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除汉族之外,这三大民族始终没有消失过
送交者: MKE[★★★★声望勋衔17★★★★] 于 2020-07-11 3:27 已读 2122 次 2 赞  

MKE的个人频道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是这些民族一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但是,很多人却对我国的民族存在一些误解,比如:认为汉族才是正宗的纯血统民族。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汉族是一个大民族,由不同的民族构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融合的民族。


其实,在古代人们并没有民族的观念。因为,天下百姓都是皇帝的子民,皆为一家。而所谓的“汉族”是近代革命党人提出来的,算是当时的政治产物之一。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中国古代主要有三个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和乌桓。虽然,古代常常爆发战争,但是,这三大民族却始终没有消失过。

然而,现在却有流言说:自从西汉打败匈奴以后,匈奴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投降西汉,另一部分逃到欧洲建立了一个“匈奴帝国”。可是,近年来,有关专家提取古代匈奴人DNA分析后,却发现欧洲匈奴跟中国匈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但不知为何,国内媒体却忽略了这一重大的研究发现。

6park.com

今天,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这三大民族的结局。

一,匈奴;

在学术界,关于匈奴的来历一般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匈奴人是淳维的后裔;

在商朝的时候,淳维逃到了北方定居以繁衍后代,之后,其子孙变成了匈奴人。

第二种,匈奴是移居到北方的夏桀儿子的后代。

当年,夏桀被流放后终日郁郁寡欢,三年后去世。在下葬了夏桀以后,夏桀的儿子獯鬻带着一众家眷北移,以放牧为生。后来,獯鬻在中原以北繁衍子孙后代,形成了匈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一书中,王国维对匈奴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研究。他认为:无论是商朝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的猃狁,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戎、狄、胡,它们都是匈奴的旁支后代。


在秦汉之际,匈奴占据了中原以北地区,常常进犯中原,因此,被朝廷视作是一个十分强悍的游牧民族。到公元前215年,匈奴被驱逐出河套平原。再到公元前201年,韩王刘信向匈奴投降,汉高祖得知这件事后十分生气。次年,他带着大军亲征。但不曾想,竟被三十多万匈奴骑兵困在白登七天七夜。

后来,高祖设法逃离包围圈,回到了大都。在见识到匈奴的强大后,高祖意识到,大汉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跟匈奴硬碰硬。也因此,他向匈奴提出和亲,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在政治上把大汉和匈奴联系起来。在这之后,文帝、景帝等人纷纷仿照此做法以休养生息。

公元前57年,匈奴发生内讧,导致分裂。以郅支单于为首的匈奴成功占据大漠以北地区,而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匈奴,只能暂居大漠以南一带。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与大汉交好,并娶王昭君为妻。公元48年,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日逐王带领着四万多人南下投奔汉朝廷,被人们称为南匈奴。

而郅支单于一支匈奴则继续在大漠北部居住,被世人称为北匈奴。


公元89年到公元91年,南匈奴联合汉廷一起夹击北匈奴。由于,敌人过于强大,北匈奴无力抵挡,先后被击败于漠北和阿尔泰山。不得已,北匈奴只好几次西迁,最后,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中。在过去,人们总认为北匈奴就是欧洲匈奴。

但是,近年来通过DNA比对后,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它们是不一样的种族。

187年,黄巾起义爆发,董卓外戚专政,独揽大权。与此同时,南匈奴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195年,南匈奴参与到中原混战中,并掠走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202年,南匈奴降于曹操,归还蔡文姬。

因为,匈奴人天生就是骑兵,战斗力强悍,所以,为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曹操将其分成了左、右、南、北、中五部。

公元四世纪初,中原刚经历了西晋八王之乱,社会仍处于战后混乱期。于是,南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趁机起兵造反,占据中国大半个北方,并自称为汉王。

311年,其子刘聪成功占领洛阳,316年,南匈奴打破西晋最后一道防御——长安,灭西晋而建汉赵。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以后,匈奴人的后代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族打败,一路北逃,投靠后秦。此时,刘勃勃认为自己是末代匈奴王,便改姓为赫连。不久后,他借助后秦的力量在河套平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夏国。425年,赫连勃勃去世,他的儿子赫连昌子承父位。

428年,北魏击败夏国,并掳走了赫连昌。由于,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在众臣的推举下于平凉登基。431年,北魏掳走了赫连定,标志着夏国正式灭亡。后来,匈奴融入到鲜卑宇文氏部落里。宇文氏先是建立了北周,后被外戚杨坚篡位,改朝换代。

从此以后,匈奴和其它民族一起被汉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其后代汉化后,大多改汉姓为刘、贺、丛、呼延、万俟等,并移居现陕西、山西和山东等地。


二,东胡;

“东胡”这个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逸周书》中的“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它自商朝初年产生,于西汉之际灭亡,共存在一千三百多年,也是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

在春秋时期,东胡人和山戎人一起住在燕国的北部。进入战国以后,部分东胡人移居到赵国北部,另一部分则继续居住在燕国北部。同时,战国还是东胡的发展巅峰时期。在这一时期,东胡至少拥有二十万兵力。当时,北方十分寒冷,且时常爆发饥荒,为了谋生,东胡曾数次南下入侵中原。

秦汉时期,东胡逐渐走向衰亡,于公元前206年被匈奴击败。之后,一些幸存的东胡人逃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并改族号为山名,慢慢演变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

至此,东胡这个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三,乌桓;

上文我们已经说了,东胡人被匈奴击败后,北逃到了乌桓山和鲜卑山。乌桓山就是现在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此山极少耕地,牛羊较多。因此,乌桓人从小以游牧为主,以穹庐为家。

每年,匈奴都会向乌桓征收一大批牲畜和皮革。到了建武二十二年,匈奴发生内讧。乌桓趁机联合东汉攻击匈奴,一起把匈奴驱逐到了大漠以南地区。事成以后,东汉对乌桓大加赞赏,不仅赏赐了许多珍宝,还允许乌桓人进入太原关中居住,放牧于辽东各地。于是,乌桓大举向南迁移。

东汉末年,诸侯王起兵造反,社会动荡。趁着国家混乱之际,太原各地的乌桓大人自封为王,出征战场。初平元年,辽西地区的乌桓大人蹋顿成功统一了辽宁地区。建安十年,官渡之战结局已定,袁绍大败于曹操。为了保命,其二子袁熙和袁尚投靠蹋顿,并依靠乌桓形成了袁军的残余势力。

到了建安十二年,曹操亲自出征乌桓,与各乌桓大人战于柳城。在此战中,曹操不仅斩下了包括蹋顿在内的各乌桓大人的头颅,还统一了辽宁地区。

从此以后,乌桓的地位一落千丈,最终被鲜卑族取代。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乌桓的地位与以往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因为,当年乌桓南迁以后,鲜卑人就顺势占据了其地盘,所以,乌桓没有了原居住地,只好和其它民族聚居在一起,形成大杂居。

最后,乌桓彻底融入到了其它民族,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喜欢MKE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KE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