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甲午战败后签订屈辱条约,光绪想再战日本,却被一场海啸给吓住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6-05 5:00 已读 887 次 1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自太平天国之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大臣组成的湘淮军集团强势崛起,地方督抚在战争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与军事权力,也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中央政府决策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甲午战败后中央政府签订屈辱条约的行为,引发了地方军政大员的严重抗议。


影视剧中的甲午海战

一、条约签订前后的地方督抚

1895年3月21日,中日双方代表最终确认,2天之后的23日签订条约。事情本已一锤定音,但签约消息却不知为何不胫而走,甚至在20号那天,以江浙为中心的东南各省督抚,便已经收到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甚至条约的内容也有所获悉,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平地惊雷。以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立刻开始互通消息,并打算向中央政府进言。


张之洞

3月26日,尽管条约已成,但张之洞还是向北京发出电报,直言反对屈辱和约的签订。而早在和约尚未签订的21日,尚在东北督办军务的刘坤一更为直接,面向全国公开发电,强烈反对签订和约。

据统计,条约签订前后,国内发出反对声音的督抚约有14位,如果考虑到许多总督同时管理数省,那么可以说,一个全国性质的反对浪潮已经形成,对中央政府的决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刘坤一

如果说大陆各省督抚纯粹是出于对国家的担忧而反对签约,那么时任台湾巡抚的唐景崧,他的反对就很现实,因为一旦条约签订,他所辛苦管理的台湾必定拱手让与敌国,无论从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都很难接受!


《台湾 1895》中的唐景崧

二、废约再战声音此起彼伏

1895年4月8日,光绪皇帝几经摇摆,最终还是无奈地在条约上盖上了皇帝大印,《马关条约》自此正式生效。这时候再谈反对,已是徒劳,但条约的完成还有最后一道手续,那就是中日双方互相换约。

既然未到绝路,就还有改变的机会,就当时状况来看,清朝还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请求中央废约,二是寻找机会更改条约内容,三是阻碍中日换约。


条约经皇帝盖印后才会生效

4月10日,在强势督抚张之洞的主持下,闽浙总督、湖北巡抚、江西巡抚、台湾巡抚等七地督抚联名上奏,表明条约的签订是丧权辱国。他们对这次上奏的期望很大,如果奏折被采纳,对国家来说是万幸。


领衔上奏的督抚张之洞

除了阻止中日换约,各省督抚最主要的观点就是主张废约再战,其实议和对督抚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西方各国已签署数项条约。但这次不一样,我们竟输给了曾经的小学生日本!

况且,条约的危害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项条约,不但赔偿数额令人瞠目结舌,还要割让整个台湾岛与辽东半岛,与其这样屈辱议和,还不如再战。


中日马关条约

再况且,中国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依靠幅员辽阔的土地与四五亿的人口,完全可以与日本耗下去,打一场“持久战”,小日本必然无法在中国长时间驻扎,中国或能取得一场大胜。

再再况且,中国还可以向西方国家求助,借力打力,正如同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一般,当时有这种想法的督抚不少,不仅有张之洞、李鸿章等强势督抚,江西、台湾督抚也有这样的想法。在国势衰颓的当时,引入“外援”或许是十分无奈的办法了。


三国干涉还辽

三、朝廷的反应

面对各省督抚的反对,朝廷又是怎么做的?

其实光绪对条约的签订也很痛苦,自3月23日签署到4月14日换约,这半个多月的时间为光绪提供了思考的时间。与各省督抚不同,光绪知道与日本再战是不现实的,大清禁不起再一次的战败,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条约的内容上进行修改,为此他多次向李鸿章发电,询问能不能与日本商讨修改条约内容,修改核心就是台湾问题。


影视剧中的光绪

但李鸿章身在谈判现场,对条约能不能改很清楚,对光绪皇帝的要求多给予“反对”,这让光绪十分无奈,只能转头咨询督办军务的刘坤一与王文韶两位督抚,能不能与日本再战。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当王文韶主和与刘坤一主战的电报发至京城的时候,塘沽一带突发海啸等自然灾害,这阵惊雷仿佛打醒了“尚不死心”的光绪,使他意识到再度开战已是“上天”都不看好的事情,唯有议和才能保住大清。


痛苦的光绪

总而言之,尽管各省督抚面对《马关条约》的签订十分不满,采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向中央提出倡议,但条约最终还是签订了,这是国家的无奈,更是时代的悲剧!30多年后日本侵华时人们才发现,他们当年提出的应对日本的办法,其实是很有价值的,无论是引入外援,还是与敌国打持久战,都被应用到中日全面战争当中,成为中国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从这一点来说,思想的价值与力量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文史君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各省督抚不畏中央的威严,勇敢地表达出反对签订屈辱条约的声音,就这一点来说,他们的爱国之心光耀千秋,尽管条约还是如期签署并确认,但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产生并发展,中国人爱国的情感始终没有泯灭,并在此后的20世纪更加强烈,最终以全民族之力战胜了日本,获得了真正的民族尊严。

参考文献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二)》,《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4期。

贾小叶:《试论督抚与〈马关条约〉签订后的换约问题》,“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学术会议。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