教材都一应俱全。艾文?C.约克让地方上许多不会读写的孩子来上学。他还想再盖一所职业学校,建运动场、图书馆和医疗设施。孩子们要掌握知识,要学会如何靠技术工作自食其力。总有一天,他们会让山里的生活大变样:那里会有马路、现代化住所、卫生设备和电力系统。他们要比他——这个见识了战争的规模,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去过波士顿、巴黎和纽约等大城市,却觉得自己既渺小又愚蠢的家伙——活得更好。因此,他要把上帝在战争中给他的启示付诸实践。


《约克中士》剧照

艾文?C.约克 1964 年病逝于纳什维尔的退伍军人医院。他所创立的学校已成为田纳西州的公共设施。直到今天,田纳西州的 127 号公路还被称为“艾文?C.约克公路”,它的兴建曾给退伍军人带来了激励。

本文本文选自 《彗星年代 : 1918,世界重启时》一书


《彗星年代 : 1918,世界重启时》

(德) 丹尼尔·舍恩普夫卢格 著

喜欢不清不楚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