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篡位者”王莽的迷思:被众人推上前台,缘何被骂两千年?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0-01-18 0:52 已读 2323 次 1 赞  

jeffg的个人频道


王莽(前45-23),与其说他是穿越者,不如说他是复古者 6park.com

多年以后,面对涌入长安的更始军士兵,新帝王莽将会想起众人劝进那一幕。
那时,代汉建新,春风得意。谁知恍惚15年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如今自己身败名裂,为俎上鱼肉,已经68岁的老王,始料未及。
王莽不会想到,自己被杀后,身体会被更始军士兵分裂,剁成肉块,而头颅则被切割下送到宛城悬于闹市,甚至舌头也被人切去吃掉。
王莽更不会想到,在死后的近两千年间,自己将以“篡位者”之名遗臭万年。
“当年推我做皇帝的,难道不是天意吗?” 6park.com

外戚之家

公元前45年,汉元帝初元四年,王莽出生。
在古代,一个厉害人物的降生往往伴随异象:什么“雷电晦冥”啊,“紫气充庭”啊,“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啊……
王莽呢?别说异象了,哪怕在王氏家族里,他的出生恐怕都不能算是个事儿。
虽说他的父亲王曼,是当朝皇后王政君的亲弟弟,但是要知道,王莽的爷爷育有八男四女,而王曼并不是长子。按宗法来说,王曼一支在家族里没什么地位。而王莽也非王曼的长子,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王永。
可以说,虽然生在外戚之家,但王莽的血统,并没有给他太好的顺位。
不幸的事还在后面。
公元前33年,汉成帝继位,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太后,于是大封兄弟:以长兄王凤为大司马,权倾朝野;又封弟弟王商等六人为侯。王氏一族,飞黄腾达。
唯独王莽一家时运不济。
父亲王曼,以及哥哥王永都没活到这时候就去世了。家中没了顶梁柱,只有寡母、寡嫂和小侄子,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依靠王莽的几位叔伯。
生活的重担,夹杂着人情世故,压在了这个12岁少年的肩上。
然而王莽并不抱怨。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并在这种命运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史载:
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王莽待人,温良恭俭,不摆架子;侍奉母亲、寡嫂,抚养兄长的孤子,既周到,又检点;不管是结交才俊,还是侍奉家族叔伯,都委婉有礼。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照看,并为王凤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王家飞升之后,王氏子弟多“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相比之下,王莽的行为宛如一股清流,不仅诸位叔伯喜欢,名声也传得快。
王凤临终前,嘱托妹妹,即太后王政君照顾王莽。而王商则直接提出分自己的采邑来为王莽加封。当时的名士,如戴崇、金涉、陈汤等人,也都为王莽请封。
戴崇、金涉在今天没什么名气,陈汤却是个大人物——灭北匈奴,豪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那个人,正是陈汤。
就这样,一个家道中落的穷小子,没有耀眼的政绩,更没有军功,却在29岁时封了侯。
取得这样的成就,固然与王莽本人的德行和名望有关,与家族叔伯、姑姑的照顾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托时代的福:
在那个儒学大盛、标榜“仁”和“礼”的时代。
儒学时代

与一般印象中儒学独霸古代中国政坛不同,初创时期的儒学那是相当不招人待见。
遥想孔老夫子当年,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却从未被采纳。而儒家学说的传人,如孟子、荀子等,也始终没能以儒为仕,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
等到刘邦立汉,政治上一面承秦制,以法治国;一面又大兴黄老之学,与民休息。得益于汉惠帝时期“挟书律”的废除,儒学与百家思想一道,开始慢慢复苏。汉初虽然已经有儒生仕官,但在国家治理中,儒家的主张插不进一脚。
转折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们普遍认为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已经掌控了一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儒术并没有被独尊,百家学说也没有真正被罢黜。甚至连汉武帝本人,其治国思路仍是杂取百家。
设太学,授儒经,这大概是儒家从汉武帝那里得到的最大好处。
数十年后,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与他的太子,即后来的汉元帝有过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史载,汉元帝做太子的时候,“柔仁好儒”,见其父汉宣帝多用酷吏,行法家之道。便忍不住劝道:“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
没想到汉宣帝一听就不高兴了,拉着脸一本正经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字字如针。
说完,汉宣帝还不过瘾,又补了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太子只是好儒,多了句嘴,就被批“乱汉家天下”。可见在汉宣帝时期,儒学不仅未被“独尊”。而关于西汉的治国之道,汉宣帝说得也很明白——霸王道杂之。
何为霸道?何为王道?
这个问题,后世的唐高宗曾问其臣令狐德。令狐德回答说:“王道任德,霸道任刑。”
换言之,王道即以儒学为代表,为政以德;霸道则以法家为代表,为政以刑。而“霸王道杂之”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不教条,两者都拿来用。
公元前49年,“仁柔好儒”的汉元帝继位。上台后的汉元帝,不仅大肆提拔任用儒生,更是在国家治理中践行儒学“仁政”的思想。汉成帝时延续了这种做法。所以,史学家钱穆才说,“汉自元、成以下,乃纯用儒术”。
真正的儒学时代,到来了。
而王莽本人也是顺从于时代洪流的。史载:“(王莽)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
如此,王莽以德行符合当时的价值观,因名声好而封侯也就不足为怪了。假如他所处的时代是文景、武宣之际,就难有这种封侯的好事了。
气数已尽

儒学兴盛,但汉家天下并未因此变好。
西汉末年的形势是很严峻的。元、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频发,财政捉襟见肘,底层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虽然此时的强汉对外还是很强悍,但在帝国内部,危机四伏已不是一两天的事了。
汉元帝刚继位时,在朝中一大班儒生的建议下,撤销了盐铁官,以示让利于民。然而讽刺的是,没过多久就因为“用度不足”,复设盐铁官。
另一方面,国内现状引发儒生普遍不满。灾害频发,儒生自带天赋——“天人感应”觉醒了。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杂糅儒家墨家之学,将“天意”与“人事”相联系的学说。即所谓“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征应,自然之占验也”。
也就是说,当人的做法顺天意时,上天会降下祥瑞吉兆;若上天不同意人的作为,则会以灾害(水、旱、蝗虫、地震、失火),或者异象(彗星,血雨)的形式警告世人。
西汉末年的元、成、哀三帝,各方面都比汉武帝差了一大截。大汉的确也是倒霉。公元元年前后,全球开始进入“小冰期”,自然灾害接二连三。
汉哀帝顶不住了。在儒生方士的撺掇下,他祭出了大昏招——“再受命”。
公元前5年,汉哀帝建平二年,汉哀帝下了一道诏书:

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佑,汉国再获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什么意思呢?汉朝气数尽了,但刘家有幸再受一次天命,于是本皇帝现在改元,改国号,以后我也不是汉朝皇帝了,而是“陈圣刘太平皇帝”,甚至,哀帝连计时方式也给改了。
汉哀帝原本指望通过“再受命”扭转国运。然而两个月过去,国运还是那么烂。汉哀帝不得不又取消“再受命”,老老实实继续当汉家天子。
问题来了,汉哀帝不是都下诏说汉朝气数已尽了吗?

内圣外王

在汉末的儒生们看来,革除汉末的弊政,救万民于水火,施行“王道”,势必要由一个具有圣人德才的人来完成。“外王”首先要“内圣”,而时下最符合内圣外王标准的,莫过于王莽。
王莽本身就具备很高的儒家修养。
少年时不以家贫而废学,恭身节俭,勤身博学。对待自己的亲人恭敬以“礼”。受封新都侯之后,“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瞻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依然保持以往的作风,不因为身份、环境的改变而丢失自我。
公元前8年,37岁的王莽继三位叔伯之后,出任大司马。
虽已位极人臣,他的作风依然如故。“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聘诸贤良以为掾史,赏赐邑钱悉以享士,愈为俭约。”
可以说,“内圣”,在当时没有人能比王莽做得好。
至于“外王”,王莽无论从资源、自身素质来说,也是行王道的不二人选。
王莽以大司马秉政,又身为王氏家族的佼佼者。其时王氏子弟分居要势,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下。这样的身份优势,无人可比。
任职期间,王莽的确施行符合儒家政治理想的政策,“下惠士民鳏寡,恩泽之政无所不施”。在大灾之年,“愿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付诸大司农,助给灾黎”,又将其得到的赏赐封地“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甚至推动哀帝下诏议田宅奴婢限列。
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以藩王入嗣。面对王氏姑侄的专权,哀帝心有不满,便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借以对抗王氏,后来更是直接对王氏动手。
在汉哀帝的打压下,王莽卸职回封国隐居。赋闲的日子里,王莽闭门不出,安分守己,以致后来天下吏民皆为王莽鸣冤。汉哀帝不得不重新把他召回国都,让他侍奉太后王政君。
世家大族敬佩他的品行,黎民百姓感念他的恩德,而儒生则将他视为实现“王道”的领袖。此时的王莽也有称帝的野心,小动作不断。但他对帝位的觊觎,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借助皇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奉天法古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在姑姑王政君的支持下,王莽迅速翦除汉哀帝的亲信,重新夺回大权。
为避免皇帝难以制约,王莽立了个小皇帝刘衎,即汉平帝。
后来,王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是时,13岁的汉平帝,娶了年仅8岁的新娘。王莽成为正牌外戚,地位更加巩固。
公元6年,汉平帝去世,年仅15岁。这次,王莽找来尚在襁褓中的汉宣帝玄孙刘婴,即孺子婴。然而仅将其立为皇太子,而自己称“摄皇帝”,又称“假皇帝”,代行皇帝之职。
部分刘氏宗族、汉室忠臣对此不满,便起兵讨莽。王莽起初十分恐惧,但随着叛乱被镇压,王莽也渐渐放开了胆子。儒生们此时更是助王莽一臂之力。
在董仲舒将“天人感应”引入儒家思想后,面对西汉末年的困局,儒生们已然相信刘家气数已尽,甚至连部分刘氏宗族的儒者,也对自己家族的命数失去信心。禅让之说,在汉哀帝时就已高涨,汉哀帝自己甚至动念要将天下禅让给自己的男宠董贤。
而王莽为了减少篡位的阻力,大加鼓吹谶纬神学,比如哪里挖出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云云。各种祥瑞,各种符命纷纷“被发现”。
公元8年,53岁的王莽在朝野广泛的支持下,代汉建新。
王莽可以名正言顺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了。诏令次第发出,王莽改制拉开帷幕。主要的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如下几条:
一、天下的田地更名为“王田”,严禁买卖。家中男丁不足八人而田地超过一“井”者,多余的田地必须分给九族、邻里和乡党;二、解放奴婢,禁止买卖奴婢;三、改革币制,仿照古币,发行新货币;四、变更地名、官职名称;五、盐铁、布帛国有化;……
王莽改制的灵感,皆从儒家经典的政治理想中来,效法周礼进行改革。他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重回三代大同之世,救万民于水火。
有人给王莽的政策提意见。但此时的王莽已不是当年那个“折节恭俭”的谦卑者了。面对劝谏,他闭目塞听,不仅不为所动,甚至将劝谏的人免职。
同时,王莽也不忘与周边四邻建立联系。
他以“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为由,将原先册封的周边小国国王改封为侯,令其大为不满,一时间西北、西南战乱四起。
在东北,王莽征服高句丽,将其改名为“下句丽”。而对匈奴,王莽也一改以往的友好政策,不仅将“匈奴单于玺”代之以“新匈奴单于章”,还下诏令将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服于”。北境由此再无宁日。
战争激化了改制造成的矛盾,让西汉末年留下的病症一齐发作。
这场“法古改制”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毁而无誉

王莽的失败,固然与他个人晚年过度自信、刚愎自用有关,也是当时儒家治国理念的失败。
历史上有很多人,比如司马懿,唐玄宗等,大半辈子好评如潮,却最终晚节不保。假如王莽死在53岁而不是68岁,后人将如何评价?
可惜没如果。
唐朝诗人白居易就曾感慨: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