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东林党”:一个让魏忠贤与锦衣卫都忌惮的势力
送交者: 不清不楚[♂☆★★★声望勋衔15★★★☆♂] 于 2020-04-02 11:23 已读 1182 次 1 赞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明季东林党,门户气太重。亦有附托者,邪正杂然共

————张洵佳

6park.com

前言:

明朝末年,张居正倒台之后,什么一派别最为有名?

当然是连皇帝都要忌惮三分的东林党

神宗时期,当时最大的地主不是别人,正是以皇帝、王公、太监、权臣为代表的地主团,而且大地主集团基本上是当时最腐朽的集团。当然,在这一部分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号称“清流”的中低级官员、中小地主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而这一部分人,虽然官职不高,但是胜在量大,而他们当中又有一部分人,已经看到了朝廷的腐败,王朝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稍有不慎,就会灭亡!

于是,也为了避免王朝的覆灭,这一部分郁郁不得志当时却算得上是中流砥柱的人群,决定缓和阶级矛盾,同时解决社会危机,学会抱团取火,组建了一个巨大的团体,以数量超越质量的办法,与当时的以神宗为首皇帝集团展开了斗争。这就是明末有名的“东林党” 6park.com

6park.com

从历史的角度上而言,这是一个扰乱朝纲,加快历史进度的党派。但是站在文化角度而言,这是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化盛举!

以我看来,这就是一群号称“清流”,郁郁不得志的文人墨客,中低层官员为了自保,而组建了一个党派,欲与天比高。而且还成功了,对自己,对历史都造成了一定影响的“拉帮结派”。

那么,真实的东林党是什么样的呢? 6park.com

6park.com

01东林书院和东林党的兴起

万历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因为和明神宗意见不和被革职,他随即回到家乡江苏无锡,与原任行人高攀龙、御史钱一本、太傅少卿史孟麟等名人大儒在无锡开办东林书院。

顾宪成等人一贯认为,士大夫要关心朝廷、关心民生、关心世道。在他和同事的讲学中,经常会议论朝政,时不时会借着讲学抨击一些失职的大官僚和为非作歹的大太监。也正因为如此,得到了社会上对现实不满和被打压的另一部分的大地主、官僚、知识分子、商人的认可与支持。

甚至当时朝中一些在职的正直官员,如吏部郎中赵南星等人也对“东林书院”及其拥护。由于多方力量的扶持和帮助,这些志同道合(拉帮结派)的人串通一气。大肆推广东林书院。短时间之内就让当时的东林书院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很快就形成了气候!

由于东林书院的声名鹊起,这群被压制、抵御甚至被流放的一群人,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渐渐的已经可以与皇帝集团开始抗衡。由于这部分人大多出自东林书院,故名:“东林党”

在我看来,东林党之所以形成如此之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皇帝集团不体谅民间疾苦,导致非议纷飞,让东林党的人得到了民心。才会有如此的气候。 6park.com

6park.com

 02、东林党的主张与斗争

东林党的社会主张在当时环境下,主要是通过大量的个人活动表现出来的,综合概括起来,也就是立太子、用贤臣、反专横、清宦官的四项治国之本。东林党真的就如此大义吗?

1、立朱常洛为太子

神宗的皇后当时膝下无子,而王贵妃则产下了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郑贵妃生了朱常洵,也就是后来的福王。本来按常理来而言,朱常洛就是长子。立太子就应该是他。毕竟儒家之中的礼法有言: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按照这个礼数而言,让朱常洛当太子是理所当然的。可惜神宗偏偏喜爱郑贵妃,想要让郑贵妃儿子常洵为太子。当然这样的做法就与当时的礼法以及朝臣的想法完全违背了。于是就爆发了第一次冲突,这样导致了后来的“国本之争”。

知道“蝴蝶效应”吗?当时就起了蝴蝶效应,“国本之争”之后,又爆发了后来的“三王并封之争”,这个争端解决之后,又出现“福王就国之争”和“三案之争”等,就是“蝴蝶效应那种,因为一个喷嚏,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一时之间,争端无数,情况惨烈。

到了最后,不得不说东林党是真的厉害,硬生生赢了皇帝集团,朱常洛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也就是“明光宗”。虽然这一次争端是“东林党”赢了,但是由于在争端之中消耗巨大,光宗即位后不久又病去世,导致“东林党”是陪了媳妇儿又送地!

于是大地主集团迅速反扑,“东林党”损失惨重,为后面东林党的破产埋下了铺垫。 6park.com

6park.com

2、重用李三才

李三才还是有一定的能力,从户部主事一路做到了户部尚书。在他担任御史监督漕运和巡抚凤阳诸府期间,力主改革弊政、停征商税、反对矿盐并惩治了税使陈增的部下程守训。

并且发放粮饷赈济灾民,修缮河道治理水患,是一个有才能、有道德的好官,深得百姓爱戴。可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况是朝廷?虽然有东林党的人为他保价护航,可惜太子争端之中,东林党已经损失惨重,而且还失去了皇帝这个靠山。东林党自己都难以自保。

果然,不久之后,由于嫉妒李三才的人太多,加上“党派之争”,朝廷之上对李三才群起而攻之,加上李三才之前自己作死,私用皇木、营建私地

就这两点,就够他死的了,因此,在大地主阶级的打压下,李三才最终被贬为平民。东林党人想要依靠李三才为主,打造一个任用贤能、澄清吏治朝廷的计划就此破产。

在我看来,这一场战役,李三才是失败已经是注定了的,本来明后期时代,当时的党派之多,令人咂舌。李三才又是那种虽然有才能,但是属于守家有于,发家无望的人。在党派与政敌的双重打压之下,李三才必败无疑!东林党也被带向了覆灭的路上。 6park.com

6park.com

3、反对横征暴敛

如果说立太子和重贤臣,只是东林党和大地主阶级在政见上的不同,很难说谁对谁错,那么反对横征暴敛,客观来说还是能配得上其“清流”二字。

翰林院大臣姚希孟认为:三吴诸郡,财赋一直很重。自从满族在东北大地兴起之后,户部已经告急,于是户部资金紧缺。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大地主集团的方法就是加强赋税,但是普天之下的平民百姓,那你又受得了涸泽而渔的痛苦。

财赋根本之地,十室九空。东林党因此主张减轻人民的负担,以此来维持人民的最低生活和生产条件,保障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收入。例如减少滥征滥派,减轻轻工业尤其是江南织造的供应,采取更多“惠商”的措施,减轻人民负担最重的“解役”等等。

无一不是利国利民。可惜东林党之前已经损失惨重,现在想要与大地主集团抗争,怎么可能还有机会呢?最后这些政策全部被皇室一一拒绝。东林党已经大厦将倾! 6park.com

6park.com

4、反对太监干政

明神宗在位时为了搜刮财物,就派出许多大太监到外地去。这些人时常勒索财物,残杀人命,为非作歹,却肆无忌惮。严重的时候,甚至一些地方官员也因为反对他们的行为,而被他们随意处置。但是他们是皇帝指派出来的,地方官员怎么敢于他们争斗?

最初,东林党人叶向高、杨涟、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机会,于是对大地主集团和太监有一定的约束。他们也曾幻想依靠拉拢皇帝和重要的贤臣,以此来改良朝政、安定民生。

可惜了最后这些幻想都因为破坏大地主集团的利益,大地主集团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最终,大太监魏忠贤纠合了浙、楚、齐等除东林党以外的势力对东林党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制造压制他们的舆论,东林党因为反对太监干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这时候的东林党,基本上已经破碎,想要东山再起,绝无可能。 6park.com

6park.com



03、东林党的是非对错


东林党虽然以“清流”为名,但是真的就如此公正清流吗?

东林党一贯以清流自居,提出的一些执政理念,也给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带来了希望和积极的意义。但是可惜,东林党本身内部就有利益纠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东林党也不例外!东林党内部也经常用道德礼法给敌人扣大帽子,用奸计打击政敌,为自己谋私渔利。一旦一共集团开始谋取私利,那么离破碎也不远了。果然,在东林党发展来来以后,就开始了内斗。造成了巨大内耗。加上敌人的挑拨离间与打压,最后东林党自然而然就破碎了。

因为东林党的人一心谋私,再加门户之见,极力排斥同为东林党的马士英和阮大成、以及大顺和大西军的联手合作,这才造成了南明的分裂和混乱,最终直接加速了弘光王朝的覆灭。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尖锐地批判钱谦益:“人品实在差得很,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热衷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奸人,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做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

6park.com

总结一下:

不管东林党最初的意义是什么,在东林党发展起来之后,自己内部的损失,加太子之争导致了内耗严重,最后的破灭是必然的。

但是不得不说东林党建立之初的本意还是好的,就如同魏忠贤一样,虽然最后也是骂名不断,但是如果没有魏忠贤,大明衰败的更快,东林党也是一样。

千秋功过谁能平?

喜欢不清不楚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不清不楚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