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一代名臣郭嵩焘给大清朝贡献不少,为何就没有受谥呢?
送交者: 婉君[☆★★★不服⭐来赌★★★☆] 于 2020-06-22 11:57 已读 155 次 1 赞  

婉君的个人频道

原标题:一代名臣郭嵩焘给大清朝贡献不少,为何就没有受谥呢?


冰川思享号特约撰稿 | 姚峥华 6park.com

郭嵩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马嘉理案”案后以57岁高龄披挂赴英“通好谢罪”的清朝官员,近六十高龄潜心学习外语的中国外交家,写下《使西纪程》盛赞西方政治制度的识见人士,去世时没有受到朝廷封谥的戴罪之臣。 6park.com

6park.com

▲郭嵩焘(图/网络) 6park.com

活了73岁,一生褒贬不一,郭嵩焘身后却受到世人极高的评价。 6park.com

01 6park.com

十年砍柴在新作《家国与世情 晚清历史的侧影》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写郭嵩焘没有受谥的原因。 6park.com

6park.com

▲十年砍柴 著:《家国与世情 晚清历史的侧影》(图/网络) 6park.com

汉语有个成语叫盖棺定论,指人去世,旁人对他一生功过是非做一个全面评价。拿到朝廷上,就是立谥号。用一两个字,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或其他地位较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给一个概括。据说这个制度始于西周。谥号分美溢、平溢、恶溢、私溢等,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是褒谥,厉、灵、炀则是恶谥。 6park.com

在“文”的谥号中,“文正”最高,其次是“文贞”,接着“文忠”、“文恭”、“文襄”。比如,曾国藩是“文正”,李鸿章是“文忠”,左宗棠、张之洞是“文襄”。 6park.com

6park.com

▲曾国藩(图/网络) 6park.com

有些大臣被冤杀,可以追谥。如明代的于谦先,追谥为“隶愍”,万历年间改为“忠肃”。反之,如果一位大臣得到很高的谥号,但后来被清算,就要夺谥。如张居正“文忠”,后被万历帝去除,到崇祯帝又恢复。 6park.com

曾国藩一门兄弟父子五人都得到谥号,曾国藩“文正”,曾国荃“忠襄”,曾国华“愍烈”,曾贞干“靖毅”,曾纪泽“惠敏”。这也属世上罕见。 6park.com

02 6park.com

那么,作为清代名臣的郭嵩焘,曾经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为何没有受谥呢? 6park.com

十年砍柴对照了清代予谥的三条标准,一是级别,予谥的官职起点在朝廷为侍郎及以上,在地方为巡抚以上。郭嵩焘做过署理广东巡抚、兵部侍郎。 6park.com

第二条是政绩。郭嵩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随僧格林沁亲王帮办军务,后来为湘军筹集粮饷。还举荐过左宗棠,劝说曾国藩从军,关键时刻为李鸿章指明方向,晚年出使英、法。第三条是科第出身。 6park.com

无疑,这三条郭嵩焘都符合。 6park.com

6park.com

▲郭嵩焘1877年在英国留影(图/网络) 6park.com

光绪元年初,也就是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郭嵩焘再度出山,授福建按察使。当时清政府筹议兴办洋务方略,郭嵩焘慨然写《条陈海防事宜》上奏,认为将西方强盛仅仅归结于船坚炮利实属不当。中国学西方兵学之“末技”,无法真正起到富国强兵的作用。只有从观念上进行革新,走发展中国工商业的道路,才是根本出路。此言一出,名噪朝野。 6park.com

正当此间,云南“马嘉理案”发生,英国要求中国派遣大员亲往英国道歉。无奈之下,慈禧以“此事实无人任得,汝须为国家任此艰苦”,特派郭嵩焘赴英“通好谢罪”。紧接着,清廷正式加授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 6park.com

郭嵩焘到达英国后,非常留意英国的政体、经济、法制、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他结识了众多专家学者,展开广泛交流,并开始学习外语。同时走访了当地多间学校、博物馆和出版机构。60岁,光绪四年(1878年)他兼任驻法使臣。1879年,迫于压力卸任回国。 6park.com

按说,郭嵩焘此番临危受命,斡旋有功,本应受到嘉奖。他的会试同年、好友李鸿章后来上疏皇帝,列举了多条详实的理由: 6park.com

03 6park.com

如此功勋之士,为何四年不到即被召回,黯然回到长沙,在湘阴故里度其余生。究竟是什么地方惹怒了朝廷? 6park.com

后人研究,包括十年砍柴的文章都指出,郭嵩焘得罪朝廷是被他的副使刘锡鸿构陷所致。刘锡鸿曾于1876 年任清朝驻英使馆副使,并出使德国大臣,后兼任驻奥匈、荷兰公使,是著名的反洋务论者。 6park.com

在任期间,他参郭嵩焘“三宗罪”:“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后又加列十多条案例,引起清政府和一些大员对郭嵩焘的不满。 6park.com

郭嵩焘和刘锡鸿矛盾公开化,为朝廷所知。仅属构陷,总理衙门无法核查,可按下不表。但郭嵩焘将访英见闻写入《使西纪程》,当考察报告寄回总理衙门。文中“西洋以智力相胜,垂两千年。麦西、罗马、麦加迭为盛衰,而建国如故……”却真正惹怒了一批顽固派,某种程度上也坐实了诬告他的口实。湖南学者王闿运指他“殆已中洋毒,无可采者”,同是郭嵩焘朋友的李慈铭更是痛斥他不该对外国“极意夸饰”。 6park.com

6park.com

▲《使西纪程》(图/网络) 6park.com

正因此,郭嵩焘死后,没有得到朝廷封谥。《使西纪程》被皇帝下旨“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行”,书遭毁版,禁止流传。 6park.com

郭嵩焘去世后,李鸿章一再努力,恳请朝廷为郭嵩焘立传并赐予谥号,未获旨准。 6park.com

十年砍柴在文章结尾处评论,从这件小事亦可看出,四年后甲午之战败于日本,九年后而有庚子事变,二十年后清廷覆亡,也是毫不意外的结局。 6park.com

04 6park.com

“郭嵩焘没被封谥”是《家国与世情》全书73篇文章中的一篇。书中每篇文章都如此着眼于小的切入口,或讲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细节,或引用信中的一段话,或爆料一封密折…… 6park.com

把一个个晚清湖湘人物,放到整个中国社会数千年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分析、研判,就像雷颐先生在序言中所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位极人臣,历史的灯光一直聚焦着他们。但还有一些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小人物,却长期不受重视。十年砍柴没有放过这些人。 6park.com

6park.com

▲晚晴三杰(图/网络) 6park.com

正是这些个体的人,忍辱负重地对老帝国“旧房子”修修补补,然后推着它痛苦、艰难地走向世界。 6park.com

这本书可以说是十年砍柴的读史心得,也可以说是一服服药剂,提神醒脑。毕竟,离郭嵩焘谢世,也才过了一百二三十年。今日我们面前,历史依旧鲜活。

喜欢婉君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婉君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