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福字到,年就到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0-01-24 18:34 已读 1394 次 1 赞  

jeffg的个人频道

说起过年,小时候我们老家有四大年俗:“走亲戚”、“穿新衣”、“放鞭炮”以及最重要的“写福字”。



俗话说“二十四,写福字”,每年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就拿出纸、墨和毛笔写福字。整个村子属我父亲写出的福字最好看,许多人都找上门请他写,为此父亲颇为得意。父亲写出的福字线条粗犷,字体敦实,在一张大红色的斗方纸上均匀展开,那些纸上印着暗金色的勾边龙纹、寿桃或者是牡丹花的图案,好看极了。我们这些乡下孩子只要闻到那股子油墨味,看到父亲笔下那个胖墩的“福”字,就喜庆得不得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新闻,说是21世纪有了全新的四大年俗,谓之:云拜年,抢红包,全家游,集五福。



在这“新四大年俗”里,要属支付宝的集五福(用手机扫“福”字,集齐福卡)算得上是唯一能跟过去那个传“福”文化一脉相承了——以前人们是写福字,如今是用手机扫福字。不同之处则在于,过去是一家一户写福,现在是超过5亿人同时“扫福”和“集福”,福字的曝光率就像坐上火箭似的蹭蹭往上涨,引起人们对于传福文化的更多关注。



说到这,有一个问题:表示吉祥的字有很多,可为什么偏是“福”字呢?



福,佑也



在以前,甲骨文的福字长这样——



从字形上能看出来,上面画着一个酒坛子,下面是人用两只手捧着,左边的部首表示供奉的桌子,所以整个福字就是人用手捧着酒樽向祖先和鬼神献祭的意思。



献祭做什么呢?



当然是希望求得祖先和神灵的保佑了,保佑五谷丰收,保佑生活富足,保佑全家安康。



到了后来,福字发展成小篆,长成了这样——


很接近我们现在的福字了,最大变化就是“酉”字成了“畐”字,于是就有人将福字解读成“一人一口一田”,或许这确实是古代小农经济时期每个百姓心中的幸福,所谓“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所以,从福字的字形中不难理解它所代表的含义,正如《说文解字》里的解释——“福,佑也”,也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由福字延伸出了更多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形成完整的福文化体系,也产生了很多典故,成语,甚至神话故事。比如在道教的神明中,就有“福禄寿”三星,俗称: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再比如我们经常用的祝福词“五福临门”,所谓“五福”在《尚书·洪范》里是这样解释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设想一下,在一个字的身上承载着如此多重要的含义,人们怎敢怠慢呢?再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社会,家家户户都希望老人延年益寿,小孩安康乖巧,全家被祥福之子气笼罩,所以过年过节纷纷将福字贴于大门上,有这样的习俗也就十分自然了,想来既是希望福气来临,也是希望福字能帮助抵挡住坏运气。



据说,贴福字的习惯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其中有个好玩的传说,说姜太公册封一大批神仙的时候,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成了穷神,然后告诉她:凡事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于是家家户户过年都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家有福,你不能进来。



说到贴福字,我又想起小时候老家许多人都把福字倒过来贴,其实这个历史据说也十分悠久,传说也有很多,流传比较广的就是朱元璋的版本。



话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以后,下令在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都贴个“福”字当记号,然后把那些门上没贴“福”字的人统统杀掉,以铲除异己。善良的马皇后知道此事,为阻止杀戮,下秘令让家家户户都贴上福字,哪知有一家人慌慌张张把福字给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一看全城贴满福字,气得不行,又听说只有一家人把福字贴倒了,正想借此出气,下令全家抄斩。马皇后连忙对朱元璋说:福字贴倒了,岂不是福到的意思?朱元璋一听,气消,转喜,竟避免一场灾祸。



据说,民间倒贴的福字大多集中在装垃圾的箱子或是倒水的缸子上,因为有东西从里面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好运气给倒掉,于是就给倒贴一福字,寓意“福到”。



不过,要说最“有福”的福字,莫过于康熙皇帝给当时病情严重的孝庄皇后所写的“福”字了,寓意“请福续寿”。这个福字十分讲究,左边像个“才”,细看又有点像“子”,右边整体是个“寿”字形,上半部分又能看成“多”字,往下看有个“田”字,于是整体便有“多才多子多田多寿多福”之意,可谓五福合一,而且写得流畅自然,难怪周总理将此字称之为“中华第一福”。


6park.com


扫福新年俗,让“年味”历久弥新



年味变淡,曾一度是不少人的共同感叹。



的确,过去习惯了写福字、贴春联、放鞭炮,它们共同支撑起人们每一个春节的“年味”记忆,但随着时代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旧日年俗越来越边缘化,鞭炮不能放了,福字没人写了,有段时间人们不禁觉得:年味“淡”了。



但是,旧年俗渐行渐远的同时,新年俗的孕育速度也非常之快。



从2016年春节到2020年,整整五年,不知不觉集五福已经成当代人的新年俗。这五年,从自己扫福,到帮全家人集福,五福悄然成为全家人的情感纽带,也延续着中国人关于家的美好生活向往。



小时候写福字是传统风俗,而如今的扫五福、集五福则把美好风俗与互联网科技很好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让90后、00后,甚至是更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中国年俗的韵味。90后和银发族也成为集五福活动中参与人数增幅最多的族群,孙子带着爷爷一起扫福,成为年夜饭桌上的一道新风景。



今年,许多人早早就发现了五张福卡中新增了一张“全家福”卡。为了让“家”的体感更强烈,支付宝在传统的五张福卡中特别新增“全家福”卡,寓意“福传万家”,抽中者则有机会“帮全家还全年花呗”。不过,很显然,和其他“云过年”的方式相比,像是抢红包,集五福的营销味道更弱,它的存在似乎更多是对传统祝福文化的延续,既保留了“福”字的传统文化意涵,又增添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玩法,为的是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乐趣,也让更多年轻人意识到福文化背后的家庭的重要性。



据统计,到2019年第四届集五福活动已有4.5亿用户参与,而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扫福”、“集福”。如此现象级的活动充分说明,由于在文化传承上具备的开放性和影响力,集五福已经成为了新民俗中的大IP。过去的一家一户写福字,到今年2020年30多万个全球商户主动张贴“福”字,号召大家一起集福,累计传福多达50亿人次,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技术时代的“福满全球”。



今晚10:18,2020年支付宝的五福如约开奖,想必正有无数个家庭拿着手机参与这必不可少的过年仪式。



有人说:“不管能分到多少,拆完五福红包这一年才算完整。”



有人说:“有没有‘全家福卡’并不重要,和全家人一起集福,一起许下新年愿望,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全家福’。”



还有人说:“在过去,放鞭炮写对联就是过年。现如今,五福到了,才是年。”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