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司马光砸缸救人,你知道救出来的小孩是谁吗?难怪老师上课不说
送交者: xanfan[♂★★★★声望勋衔17★★★★♂] 于 2020-07-06 13:22 已读 6460 次 3 赞  

xanfan的个人频道

“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

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对司马光的评论,可见他对这位同僚的人品极为推崇。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更因其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这一编年体通史著作,得以与写下《史记》)司马迁并称“史界两司马”。

他一生历经四朝,官至宰相,荣宠有加。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开始认识他。

历经千余年的传播和解读,“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机。司马光也因此成了机智沉稳类型少年的代言人,而故事中司马光救起少年却甚少为人提及。
严父良师,少有所成

司马光自二十岁一举得中进士甲等,入仕后宦海沉浮,位极人臣,暮年又编纂《资治通鉴》名垂青史。纵览司马光一生的轨迹,虽偶有坎坷波折,但他的人生履历仍是十分漂亮的。 6park.com

6park.com

司马光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虽与其极高的天资和勤勉好学不可分割,但也离不开他父亲司马池的悉心的教导。在父亲的监督下,司马光六岁习文,七岁即熟背《吕氏春秋》并能阐述其中要义。

司马池对他的教导也颇讲方法,并非一味要求司马光“死记硬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遍览群书之外,司马池经常带着儿子四处游历,遍访名山大川,探访各地民俗风情以帮助司马光更好地吸取书中的知识,增广见闻。由于一路打下来的良好基础,后来司马光步入官场后一路青云直上。

在父亲的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下,少年司马光快速成长,并比同龄人更显沉稳机敏,年仅七岁时就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小小“壮举”。

据史料记载,有一天,尚是儿童的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家中院子里玩闹嬉戏,却不知为何,其中一个小朋友不慎掉入了院子里装满了水的大水缸中,身子淹没进了水中。

小朋友们都只有几岁光景,身体瘦小,无法爬上大缸施救,有些孩子慌乱之中跑去找大人求救,可掉入水缸的小朋友已危在旦夕。在众小孩惊恐又不知所措之际,年幼的司马光冷静地从院子里捡起一块大石头将大缸砸破。水缸中的水瞬间奔涌而出,掉入缸中的小朋友也就顺利获救了。 6park.com

6park.com

此事一经传出,家中和当时众人都对司马光称赞不已,称他小小年纪就能如此冷静沉着,长大后必成大器。
名动京洛,内藏乾坤

虽说七岁幼童砸破水缸救人这一事迹也可列入奇闻趣闻了,在当时一段时间内也确实是不少人的谈资。

但此事得以真正大范围传播并列入了正史,仅仅是因为大家对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喜爱和赞赏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恢弘历史中,说实话,“司马光砸缸”这件事实在算不得一件大事,为何偏偏还编入正史了呢?要窥探其中的厉害关系,我们可以从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开始推测。

说到司马光的政治生涯,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宿敌王安石。 6park.com

6park.com

北宋年间,两人同朝为官,王安石主张变法改革,推行新政。但司马光反对实行新法,是守旧派的领导人物。

宋神宗时,在政治斗争中,王安石新党一派取得胜利,新法得以推行。但因时代的局限性和新法不完善之处,新法实行时不免弊端渐显,百姓也因此怨声载道。

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守旧派代表人物,一直奉行“安国家、利百姓”,兢兢业业为大宋王朝勤勉办公的司马光无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高大起来。

加之司马光的个人品德一直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于是他小时候救人的事迹也在民间广为传播,甚至被民众制成画本流传,用以突显他仁善智者形象。

而在宋朝,人们对声望非常重视,“仁、义、礼、智、信”等不仅能影响一个人的口碑声誉,对政治上的成败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6park.com

6park.com

因此,如果一个人道德品格高,对其政治上的行事也大有裨益。因而,在北宋当时朝堂的情况下,司马光这一“光辉形象的”塑造推广是否有旧党的推波助澜便很值得推敲。

另外,最早有关于这个故事记载来自于僧人惠洪的书文《冷斋夜话》。这本书虽然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力,但毕竟是小说故事类型,并不能当做史实传播。

真正使这个故事有了史学依据的开端之作是南宋朱熹所著的《三朝名臣言行录》。而朱熹对王安石新法也是持批判态度的,认为新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因此,朱熹将王安石政治上的宿敌“司马光砸缸”一事编录进书中是否别有用心就不得而知了。总之,种种因素促进了“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广为流传。 6park.com

6park.com

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姓名

不论其来源如何,但根据各种史料相互推敲认证,“司马光砸缸”应该是确有其事的。

那么,作为成就司马光少年英明名重要主角,那个被救的小孩究竟去哪了,为什么就连我们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从不提起?难道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吗?

事实上,当年那个小孩的名字在各路野史中有被提及过。据记载,当年溺水被救的小孩子复姓上官,他家人因司马光救他之恩德,为其改取名为“尚光”,为尊敬司马光之意,并将司马光砸缸救他一事写入了他家族谱。

后来为了纪念司马光,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也可称得上知恩图报了。至于老师从未在课堂提及,大概是因为关于此事记载不尽翔实,且来源都是野史,并不能尽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作为老师,只要将其中的道理阐述给学生,不确定的内容既不必要也不适合在课堂上作为知识传授。 6park.com

6park.com

小结:

“司马光砸缸”作为千古佳话流传后世为司马光赢得诸多赞誉,不得不说有赖于当时孩童溺水所提供的契机。

但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广为传播,归根结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砸缸之人是“司马光”以及这个故事所折射出来的鲜明的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与被救之人是谁并无多大关系。

因此,过度探究事件背后的“无名功臣”并无太大意义。马未都先生曾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因此,只要我们在生活能从中能获得警示或者启发,获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这个故事存在的最大意义。

喜欢xanfan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xanfan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